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我省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在国家地震局及省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理扩5.6级,盐源5.4级地震震前有过中期估计,震后派人到现场开展考察和监视预报工作,在安定人心,迅速恢复生产上取得了一定效益.一、认真贯们“条例”,完善健全会商制度国家地震局颁发的“震情分析预报工作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我局于1986年5月收到后,立即组织从事分析预报的人员认真学习,提出实施意见,并在7月中旬将“条例”转发到全省地震系统各专群单位.根据“条例”的  相似文献   

2.
说老山前线英雄是“祖国的卫士”,没有任何异议;说地震工作者是“人民的卫士”,恐怕会有截然不同的意见.辽宁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使千万人幸免于难,人们对地震工作者表示由衷感谢;而唐山地震未能预报,地震工作者几乎为千夫所指.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和分析预报方法创新,广泛听取各方面对我国地震预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电磁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11月29—30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地震电磁波前兆观测技术与分析预报方法论坛”。  相似文献   

4.
一、“地震云”的由来“地震云”的提法始于日本原奈良市长键因忠三郎.自1948年至今,键田对云彩进行了观察,并且将用于预报地震的云称之为“地震云”.这种提法,真正见诸于报端的时间是1977年5月26日,日本《读卖新闻》在这天刊登了九洲工学院助教真锅大觉《可从云彩形状预测地震》的文章.1977年11月20日《参考消息》刊登了真锅大觉文章的摘要,首次将“地震云”说法传入中国.次年的1至4月,首都一些报纸接连不断地报道了键田用“地震云”准确地预报地震的消息.  相似文献   

5.
说老山前线英雄是“祖国的卫士”,没有任何异议;说地震工作者是“人民的卫士”,恐怕会有截然不同的意见.辽宁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使千万人幸免于难,人们对地震工作者示表由衷感谢.而唐山地震未能预报,地震工作者几乎为千夫所指.“理解万岁!”前线英雄心底的呼喊,在地震工作者心中引起强烈共鸣.他们多么渴望人民的理解呵!  相似文献   

6.
美苏的科学家们说,他们利用推导出的一种数学公式已接近预报强地震,该公式推导出20次大地震中的16次地震前的某些地震图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地球物理学教授诺波夫说:“这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向预报大地震迈进了一步。”诺波夫也是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此项研究的作者之一。这个新方法还未被用来预报地震,而科学家们也不能用此方法预报地震发生的精确时间和地点。但是诺波夫说,此方法能使科学家们作出更多的一般地震预报,如预报说,一广大地区的某地3年内很可能发生一次强烈地震。这对目前科学家们的能力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进展。现在科学家们基本上局限于作出长期预测。如美国地质调查局1988年7月预报,在30年内,加州南部圣安德烈斯断层发生一次里氏  相似文献   

7.
Stark(1996)所做的一些评论与 Varotsos 等(1996a)的评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如果仅当预期的地震震级超过5.0级时我们决定发布一次预报,还有,如果我们的预报规则系统奏效的话,那么,我们预计不能预报出一些震级为5.0以及更小一点的事件(甚至一些较大的事件)”,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处于自然状态的”地震活动序列不是泊松分布的……”,等等]。不过,在本文中,我们澄清了一些导致 Stark 说”Varotsos 等提出了一些错误的建议”的误解。我们强调,绝大多数的VAN 预报中的容许误差限不是后验校准的,因为这些容许误差限是在1987~1989年这一讨论期间的前一年发表的。在25次结果良好的相关中仅有两次,Δt 值是后验延长的,不过我们强调,这两次预报事先确认为是属于一种新的情况,这种新情况称之为地震电信号的电活动(地震电信号序列),它不同于单一(孤立)的地震电信号情况。我们完全同意 Stark(1996)的建议,按照这一建议,人们“避免了为地震变量规定一种概率分布的必要性,这是一项既有争议又有问题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把Stavrakakis和Drakopoulos(1996)(此后称作SD)中关于VAN表述与VAN真实内容作一简单比较,即可证明对方的批评是错误的。典型例子有: (1) 与Drakopoulos(1993)选择并加以讨论的一样,SD所讨论的VAN预报也是VAN预报中的一小部分。Varotsos等(1993b)当时已给予详细回答,并指出Drakopoulos等(1993)的7个例子中有4个没有考虑VAN电报提出的两个可供选择的震中位置,令人吃惊的是没有考虑被强调为最可能的那一个。在该文中SD对VAN预报的真实含意再次做了较大的改动。 (2) SD仅选择了那些VAN预报法具有较大偏差的情形来进行讨论。 (3) SD通过选择地区内的某些预报后在该地区出现的地震活动性而提出怀疑。本文将证明这些预报指的是远离有早期地震活动的另外地区。SD把VAN预报的两个例子说成是对应的余震,我们将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4) SD改变了VAN公布的单个SES和SES电活动性的超前时间。 (5) SD增加(或删除)对VAN观点及预报的批评措词,因此说明对方真正意思是急剧变化的。 (6) 虽然识别SES的标准已经由VAN发表,可SD仍称这种标准依据尚未形成。 (7) SD的示图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忽略了M_s=5.0地震(大地震)标准仅发生在预测地区,但也包括远处M_s=4.0~4.2的地震。 (8) SD称“没有一个主震被预报”,但VAN成功地预报了1987年至1989年间的3个处于调查中的最大主震,震中偏差小于50 km。 (9) SD认为如果已经发生了M_s≈4.0的“前震”,再成功地预报M_s=5.0的地震是毫无意义的(不管偏差Δr、ΔM达到多小)。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10) 虽然VAN已经阐明了只有M_s的预计值大于(或等于)5.0时才提出预报,可SD曲解了实验误差ΔM=±0.7的含意,并要求M_s≥4.3的地震都应被预报出来。这一要求是不对的。此外,我们将进一步证明SD关于“偶然预报成功的概率”计算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9.
就目前的预报水平而言,由于地震发生的许多地球物理背景尚未认清,所以许多预报规则在某种程度上常有“经验”的性质。正因为是“经验”的,所以不是十分确切的,带有“模糊”性质。相对而言,依靠某种手段(地震历史资料或前兆)来预测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还是有些办法的(虽然还不大可靠)。实践表明,单靠一种手段预测地震往往是行不通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由“地震”引起的讨论一、引言地震科学和其它科学一样,不仅要有确切和形象的名词,更主要的是要具有实质内容的概念,从而名正言顺地指导和评价我们所从事的实际活动。长期以来,人们对地震与防震、预测与预报以及防震减灾工作内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模糊认识甚至偏见。本...  相似文献   

11.
用地震电磁波法作临震预报,发现地震的发震时间是有规律性的,仪器到的辽南发生的地方震和有些大地震,就是在预测的“发震时段”里发生的。  相似文献   

12.
文中简要介绍了郭增建提出的讨论地震成因的立交模式和对中国大陆地区10 a尺度进行地震预测的“静中动判据”方法。应用立交模式对我国黄海沿海地区的两组地震进行了检验。利用“静中动判据”方法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测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13.
Mulargia等(1996)宣称,他们运用一种以PDE目录中获取的规则,能够比我有效地“预报”地震。我们证明这种宣称毫无疑问是错误的,他们的规则发出了大量的虚报,超过了“所预报”的地震的10倍以上,由Keilis-Borok推荐的误差图揭示Mulargia等的规则与一个毫无意义的算法相当。另一方面,该误差图解也反映出VAN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去年临汾全国地震会议上提出的中期预报意见中指出:我省晋东北地区有发生强震的危险,其依据许多都是气象异常方面的。为了更好地完成危险区的监视预报任务,掌握气象异常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以来,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在北京队的促进下,省气象部门和地震队密切配合积极开展了气象与地震关系的研究工作。 今年四月份,省地震队和忻县地区联合召开了晋东北地区地震工作会议,邀请北京地震队和省气象局派人出席。会议期间北京队耿庆国同志作了旱震关系研究的报告。会后,省地震队又请耿庆国同志在太原作了报告,省气象局的负责同志听了报告后深有感触地说:“你们应当多作宣传,不然,我们既不知道气象与地震关系这样密切,也不知道该怎样支持你们。”  相似文献   

15.
聚会时,当人们发现我是一个地震学家时,他们首先提出的问题通常是:“下一次地震将会在什么时候发生?”这表明:①大多数人对地震感到好奇和害怕;②人们认为地震学家能够预报地震。地震预报研究已经进行100多年了,但都没有成功。因此,对这种预报研究一直有持不同...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对邢台地震区的地震活动分析中,都将其作为“震情窗口”来观察华北地壳应力场的变化,预测这一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本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邢台地震活动的异常进行了分析判断,提出了“震情窗口”除了能反映华北大范围的应力场变化或邻近邢台局部地点的应力变化外,还能反映邢台震区自身的应力集中现象。这是以往分析“震情窗口”时所忽视的。这对于发生过强烈地震并作为“震情窗口”的某些老震区的中强余震预报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地震工作要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既要搞好预测预报,也应搞好防震抗震,才能实现预防为主。不仅预测预报要有群众参加,就是预报成果的最终实现,也要通过群众的实践来体现。开展地震科普教育,使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懂得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怎样预测?地震发生时会遇到那些问题和情况?同时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使其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地震预报工作中,关于预报能力和地震活动“正常”、“异常“的估计,目前主要依赖于已有的震例和预报实例,因此,对某一具体地震事件的预报成功与否以及对不同预报意见优劣的评定应有一定量标准。在过去的预报实践中,常有人对地震时、空、强三要素提出非常具体的预报意见。在众多的预报意见中,有些和以后发生的情况较接近,有些则相差很大。对于前者有时也还存在着种种争议,如预报有否确切的论据,是报对还是碰对等。下面从模糊数学的观点出发,讨论对预报意见的“给分“,以供比较。  相似文献   

19.
正5基于平滑地震活动性的地震预报优化5.0摘要最近,关于地震预测研究有从预报单个大地震转向预报地震活动性分布的趋势,包括预报小到中等地震的时间、空间、震级等因素。这种变化还使得人们对地震预报的严格检验和评估更加重视。发展合理的参考模型对地震预报评估很重要,改进标准参考模  相似文献   

20.
从本质上说,地震预测是统计性的。虽然有些人仍认为地震预测是对未来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的详细说明,但该定义是不现实和不合理的,这一点至少10多年来就很清楚了。实际上地震预测是从地点和震级的长期预报开始,给出非常粗略的时间约束,然后发展到至少从原则上说,如果资料和认识允许,逐步缩小时间窗。目前显然只能对几个特征明显的断层系作出初步的长期预报。现已在加州帕克菲尔德和日本东海地区集中进行旨在短临预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