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虑焦耳耗散和热传导效应后对太阳爆发事件作进一步研究.数值结果表明,焦耳加热效应使等离子体团温度升高,热传导则将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输,同时考虑焦耳加热与热传导效应,模拟结果与作者1996年的结论(磁岛的运动方向与浮现场的温度、密度有关.磁岛向上运动撤离计算域或向下运动淹没于光球层,分别有向上或向下的高速流与之相对应)基本类似.这不仅揭示了磁通量对消与高速流产生的动力学原因、对红移、蓝移分量的非对称性作出合理解释,而且能更好地体现爆发事件中高速流的观测特征.  相似文献   

2.
徐晓燕  方成  陈鹏飞 《天文学报》2007,48(2):181-189
观测研究表明有利于磁重联的新浮磁流与日冕物质抛射(CME)有密切关系.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新浮磁流触发CME的物理模型对观测结果进行了物理解释.基于这种模型,不考虑重力和热传导, 2.5维的数值模拟的理论结果显示:是否能够触发暗条爆发及CME,取决于新浮磁流磁通量的大小、浮现的位置以及其磁极走向,并给出了能够触发暗条爆发与不能触发爆发的参数空间.利用2002年和2003年的15个暗条爆发事例以及2002年的44个非爆发事例,对新浮磁流磁通量的大小、浮现的位置以及磁极走向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的新浮磁流都能够使暗条失去平衡,形成CME.统计结果基本上支持了数值模拟的理论结果.这个结果可为空间天气预报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印春霖  唐玉华 《天文学报》1996,37(2):181-186,T001
本文用数据方法分析了紫金山天文台色球望远镜观测的1996年3月24日3B级双带主资料,结果表明:由于新浮磁流改变背景磁场,光球剪切运动引起暗条圆柱轴向磁力线扭转而使暗条电流增加,致使暗条整体力学平衡破坏,驱动暗条向上运动。并对暗条上升运动与耀斑爆发的物理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体团型日冕物质抛射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惠南  张兵 《天文学报》1995,36(4):341-349
本文在球坐标二维磁静力平衡基态下,数值研究了电阻撕裂模不稳定性引起日冕电流片中发生磁场重联的过程,结果表明发生了具有两个X线的磁场重联,形成了磁岛和高温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团,等离子体团在向上运动过程中有着明显的膨胀,其上升速度和膨胀过程与等离子体β值有关,这些结果可用于解释等离子体团型日冕物质抛射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在太阳对流层内,由于ω-效应产生了很强的纬向磁场,它的磁浮力引起了磁流体的上浮,在太阳表面造成了黑子双极磁场等活动区的现象。本文考虑了在磁流团上浮后,由于在太阳对流层内存在湍流磁扩散率的垂直梯度,因而在磁流团内外的磁扩散率之差要随磁流团上升距离的增加而增大,以致在磁流团表面形成了巨大的磁扩散率的梯度,从磁感应方程中可以看到,这一梯度将扰动纬向磁场,结果在磁流团表面形成了磁环,它随磁流团浮升到对流层顶,在太阳表面呈现出两个极性相反的磁区。本文企图以此来说明黑子双极磁场密集性原因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根据云南天文台太阳色球H_α和相应的光球黑子观测以及磁场测量,并结合有关X—ray资料等,对1981年4月1日日面4N大耀斑进行了部份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该耀斑为环系;光球浮现磁流和黑子扭曲、挤压和剪切运动是触发该耀斑的直接原因。而活动的黑子光桥又是浮现磁流的一种重要标志;耀斑环或带与磁场位形密切相关;耀斑后在运动空间原位置处光球又浮现出部份磁流;卵形暗条内预示能爆发大耀斑。  相似文献   

7.
季海生  宋慕陶 《天文学报》2000,41(3):257-269
用时间缓变的非线性无力场模拟超级活动区(弧岛式大型δ黑子)的磁场位形。这个复杂磁场包含了向量磁场的主要观测特征:正负磁流极端不平衡性(正负磁流之比为1:6),U形磁反变线,局域磁场的二极子、四极子差异性。模拟结果厅用来解释一些观测结果:(1)大耀斑主要产生在U形中性线的磁性混杂区或四极子区(2)U形反变线的准双极性区几乎没有大耀斑很小。(3)活动区内部的大型旋转运动和磁沲运动会导致四极子场磁拓扑分  相似文献   

8.
在无力场中引入反常电阻,数值模拟电阻撕裂模不稳定性引起的均匀重力场中的二维三分量磁重联过程.首先研究了Vc(反常电阻模型中的临界漂移速度)和β0(气压磁压比)对磁重联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Vc大的情况下,重联率开始很小,但最终出现爆发现象.另外,温度的增加不如Vc小的情况明显。(2)Vc相同而β0不同的情况具有相似的演化特征,但β0越小,动力学过程越剧烈。(3)Vc大巨β0也大的情况不能产生爆发现象.还研究了各向同性热传导对磁重联过程及扩散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传导加快磁重联速率.在无热传导的情况中,开始时温度增加迅速,重联率较低,但最终出现磁重联率迅速上升的现象.对上述结果及其在解释耀斑、日冕物质抛射及冕流等太阳大气现象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维三分量磁流体力学模型,对日冕三重无力场电流片的磁场重磁联进行了数值研究,揭示了重联过程的基本物理特征,这类重联过程将加热和加速日冕等离子体,并导致多个高温、高密度、高磁螺度的磁岛的形成和向上喷发,这表明,多重无力场电流片的重联可能在日冕磁能释放、上行等离子体的形成和太阳磁场螺度向行星际空间的逃逸方面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太阳发电机理论中的ω-效应,在太阳对流层内将产生纬向磁场,它的磁浮力要促使流团上浮。在文[5]中讨论了在流团上浮过程中,流团表面的磁扩散率梯度将对纬向磁场产生扰动,这一扰动使纬向磁场集积在流团表面磁扩散率梯度大的地方,围绕流团表面形成了黑子磁环。 本文进一步从磁流力学方程组的小扰动方程出发探讨了太阳黑子磁环发展的不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在扰动方程中存在着不稳定模式。这一不稳定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当温度(或者说磁扩散率)受到小扰动时,纬向磁场要集积在磁扩散率(或温度)梯度大的地方,而磁场的集积将导致磁压增强及气压减低。在绝热条件下,这将使温度减低,而温度的减低又加强了温度梯度的增大,这又进一步促使磁场在梯度大的地方集积。这种磁场与温度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可以称它为磁扩散不稳定性。本文认为太阳黑子磁环和它低温的形成正是由于这种不稳定性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二维三分量磁流体力学模型,对日冕三重无力场电流片的磁场重联进行了数值研究,揭示了重联过程的基本物理特征.这类重联过程将加热和加速日冕等离子体,并导致多个高温、高密度、高磁螺度的磁岛的形成和向上喷发.这表明,多重无力场电流片的重联可能在日冕磁能释放、上行等离子体团的形成和太阳磁场螺度向行星际空间的逃逸方面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文[1]的启发下,计算了磁中性线附近异极性磁区相互入侵(或挤压)引起的等离子体动力学问题。气体初态取用流行的宁静太阳光球色球大气模型,即非等温的密度指数变化的重力分层大气。采用Lagrangian格式数值求解自洽的MHD方程,这可使入侵力学变得直观明显——磁场随流体而运动。我们的新结果是入侵流动在光球低层产生出强的水平磁场(即强的横向场),但光球高层和色球低层的磁结构却变化不大,有力地支持了文[13]提出的光球色球里可能出现磁流体力学间断面的概念。入侵确实在磁中性线附近建立了电流片,但这电流片主要在光球低层,其量级和观测一致。另外还显示垂直下降运动也可能导致异极磁区的入侵。尽管在MHD~1方程里包含了电阻耗散和热传导流,但计算证明它们对入侵力学影响不大,热传导的作用只是使气体温度分布逐渐趋于宁静太阳分布(尽管高度变了)。  相似文献   

13.
伽利略探测器对木星深部的大气测量,进一步增加了木星大气的平均带状交替快速环流是由其深部大气运动产生的可能性。由于木星高速自转,所以此带状流的基本动力学特征是地转流,即主要动力学平衡是科里奥利力和压力。基于近两维和非轴对称地转慢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描述了一个新的带状交替环流的分析理论,并给出了地转波动的一个显函数关系分析表达式,以及它对应于弱非线性问题的首阶解。对考虑非线性效应的高阶解问题,推导出了一个运动方向交替的快速环流的分析表达式。也对该理论在木星和其他行星的大气动力学研究方面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989年1月的AR5312活动区的形态及演化过程作了描述,着重指出:(1)活动区内存在长时期的δ磁结构,并为反转极性排列;(2)群内新磁流的浮现及快速发展的光球运动,与本活动区产生众多耀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六个活动区的同极磁流合并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极磁流合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同极磁流合并之前,其间的异极性磁流很弱,它们的合并不是由于互相靠近而是由于相对延伸,另一类是在合并之前,其间有较强的异极性磁流,合并后有的明显靠近,有的则看不到靠近现象。高能耀斑与同极磁流合并有密切关系。6个活动区中发生的同极磁流合并几乎都与高能耀斑有关,这个结果可用于M和X级X射线耀斑的预报。文中还给出了用于预报的同极磁流合并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当太阳黑子磁环从太阳对流层深层上浮到太阳表面时,便形成了一个双极黑子群的活动区。在活动区内,纵向磁场为零的中性线区域为高压区,垂直向上气流把黑子磁弧吹入日冕。同时在磁弧的顶部,即在中性线上空产生了感应电流,它的焦耳耗散形成了H_α耀斑。然而,因两个黑子区内为低压区,吸注气流从黑子磁弧的两条腿部顺磁力线流向黑子,它与位于中性线的上升气流形成了两个对称环流,随着环流和磁弧的发展,耀斑区向中性线两旁分离,因而呈现出双带耀斑的特征。本文还估计了耀斑的能量,只要横越磁场的速度,v_⊥~0.3—3公里。秒~(-1),磁场强度B~10—100高斯,这就足以产生耀斑所需要的10~(29)~10~(33)尔格的能量。  相似文献   

17.
激光驱动亥姆霍兹电容线圈靶的磁重联实验已经提出并进行了多年.当实验中的金属板被强激光照射时产生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的运动在连接两金属板的两个平行线圈中产生电流,由两个平行线圈内部电流产生的磁场之间随即发生重联.该实验不同于其他直接由Biermann电池效应所产生高β(等离子体热压与磁压的比值)环境下的磁重联实验.对该类实验进行了3维磁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首次展示了亥姆霍兹电容器线圈靶如何驱动磁重联的过程.数值模拟结果清楚地表明,磁重联的出流等离子体在线圈周围发生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的堆积现象.线圈电流产生的磁场可高达100 T,使得磁重联区域周围的等离子体β值达到10^-2.与实验室结果进行比较,数值模拟重复了实验展示的大多数特征,可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实验结果背后的物理学原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80年代以来,行星际空间和地球磁层研究方面的进展。 在行星际物理方面,太阳风的加速机制、太阳风高速流与低速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耀斑激波在行星际空间传播等问题都有长足进展,特别是行星际磁云结构的存在,表明行星际有大小尺度的复杂结构,它们都与日冕和太阳风相关而且都对磁层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太阳活动区AR5395中存在旋转运动特征,建立了一个扭转的共生磁流管模型,从一组完整的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研究活动区底部的旋转运动储存能量。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三维流场和磁场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活动区底部的旋转运动产生的扰  相似文献   

20.
陈鹏飞  胡友秋 《天文学报》1998,39(4):381-391
在无力场中引入反常电阻,数值模拟电阻撕裂模不稳定性引起的均匀重力场中的二维三分量磁重联过程。首先研究了Vc和β0对磁重联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Vc大的情况下,重联率开始很小,但最终出现爆发现象。另外,温度的增加不如Vc小的情况明显;(2)Vc相同而β0不同的情况具有相似的演化特征,但β0越小,动力学过程越刷烈;(3)Vc大且β0也大的情况不能产生爆发现象。还研究了各向同性热传导对磁重联过程及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