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传统的地名普查外业采集核查工作中,存在地名定位困难、采集表携带不便、采集数据精度低、数据整理繁琐等诸多缺点。本文设计研发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终端外业采集核查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地名外业采集核查,为地名普查外业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调绘核查方式。该系统在贵阳市地名普查中已正式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已经进入成果转化利用阶段。根据民政部要求,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北京市地普办基于地名普查成果进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满足普查成果的信息化共享。本文基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与管理软件设计规范,研究了北京市区划地名信息社会服务平台系统的数据库建设流程,以及相关的数据体系和规范标准,为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数据库建设思路,实现了成果转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吴飞 《北京测绘》2021,35(2):178-182
地名是重要的地理信息和社会公共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地名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情感。为摸清地名家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时期,我国开展了两次全国性地名普查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地名和测绘的渊源,阐述了跨越30年的北京市两次地名普查的时代背景和要求。通过测绘技术在两次地名普查实施中的应用,折射出30年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由传统模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4.
3S技术因具有快速、准确、实时的导航定位、对地实测和强大的空间信息加工、处理和分析能力,在国防、气象、灾害监测与环境保护、能源、交通、土地资源勘察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辽宁省海岛地名普查首次采用了3S技术,实现了海岛地名信息和海岛地理基础数据调查与管理的一体化,达到了海岛地理实体、数据信息、外业调查照片的一致性,建立了海岛地名信息系统。详细介绍了辽宁省海岛地名调查中,3S技术在数字化、导航定位和信息识别、提取、勘测、分析、处理以及数据集成等环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冲  刘永轩 《北京测绘》2020,(4):462-466
为实现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目的,利用普查成果数据,基于WebGIS、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方法,开发了北京市区划地名信息社会服务系统。介绍了系统建设背景及其必要性,详细阐述了系统设计方案、总体架构及其关键技术,深入挖掘地名特色和文化内涵,以讲地名故事、检索地名信息及空间位置、统计地名图表等多种形式,满足社会公众获取权威地名信息的需求。本文以北京市区划地名信息社会服务系统建设为主线,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北京市地名普查成果。  相似文献   

6.
地名是地理信息的基本要素,地名普查是国土部门最基础的工作之一。本文基于长期地名调查工作,对该项工作流程、内容以及各环节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对地名普查及更新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介绍和讨论。文章通过上述介绍,能够增加业界对地名普查工作的认知,推进该项工作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对上海市地名信息化工作中GIS的各类应用场景做了全景式描述,首先分析了上海市地名普查、普查成果管理、地名行政审批、地名政务服务、地名公众服务等方面对地名信息化的需求;然后详细介绍了为满足这些需求的GIS综合应用,如地名普查采集系统、成果处理软件、地名数据库、市区两级地名管理系统、地名便民网站等;最后阐述了应用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规范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保证地名普查成果质量,北京市对地名普查全过程进行了监理。本文基于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监理实践,对地名普查监理的目的、流程、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论述汉字信息在地图信息中的重要地位,说明开发地名数字化系统的必要性;并且通过分析汉字的"音、形、义"的结构特征,阐明了地名数字化系统的继承性、层次性、稳定性和开放性.从而说明开发地名数字化系统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论述汉字信息在地图信息中的重要地位,说明开发地名数字化系统的必要性;并且通过分析汉字的“音、形、义”的结构特征,阐明了地名数字化系统的继承性、层次性、稳定性和开放性。从而说明开发地名数字化系统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