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寒武时代划分方案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卫国 《地层学杂志》1990,14(3):238-240
<正> 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国际地层委员会于1989年7月17日以78%的多数票通过了前寒武地层分会提出的前寒武时代划分建议(表二)。  相似文献   

2.
末元古系地层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末元古系地层学孙卫国(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10008)关键词末元古系,地层学,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国际地层委员会1989年通过的“前寒武时代划分方案”中,距今2500~570Ma的元古宙被分为3个代,进而划分为10个纪。末元古纪,或称末前寒武...  相似文献   

3.
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学分会已正式同意前寒武地质年代的划分和命名方案,该划分和命名方案也已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同意国际上正式使用。为便于国际上使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新的前寒武地质年代表的确定、命名和应用。关于新的前寒武地质年代表的更易于理解的评论文章正在准备之中。前寒武纪地层学分会也正准备将太古宙进一步细分到代。  相似文献   

4.
国际地科联前寒武纪地层分会1988年在天津举行的第八次分会会议所修改完善的前寒武纪时代划分方案,其中对元古宙划为古、中、新三个代一级单位和十个纪,并给予正式命名。这一建议已被国际地层委员会于1989年7月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通过,并于1990年2月被国际地科联批准和推荐用于国际的前寒武纪划分和命名。但这一方案对太古宙未做详细的划分。  相似文献   

5.
前言前寒武纪地质是多年来国外地质科学界讨论得最为热烈的重大问题之一,当前也是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前寒武纪地质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且其中大多是有争论的,迄今不能达成一致认识。例如,进行前寒武系的划分和对比研究,首先遇到的就是地史阶段的划分问题。如所周知,寒武纪以前尚未建立起全球一致的“纪”一级的地史单位,“代”的划分也尚无公认的方案。最近(1982),国际地科联前寒武地层分会作出决议,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及其后的“前寒武(界或代和亚界或亚代)的一般划分”、“北半球几个主要前寒武地层区和合用的地层资料”和“末原生代地层”等四篇文章,均从Salop《北半球前寒武和早期地质演变的一般特征》一书(1977年英文版)的第一、二、三、八章译出,供有关同志参考。有关该书的其余各章,以后如有可能和必要,将陆续译载。  相似文献   

7.
1988年9月18日到21日在天津召开了国际地科联前寒武地层分会第八次会议,有九个国家的八名正式成员和六名通迅成员参加。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是讨论修订并初步通过了一个前寒武划分的新建议。经会后在全体正式成员中(13人)通迅投票表决,其十三项动议都以多数票  相似文献   

8.
程光锁  杨学作 《山东地质》2014,(10):I0001-I0001
2014年9月15—19日,中国国际前寒武研究中心在鲁西地区组织了前寒武国际野外地质考察活动,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中国的20余名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其中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和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应邀参加考察组。  相似文献   

9.
前言国际地科联前寒武工作组对美国和墨西哥前寒武地质年代表的评议,导致对前寒武地质年代表提出一项建议,兹叙如下。归属到任一地质年代表內的岩体都必须采用已确认的程序、命名和分类方法。本文将提出在几种现行划分地质年代表的学术观点和推导方法中我们的看法,以供美国地危  相似文献   

10.
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学术报告中,有一个大栏目——“结晶地壳的时间与空间”.其中包括20个专题,与前寒武结晶地壳有关的问题约占1/2.当前国际上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的研究相当重视,其原因在于:前寒武地壳研究被认为是解决大陆地质最基本的支柱之一,是了解深部地质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当前全球找超大型矿床的主要阵地之一.当前的研究趋向仍然是以元古活动带为重点,并以此为基础与太古地质进行对比.总主题是研究前寒武地壳的生长和大陆的聚合与分解的过程.这次大会的论文反映出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的研究是全方位的,是具有当代水平的.主要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学术报告中,有一个大栏目叫“结晶地壳的时间与空间”。其中包括大约20个专题讨论会,其中与前寒武结晶地壳有关的问题约占1/2,可见当前国际上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研究的重视程度。其原因在于:前寒武地壳研究被认为是解决大陆地质最基本的支柱之一,是了解深部地质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当前在全球找超大型矿床的主要阵地之一。而当前的研究趋向仍然是以元古活动带为重点。并以此为基础与太古地质进行对比,总主题是研究前寒武地壳的生长和大陆的聚合与分解的过程。这次大会的论文反映出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的研究是全方位的,是具有当代水平的。其中主要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前寒武地质年代学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如格陵兰最古老年龄的发现等,促进了对地壳演化研究的兴趣。我们曾经在研究燕山地区震旦地层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震旦地层同位素地质年表和测定了某些地层的Rb-Sr年龄;迁西36亿年年龄并未得到证实;寻找中国最古老地壳仍是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本文就我们测定的鞍山及其他地区一些前寒武岩石铅同位素数据,结合其他资料初步讨论中国前寒武地层同位素地质年表以及探索我国可能的最古老地壳年龄(图1)。  相似文献   

13.
第九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及地质大会于1979年5月10日至6月2日在美国召开。参加这次会议有三十多个国家,近一千名代表。大会开幕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务院会议厅举行,负责科技的助理国务卿和美联邦地质调查所所长等都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学术交流活动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厄巴纳市的伊利诺斯大学举行,各国向大会提交论文近五百篇,内容包括石炭纪地层,古生物门类化石的研究,沉积岩相及古地理、古气候、煤田地质及煤岩等方面。 国际石炭地层及地质大会每隔四年举行一次,前八届大会均在欧洲举行,而这届大会是首次在美洲国家召开。今年是美国地质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因此东道国美国对这次大会十分重视,安排了十五条的野外地质路线参观,在会议期间,还配合有地质展览,幻灯影片,科学家会见会以及古生物化石产地的专门参观等活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前寒武地层出露面积大约占其总面积的10%,但前寒武地层在显生代地层下面分布是很广泛的,特别在美国中部内地更为明显。前寒武地层出露区分布在苏必利尔湖区和阿迪龙达克山脉的加拿大地盾向南突出部分,以及中部内地往南的小内露层中。前寒武地层还分布在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西部科迪勒拉山带中由于受显生代形变作用而产生的较高隆起区内,但有关太平洋附近地区的前寒武地层是很少介绍过的。同位素年令测定资料表明,前寒武地层在时代上的变化范围很大,从35.5亿年到6  相似文献   

15.
以奥斯陆国际地质大会修订的全球寒武系年代地层四分方案为依据,通过对古生物化石、同位素年龄及与顶底和内部地层单位的接触关系等综合分析,对西北地区16个地层区(地区)的寒武纪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重新厘定。通过对比研究,初步建立了西北地区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方案(即4统10阶的年代地层框架),为今后西北地区寒武纪地层研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1991年9月22日至27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第12届国际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和地质大会。来自21个国家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武衡、杨遵仪、金玉玕、杨基端、李文恒、尚冠雄、关世桥等8人参加。第11届大会主席武衡在国际常设委员会会议上宣布大会准备就绪,郑重地向本届大会主席S.Archangelsky博士移交工作。金玉玕代表第11届大会中国学术委员会主席杨敬之在开幕式上致开幕词。 这次大会是60多年来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国际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和地质大会,冈瓦纳大陆,尤其是南美洲晚古生代地层和地质成为大会的中心议题之一。近30年来,南美古生物学者和地质学者在  相似文献   

17.
国际地层委员会前不久公布了2 0 0 4年“国际地层表”,并专门提出了“2 0 0 4—2 0 0 8年前寒武纪年表参考方案”。在2 0 0 4年版“国际地层表”中,新建了埃迪卡拉系,其时限从6 30 Ma至5 4 2 Ma。“2 0 0 4—2 0 0 8年前寒武系划分参考方案”指出应该根据唯一客观的物理标准——现存的岩石记录,对前寒武纪地质年表重新进行界定。前寒武纪的地层界线应标定于地层记录中的关键事件或转变点上,以突出反映地球系统演化的巨变。在介绍有关埃迪卡拉系的背景、地质特征和时限的同时,对“参考方案”中有关前寒武系划分原则和具体划分方案的新思路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对“参考方案”中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我国前寒武纪年代表制定中有关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学术报告中,有一个大栏目叫“结晶地壳的时间与空间”。大约20个专题讨论会中,与前寒武结晶地壳有关的问题占一半,可见当前国际上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研究的重视程度,其原因在于前寒武地壳研究被认为是解决大陆地质最基本的支柱之一;是了解深部地质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当前在全球找超大型矿床的主要阵地之一。而当前的  相似文献   

19.
地质年表的建立是前寒武地质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不仅是研究大陆地壳演化的基础,而且与寻找矿产资源密切相关。我国震旦地层发育之完整,接触关系之清楚,堪称世界之冠,是建立中晚前寒武地质年表的理想地区。本文主要根据我室对燕山等地区震旦地层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结合过去已发表的其他地区数据,讨论中国震旦地质年表。  相似文献   

20.
问题回顾长期来,变质岩主要用岩石学观点来从事研究,甚至到本世纪初,在有些文献和许多地质图中,前寒武岩层并非按其年代划分,而只是根据重结晶程度标■属“变质片岩”或“结晶片岩”(片麻岩)。然而已意识到将这些岩层划归地层系统是必要的。局部地区的地层划分可应用于某些地区的前寒武岩层中。英国地质学家Sedgwick于1836年建立了寒武系,又在1838年建议所有叟老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