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光谱特征与定量遥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分析内陆水体及其主要水质参数的光谱特征的基础上 ,讨论了水质遥感监测常用的遥感数据和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外遥感技术特别是高光谱技术在内陆水体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未来此领域的发展方向及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光谱特征与定量遥感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该文在分析内陆水体及其主要水质参数的光谱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水质遥感监测常用的有所感数据和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遥感技术特别是高光谱技术在内陆水体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未来此领域的发展方向及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内陆水体环境遥感监测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水质监测较常规监测具有巨大优势,能快速、大尺度、低成本的监测水质参数在时空上的变化状况。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内陆水体环境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其次,介绍了常用水质参数的遥感监测研究现状,包括叶绿素a(Chl-a)、悬浮物(SS)、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以及总磷(TN)、总氮(TP)等其他水质参数,并将其划分为经验模型和生物光学模型两种监测方法;再次,对常用的遥感数据源进行了介绍和优缺点的评述;最后,讨论了内陆水体环境遥感监测误差来源,并对今后内陆水体环境遥感监测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河流水情要素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流是促进地貌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河流的水体范围、水位/水深、流量、水质和冰情等水情要素在水资源动态监测和水文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水文站观测河流可获得站点上的水情信息,但该方式在财力、物力方面均耗费巨大。同时,对于日益增长的河流水情信息需求,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快捷、准确补充河流实测数据的方法。遥感凭借全方位、多时相的对地观测能力极大地提升了河流水情信息获取的效率,已广泛应用于多尺度水情监测、无资料流域水文模拟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对近年来遥感应用于河流水情要素反演所取得的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和展望,以期进一步促进遥感数据和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论文以“河流水情要素遥感”为主题,系统归纳了河流水体遥感提取的常用传感器及方法、水位/水深遥感反演方法、河道流量遥感估算、河流水质及河冰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详细归纳了利用光学/微波遥感等不同类型的遥感手段获取河流水体范围、水位、水深的优势与不足,总结得出了河流水情要素遥感研究的数据、方法及应用方面的主要结论:① 新型遥感数据在河流水情要素监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或光谱分辨率等方面不断突破,进一步丰富了河流水情要素研究的数据来源;② 多数中低空间分辨率光学影像依旧面临混合像元影响水体提取精度的问题,合成孔径雷达影像也存在数据处理算法开发难度大的问题,细小河流及非开阔水体的提取方法仍需探索;③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大尺度、长时序的河流水情要素高时空分辨率遥感监测提供了高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菌类-水污染生态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类-水污染生态学是研究菌类、污染物、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基于菌类对环境废水的处理,并且在防止生态系统的污染,充分利用菌类净化污水、监测水质等方面显示了很大优越性。菌类-水污染生态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90年代,菌类-水污染生态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菌类-水污染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污染物对菌类的影响、水污染的净化及水污染的菌类监测等3个方面。为了促进该学科的发展,要继续进行菌类的毒理性试验、水污染对菌类影响以及如何提高菌类对水污染治理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快速变化对松山湖水库水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园前(2002年)和建园后(2006年)对松山湖水库两次水质监测结果,结合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探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土地利用快速变化对松山湖水库水质的影响,分析水质变化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水质恶化的建议.分析表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典型试点,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但2006年的水质监测结果仍未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这与园区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较大变化有一定关系,并指出未来的水质影响将主要来自面源污染.为使得松山湖水库达到东莞市备用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文中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在湖泊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遥感技术由于能够快速、宏观的获得研究区域的数据,已成为湖泊环境动态变化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不仅可以为准确判读湖区地质地貌、自然与人为作用下的环境变化、盐湖矿产资源的分布等提供直观的影像,还能为湖泊水质监测、水深检测、水面温度反演以及盐湖卤水动态分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遥感技术在湖泊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正逐步从定性发展为定量研究,因此,对于区分湖泊水体中不同组分对遥感图像各光谱值的贡献等遥感机理的认识及理论尚需进一步深化,同时需要对处理遥感数据所运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以建立更加完善的遥感模型。今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处理工具的结合将是环境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遥感水文模型是水文学与遥感学的交叉领域,既包括水循环要素遥感反演模型,也包括以水文过程模拟分析为对象的遥感水文模型。本文汇总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遥感在水文方面应用成果,综述遥感水文模型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遥感水文模型就一直是遥感水文的热点;中国在遥感水文研究兴起之时就与国际上同步,在遥感水文的概念认知、遥感与水文相结合的科学认识,以及遥感水文模型的研发应用等诸多方面做出了探索性的成果。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结合多重信息采集手段,围绕遥感径流监测、多传感器智能物联网、缺资料区水文分析和流域水量—水质—水生态精细化模拟等重大实际问题是遥感水文模型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南四湖水质污染综合评价主水质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四湖水质已受到相当严重的污染,根据污染源调查和湖泊水质长期监测资料,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南四海湖水区水质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湖泊水质作了分区。南四湖水域可以分为三类水质区,污染最重的水质区水质已达不到V类水质标准,分布于主要排污河流入湖口附近;最好的水质区水质尚可达到Ⅲ类水质的要求,约占湖泊水域面积的77%;介于上述两水质之间的一般污染区水质可勉强达到V类水质,面积约占13%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遥感的无锡市土地利用与过境水质响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水质监测数据和2003年7月SPOT-5正射影像为数据源,分析土地利用面积比例与过境水质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以监测断面为中心缓冲区距离的空间变化与水质监测指标之间有明显的响应关系。运河水质污染主要受离河岸较近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耕地上产生的农业污水,商业和工业中的废水以及大面积裸地上居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产生的污水是导致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吴迪  于文金  谢涛 《热带地理》2020,40(4):675-683
为探索高分二号对地观测卫星在水体有机污染监测中的适用性,基于高分二号对地观测卫星多光谱数据,通过归一化水体差异指数提取水体信息,利用比值植被指数得到2019年3月份粤港澳大湾区6条主要入海河流的水质分类及水体有机污染分布情况,通过与同期相对应的6个实际监测断面点对比,验证了水污染等级评价结果,结果如下:1)研究区水体质量总体较好,磨刀门水道、东江南支流、横门水道和洪奇沥水道以无污染为主,鸡啼门水道与蕉门水道以轻污染为主;2)水体有机污染的分布具有空间性,河流主干道主要以无污染水体为主,两岸以轻污染为主,远离主河道的封闭水体以中等污染以及重污染为主;3)监测断面点的污染等级与实际监测点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表明,高分二号对地观测卫星多光谱数据作为水体污染监测的遥感数据源是准确可靠的,可为我国水污染防治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2.
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环境保护管理对卫星遥感技术的需求入手,主要论述了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进展情况,介绍了环境一号卫星工作进展以及已开展的环境遥感基础研究及应用示范工作现状;从环境遥感监测专用卫星载荷、应用关键技术及业务化应用系统建设等方面指出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我国环保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作为主要实验区,概述了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遥感数据进行草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荒漠化监测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系统研究,探索了利用CBERS遥感数据开展国土资源环境监测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立CBERS遥感数据全国电子沙盘的基础上,创建了等边直角网构网压缩技术,提高了卫星数据检索分析的能力.研究表明,CBERS遥感数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资源调查与监测评价等诸多方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农业干旱监测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文全面分析了农业干旱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其他干旱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基于站点监测和基于遥感监测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农业干旱监测的近今进展,对比了不同干旱监测指标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同时,通过文献统计和重要文献引用揭示了国内外农业干旱监测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即农业干旱监测指标从传统的单一气象监测指标逐渐向气象与遥感相结合的综合监测指标转变。最后,在分析农业干旱监测现有挑战和困境的基础上,将农业干旱监测未来发展趋向归纳为5点展望,即进一步明晰农业干旱发生机理和受旱过程、识别农业干旱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构建多时空尺度农业干旱监测模型、耦合农业干旱定性表征与定量评估模型以及提高农业干旱监测模型中遥感数据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5.
EnviSat ASAR数据在水情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微波遥感领域,星载雷达是目前获取地球信息最主要的技术手段之一,而欧空局EnviSat卫星上搭载的先进合成孔径雷达ASAR是目前功能最为强大的星载雷达系统。以ASAR作为数据源,通过分析入射角、极化方式等因素对水体后向散射特性的影响,提出遥感水情监测中对ASAR数据产品的选取原则。根据水体在雷达图像数据中具有较低值的特点,使用阈值法识别水体。结果表明,使用H/H极化或V/H极化方式的数据都可以比较准确地提取水体信息。  相似文献   

16.
The main biochemicals (such as lignin, protein, cellulose, sugar, starch, chlorophyll and water) of vegetation ar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volved in major ec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the function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e., nutrient-cycling processes, primary production, and decomposi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provide a very convenient way of data acquisition capable of covering a large area several times during one season, so it can play a unique and essential role provided that we can relate remote sensing measurements to the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surface in a reliable and operational way.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for the estimation of canopy biochemicals was reviewed. Three methods of estimating biochemical concentrations of vegetation were included in this paper: index, stepwis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based on a model of the forest crown. In addition, the vitality and potential applying value are stressed.  相似文献   

17.
The main biochemicals (such as lignin, protein, cellulose, sugar, starch, chlorophyll and water) of vegetation ar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volved in major ec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the function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e., nutrient-cycling processes, primary production, and decomposi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provide a very convenient way of data acquisition capable of covering a large area several times during one season, so it can play a unique and essential role provided that we can relate remote sensing measurements to the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surface in a reliable and operational way.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for the estimation of canopy biochemicals was reviewed. Three methods of estimating biochemical concentrations of vegetation were included in this paper: index, stepwis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based on a model of the forest crown. In addition, the vitality and potential applying value are stre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