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已六十周年了,这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事。六十年来,中国地质学会为我国的地质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国的地质工作从古代就开始了。它首先是从找矿开始的。远在石器时代,“北京人”通过生产斗争,就利用了矿物岩石。奴隶社会时期,劳动人民就可以找到铜矿,炼铜铸鼎,制作兵器。到了夏代,我们的祖先能认识和利用的矿物岩石就更多了。在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2.
0引言山东省地质学会是中国地质学会的省级机构,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发展地质科学事业的重要力量。业务主管部门为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接受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业务指导和监督。1922年2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正式成立,至今已经有100年的历史,百年来地质学会始终与中国地质事业发展同兴衰、共命运,在建国初期为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以来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地质支撑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促进地质科技发展及培养地学人才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见证了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整个过程。百年华诞也是地质人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增强地质事业使命感和责任感难得的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学会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之一。从一九二二年成立,至今已整整六十年了。它的会员由几十人,发展到现有数以万计的地质工作者。它的学术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誊。它有效地促进了国内或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为我国地质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它的每个会员,对此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对它的六十周年大庆,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4.
1992年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70周年。中国地质学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我国从事地质工作具有一定经验和水平的科技工作者所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主要任务是团结广大地质科学技术工作者,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普及地质科学技术知识,出版学术刊物等,并促进地质科学技术与地质事业的繁荣、发展及水平的的提高,为地质战线出成果出人才,为“四化”建设做出贡献。中国地质学会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学术活动,我国地质工作者一些重大研究成  相似文献   

5.
五月十日,陕西省地质学会在西安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暨第十四届年会”。 会议上代表们听取了袁耀庭付理长代表陕西省地质学会所作“陕西地质工作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回顾了陕西省六十多年来地质工作所走过的道路;参观了陕西地质博物馆为庆祝地质学会六十周年举办的反映全省生产、教学、科研战线成果的展览;同时,用两天多时间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6.
在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7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推动国际交流和合作,扩大我国地质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发展地质找矿事业。由中国地质学会、广西科协、广西地质学会、国际地科联泥盆纪地层分会共同主  相似文献   

7.
山东地质学会 ,作为中国地质学会的省级组织之一 ,始建于 195 9年 6月 ,至今亦已经历了 4 3个春秋。值此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 80周年之际 ,全面地回顾其发展历程 ,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历史的回顾科技群众团体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回顾山东地质学会的发展历程 ,其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1 初建阶段 (195 9年 6月~ 196 6年 6月 )新中国成立后 ,山东省地矿事业迅速崛起 ,随着科技队伍的不断扩大 ,建立山东省的地质学会已成为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195 9年 ,在中国地质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从20世纪初才开始有自己的地质工作,1922年由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人创立了中国地质学会。新中国成立带来了地质工作的春天,地质工作才开始大转变、大发展,在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下,至今从总体上基本消灭了地质空白区,并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大国,在水文、工程地质等多个专业方面,也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地质工作为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地质队伍的骄傲。50年来,地质工作也经历了一些曲折,有过一些经验教训。去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地质工作50年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 80周年。为搞好庆祝活动 ,山东地质学会日前发出通知 ,要求采用多种形式 ,积极开展以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 80周年为主题的活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于 1 92 2年 2月 ,是由中国老一辈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王烈等和在华工作的外籍知名学者葛利普 (美国 )等 2 6人发起创立的 ,当时有会员、会友共 77人。第一任会长 (理事长 )为章鸿钊先生。地质学会成立以来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全国有 3 0个省 (市、区 )建立了地方性地质学会。现有会员 7万多人。现任理事长为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学会…  相似文献   

10.
媒体广场     
正中国地质学会设立金罗盘奖近日从中国地质学会获悉,为满足当前地质事业发展的需要和野外一线以青年地质工作科技工作者为主的实际情况,中国地质学会设立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金罗盘奖旨在鼓励野外一线青年地质工作者立足基层,扎根野外;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尊重客观规律,恪守科学精神;奋发进取,勇创一流;促进更多野外优秀青年地质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1.
简讯     
地质期刊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所属的地质期刊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0月23~26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中国地质学会、湖北省科协、湖北省科技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领导同志出席了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是来自全国各地质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及编辑共七十多人。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期刊必须执行国家标准”和“科技期刊深化改革的探讨”。 会议期间代表们就地质期刊执行国家标准和法规及执行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通过学习和讨论,制定了适合地质期刊编辑特点的《地质科学技术期刊编排规范(草案)》,为地质期刊的标准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6):F0002-F0002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的前身是地质制图专业组.1983年11月24—30日在北京召开了“地质制图专业组成立暨第一届全国地质制图学术讨论会”。从此.我国地质制图科技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和互相交流的平台。1988年元月21日,中国地质学会正式批准建立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历任的主任委员有李廷栋院士和耿树方研究员。现任第五届的主任委员是耿树方研究员,秘书长为范本贤研究员。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地矿事业从崛起到蓬勃发展的光辉历程。五十年来,山东地矿职工艰苦创业,铸就了地矿事业的辉煌:地矿队伍不断壮大,地质找矿取得丰硕成果;地矿机构日臻完善,依法行政步入正轨;矿产资源开发和保护卓有成效,地矿经济稳步发展。面向新世纪,山东地矿职工将继续开拓进取,谱写地矿事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一位为中国地质事业整整奋斗 65个春秋的长者、良师、益友 ,走了。作为晚辈、学生和同事 ,我们对着老人的遗体深深鞠躬 ,是告别 ,更是对老人默默地述说我们的遗憾 :再也不能聆听老人指点山东地矿事业怎样朝着地学前沿进取、聆听老人对发展山东地矿事业的卓识远见。曹国权先生 1 93 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由此与中国地质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 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党的事业奋斗到终生。 1 94 0年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 ,相继在川东南和湘中地区从事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 ,在担任中国地质指导委员会、国家地质勘探总局和华北…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在“论学会”一文中写道:“西人之为学也,有一学即有一会……会中有书,以便翻阅,有器以便试验,有报以便布新知,有师友以便讲求疑义,故学无不成,术无不成,新法日出,以为民用”。1909年,张相文等创立“地学会”,并出版了《地学杂志》。1922年,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发起并创建了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学会之一,见证了中国地质事业80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成为团结和带领我国地质工作者为我国经济建设而努力工作的最具代表性的团体,成为推动我国地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正百年风雨兼程,百年风云激荡。自1916年地质调查所成立,中国地质调查事业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历程。100年间,中国地质调查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100年间,地质调查为国家救亡、经济社会发展、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支撑;100年间,一代又一代地质人接力搏击,让"三光荣"精神永放光芒。回眸地质调查百年历程,我们采撷历史长河中的几朵浪花,再现地质调查事业不同阶段的辉煌成就,再现几代地质人的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17.
刘国昌教授,男,1912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饶阳县,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早年从事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解放后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转入地质教育事业,在我国最先创建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他曾先后长期担任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主任和西安地质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西安地质学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的地质调查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至今已走过百年。百年风雨历程,百年风云变幻,地质调查工作兴实业、利民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淀了良好的地质文化。历史长河奔涌浩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从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地质先驱在中国开辟地质事业,到李四光、黄汲清等老一辈地质人共同努力,地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地质学会于五月廿一日至廿六日在南宁召开庆祝本会成立廿周年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区科协、区地质矿产局、区冶金工业厅、区煤炭工业厅、区石油化工厅、区电力工业局等单位及广西金属学会、水电工程学会、测绘学会的领导或代表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地质学会给大会发来了贺电。 大会由第二届理事会吴英甫理事长致开幕词,区科协副主席杨练民同志在开幕式上讲了话。陈勤五副秘书长代表第二届理事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中国地质学会钟铿理事传达了中国地质学会第33届理事会精神和《2000年中国地质》讨论会情况,高志斌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20.
赵凡 《国土资源》2010,(1):20-23
<正>2010年1月3日,元旦假日,北京大雪纷纷扬扬。来自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水电工程等单位的23位院士、专家,对2009年度完成的具有突破性地质成果进行了认真评选,遴选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这是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举办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中国地质学会有关人士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