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视网膜电图(ERG)结果显示,真鲷Pagrosomusmajor视网膜具混合型特征。强光明适应后,b波阈值在80min回复至暗视水平。明适应过程中,b波振幅存在D型和R型。其光谱敏感曲线在强背景光下(logIB=1.8)发生浦氏位移,峰值从484nm移至525nm,且从颜色光适应对Sλ曲线的影响等都表明,真鲷存在两种以上的光感受系统,且具辨色能力。浦氏位移的光强水平较高,说明辨色能力不会很强。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电图(ERG)结果显示,真鲷Pagrosomus major视网膜具混合型特征。强光明适应后,b波阈值在80min回复至暗视水平。明适应过程中,b波振幅存在D型和R型。其光谱敏感曲线在强背景光下(logIB=-1.8)发生浦氏位移,峰值从484nm移至525nm,且从颜色光适应对Sλ曲线的影响等都表明,真鲷存在两种以上的光感受系统,且具辨色能力。浦氏位移的光强水平较高,说明辨色能力不会很强。  相似文献   

3.
长毛对虾复眼感受系统的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实验用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于1984年3—5月捕自厦门附近海域。以Ag—AgC1电极记录非麻醉状态下复眼的视网膜电图(ERG),着重从ERG波形、光谱特性方面,研究长毛对虾复眼感受系统。结果表明:(1)长毛对虾复眼明视ERG波形具波长特异性,在白光和颜色光(478,625 nm)适应下,蓝色(461,490 nm)刺激光所引起的ERG波形均与红色(616,642 nm)刺激光所引起的波形有明显不同。(2)暗视光谱敏感曲线(S_2曲线)峰值位于520—540 nm之间,明视S_2曲线的峰值较暗视S_2曲线峰值向短波段偏移约50 nm。蓝色光(478 nm)适应的S_2曲线峰值位于570 nm附近,红色光(625 nm)适应的S_2曲线峰值位于480 nm附近。此外,在蓝(480 nm)或红(642 nm)背景光下,随着背景光的增强,复眼对单色光敏感性的变化率有所不同。上述结果说明,长毛对虾复眼具有峰值分别约为480和570 nm的两感受系统。  相似文献   

4.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中国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 其生活史经历不同的栖息地和光环境, 视觉器官结构及视觉功能也具有适应性发育特征和可塑性。本研究以不同发育阶段的大菱鲆幼鱼为对象, 探究了其视网膜结构变化、视蛋白基因的表达特征及其与光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大菱鲆幼鱼的生长发育, 其视网膜的外核层逐渐变厚; 视锥视杆层的厚度变化不明显; 而内核层与神经节细胞层逐渐变薄。视紫红质基因rh1与视蛋白基因总表达量的比例上升, 由2月龄的57.35%上升到9月龄77.19%; 视锥蛋白基因与视蛋白基因总表达量的比例下降; 其中红视蛋白基因lws 由2月龄的4.49%下降至9月龄的0.13%。将7月龄的大菱鲆幼鱼用不同光谱处理75 d后, 其视蛋白基因的表达会随光谱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与全光谱相比, rh2b1sws2sws1在红、黄光下的表达量显著下降, 而rh2b1在蓝、绿光下表达显著上升、sws2在绿光下表达显著上升, 其他则变化不显著(P<0.05)。黄、绿、蓝及全光谱下rh2基因家族与视蛋白基因总表达量的比例最高, 而红光下基因rh1的表达量占比最高。大菱鲆幼鱼在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光谱处理下表现出了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可塑性以适应不同水层的光谱环境。本研究为探究大菱鲆对光环境的适应机制及工厂化养殖光照调控技术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视蛋白组成是动物识别光强与颜色视觉的基础,其会随着不同生长环境和发育阶段而发生变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种,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从浮游生活到底栖生活的转变;生活习性的转变伴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光照环境的变化。我们推测大菱鲆光照感知功能包括视蛋白种类及表达模式等,在不同阶段应有所不同,目前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以1、4和9月龄大菱鲆为研究对象,通过qRT-PCR探查了不同阶段大菱鲆视蛋白基因表达的特征规律,通过分析三个发育阶段的视蛋白基因表达比例,推测鱼体光谱敏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视蛋白(LWS)基因表达量随鱼体发育逐渐降低,视紫红质(RH1)、紫外视蛋白(SWS1)和蓝视蛋白(SWS2)随鱼体发育表达量逐渐升高,而绿视蛋白(RH2)中高表达的RH2b1无显著变化。LWS表达比例由1月龄57.2%降至九月龄11.4%,RH2b1表达比例由1月龄29.9%升至九月龄73.3%。随着大菱鲆由早期浮游生活转入底栖生活,表达占主导地位的视蛋白,逐渐由LWS转变为RH2b1,其光谱敏感性可能由红色敏感向绿色敏感转变。大菱鲆视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的特征变化引发的光谱敏感性变化,可认为是其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6.
乳链菌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乳链菌肽(nisin)是由特定的乳酸菌所产生的一点,没有典型的启动子。3′端有一个串联的中止密码子操纵子 ,长度约为8 5kb,5′端有一个核糖体结合位氢丙氨酸与细胞膜上的sulphyduylgroup结合 ,从而引起细胞的袭解。的结果表明 ,M.luteus是所测菌中对乳链菌肽最敏感步织。织(F加logCRU/cm2,降低EscherichiacoliO157:H7505B为 采用含有多种乳酸菌的益生素制剂应用于对虾养殖中 ,对对虾的主要致病菌———弧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乳链菌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姜英辉$…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9,(2):8-8
人们喜欢称眼睛为“心灵的窗口”,现在,眼睛证成为通向大脑的“窥镜”。在视觉超声的帮助下,医生可以定位和检测脑肿瘤,追踪多发性硬化、阿兹海默症、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情况。在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技术的辅助下,一切通过眼部检查即可完成。人类的每只眼都通过视神经与大脑相连,因此任何由疾病导致的大脑退化都会损伤视神经细胞和视网膜细胞。  相似文献   

8.
自然界各种物体,都有表征其自然属性的光谱特性。地物的光谱特性是遥感图象定性判读的依据之一,它作为一种遥感信息也直接用于定量测定和制图。 海水中悬浮物质的数量和性质影响海水的颜色和海水的光谱特性。反之,根据海水的光谱特性可以测定水中悬浮物质的数量和性质。1974年, S. D. Duntley首先从海洋叶绿素的光谱效应,提出根据海水的光谱反射率曲线,用卫星传感器测定水中叶绿素a 浓度的理论。1978年, R. W. Johnson 建立了航空遥感的光谱数据与沿岸带海洋叶绿素a 浓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并绘制了叶绿素a的分布图。1979年, R. W. Johnson建立了光谱数据与悬浮泥沙含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并绘制了悬浮泥沙的定量分布图,等等。本文的目的即是要建立一种方法,用国产101W光谱辐射计记录的遥感数据,计算海域悬浮泥沙、叶绿素a 浓度、水色等水质参数。 1980年5月16日至19日,由中国科学院组织,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交通部天津水运科学研究所、水利部天津水利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参加,在天津塘沽的海河和蓟运河口进行津、渤地区第一次环境污染航空遥感监测联合试验。在此次试验中用机载101W光谱辐射计记录海水的光谱辐射曲线,作者以此计算海水的光谱反射率曲线,用逐次回归分析法建立海洋实测数据(悬浮泥沙、叶绿素a浓度、水色等)与海水光谱反射率数据之间的数学关系。实验基本是成功的,由回归方程计算的结果与海洋实测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约为0.7。如果对研究海域的每一个子域的辐射值作光谱扫瞄,作出定量的分布图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晚中生代─新生代南海周缘地块运动与南海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由华南几个盆地的古地磁数据综合而得的反映该区白垩纪以来古纬度变化曲线,结合Schmidtke等(1990)发表的加里曼丹150Ma以来的古地磁数据,表明华南与加里曼丹在40Ma前具有大致相同的古纬度变化史,差异仅出现在距今30Ma前后和10Ma以来。若此趋势可靠,则可作出下列推断:(1)南海的扩张只能发生在距今30Ma附近或10Ma以后华南与加里曼丹反向运动时期;距今30Ma的扩张已被广为接受;(2)华南与加里曼丹之向可能存在的古南海只能在91Ma之前存在;(3)南海演化可能存在两期扩张。南海的拟合可通过沿3500m等深线的先道时针旋转、后北向平移两个步骤完成。这与Hayashida等(1991)提出的日本海张开与扩张模式很相似,提示东亚边缘海的形成和演化可能具有同样的机制。华南距今50Ma以来的古纬度变化与Tapponnier(1982)的传播挤出构造模式所预期的基本吻合,表明距今50Ma以来华南古纬度变化的运动学机制可用Tapponnier模式作解释。  相似文献   

10.
The ERG-determined scotopic spectral sensitivity (Sλ) curve of the intact anesthetized cuttlefish 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 attains its major peak at 490 nm with no secondary peak. In adaptation to white or colour light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both peak and shape of S λ curve have no change. It is suggested that only one receptor system is present in the retina of cuttlefish, as a result, its colour-discrimination ability appears to be lacking.  相似文献   

11.
于1987-1989年对鱼腥藻7120质膜,类囊体膜和细胞壁进行分离纯化和基本的色素与蛋白质特性分析。采用机械性方法破碎细胞,以非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鱼腥藻7120营养细胞的质膜和类囊体膜,以Triton X-100处理方法获得细胞壁。色谱分析和电泳结果表明,其质膜,类囊体膜的色素和蛋白质特性与单细胞蓝藻相类似;Triton不溶细胞壁未发现可见光谱吸收,其两条主要蛋白带52KD和14KD均  相似文献   

12.
Occurrence of the depth differences in pigment composition and photosynthetic properties of marine phytoplankton were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the spectral changes of light with depth. Phytoplankton were taken from various depths in the northwestern North Pacific, and their absorption spectra were determined with intact cells and in 90% acetone extract. The photosynthetic activities of phytoplankton were concurrently measured under blue, green, red and white light. The difference in absorption spectra for the surface and deeper samples was considerably small, indicating that the prevailing green or blue light in the deeper layers may have little significance for depth-variations of the pigment composition in marine phytoplankton. The depth differentiation in the shape of the light-photosynthesis curve was marked in a well stratified water column but no active response of deeper phytoplankton to green light could be confirmed. The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ies of phytoplankton for blue and green light were approximately 105–115 % and 80–90 % of white light, respectively, irrespective of sampling depth.Contribution No. 261 from Shimoda Marine Biological Station  相似文献   

13.
快Golgi法显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e niloticus视顶盖的组织结构可描述为6层,由表及里依次为:边缘层(SM),视觉层(SO),表面纤维层(SFGS),中央细胞层(SGC),中央纤维层(SAC)及围脑室层(SPV)。多种神经元类型分布于视顶盖。诱发电位(VETP)的暗适应曲线时程为90min,并出现平台。VETP的暗视Sλ峰值为520nm,当logI_B=-2.0,明视峰值位移至555nm.这表明尼罗罗非鱼可能有辩色能力。  相似文献   

14.
锯缘青蟹胸神经团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兔抗哺乳类抗血清,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胸神经团中5-羟色胺(5-HT)、胰高血糖素(Glu)和神经肽Y(NPY)的分布。其分布的主要特征为:5-HT免疫阳性细胞在每对步足神经节都呈对称排列;GLU免疫阳性最强,胸神经节的阳性细胞排列成两条环境胸动脉孔分布的细胞带,神经髓质中免疫阳性物质呈斑块状分布;NPY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食道下神经节。这3种免疫阳性物质的特定分布模式可为腹神经链的系统演化和参与神经活动提供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15.
五种海水鱼视网膜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大仁  徐永淦 《台湾海峡》1993,12(4):342-350,T002
本文比较和分析了黄鳍鲷,普通鲻鱼,赤点石斑鱼,蓝圆Shen,金色小沙丁鱼的视网膜形态特点,生理机能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指出这五种鱼视膜均为混合型网膜。按主要形态特点划分,这五种鱼视网膜可归纳为三类。这五种鱼的视锥,视杆和色素上皮细胞黑色素均参与视网膜运动反应。这五种鱼视网膜上都存在着单锥和两个内段染色反应相同的孪生双锥。  相似文献   

16.
基于波致应力计算中对海浪谱和波浪增长率公式的敏感性分析,选择适当的波致应力近似求解方法,计算和探讨了太平洋波致应力的时空分布特征。敏感性分析中,选择了4种常用的波浪增长率公式和3种经验解析海浪谱。推导了计算波致应力的单波公式,并将其与JONSWAP谱积分公式和Elfouhaily谱积分公式进行比较,同时使用了由风速和有效波高资料构造的Elfouhaily谱积分公式计算太平洋波致应力。结果表明:Belcher等(1993)的波浪增长率计算公式估算的波致应力与实验数据吻合度较好,同时适用ERA-interim数据;当波龄小于1.2时运用Elfouhaily谱积分公式更合适,当波龄大于1.2时运用单波公式更快速有效;太平洋的波致应力分布与风场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2009年1月、4月、7月和10月太平洋波致应力的季节性特征分析表明四个季节的西风带波致应力较其他地区都更强盛,而在时间变化上1月和10月为波致应力整体较为强盛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suspended phytoplankton cells and pigments of chloroplasts are compared. The effect produced by differences in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n the spectral dependences of the brightness coefficients of the radiation emerging from seawater as well as on the colur index value is analysed. The methodical error in determining the phytoplankton concentratiion and other seawater components is estimated using the results of measurements of brightness coefficients and colour index. It is conditioned by the approxim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hytoplankton's absorption spectra.Translated by Mikhail M. Trufa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