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决定了地质灾害的类型,岩土体工程地质分区决定工程建筑场地的适宜性。通过对修武县岩土体岩性、结构、形成条件、力学特性及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将岩土介质划分为岩体和土体两大类。并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相似性、差异性、地貌单元、地形特征、地层岩性等因素,将本区划分为四个工程地质区。  相似文献   

2.
从区域地质、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建筑场地的稳定性几个方面,综合分析评价了沈阳城区的岩土工程特性,据此,将其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分区。这为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区域性的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工程地质学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质学院刘国昌教授的这一篇论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1.区域工程地质学对实践的意义;2.中国领域内工程地质条件分布的规律性;3.划分中国工程地质区域的原则;4.中国工程地质分区;5.中国工程地质分区概述;6.结论。全文共约4万字左右,因月刊篇幅所限,分三期连续发表。(编者)  相似文献   

4.
1:50万比例尺的安徽省工程地质分区图是综合性工程地质图。编图目的是为本省在经济建设中的规划和布置各种类型建筑物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在图中分出了四级工程地质区:Ⅰ,区域;Ⅱ,地区;Ⅲ,区;Ⅳ,亚区。第Ⅰ级工程地质区——“区域”根据新构造运动和大地貌条件来划分;分出了基岩区域,过渡区域和堆积区域。第Ⅱ级工程地质区——“地区”是依据划分开不同的岩系组合而决定的。这样,在基岩区域中根据大地构造,在过渡区域根据基岩和表层沉积发育的不同情况,在堆积区域中按第四纪沉积物不同发育组合来划分。所分出的第Ⅰ、Ⅱ级工程地质区如下: Ⅰ、基岩区域: Ⅰ_1、江南台背斜地区; Ⅰ_2、下杨准池槽地区;  相似文献   

5.
工程地质分区,近年来这项研究在国外工程地质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者在根据多年来对福建地区工程地质调查研究基础上,编制了五十万分之一的福建铁路工程地质分区图,并综合分析这一区域不良地质现象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以及与工程地质条件的关系。如同其他工程地质区划一样,目的在于阐明福建地区区域工程地质的差异性与共同性,从而正确的为预测和防治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编制全国工程地质分区图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6.
第四纪时期的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等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地貌单元即是阶段性地质演化的宏观体现。不同地貌单元的构成土体具有特定的岩性、成因、结构、构造等组合及水文地质特征。通过对武汉市地貌、第四纪地质特征(地层、成因、岩性等)及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等综合调查,发现地貌单元对工程地质条件具有明显的宏观控制意义。进而提出一级地貌分区即地貌区可作为工程地质分区的依据,二级地貌分区即地貌成因类型单元可作为工程地质亚区的划分依据。据此原则,将武汉都市发展区划分出4个工程地质区和14个工程地质亚区。并根据不同地貌单元的第四纪沉积物岩性、成因及沉积环境对各个工程地质区和亚区的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郭炳跃  王毅  戴俊成 《江苏地质》2021,45(3):327-334
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丘陵平原地貌分布广泛且地质背景相似,开展单个地区的工程地质分区方法研究,对同类区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安庆地区为例,提出一级分区以地貌类型,二级分区以岩土体类型、结构和重要工程地质层分布为划分原则的工程地质分区方法,将该区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区和14个工程地质亚区,并对各分区工程地质特性进行论述,旨在为同类区域水工环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龙岩市1/5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市区土地的基础工程地质条件,然后密切结合市域规划方案对市区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类型和模式作了探讨性的划分,同时,给出了各不同类型建筑场地的特征分析和建筑适宜性评价,所获结果可成为龙岩市土地规划利用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地球各大陆上工程地质条件水平和垂直上的变化反映出它们的区域性,它受控于该地区的热量、湿度及其比率。这就是在类似地质结构的地区中,不同的纬度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原因。引入工程地质区这个概念的目的在于说明工程地质条件的区域性。工程地质区一词的意义是指一个大的工程地质地区或省,在其中主要由水的形态决定的岩土状态是均一的并从工程地质观点来看具有区域稳定性。已经确定了以下工程地质区类型:永久性的多年冻土区域、多年冻土和融化沉积共存区域,以及融化和不冻岩石区域,它们再细分为亚区。工程地质条件区域性概念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有:分区原则、工程地质区域的类型和种类、地球各大陆上工程地质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性、“理想”大陆上的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工程地质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前人的研究,结合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取得的阶段成果,对上海市域工程地质研究程度、工程地质层的划分及其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工程地质分区及分区评价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由于该地区沉积时间短,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不良工程地质条件严重地制约了港口的发展。该文查明了东营港地区工程地质问题,以区域地壳、地面和地基稳定性评价为基础,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分析,分别针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高层重型建筑,划分出基本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12.
小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分区图是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工程建筑条件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反映出不同区域工程地质特性的一种区划图件。用以拟定国民经济计划、工程建设规划及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设计的参考。解放十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国民经济建段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进行了巨大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其他有  相似文献   

13.
对场地地质条件进行平面上合理的分区和评价,是岩土工程勘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基基础方案设计的第一步。通过工程地质分区在济南奥体中心勘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场地按地质条件细分对地基承载力、地基基础设计及场地类别划分的影响,指出工程地质条件的详细分区在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浦东开发区地质条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汇总了浦东新区业已完成的各项地质勘查成果,全面轭要地介绍了规划区及邻近地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背景条件,对新区地下水开采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及饮用开发作了初步预测;详细地简述了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并进行了地基土体结构类型划分与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对地面沉降和基底构造稳定性作了评述与初步分析。这是一份基础性地质资料,可作为编制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区地基工程地质分类及其对高层建筑的适宜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较一面收集广州市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貌、岩土体类型、埋藏条件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将市区建筑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类和8个地段。对各个类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对高层建筑的适宜性作了论述:结合广州市地基特点,对市内高层建筑所采用的几种主要地基基础形式。进行了专门评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配合宣城市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对宣城市进行了地质调查。在总结分析了宣城市的基本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对大量钻孔原位测试和岩土样品实验室资料的整理分析,对宣城市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把宣城市分为:漫滩区(Ⅰ)、河间地块区(Ⅱ)、丘陵波状起伏区(Ⅲ)和低山、丘陵区(Ⅳ)4个工程地质区。又根据每个地质区的不同的工程地质特征,把4个地质区详细划分成11个亚区,并对每个分区和亚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和场地特征进行了阐述和评价,为宣城市的地质问题的预测和治理、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孔逊  龙庆 《矿产与地质》2015,(2):261-266
通过对龙湖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的分析,结合矿区地质背景和抽水试验资料,划分了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和工程地质条件类型,并对矿山工程地质进行评价,提出了矿床开采可能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以后安全采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济南市总体发展规划,针对济南城区和400km^2的规划新区,结合济南地区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对济南地区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评价,论述了济南地区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特点及工程地质性质,利用加权平均值法对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将济南城区和400km^2的规划新区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性差区和不适宜建设区四类。根据济南城市规划,划分为中心城区、东部产业带、西部片区、北部片区4个主要功能区,按不同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依据多元地学信息的复合叠加,对陇东地区黄土地层进行了工程地质层组划分,弥补了传统方法根据岩性、成因划分地层在工程应用中的局限性,使划分地层更加细致和清晰,各工程地质特征属性具有唯一性,该方法对区域地质的基础科学研究及工程地质对比分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地质工作有效服务城市建设与规划,通过调查和研究对牡丹江市市区地貌类型重新进行了划分和厘定;综合对比分析钻孔和测试数据,按"时代-成因-岩性"对市区50 m深度范围岩土体进行了工程地质层组划分,为牡丹江市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提供了统一的分层参照准则;最后,依据地貌成因、形态及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对市区范围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牡丹江市地貌按成因类型可划分为5类,按形态类型可划分为7类;2)市区50 m深度范围内岩土体可划分为11个主层,30个亚层;3)市区范围内可划分出4个工程地质区和5个松散土体工程地质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