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疆砂岩型氧化铜矿溶剂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成彦 《新疆地质》2001,19(2):142-145,158
溶剂萃取技术是目前常用的处理低浓度铜溶液的方法。根据新疆砂岩型铜矿资源和自然条件等特点,对不同浸出工艺条件、不同浸出溶液进行了溶剂萃取的工艺基础研究,提出了基于低浓度氨堆浸出-萃取-电积工艺,以达到成功开发新疆砂岩型氧化铜矿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低品位铜矿的浸出—萃取—电积技术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处理难选低品位氧化铜矿,可产出高质量的1阴极铜。本文对该工艺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及投资和效益等作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郑若锋  陈新 《地质实验室》1996,12(5):287-291
对氧化铜矿,硫化铜矿和自然铜矿的湿法冶炼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焙烧一酸浸工艺仍是处理硫化矿最现实而有效的工艺,细菌浸取-萃取-电积法是处理低品位铜矿最具发展前途的工艺。  相似文献   

4.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的几种勘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谈成龙 《铀矿地质》2000,16(3):164-169
可采用低成本、原地浸出工艺开采的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是当今铀工业中最具经济价值和竞争力的铀资源之一。由于其多以隐伏盲矿形式产出 ,给勘查工作带来了挑战。鉴于古河道砂岩型铀矿的特征 ,本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地质、物化探及钻探等勘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含碳酸盐氧化铜矿石碱性浸出工艺简介张凤君权新君刘兴民(长春地质学院化学系,长春130026)为解决我国铜短缺的问题,除寻找新的铜矿床外,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铜矿山氧化铜矿石这一巨大的潜在资源亦是有效途径。但由于氧化铜矿石存在难选等问题,我国绝大多数铜矿...  相似文献   

6.
西北738铀矿床碳酸盐产出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含矿含 水层中的碳酸盐对砂岩型铀矿床的地浸开采影响;较大,根据岩矿鉴定结果及化学分析资料,结合野外岩、矿心编录,对738矿岩型铀矿床含矿含水层中的碳酸盐产出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含矿含水层中的致密钙质胶结层是成岩阶段的产物;碳酸盐的溶解迁移和沉淀析出是氧化-还原作用引起酸碱平衡破坏的结果。分析了不同存在形式的碳酸盐对地浸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法正 《铀矿地质》2002,18(3):138-143
砂岩型铀矿是当前铀矿勘查的重点,按照其成矿特点,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古河道型,层间氧化带型和潜水-层间氧化带型,本对这3种砂岩型铀矿产出地质条件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了各种类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并以二连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例,对其成矿前景进行了宏观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根据紫金山铜矿的实际情况,分析采用原地破碎细菌浸出工艺回收紫金山铜矿资源的工程技术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方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溶浸法回收残矿的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乡铜矿井下-75m中段4线残矿进行摇瓶试验,柱浸试验和井下就地浸出试验,为充分利用矿山资源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地下水成矿理论,探讨了会理红盆南部爱国-湾子村砂岩型铜银矿点的成矿有利条件;根据构造对该类矿床的控制作用和金属矿物分带形成机制等新认识,阐明该区砂岩型铜矿床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1.
巴尔喀什-准噶尔地区成矿带及主要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包括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两个成矿域的5个成矿区,32个成矿带.介绍了各成矿带主要金属矿产分布,成因类型,成矿时代等主要特征,部分成矿带成矿机制对新疆地区普查找矿具有借鉴意义.如山区阿尔泰钨钼矿,矿区阿尔泰铅、锌、铜矿,剪切带金矿,巴尔喀什-准噶尔斑岩铜矿,捷克利铅锌矿,萨雷苏-楚河盆地铀矿床等,新疆均有与其类似成矿环境,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吴学益  李金铭 《矿物学报》1995,15(2):199-204,T001
新疆阿舍勒铜矿是一个海底火山喷气-沉积的黄铁矿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矿床后期受褶皱、断裂构造影响,使铜矿在向斜倒转翼和向斜轴部增厚、加富,形成多次叠加的多因复成矿床。构造控矿模拟实验为阿舍勒铜矿的形成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低品位铜湿法冶炼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成彦 《新疆地质》2001,19(4):281-284,287
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处理难选低品位铜矿,可产出高质量的1#阴极铜。该工艺具有低投资、低成本、高效益、无污染等优点。文章以5个铜厂的生产现状为例,对该工艺目前在中国的发展水平、投资、效益及发展趋势作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疆西准包古图地区斑岩铜矿找矿的重大突破及意义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西准托里成矿带过去是以金矿、铬铁矿为主的找矿区,2001-2004年包古图地区铜矿找矿获重大突破。包古图铜矿与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金属矿物成分简单,矿石构造为细粒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矿石品位低、矿化均匀,矿床蚀变组合和分带特征明显,属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包古图斑岩型铜矿的发现,在西准是首次,并且证明了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斑岩铜矿带东延至中国境内。对西准地区今后的找矿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铜矿类型与找矿靶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哲夫 《新疆地质》2003,21(2):190-194
在分析研究新疆铜矿类型、地质特征、矿区地质构造及找铜潜力的基础上,对进一步的找铜靶区进行了初步预测.新疆铜矿工作程度总体较低,各构造成矿区和类型都有找铜前景,最具潜力和最有希望找到大型铜矿床的是阿尔泰,东、西天山和西昆仑地区斑岩型、海相火山沉积型、斑岩—夕卡岩复合型、海相沉积热液叠加型与铜镍矿化物型的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16.
新疆伽师砂岩型铜矿床地质及S、Pb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南天山新生代山前盆地中的伽师铜矿是新疆近年发现和开发的一个重要的砂岩型铜矿,矿体产于古近系灰白色含岩屑钙质细砂岩中,呈与地层整合的板状、层状。矿石中硫化物主要为辉铜矿,矿体深部出现斑铜矿,极少量黄铁矿、闪锌矿等,硫化物多交代砂岩中胶结物或碎屑颗粒形成胶结结构,矿石发育稀疏浸染状、团块状、结核状等多种构造。矿石的硫同位素δ34SV-CDT在-33.4‰~-24.6‰之间。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8.376~18.607、207Pb/204Pb=15.612~15.655、 208Pb/204Pb=38.475~38.747。铜的硫化物矿化表现为含铜盆地流体(地下水)交代砂岩而沉淀,铜矿体形成于古近系细砂岩成岩晚期,矿石硫来源于细菌还原硫酸盐,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金属元素来自沉积盆地周围的蚀源区。  相似文献   

17.
特格里曼苏铜矿产于库山河群(C1k)砂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受地层控制,浅色砂岩与紫色砂岩的交互带是铜矿体产出的最有利层位.通过对含矿砂岩胶结物的研究,认为赋矿砂岩中胶结物类型主要有碳酸盐胶结、硅质胶结、泥质胶结和铁质胶结4种,常见的胶结物组合类型有碳酸盐—硅质胶结组合、碳酸盐—泥质胶结组合、硅质—泥质胶结组合、铁质—泥质—碳酸盐胶结组合;矿化常发生于具碳酸盐—硅质胶结组合的砂岩中,铜矿物与硅质胶结物伴生.通过对含矿砂岩胶结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得到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流体.认为矿床成因为沉积成岩成因,古陆的风化剥蚀提供了基本的成矿物质,沉积物的搬运沉积形成了矿源层,成岩作用时期由于有机质及细菌的作用、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在成岩流体的迁移下造成了铜质的局部再富集,形成具有工业意义的铜矿体.  相似文献   

18.
新疆滴水铜矿床位于库车拗陷盆地西南缘,为典型新生代陆相砂岩型铜矿床.矿体呈层状,主要产于上覆灰色泥灰岩与下伏灰白色中粗粒/中细粒砂岩接触部位.矿体品位与Fe2+呈显著正相关而与Fe3+呈负相关.矿石矿物以赤铜矿为主.综合研究认为,新疆滴水铜矿形成经历了原生沉积—成岩期改造—表生氧化淋滤几个阶段,矿床应属于沉积改造型陆相砂岩铜矿床.  相似文献   

19.
瞬变电磁法探测德尔尼钴铜矿的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计地电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用瞬变电磁法探测矿体的有效性。在已知矿区进行的瞬变电磁剖面试验,发现在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体上获得异常强度大,反演计算断面低电阻率特征明显,试验方法效果好,可以用于进一步外围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