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细浸染型金矿是找矿潜力很大的一种矿床类型。近几年来逐渐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矿床类型加以研究和勘查。本文综合有关研究成果。总结了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该类矿床的成矿作用。提出层控地下热卤水成矿作用。层控有机成矿流体作用和层控深源成矿流体成矿作用是该类矿床的三种主要成矿作用。该类矿床的成因类型总体上可以归属于层控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主要成矿作用与矿床成矿系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南省地处扬子与华夏陆块结合部,构造活动强烈,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成矿作用有沉积、岩浆热液与热卤水3种类型。省内地层分布广泛,从中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沉积类型较多样,伴随着沉积作用形成了丰富的铁、锰、铜、镍、钼、钒、石膏、芒硝、石盐、煤等沉积型矿床。全省构造运动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有色金属矿床大都与中性-酸性侵入岩及浅成斑岩有关,且同时代不同地区、同地区不同时代、同地区同时代不同岩石类型和不同岩石特征的岩体其成矿作用不同。与热卤水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分布于雪峰隆起区及两侧,矿化以锑、金为主,另有铅锌、汞等。笔者在深入分析成矿作用与矿产特征的基础上,依据陈毓川等(2006)划分的"全国矿床成矿系列",将全省矿产资源划分为10个矿床成矿系列,20个亚系列,并归并为3个系列组。其中,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划分了5个成矿系列,13个亚系列;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划分了3个成矿系列,4个亚系列;与热卤水作用有关,划分了2个成矿系列,3个亚系列。该划分方案基本涵盖了省内目前已发现的主要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可为地质找矿"按图索骥"提供依据,将对全省找矿部署起着十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内生金矿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若干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近年来内生金矿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的若干进展:①金硅配合搬运的实验研究表明,金在热液中的AuH3SiO4迁移形式可能更具有地质意义;②有机地球化学的深入研究,揭示出金成矿作用过程中的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系统;③水—岩反应结果导致围岩中强电解质大量进入流体相,产生的盐效应不利于金的沉淀;除沸腾—不混溶作用和黄铁矿吸附共沉淀机制外,流体的混合作用对金沉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汝成  邱检生  倪培  王硕  胡建  朱霞 《地质学报》2006,80(12):1827-1834
榴辉岩型钛矿床是重要的钛矿床类型之一。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的钛成矿作用以金红石型钛矿床为主,其中金红石以变质矿物中的包裹体、晶间颗粒或脉状形式出现。富钛石榴子石是金红石包裹体出溶的初始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有利于金红石成矿的榴辉岩为高钛榴辉岩,其源岩为富钛基性岩。利用红外显微镜对金红石进行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金红石中主要存在三类流体包裹体,即型H2O溶液包裹体、型CO2-H2O包裹体和型CH4包裹体,其中I型原生和假次生流体包裹体和型流体包裹体反映出的压力范围为0.6~1.3GPa,与榴辉岩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的压力相当,说明与这类金红石形成有关的变质流体源于榴辉岩退变质作用所释放的水。苏鲁地区超高压榴辉岩是华南—华北板块碰撞的结果,巨量陆壳物质俯冲—折返形成了多样式的高压—超高压岩石,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以金红石为主要矿石矿物的钛成矿作用。综合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研究,我们提出大陆板块汇聚边界的钛成矿作用应该经历了原岩的初始富集、陆壳物质俯冲过程中钛的成矿作用、俯冲板块折返过程中钛的成矿作用和流体阶段的金红石成矿作用四个主要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5.
老厂海洋山铅锌成矿作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代干 《广西地质》1999,12(3):25-32
老厂海洋山产于寒琥-奥陶系与泥盆系不整合面之下的铅锌矿床,形成条件复杂,矿床成因独特。研究表明:该区铅锌矿床产于砂页岩古风化壳中由“生物-热卤水”成矿作用形成,成矿作用始于地下水,生物作用矿化预富集期,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热卤水作用矿化叠加富集期。  相似文献   

6.
广西金牙金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红梅  张文淮 《岩石学报》2000,16(4):602-608
从矿石和围岩可溶有机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非烃的红外光谱学特征,以及有机包裹体的光学和谱学特征等方面论述了金牙金矿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有机流体的成矿作用,查明了参与成矿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菌藻类等低等生物,本有机质的成分、结构、成熟度和胡成矿作用的进行而不断演化。在有机碳、金含量及藻类成矿作用模拟实验的分析基础上,认为流体有机质参与成矿的方式主要是活化萃取、还原沉淀,而干酪根则对金起集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德会 《地学前缘》2000,7(B08):147-158
成矿作用的化学机理可以通过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进行研究,随着计算运算能力的不断增强,在地球化学中正在形成一门新兴学科-计算地球化学。其中热质输运模拟、化学质量迁移数值模拟和流体输运-化学反应耦合动力学研究取为著进展,建立在Darcy定律和守恒方程基础上的多孔介质热质输运模拟通过流函数图、等温线图及速率矢量图等,从古水文学和流体地球化不方面高度动态研究成矿作用,根据化学和热力学原理进行的化学质量迁移数值模拟则通过矿物和流体中化学物种的热力学数据,预测多组分体系中发生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定量揭示经历了复杂化学反应进程的成矿作用的化学行为。将上述两方面结合的流体输运-化学反应耦合动力学,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模拟真实成矿流体系统复杂的动力学行为,是计算流体地球化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湖南益阳—沅陵一带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典型金矿床的研究,作者将湖南益阳-沅陵金矿密集区内的金矿床分为单金、金-锑、金-钨和金-锑-钨四种类型,并分别阐述了不同类型金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成矿能量的来源,成矿元素活化转移和沉淀的机制,在对矿床地球化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区内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实际上是开放体系中低温水/岩反应过程的认识,并建立了相应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试论贵州碳酸盐建造中汞锑砷金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履安 《贵州地质》1990,7(3):196-203
根据对与贵州碳酸盐建造中的汞锑砷金矿床成矿机制有关的地质信息的辩证分析和这四种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及其在成矿作用中的紧密联系,通过运矿流体组成性质的推断,本文把汞锑砷金纳入统一的成矿地热系统来考虑,讨论了它们在运矿流体中的存在形式和成矿作用的一般地球化学机理。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板块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前寒武纪陆核增生-地块形成,早古生代这缘裂解-开合拼贴,晚古生代裂谷叠加-板块统一,中新生代盆山耦合-地貌定型4个阶段。而它的边缘部分则经历了新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的陆核增生和相邻洋壳的消亡几个阶段。并且由于地壳发展的不均衡,形成了一些裂谷和裂陷槽。卡兰古MVT型铅锌矿床位于塔里木地块的西南缘-西昆仑造山带与塔木板块交接部位的晚古生代乌依塔格-库尔良型陷槽北段,属于西昆仑地区库斯拉甫-他龙铅锌成矿带的一部分,是区内最重要的、最典型的MVT型铅锌矿床之一。通过对该矿床野外考察和综合室内测试、岩矿鉴定研究分析,认为卡兰古铅锌矿是一种碳酸盐岩容矿的低温热液型矿,其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岩石、矿物组合、矿石结构构造等,均与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极为相似;该矿床的成矿机制可能是由于深层液体与油田卤水两种不同性质流体的混合而形成的。特别是通过对塔木、卡兰古等铅锌矿区的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矿物流体包裹体类型简单,多为液相,成矿流体是具有低温、高盐度、高密度等特征;与此同时还富含Ca^2 、Mg^2 、Na^ 离子及有机烃类物质和硫化氢气体的热卤水。这些特征均与北美典型的密西西北河谷型铅锌矿非常相似。它代表了塔里木西南缘该类型铅锌矿的成矿机制。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之中,没有地幔物质成分的参与。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成矿金属(铅锌)以硫氢配合物形式迁移。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褶皱作用所引发的大规模热卤水运移、循环,导致了矿物质的进一步富集、沉淀。  相似文献   

11.
乌拉山金矿带成矿物质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原岩的含金建造,岩石含金性讨论,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包裹体特征及硫、氢、氧、碳、铅同位素的研究,对乌拉山金矿带成矿物质来源作了探讨。认为上有太古界乌拉山群是金矿形成初始矿源层,铅、硫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及下层富含金的某些强烈活动带,而成矿流体主要为渗流加热大气降水,部分来自变质—岩浆水的混合水。原岩属幔源分熔的基性—中基性火山沉积建造,幔源物质经后期大陆增生,沉积壳叠加改造,由幔源变成壳源物质,后期地质事件产生能源,使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转移,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2.
对金矿成矿作用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含金建造是富含C、S、Fe的沉积岩系或火山沉积岩系,根据形成环境和演化特点,将含金建造划分5种类型.认为金元素地球化学二重性决定其成矿作用具有二重性,含金建造是各种类型内生金矿床成矿物质的直接来源,成矿热液来源于建造水.对独立金矿床进行了类型划分,强调含金建造的存在是金矿成矿的基本条件,运用液态矿源说和二次迁移论探讨了成矿作用机制,并建立了金矿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右江裂谷区三叠系岩石物性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右江裂谷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控矿层位三叠系百蓬组泥质粉砂岩及砂质泥岩的粒度,比表面、孔隙度及孔隙类型和渗透率等物性特征,讨论了与其成矿流体的循回、水岩反应及其有效浸取围岩矿物质的关系。在此基础邮成矿流体和矿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地层;由于热液躲避低势能方向迁移,造成断理解发的盆地边缘区和水下隆起周围的环状断裂带为金矿床沉淀的场所。并通过形成金矿所需热液量的估算得出,该区金矿床的形成,是由于热流  相似文献   

14.
夏家店金矿床和拉尔玛金矿床均产于南秦岭地块古生代裂陷海槽沉积区,矿床赋存于上震旦统-下寒武统碳泥硅质沉积岩系中,矿床表现出微细粒浸染状特征.研究认为,两者在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控矿构造、成矿时代、矿床成因、矿床类型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和相应差别:两矿床分别产于东、西秦岭,各居一方;由氢氧同位素特征可知,夏家店金矿床成矿流体显示大气降水特征而拉尔玛金矿床成矿流体表现混合水特征;两矿床铅同位素均投点于造山带与上地壳演化线之间,表明成矿动力来自大陆造山作用;两矿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为轻微右倾,显示成矿物质对容矿围岩组分的继承;两矿床均为产于寒武系的类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铁镁质类岩石—绿岩系、中基性岩浆岩等,是最重要的含金源岩;酸性岩(包括酸性岩浆岩和沉积—变质岩等)是最重要的含铀源岩。成矿元素的予富集作用是形成矿床的重要条件。予富集作用又可分为地层、岩体和蚀变予富集。利用金、铀的不同特征,对金的找矿评价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热液矿物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荣阁  范军 《矿物学报》1997,17(4):478-482
滇黔桂卡林型金矿是产于热水沉积岩及碎屑岩系的热液矿床,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等热液矿物,而石英、碳酸盐、萤石及粘土等矿物则是主要的热液蚀变矿物。矿化产于蒙脱石、高岭石粘土到伊利石、绿泥石粘土矿物的转变带,成矿深度在2000m以上,成矿热液来源于粘土矿物脱水产生的异常高压流体或沿断裂带天水循环形成的成矿流体。这种流体形成的热液矿物稀土元素分配显示中稀土富集的分配模式,并明显富元素钇,这种流体中形成的黄铁矿中Co/Ni值显示沉积到热液成因的过渡类型,因此与砂岩铜矿中热液矿物的稀土分布模式有某些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大横路式钴矿床位于辽吉元古宙裂谷带中部的老岭金、多金属成矿带中 ,是国内近年来发现和查明的新类型钴矿床。该类矿床产于古元古代老岭群富硼、碳千枚岩夹石英岩 (硅质岩 )建造之中 ;矿体由含碳绢云千枚岩、含电气石绢云千枚岩、石英岩、电英岩组成 ,呈层状、鞍状产出 ,产状与围岩一致 ;矿石中钴呈独立矿物硫钴镍矿、辉钴矿、方钴矿和含钴黄铁矿等产出。通过对矿床层控特征、矿体产状与矿石组合、矿石沉积组构、容矿岩石地球化学、热水沉积岩、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组成等几方面的研究 ,证明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海底热水沉积成因特征 ,矿床受后期热液改造叠加强烈。从而提出大横路式钴矿床为海底热水沉积 -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阿尔金北缘大平沟金矿床成因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大平沟金矿床是阿尔金北缘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为数有限的金矿床之一,受韧性剪切带构造控制,矿化类型主要为蚀变糜棱岩型及少量钾长石石英脉型.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特征和稳定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成矿温度198~290℃,成矿流体密度为0.791~0.971 g/cm3,盐度2.36%~5.5%,成矿压力42~70MPa,成矿深度为1.61~2.68 km.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有少量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入,金矿化年龄200Ma,属于印支期中温动力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河南桐柏老湾金矿床的成矿作用是在变基性火山碎屑沉积岩为矿源层的背景上演化的。本文根据矿床氢氧同位素研究,认为矿床的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和老湾花岗岩岩浆水的混合,成矿Ⅰ阶段和Ⅱ阶段以岩浆水为主,成矿Ⅲ阶段以大气降水为主,但在成矿Ⅱ阶段大气降水已占有很大的比例。氦同位素分析表明,在老湾金矿形成过程中有地幔流体加入,且从成矿Ⅱ阶段至Ⅲ阶段,由于大气降水比例增大,其与地幔流体的混合导致成矿流体的3He/4He比值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20.
云南墨江金矿床含金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应汉龙  蔡新平 《地球化学》1999,28(4):307-317
中石炭统金厂组(C2j)下部含金硅质岩是云南墨江金矿庆的主要围岩之一,具有沉积结构构造,含热水沉积矿物。岩石的FeO、Fe2O3、Au和Ag含量高;Cr、Ni和Co含量高、变化大;MnO/TiO2和TFe/TiO2比值较大;Au含量与NiCr含量相关性低,Au可能不是后期热液作用带入的。在判别硅质岩形成作用的一系列元素和微量元素关系图上,含金硅质岩位于热水沉积作用的范围内或接近于热水沉积作用。岩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