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运航线网络特征,运用有向加权复杂网络方法,从拓扑结构和航运网络性能两个角度,设计基于港口/航线的仿真体系,进而探讨海运航线网络特征及其抗毁性。结果表明:①“海上丝路”航运有向加权网络节点强度分布近似满足幂指数分布,同时具有较小的平均最短距离和较高的加权聚类系数,边权分布不均衡,少数航线承担了该区域主要班次,航线趋于集中化。②网络表现出随机攻击模式下的抗毁性和蓄意攻击下的脆弱性,其中基于节点的蓄意攻击或边的随机攻击对网络的破坏性最大。蓄意攻击下,节点强度对网络鲁棒性影响较为明显,加权介数对度权指标影响较为明显;随机攻击下,边失效对网络鲁棒性和加权网络效率影响较大,不同攻击模式对抗毁性测度影响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2.
推导参数加权的Givens变换解算公式,并用于控制导航卫星星历参数估值.计算结果表明,参数加权的Givens变换算法不仅数值稳定性好、计算效率高,而且能简单地给出合适的参数先验权,很方便地使超限的导航卫星广播星历参数估值回落在所要求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聚类分析中几种数据规格化方法、相似系数计算方法以及聚类递推公式进行分析 ,并以雷州半岛芒果炭疽病发生的生态区划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均值规格化是聚类分析中最好的规格化方法 ;相似系数可分为绝对差异相似性、相对差异相似性和比例相似性三类 ;各种递推公式所得的聚类结果树谱图及其拓朴矩阵表明最短距离法的聚类结果与模糊聚类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4.
聚类分析计算方法的理论及结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聚类分析中几种数据规格化方法、相似系数计算方法以及聚类递推公式进行分析,并以雷州半岛芒果炭疽病发生的生态区划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均值规格化是聚类分析中最好的规格化方法;相似系数可分为绝对差异相似性、相对差异相似性和比例相似性三类;各种递推公式所得的聚类结果树谱图及其拓朴矩阵表明最短距离法的聚类结果与模糊聚类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5.
适用于多指标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适当设定水质指标的“基准”值情况下,用相对于“基准”值的指标相对值替换对数形式的指数公式中的水质指标值,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不同指标的指数公式中的参数,得到对多项指标通用的水质普适指数公式;并用折衷型激励功效函数将单项指标的指数加权为综合指数。公式的正确性已被用于多处水质评价检验所证实。该公式形式简单,易于计算,使用方便;具有客观性、可比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模糊数学理论,以相关系数为基础,讨论了模糊聚类法及其与经典聚类分析在元素分类中的应用关系。通过3个实例,对一些元素分析资料的计算,模糊聚类获得较好的效果,与经典聚类分析对比,方法快速、精确、简单。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灰色系统中的聚类原理,提出了有关复测网区内地壳活动区的灰色划分方法,即根据动态平差得到的观测值速率和关联度这两个灰类指标,对观测值按不同的灰类进行灰色聚类,从而划分地壳的相对活动区。文中给出了重力网重复观测值的灰色关联度、聚类权以及灰类白化函数的计算方法,并用一个复测重力网资料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所划出的相对活动区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8.
多类观测量联合平差中方差分量估计的序贯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赫尔默特公式的基础上.推导了多类观测数据联合平差中方差分量估计的序贯算法,它区别于以前文献中使各类观测量所对应的验后单位权方差整体趋于一致的做法,而采用逐类(次)平差法,在每次平差后进行方差分量估计,依次使各类观测量的验后单位权方差趋于相等。该算法未作任何近似,依然保留原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公式所具有的优良统计特性;它克服了原来严密公式计算中占用内存大、计算繁琐的缺点,不需要额外保留逐类(次)平差的历史数据,非常适合计算机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9.
基于第二类椭圆积分的子午线弧长公式变换及解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推导,将子午线弧长公式变换为基于第二类椭圆积分的两种形式:“形式Ⅰ”将子午线弧长公式表达为一个有理函数和第二类椭圆积分之和,建立了以大地纬度B为自变量的子午线弧长公式与第二类椭圆积分之间的关系;“形式Ⅱ”给出了以归化纬度μ为自变量、直接利用第二类椭圆积分计算子午线弧长的公式。利用此两种形式的子午线弧长公式,在Matlab中编写程序,调用第二类椭圆积分函数Elliptic E(x, k)计算子午线弧长,精度和计算效率均优于经典算法。对CGCS2000所采用的地球椭球子午线弧长的计算表明,此两种形式的子午线弧长公式建立了子午线弧长公式与第二类椭圆积分的关系,结构简洁,易于展开,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子午线弧长理论,且便于手工计算及计算机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区进行优选分析,研究了影响页岩气有利区带勘探开发的关键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4个基本步骤,建立了页岩气勘探区评价优选层次结构模型: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方案层,并且计算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页岩气勘探区勘探开发的因素主要分为地质条件、开发条件和支持条件三大类(准则层),其中地质条件是页岩气有利区带优选的首要因素,权重高达0.637 0。子准则层主要由富有机质页岩厚度、w(TOC)、Ro、有利面积、埋深、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市场需求等12个评价指标组成,其中含气量、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压力系数以及市场需求是页岩气有利区带优选的关键指标。通过评价指标赋值和加权求和法计算了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区的综合得分,其中焦石坝和长宁页岩气区块得分最高,是页岩气最有利地区。最后建议在页岩气勘探区运用“分层次,分重点,分先后”的评价方法来优选“甜点”区,以规避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01种食物的8种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通过计算机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化学特征分类,得到一系统聚类图。当入=0.55时,101种食物合并为一类,入=0.67基本上分成动物和植物两大类。根据四类具有代表性的蛋白食物(鱼、禽兽肉、杂豆和主粮)的聚类中心的“比值对数值”以及鸡蛋、黄豆和玉米的“比值对数值”画出了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曲线。由此可直观地看出第一、第二限制氨基酸及其他有趣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用灰色聚类方法建立划分矿床勘探类型的定量模型。以我国锡矿床勘探类型为例,通过选取矿床勘探类型划分的主要影响因素,用一组灰数加以定量化,并根据不同因素的状态特征建立相应的白化函数,计算标定聚类权和聚类权系数,达到对矿床勘探类型的定量评判。该方法克服了定性为主的传统划分方法的缺陷,具有简便、实用、综合性强、定量化程度高及结论明确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定量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首次依据动态聚类思想,建立了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并将方法用于四川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与投影寻踪聚类方法相比,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方法不但可以作出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而且消除了投影寻踪聚类方法中密度窗宽确定的人为因素,把寻优过程和聚类结果有机结合起来,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变形监测网布网方案的优化 ,探讨目标权重未知情况下的非线性多目标优化问题 ,给出了一个求解权重未知的多目标非线性优选问题的算法。该算法采用一种新的最小加权偏差优选方法 ,可优选最佳布网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选择了各污染物的“参照值”情况下,用污染物的实测学相对值代替水质污染损害率公式中的浓度监测值,公式中的参数可认为与污染物的特性无关。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中的参数,得到了多种水质污染物都能适用的水质污染损害率和污染损害指数公式。提出用对比加权对污染损害分指数进行赋权的新方法,计算水质综合污染损害指数。该方法用于水质综合评价的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普适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6.
挖掘科学数据是当今数据库系统研究和应用领域内的一个热点问题。聚类是数据挖掘中的核心问题。K-中心算法的执行结果受到初始选择的中心点的影响,而且常常只能终止于局部最优,按照基于密度聚类算法的思想,聚类分析最终的中心点都是很“密的(dense)”点,结合这两种算法,如果初始选择的中心点就是“密的(dense)”点,并且这几个初始的中心点彼此相异度比较大,那就会减少算法执行的时间,并且提高聚类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在多因素聚类分析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然而,模型还存在诸如密度窗宽参数取值经验确定等不足,有待改进提高.针对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存在的问题,首次把投影寻踪聚类的思想和动态聚类方法结合起来构造投影指标,建立了投影寻踪动态聚类(PPDC)新模型,新模型在整个运算过程中毋需人为给定参数,具有聚类结果客观、明确以及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应用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对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获得了有切实意义的区划结果.此研究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开创了一条新途径,也进一步为生态保护、建设和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区,在应用GIS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因子贡献率提取主导性强的综合因
子,利用提取的主导因子进行系统聚类选择典型样本;依据因子的贡献率调整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建立评价模型,进行农用地
适宜性评价方法的探讨。通过检验,改变初始权值建立的BP模型预测合格率为50%,相对误差最大值为18.9%;为了进一步改
进BP网络,把第一次调整权值训练得到的网络权值作为下一次建模的初始权值,训练得到的BP模型预测合格率为100%,相对
误差最大值为9.5%。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聚类法作为对照,验证了这种BP模型在农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可靠性与精确
性。最后根据所建立的BP模型预测获得中原城市群农用地适宜性分区图,各土地类型适宜性从西往东呈现由低到高的分带性,
其中高度适宜区占总面积的32.4%;中度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区分别占总面积的28.9%、22.1%、16.6%。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加权对称相似变换中仅考虑观测值含有随机误差,而不考虑观测值含有粗差的情况,基于加权对称相似变换进一步验证其不具有抗差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选权迭代法进行稳健加权对称相似变换。由中位数法求解具有抗差性的单位权中误差,构造标准化残差,求解权因子,进而求得可靠的参数解。实验结果表明,当观测值含有4~6个粗差时,采用该方法能够探测出更多可能存在粗差的数据,给出的权因子更合理,所得参数解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强。  相似文献   

20.
对Liu估计残差偏差进行修正,并基于二次型的数学期望公式,利用偏差改正后的残差导出Liu估计解的近似无偏单位权方差估计式。2个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基于有偏残差的单位权方差计算公式,本文公式计算的单位权方差与真值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