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江苏省煤炭资源特征及利用现状分析,在安全、高效、环保优先的前提下,建议选择新兴煤炭地下气化高新技术,开启江苏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详细分析了采用煤炭地下气化高新技术开发利用江苏省煤炭资源的五大优点,为江苏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探求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孙民生 《陕西地质》2000,18(2):90-92
根据延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延安煤炭资源和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点,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优化结构,清洁利用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全国第三轮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及统计预测成果,从整体上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勘查研究程度、生产开发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并就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制定能源政策、布局煤田勘探、煤炭工业建设和煤炭生产、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赵阳  陈建庚 《贵州地质》2001,18(4):271-275
纳雍县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这与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该文分析了纳雍县煤炭资源的分布及开发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途径,以而促进纳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正确认识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攸关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定义绿色煤炭资源为在当前先进技术条件下,资源禀赋条件适宜,能够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生态环境友好,适宜清洁高效利用,且具有经济竞争力的煤炭资源。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煤炭资源状况,详细阐述了绿色煤炭资源的概念内涵,构建了绿色煤炭资源评价技术框架,并对我国绿色煤炭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煤炭资源总量较大,其中已探明资源量为9 733.65亿t,且集中分布于“井”字形区划下的晋陕蒙(西)宁地区和新疆北疆地区,但绿色煤炭资源基础储量约为855.77亿t,经济可采的绿色煤炭资源储量仅为445.34亿t,资源保障程度仍有待加强。全面确立基于绿色煤炭资源评价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将有助于系统规划我国煤炭地质工作,明确区域资源开发战略与产能布局,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煤炭资源及开发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传礼  叶水泉 《江苏地质》2005,29(3):186-189
介绍了江苏省煤炭资源的基本概况,主要煤层的简要特征,煤的类型和质量。叙述了江苏省煤炭资源储量的特点,讨论了解决煤炭短缺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分析了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总结了江苏煤炭企业占用资源和经营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国土资源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全国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拟用半年多的时间,通过专项检查,摸清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遏制破坏浪费煤炭资源的势头,加强监督管理,提升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某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如煤炭资源的低效率应用、无序开采、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指出了我国煤炭资源管理法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管理、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加大安全投入、加强煤炭矿区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健全有偿使用资源法规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于谦 《西北地质》2003,36(C00):143-145
经过调查,核实了各开采矿区的煤炭资源量,对煤田煤炭资源现状做了初步评价,提出了今后进行煤炭开发以及资源保护措施的建议;围绕煤矿开采造成的环境地质及灾害地质问题进行的调查,提出了环境保护和灾害地质预防措施,提交了“宁夏贺兰山煤田煤炭资源现状与环境地质调查报告”等成果资料,将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煤炭资源、保护环境、减灾防灾、环境治理等工作并为政府部门制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及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煤炭资源形势分析及保障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和资源保障程度,对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2006年末煤炭资源现状和赋存情况的研究,对全省煤炭资源形势及其保障程度得出如下结论:①全省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在全国煤炭开发布局中优势明显;②煤炭资源地质条件中等偏简单,资源丰度中等,煤类分布特征突出;③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储量的占用比重大,但开发利用集约化及产业集中程度低,优质资源损耗浪费严重;④可供开采利用及需进一步勘查确认的可利用资源的规模与空间较大;⑤预测资源潜力较大,找矿(煤)勘查难度增加。并根据煤炭资源开发现状及当前地质勘查程度.就如何提高煤炭资源保障程度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六盘水市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炭为主,但从目前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来看,其结构布局尚欠合理,开发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存在"采富弃贫、大矿小开、一矿多开、技术落后、安全条件差、资源回收率低"等现象,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效率,从规模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了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方法:要求新建矿山在30万t/a以上,最低服务年限不低于25年,将目前的小型煤矿山减少到125个;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促进矿企产业升级;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改变采矿、选矿、冶炼方式,实现集约型经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基础性作用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但是经过长期开发,东部大部分整装含煤区块多已进入开发后期,造成了不可持续的严峻局面,重新认识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勘查开发特性迫在眉睫。从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出发,总结了煤炭资源的分区和分布特点,分析了煤炭资源现今勘查与开发现状,对于煤炭在新形势下作为能源的基础作用进行了新思考,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好煤炭资源的建议:一是加强煤炭地质基础理论与开发地质保障技术的研究,包括煤系多能源资源特别是煤系气资源研究;二加强绿色煤炭资源评价与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清洁利用相关地质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含煤面积广,煤类齐全,从晚古生代到新生代共有6个聚煤期,是我国主要产煤省之一,根据河北省煤炭资源特征、开发利用情况,指出目前河北省煤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如探采比例失调、新建井基地严重不足、后备资源不足等的问题,以及加强煤炭资源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山东省煤炭资源分布规律、构造控煤特征、成因机制和赋煤构造类型的基础上,对全省煤岩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山东省煤炭资源分布规律、构造控煤特征、成因机制和赋煤构造类型的基础上,对全省为岩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艳丽 《山西地质》2014,(4):103-105
文章主要对沁源目前煤炭资源的开采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目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沁源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以往煤炭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利用Visual C++6.0、SQL Server2000、ADO技术以及MapGIS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山西省煤炭资源有效保障能力分析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管理、信息查询、地图操作、统计输出、环境承载力评价、煤炭用途评价、煤炭优质环保评价、矿井资源保障度评价、估算井田生产规模等功能,为煤炭资源管理提供适时、动态和高效有序的资源数据,为加强煤炭资源的开发部署及管理,制定能源政策以及中长期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保障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宏观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煤炭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怀雪  谢礼国 《安徽地质》2002,12(2):120-123
安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淮南煤田和淮北煤田,为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其次分布在沿江江南一带的皖南煤田,为扬子型晚二叠世龙潭组、早二叠世梁山组及早侏罗世磨山组含煤地层.以安徽省最新矿产储量简表(能源矿产煤、石煤)和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资料为依据,对全省煤炭资源已发现的资源量、现保有资源量及远景预测资源量作了全面论述.在清理煤炭资源数量的同时,提出了我国现行的煤炭资源分类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煤炭工业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是在系统总结煤炭地质调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收集整理煤炭资源数据,查明煤炭资源现状,科学评价未查明资源潜力。以往对煤炭资源潜力评价主要侧重于资源赋存条件的研究,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影响关系的研究仍待加强。本文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引领下,系统论述了建立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评价的总体思路、评价路径、评价内容与方法,通过分析资源分布特征及勘查开发现状,资源存量和潜在资源状况,建立了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划分出"四类"煤炭资源(即绿色优先开发资源、非绿色可开发资源、非绿色难开发资源和难动用资源),提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与布局建议,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评价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大同矿区的煤炭资源潜力评价中。本方法的应用可为我国煤炭资源战略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煤炭资源相对比较贫乏,且分布不均衡,总体勘查程度较低。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显示,青海煤炭预测资源量为344.46亿t,总量占全国比值相对较少,已查明资源储量为45.84亿t,查明率是13.26%,查明程度很低。根据对资源量赋存深度、成煤时代、煤质类型及地域分布的分析,认为全省煤炭煤种优势明显,产地相对集中,找矿潜力很大。根据青海省经济发展规划,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的煤化工产业将成为青海省又一重要经济支柱,因此应加大地质勘查投入,着力提高全省的煤炭地质勘查程度,为青海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