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前,在京九沿线江西段,建议重点实施“二二三一”工程,即:两项国家级重大工程———中国有色贵重金属基地和中国稀土稀有金属基地;两项省级重要工程———江西建材工业基地和江西化工工业基地;三项区域性示范工程———地质为“三高”农业服务工程、地质旅游工程和地质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工程;一项关键工程———能源工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发展和走向市场,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所属地勘单位都先后搬走了城市,居住多年的老基地由于地处偏僻,曾一度闲置起来。近几年来,各单位积极动脑筋想办法,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对老基地进行开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上海国土资源》2005,(4):37-37
西部12个省(区、市)国土面积达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4%。西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28种,在45种主要矿产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煤、铜、磷、钾盐、锌、铅、镍、稀土等27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1.5%,天然气储量占71.9%。目前已建立了一批能源化工基地、大型钢铁基地、大型有色金属基地和大型磷化工基地,对保障我国国民经济与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第一期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是国家石油储备计划中的重点项目,建设规模最大,一期总库容量达500万方。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在激烈竞争中,凭借着技术标的优势一举扶得“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设计第一标”。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中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基地、煤电基地和交通枢纽,长期以来,区内自然环境造成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对地质环境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制约着流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流域内主要地质灾害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杜中宁 《西北地质》2005,38(3):60-60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勘查项目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的地下水勘查项目,旨在围绕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需求,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系统地调查与评价,配合重大建设项目开展水源地勘查,提出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优化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04,(5):F003-F003
北京理正是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建设部“产业化软件示范基地”发及多个行业、地区信息化工程的研发基地,现有员工200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占95%(拥有硕士,博士学历者占30‰)。  相似文献   

8.
铬铁矿是中国极为短缺的战略性矿产,哈萨克斯坦乌拉尔肯皮赛铬铁矿资源基地是全球最大的豆荚状铬铁矿产地。笔者系统总结了肯皮赛铬铁矿资源基地的地质背景、蛇绿岩特征及成矿类型,并对基地的开发现状进行了梳理。肯皮赛铬铁矿资源基地位于乌拉尔造山带南部,伴随寒武纪—三叠纪古乌拉尔洋形成演化,大量蛇绿岩地体残存于乌拉尔造山带内,形成一系列豆荚状铬铁矿床。肯皮赛地块出露完整的蛇绿岩层序,地幔橄榄岩以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为主,发育高铝型和高铬型两类富铬铁矿。其中,高铝型铬铁矿形成于早泥盆世(或更早)MOR环境下;而高铬型铬铁矿形成于晚泥盆世洋内俯冲环境下(SSZ),是俯冲带流体与残留地幔橄榄岩交代反应后形成的熔体与围岩(地幔橄榄岩)发生熔岩反应的产物。肯皮赛铬铁矿资源基地铬铁矿探明储量约3亿t,年产铬铁矿和铬铁合金约700万t和169万t,主要用于出口。中国应不断加强与哈萨克斯坦的铬铁矿资源潜力调查、勘查开发及产能合作。  相似文献   

9.
袁鹏 《地质论评》2022,68(4):68041360-6804141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地质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地质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地质学会依托自身平台优势和行业特色,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工作。根据中国科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和《“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建设实施与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中国地质学会制定了《中国地质学会创新基地评选和管理办法(试行)》,并经中国地质学会第40届理事会第三十七次常务理事会议(通讯)审批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0.
川藏金沙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铜、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尽快开发利用该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构筑我国新的大型有色金属矿业基地,是建立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供应体系的战略举措,对加速川西一藏东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该区探明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找矿潜力巨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已极大地改善了该区的交通、通讯和能源条件;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尽快规划和建设川藏金沙江地区大型有色金属矿业基地,并为加快基地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羊河流域严峻的生态和社会现实问题,对1990~2020年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开展了动力学模拟研究。多方案策略分析表明,在现有水资源条件下,用水矛盾将日益加剧,粮食总产天明显增长。随着人口增加,将失去目前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仅靠现有的水资源供需大体平衡,势将造成大面积耕地缺水和绿洲经济社会的蜷缩。应早日实施外调水工程,对商品粮基地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2.
广西百色地区铝土矿资源丰富,质量优良,采选冶条件好,建议加快开发,可以建成中国最大的铝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3.
《核地知与行》2006,(3):18-20
近年来,我们大队按照地质局提出的“坚持大开放主战略不动摇,走开放型经济新路子”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抓开放型经济为主导,以壮大支柱产业为主攻方向,把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创新思变,真抓实干,深化改革,开拓进取,构筑“一个窗口三个基地”(上海窗口,南昌、新干、吉安基地)的发展开放型经济平台,走联合发展之路壮大经济实力,全队呈现出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4.
广西优质高岭土的开发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广西优质高岭土量大易采选,开发前景广阔,可建成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高岭土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今后铀资源的供需关系更为关切,在我国经济建设对铀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尽快落入铀资源后备基地已成为核工业铀矿地质系统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八五以来,铀矿找矿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北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因采冶成本低、矿量大、有利于环保等突出优势,已成为当前我国铀矿找矿的主要类型,但目前我国的铀资源基地主要在南方,江西红盆中是否存在北方式砂岩型铀矿?笔者认为江西红盆中铀矿的探索也是寻找新的铀资源后备基地的必要途经。本文在总结江西红盆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红盆的产出特征及铀成矿特征,详细分析研究了江西红盆的铀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赣杭构造带是铀矿成矿的重要地段,具有成为大基地的良好前景,二六五大队要将盛源——鹅公山盆地作为下一步地质找矿的重点,用新理论、新技术进行重新认识,要运用普通物探、区域水文等先进找矿手段进行深部探索,要加强地质科研,努力使这一地区的铀矿地质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尽快成为铀资源基地。这是省核工业地质局副局长戴民主前不久在二六五大队调研时特别强调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北省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研究分析认为:河北省煤炭开发强度大,衰老矿井逐年增多使煤炭产能递减,探采比例严重失调导致新建井基地严重不足,煤炭资源供给形势严峻。根据河北省近年来的煤田地质研究和勘探成果,开发新的煤炭基地,老矿区外围及深部煤田勘探,北部地区普查找煤,白垩纪褐煤勘探及开发研究应该是今后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重点。因此,煤炭资源勘探工作任务艰巨,有关部门应从能源安全保障的战略高度,来审视煤炭地质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1月2~3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省发改委联合陕西省地质、煤炭、水利等主办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来自陕西省各有关行业的专家、领导110多人参加了大会,大会邀请20位专家做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教授做了《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及其建设中的水资源问题》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9.
《地质学报》2007,81(12):I0015-I0016
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盐湖资源和环境研究的重要科技平台(挂靠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拥有一支由地质学、化学、生物工程学、环境学等多学科中青年科技骨干为主的科技团队。有院士1人、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6人、助理研究员(32程师)3人,协作科研人员14人,客座研究员27人。在北京设有盐湖沉积实验室、盐湖地球化学实验室、盐类化学分析实验室、盐湖生态与活性物质实验室、盐湖生物基因工程实验室和筹建铀系法年代实验室,在郑州有矿物综合利用研究室,在野外建立了西藏扎布耶盐湖水文气象长观站和研究基地、西藏当雄错实验研究基地、新疆罗布泊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7,(3)
宁东煤炭基地地处宁夏中东部,区域水资源匮乏,目前基地规划发展煤炭采选、燃煤发电、煤化工多个高耗水行业,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紧张。本文针对宁东煤炭基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宁东煤炭基地工业用水量占基地用水总量的92%以上,基地内煤炭采选、燃煤发电、煤化工等高耗水工业高速发展面临着水资源条件的重大压力,亟需控制基地工业取水量,使未来宁东基地需水量与区域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在此背景下考虑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影响,以2015年宁东煤炭基地发展现状和2020年近期发展规划为依据,在分析宁东煤炭基地煤炭采选、燃煤发电和煤化工行业内不同生产工艺比重基础上,提出基于不同生产工艺路径的煤炭基地水资源需求预测方法,预测宁东煤炭基地2020年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需求量,为强化煤炭基地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