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地理教学》2005,(6):46-46
浙江岱山是中国第五大岛,也是浙江省抗击台风的第一线。在岱山的400多个岛屿里,位于岱山县东北角的拷门与三门县的三门、玉环县的坎门被并称为浙江最凶险的三大“海门”。每当台风袭来,这三个地方都是浪涛冲天,惊险万分。  相似文献   

2.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它哺育着在这里劳动生息的亿万人民,是中华民族的摇蓝,对祖国的繁荣有过很大的贡献。但由于历史上中原战乱不断、自然灾害频繁,对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停滞不前,从而使黄河成为一条闻名于世的害河。华北经济的兴衰与黄河的治理开发密切相关,几经起伏。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经过40年来的努力,黄河已从一条被称为“中国之忧患”的害河,开始成为造福于人民的利河,这一历史性转变也使得华北平原的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黄河千年等一回文/邱宏1997年10月28日10时28分,小浪底和黄河一道,在一条黄褐色的围堰上凝固成了辉煌的历史。汇百川、纳千流、穿高山、绕黄土的黄河,刚要从中游最后的一道峡谷中一泄千里,奔向广阔无垠的千里大平原时,却惊诧地发现有“巨龙”横道,只好...  相似文献   

4.
在长白山脉的原始森林中沉睡了数亿年的一条极其美丽的大峡谷 ,距天池20公里处左右 ,气势雄伟、景色壮丽的自然奇观———锦江峡谷。那隐藏在莽莽林海中的神秘的大峡谷、奇异的熔岩林、美妙的原始风光 ,立即吊起了人们的胃口 ,让人恨不得插翅飞去 ,饱餐秀色 ,一睹为快。火山爆发 ,创造了“地球上最美丽的一条伤疤”吉林省一位旅游专家说 ,他曾经到过世界上许多国家 ,著名的大峡谷也到过十几处 ,包括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非洲大裂谷等 ,他觉得景色最美的还是长白山锦江峡谷 ,说这是“地球上最美丽的一条伤疤”。那么 ,这条美丽的“伤疤”究…  相似文献   

5.
黄河两岸地区交通运输研究的范围,是指省内由黄河和陇海、焦枝两条铁路贯穿的一个带状地域。其行政范围主要包括三门峡、义马、洛阳、郑州、焦作、新乡、开封、濮阳和商丘等市地的42个县市,总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06,(12):41-41
“自古以来总有人希望黄河能变清,但黄河不可能变清,也不需要变清。”一些泥沙专家指出,历史上黄河就是黄的,华北平原就是由黄河淤积而成的冲积平原,时至今日,黄河仍造陆不息,人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被称为“世界上最年轻的陆地”。另外,黄河泥沙中富含氮、磷、钾等,是一亿多亩引黄灌区的“天然肥料”,一旦河水变清,将引起地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06,(1):44-45
珍岛是韩国的第三大岛,在珍岛的陆地同海上的小岛茅岛之间,有一条自然形成的海路,满潮或退潮落差几小时,海路隐于水下;只有退潮落差较大、海水变浅时,海路才露出水面。每年阴历的3月和5月,各有两三天潮水落差最大,每天在海上便会出现一条长达2.8公里、宽40多米的“海路”,将大海一隔为二,时间仅有1个小时,人们可以沿着这条“海路”一直走上茅岛。  相似文献   

8.
三门峡市是河南省西部的一座边陲城市,是伴随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该市经过近40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以冶金、化工、轻纺、机械、食品加工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升为省辖市,管辖渑池、陕县、灵宝、卢氏、义马市和湖滨区,总面积1.04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80万人。被国家列为能源基地黄河三角区的重点开发区之一,今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三门峡地区将成为我省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9.
胡春生  潘保田  苏怀 《地理科学》2012,(9):1131-1135
根据黄土高原地区黄河阶地的形态特征和成因分析,认为其形成主要是地面抬升所致并且在黄河达到均衡状态下形成,可以推断黄土高原的地面抬升。根据对黄土高原地区黄河0.8 Ma阶地的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选取兰州段、黑山峡段、晋陕峡谷段和三门峡段作为典型研究区域,得出黄土高原0.8 Ma以来的地面抬升存在显著的时空特征,即空间特征表现为地面抬升量有西大东小的规律,时间特征表现为地面抬升速率有后期加速趋势、特别是晚更新世以来。并认为黄土高原0.8 Ma以来的地面抬升与青藏高原的构造抬升有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武越 《中国地名》2011,(8):58-59
前往辽宁沿海旅游的人往往错把“蛤蜊岗”与“蛤蜊岛”当成同一个地方,将两个地名混为一谈。原因是这两处地名中均带有“蛤蜊”二字,难以区分;其次,“蛤蜊岗”和“蛤蜊岛”均与海有关,极易混淆。事实上,“蛤蜊岗”与“蛤蜊岛”既非一地,也非相同的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1.
潘威  郑景云  满志敏 《地理学报》2018,73(11):2053-2063
利用清代黄河上中游3个站点的志桩尺寸记录,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反演了1766-1911年的逐年径流量,重建了兰州、青铜峡和三门峡1766-2000年的逐年汛期径流量序列,再结合河源段唐乃亥站1766-2000年的逐年径流量,构建了河源—上游—中游4个站点的径流量序列,这是目前利用历史文献记录能够获得的最为清晰的黄河径流量曲线。研究显示,19世纪中期出现在黄河下游的沉重“河患”是由青铜峡—三门峡河段内的径流量突变所致,而20世纪20年代的枯水时段从河源段到中游段都存在,但其不是突变造成。同时,研究也揭示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与黄河上中游径流量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着阶段性的反相位关系,20世纪前期和中期,8~16年尺度上在4个站点的径流量都有反相位关系出现;在19世纪30-50年代,PDO与流量在4~6年尺度上的反相位关系在兰州和三门峡断面都较为明显。交互小波分析显示,PDO与黄河上中游汛期水量在8~16年尺度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反相关关系,但只存在于三门峡和兰州断面。这一关系也许表明,黄河上中游产流区的夏季降雨量与PDO的关系具有较为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再论黄河河源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在科学通报1955年6月号看到李元星先生的“黄河正源知识的年代上限问题”,李先生根据一张来源很容易清楚的明代杨子器图,认为此图关于黄河河源知识,“达到了在基本轮廓上接近於今天这种的知识”。这张图在星宿海的下面是拖有两条很  相似文献   

13.
作者在科学通报1955年6月号看到李元星先生的“黄河正源知识的年代上限问题”,李先生根据一张来源很容易清楚的明代杨子器图,认为此图关于黄河河源知识,“达到了在基本轮廓上接近於今天这种的知识”。这张图在星宿海的下面是拖有两条很  相似文献   

14.
古城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城内水港交错,街衢纵横。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故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有一条山塘街,它从闹市阊门通向名胜虎丘,苏州人有句俗语叫“七里山塘到虎丘”。就是这条山塘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其原因,我想大概有几条:一是山塘街是一条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  相似文献   

15.
黄河之最     
黄河上建成的第一座永久性桥梁,位于黄河流经的第一个县——青海省玛多,故称玛多黄河公路桥。它是我国大江大河干流上海拔最高的桥梁之一。长约87米,桥面上可并列两辆大型载重汽车。黄河上最长的峡谷是陕西与山西两省间的晋陕峡谷,全长725公里;最窄的峡谷是野狐峡,位于青海省同德、贵南县境内,仅10余米宽。  相似文献   

16.
在祖国的黄土高原西部.从空中鸟瞰,高原面好似一片波浪起伏的“黄土海”。祁连山的东延支脉——兴隆山,这座石质山岭,犹如突出于“黄土海”中的“岩岛”。它又可称为“绿岛”。山坡上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林木。这是黄土高原上残留的原始森林。在干旱少雨、水土流失的荒山秃岭中保存下来的一颗绿色明珠,婷婷玉:艺在千沟万壑之中。  相似文献   

17.
关于“香港”的由来,有三种传说:一说来自“香江”。据说,早年岛上有一溪水自山间流出入海,水质甘香清甜,为附近居民与过往船只供应淡水,故称为“香江”。由香江出海的港口也就称为“香港”。香江故址在今薄扶林附近,早已不存,但“香江”却成了香港的别名。另一说香港名称来自“香姑”。香姑是传说中的女海盗,盘踞香港岛,后该岛被称为香姑岛,简称香岛,再演变成香港。还有一说香港之名源于“红香炉”。传说很久以前,从海上飘来一个红香炉,泊于天后庙前,居民以为天后显圣,便把红香炉供奉在庙中。岛上有个山也称为红香炉山。后来把这地方叫做“…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更是一条众多民族团结交往之路。尽管它早已为陆海空的现代化交通所取代,但它曾有过的历史辉煌和伟大功绩应让我们及后人知悉。在郑和七下“西洋”的同时,明永乐帝朱棣派遣内官亦失哈九上“北海”(今奴儿干、库页岛等地)开辟了“东北亚丝绸之路”。尽管中、日学者为此进行了考察,但仍鲜为人知。数百年前,我国东北各族先民们就是靠这条路线,把古老的长江、黄河文明与东北文明连接起来的,内地以丝绸为代表的商品沿着这条路线远输到黑龙江下游,而居住在此地的赫哲族等的先民山丹人,把它再与居…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气象和水文资料,采用自然经验正交函数、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黄河中上游流域年降水量的时空特征及其对三门峡库区水沙来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黄河中上游流域年降水量具有3种典型的空间分布结构;在不同的降水空间结构下,三门峡库区各水文站水沙变化差异显著;3种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和周期;三门峡库区沙源可分为四级源区,水源分为三级源区;未来20年,库区水沙来量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台湾史称夷州、琉球、东蕃、大员等。后人们根据它的特点又给它起了很多美称。如“宝岛”(物华天宝)、“海棠岛”(状如海棠叶)、“春岛”(四季如春)、“蝴蝶岛”(盛产蝴蝶)、“珊瑚岛”(盛产珊瑚)、“甜岛”(盛产甘蔗)。欧洲殖民者曾称台湾为“福摩萨”(“美丽岛”的意思),还曾称其为“渔夫岛”。台湾岛的名称美,地名也美。有人用岛上的地名编了两副对联,一副是:绿岛阳明山,花坛景美;秀水日月潭,莺歌爱河。这副对联是由绿岛、阳明山、花坛、景美、秀水、日月潭、莺歌、爱河八个地名组成的,这八处都是台湾山明水秀、风光秀丽的地方。另一副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