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胶南市七宝山地区发现了以银铅为主的多金属矿 ,矿石中有益组分以银铅为主 ,伴生有萤石、铜及少量金 ,其找矿标志是硅化构造破碎带、石英脉、萤石石英脉等。找矿方向应集中于山周断裂两侧和燕山晚期伟德山超单元之中。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河南省南阳地区北部,有一条宽几公里至几十公里、长百余公里,呈北西~南东方向展布的萤石矿化带,地表出露数百个矿点,多年来为群众采挖,供国内外许多厂家利用,但尚未引起地质学界的注意。笔者通过现场考察和岩相、矿相、矿物标志的研究,结合矿石可选性试验资料认为:这是国内罕见的沉积变质型萤石矿带,故特以南召——方城矿段萤石矿化特征介绍如下,以就正于学术界的同行。一.含矿建造与岩性组合萤石赋存于下元古界秦岭群陶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招远市青龙萤石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龙萤石矿床是胶东地区发育于新元古代玲珑超单元崔召单元内的典型的低温热液裂隙充填脉型矿床 ,矿体形态简单 ,矿物成分单一 ,矿化连续且品位高。近EW向断裂构造及与其匹配的“入”字型容矿裂隙是控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肥城陆房地区是一个重要萤石矿分布区,目前评价的2个萤石矿,分别位于九山和赵家庄矿区,赋存于二长花岗岩中,受NE,NNE向构造控制,均为岩浆热液充填型。从这2个萤石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国内已有萤石矿资料,分析肥城陆房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总结其成矿规律,并指出今后该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华县西沟地区钼矿地质与成矿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华县西沟钼矿与邻近的金堆城、大石沟钼矿进行地质对比。华县西沟钼矿具有类似于大石沟钼矿的成矿类型及金堆城钼矿的矿化蚀变特征;西沟钼矿中石英脉的气液包裹体测试,均一温度为200℃~300℃,属于中温热液矿床;石英脉的稀土元素研究证明西沟地区兼有金堆城、马河、大石沟钼矿床含矿石英脉的稀土配分曲线特征,具有多期热液活动。同时对西沟地区控矿因素与矿化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本区具有钼多金属成矿的潜力,并提出了其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栖霞市苇夼金矿床赋存于燕山早期郭家岭超单元二长花岗岩中,矿化严格受北东向构造控制,主要由黄铁绢英岩化糜棱岩和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组成,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该区从构造、岩石、蚀变等控矿条件分析,是一个具有金成矿远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湘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区域变质与动力变质石英脉型金矿区,醴陵地区是其主要的金矿田之一。本次研究以醴陵烟竹山矿区内成矿构造(褶皱、韧性剪切带、劈理化带)为找矿方向,发现7条石英脉带型金矿化(体),查明区内金矿化(脉)带的走向、形态及其含矿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矿区内金矿体地质特征,简述了找矿标志,对矿床成因模型进行了探讨,对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地壳中元素和矿化分布的不均匀性是一个普遍规律。从超大型矿床→大型矿床→小型矿床→矿点、矿化点(或高异常点)的分布,是近似于从有限稀硫分布逼近无穷多且无限稀硫分布。因此可以把矿床的分布看成是随机康托集(Cantordust)在空间上的分布。浙江中生代热液萤石、银、铅锌矿床的分形丛集分布存在于两个尺度范围内,分形丛集的分维数为0.196~0.40(1~20km)和1.161~1.219(20~750km)。矿床的频度—大小分布也是分形的,其储量分形分布的分维数为:萤石(中国)D=2.13;萤石(浙江)D=2.34;银(浙江)D=1.63;铅锌(浙江)D=2.27;钨(中国)D=2.16;铜(世界)D=2.55。我们认为,矿床储量的分形分布,对于各种标度的成矿作用可能是一个普遍性的特征。根据矿床的频度—大小分形关系,有可能对一地区大于某一指定储量的潜在矿床数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9.
摘 要:多彩铜铅锌矿床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北段青海省南部的治多县,是目前该地区新发现的唯一一个与古特提斯火山作用有关的大型矿床。矿体产于晚三叠世巴塘群火山岩地层中,直接赋矿围岩为英安质凝灰岩。矿区内主要发育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重晶石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等蚀变,矿化类型以块状及浸染状铜铅锌矿化和纹层状及星点状铜矿化为主,其次为细脉状铜铅锌矿化等。蚀变矿化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分带性,以白云石-重晶石固结壳为界,下盘依次出现硅化-重晶石化-块状及细脉状矿化带、硅化-黄铁矿化-稠密浸染状矿化带、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稀疏浸染状矿化带、硅化-弱绿泥石化带、绿泥石化带。上盘则多为成矿后中低温蚀变组合,如弱硅化-弱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成矿演化上,矿床经历了3期主要成矿作用:火山沉积-气液矿化期、海底喷流热液矿化期及表生期。矿床地质特征、蚀变矿化分带及成矿演化等的综合分析表明,多彩铜铅锌矿床与日本黑矿及同一构造带的“三江”中段川西呷村VMS矿床极为相似,属于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0.
胶南七宝山铅矿位于胶南造山带北缘,是在该造山带上首次发现的铅工业矿床。矿体呈脉状赋存于构造裂隙中,为含银铅萤石石英脉,伴生萤石、银,部分地段伴生铜。大功率激电测深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该区试验有一定效果,对寻找地下盲矿体、推断矿体倾向延深有一定帮助,有效地指导了钻探工程的部署,在相应的异常部位找到了深部矿体,电法勘探显示了一定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叙述了中子活化测井原位测定萤石矿(CaF_2)含量的原理及方法技术,以及在两个萤石矿区试生产的成果实例。并着重指出: 1.该方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萤石矿。选择F作为CaF_2的特征指示元素,在萤石矿无其它元素干扰,方法反映单解。 2.工作证明:该方法可防止由于岩矿心破碎造成的地质取心中漏失的矿体,发现地质工作未确定的薄矿层。并能提供CaF_2含量。 3.在取心率很低的钻孔,提供了真实可靠的CaF_2含量和矿层上下顶板确切位置,避免了钻孔报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后文章指出:该方法的精度、灵敏度和工作效率完全满足生产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毛盖吐锡矿点为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在大兴安岭南段新发现的矿点, 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矿点地处大兴安岭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 矿化类型为锡石石英脉型。矿石矿物主要为锡石和少量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以及银的矿物, 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以及少量的萤石。该矿由于首次发现, 研究程度较低, 关于其矿床成因、成矿时代等规律尚不明确。大兴安岭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上发育多个锡多金属矿床, 目前的研究表明这些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多集中在早白垩世, 成因与早白垩世花岗岩相关。为了研究毛盖吐锡矿与区域锡多金属成矿作用的联系, 开展了对毛盖吐锡矿点成矿时代的研究, 本研究选取1件石英脉型锡矿石样品进行LA-ICP-MS锡石U-Pb定年, 获得锡石的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为130.2±3.4 Ma(MSWD=2.9), 表明毛盖吐锡矿点形成于早白垩世, 这与区域上主要的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一致, 说明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寻找锡多金属矿床拥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鲁中隆起区位于沂沭断裂带西侧,区内与稀土成矿有关的岩浆岩和断裂构造发育,圈定多处放射性异常,La、Y等地球化学异常和独居石、钍石等重砂异常,具有较好的稀土矿成矿地质条件。区内已发现稀土矿床(点)6处,矿化点10处,显示了较大的找矿潜力。区内稀土矿成矿类型主要为岩浆热液型,典型稀土矿为郗山稀土矿;有些矿化点成矿类型为伟晶岩型和冲洪积型。成矿期主要为中生代白垩纪,有些矿化点成矿期为新太古代、中奥陶纪和第四纪。区内内生稀土矿主要控矿因素为与稀土矿成因相关的岩浆岩和构造。与稀土矿成因相关的岩浆岩主要为中生代的郗山、沙沟、关帝庙、鹿野、腰关、崔家沟、东马山单元和古生代常马庄单元。本文总结了区内稀土矿成矿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3个;划分找矿靶区11个,分析了今后区内找矿方向和工作方法,以期实现稀土矿成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So - called Central inner Mongolia in the papermeans the area including Daqing Mountains, WulaMountains, Serteng Mountains and the grasslandsnorth of the mountains. Tectonically it's located inthe western part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  相似文献   

15.
南秦岭古生代盆地演化中幕式流体过程及成岩成矿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南秦岭古生代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出发,通过分析古生界不同层位流体成岩成矿事实与盆地发展演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南秦岭早古生代—泥盆纪演化时期多幕流体过程和成岩成矿效应。幕式流体成岩成矿最早可追溯到早寒武世,区域上从东到西形成了重要的碳硅质岩中重晶石/毒重石矿床及金、铂族元素矿化;早、中志留世继续发展,形成了钠长石岩、重晶石岩、铁碳酸盐岩、硅质岩与铅-锌、金矿床;中泥盆世为最强烈的一次热水沉积活动,其规模大、热水沉积产物多样,形成了泥盆系硅质岩-钠长石岩-重晶石岩-铁白云石岩中的铅锌(铜)矿床、铁白云石硅质岩中铅锌(铜)矿床以及钠长石角砾-铁白云石板岩中金-铜矿床。  相似文献   

16.
There are four mineralization types of gold in Central Inner Mongolia: mylonite type, quartz vein type, quartzpotash- feldspar vein type and alteration type.Ore bodies of mylonite type were controlled by ductile shear zone. Both of ore and gangue minerals were undergone ductile deformation. Mineralization age is about 2040Ma and represents the metallogenetic process in deep tectonic level.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quartz veins differed from genesis mechanism. Small scaled, lens- shaped quartz veins formed during ductile shearing are found in mylonite ore bodies. Decation quartz veins are in the ore bodies of alteration type. Infiltration quartz veins are main gold- bearing bodies for some gold deposits such as Bainaimiao and Saiwusu gold mines. It also occurred in many other deposits from the middle Proterozoic to the Mesozoic.Quartz potash- feldspar veins are observed in the Palaeozoic and occurred in middle tectonic level.Gold deposits of alteration type such as Donghuofang and Saihudong occurred in shallow tectonic level of the Mesozoic.In short, from the Proterozoic to the Mesozoic, mineralization types varied from mylonite type to quartz potash- feldspar vein type and to alteration type. Gold - bearing quartz veins changed from syn - ductile - shearing quartz vein to infiltration vein and to decation quartz vein. Mineralization developed from deep to middle and to shallow level.  相似文献   

17.
对华南小岩体找大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一些规模很大的金属矿床常常出现在一些规模不大的小岩体附近或者小岩体本身就含矿,由此出现了"小岩体成矿"甚至成大矿的现象,如江西德兴铜矿田、湖南骑田岭钨多金属矿集区、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集区、广东贵东铀矿田等都存在这种现象。通过对华南扬子成矿省和华南成矿省小岩体成矿多种现象的分析,认为小岩体成矿对于成矿时代、矿床类型、矿种及成因等并无特定的选择,但可能更多地反映了矿床的保存条件,而其深部往往有大岩基。大岩基周围的小岩体尤其值得重视,而孤立的小岩体可能成矿不好,大岩基内部的小岩体以往被忽视了,斜向侵位的小岩体对于结晶分异和多矿种组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华南地区目前对于小岩体成矿的问题,探讨更多的实际上是小岩体的找矿问题,而对于小岩体成矿机制的研究程度还比较低,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8.
河南内乡夏馆-西峡二郎坪一带金矿床(点)广泛分布,成矿类型多样,产出条件复杂,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以及中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地层中都有金矿形成.根据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机制,将产于接触带和地层中的金矿体分为5种类型,它们是在火山、火山沉积和正常沉积等不同背景下,由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或地下水热液叠加改造(再造)形成的,每类矿床都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成矿过程,以后期热液交代、充填成矿为主.构造对金矿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金成矿带,二级韧脆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分布,三级层间破碎带、断裂裂隙带和接触带构造控制矿体就位.构造热液的叠加改造或再造主导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