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未来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单向嵌套一个全球模式,对未来我国南方冰雪灾害在IPCC SRES A2情景下的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未来南方地区低温日数整体将减少,但在广东和广西北部部分地区连续低温日数有增加现象;降雪日数和连续降雪日数会减少,但在江西等地降雪量将有所增加,同时强降雪事件在江西等地将增多,引起地面最大积雪深度和最大持续积雪日数的增加;湖南和贵州东部地区冻雨日数会减少,而在青藏高原东麓等地冻雨日数会增加。  相似文献   

2.
未来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单向嵌套一个全球模式,对未来我国南方冰雪灾害在IPCC SRES A2情景下的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未来南方地区低温日数整体将减少,但在广东和广西北部部分地区连续低温日数有增加现象;降雪日数和连续降雪日数会减少,但在江西等地降雪量将有所增加,同时强降雪事件在江西等地将增多,引起地面最大积雪深度和最大持续积雪日数的增加;湖南和贵州东部地区冻雨日数会减少,而在青藏高原东麓等地冻雨日数会增加。  相似文献   

3.
选取累积降雪量、最大日降雪量、连续降雪日数、积雪深度、日最低气温、日最大风速和日最小相对湿度7个气象因子构成城市雪灾气象指数。通过对城市雪灾气象指数的范围划分,得到从低到高的5级城市雪灾气象等级,并给出等级描述及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2年12月-2006年12月沿天山高速公路因恶劣天气导致交通管制统计记录,结合相应时间段高速公路沿线气象资料,对比分析了高速公路冰雪灾害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冰雪灾害的危害程度依次是道路结冰、风吹雪、强降雪。路面结冰主要影响路段在吐乌大高速公路、乌奎高速公路和乌鲁木齐机场高速公路;风吹雪集中出现在达坂城到乌鲁木齐一线;除了吐乌大高速达坂城到吐鲁番段没有因强降雪影响交通的记录外,沿天山其它各段均有发生。归纳了高速公路冰雪灾害气象要素预报指标,建立了预报模型,制定出冰雪灾害的气象指数等级、安全行车预防措施,为交通运输气象服务提供具体可操作的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5.
2012年锡林郭勒盟冬季雪情及灾害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2年初冬,锡林郭勒盟连降暴雪,冬季总降雪量突破历史极值,具有降雪早、雪量大、积雪深和范围广的雪情特点,对草原畜牧业构成严重威胁。与历史上几次严重白灾年相比,雪情危害程度更为严重,但造成的灾害损失较小,其原因是雪灾预报预警准确,发布及时;党政领导重视,防灾措施得力;应急响应迅速,信息宣传到位;设施牧业改善,抗灾能力提高;夏季雨水充沛,牧草储备充足。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02年12月-2006年12月沿天山高速公路因恶劣天气导致交通管制统计记录,结合相应时间段高速公路沿线气象资料,对比分析了高速公路冰雪灾害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冰雪灾害的危害程度依次是道路结冰、风吹雪、强降雪,路面结冰主要影响路段在吐乌大高速公路、乌奎高速公路和乌鲁木齐机场高速公路,风吹雪集中出现在达坂城到乌鲁木齐一线,除了吐乌大高速达坂城到吐鲁番段没有因强降雪影响交通的记录外,沿天山其它各段均有发生;归纳了高速公路冰雪灾害气象要素预报指标,建立了预报模型,制定出了冰雪灾害的气象指数等级、安全行车预防措施,为交通运输气象服务提供具体可操作的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7.
摘要:本文选取累积降雪量、最大日降雪量、连续降雪日数、积雪深度、日最低气温、日最大风速和日最小相对湿度7个气象因子构成城市雪灾气象指数。通过对城市雪灾气象指数的范围划分,得到从低到高的5级城市雪灾气象等级,并给出等级描述及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2011年高速公路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高速公路为调查对象,成立调查评估小组,对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维护等环节受气象因子的影响情况进行咨询调查发现:影响河南省高速公路的主要敏感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为公路结冰、公路积雪(深度)、降雪、雾霾、冻雨、短时强降雨、闪电雷暴、最低气温、风力、日雨量、路面高温等.影响临界值分别是公路积雪深度2~5 cm,降雪为中雪,雾霾能见度200 m,短时强降雨为中雨量级,最低气温0~-4℃,风力7~9级,日雨量为大雨,路面高温50 ~54℃,最高气温40℃,路面低温0~-4℃,日温差10℃以上,沙尘天气能见度200 m.根据专家对气象服务贡献率等级的评估,得到气象服务对河南省公路交通行业效益的贡献率为1.16%.  相似文献   

9.
研究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越冬作物的影响及塑料大棚积雪致灾指标对开展区域农业冬季灾害防御、塑料大棚雪灾监测预警具有现实意义。为此,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全省9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结合农作物、塑料大棚灾情资料,采用S-W检验、正态分布置信区间估计方法,研究2018年12月27日—2019年1月3日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构建了湖南省塑料大棚积雪致灾气象指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拟了积雪深度变化,探讨了冬季大棚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冰冻持续与气温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过程中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4 d轻度及以上低温,伴随中度冰冻,其中湘西南、湘东北和湘北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塑料大棚和油菜、冬季蔬菜、柑橘等作物受灾严重;构建得到湖南大棚致灾积雪深度指标为5 cm,独立样本验证结果与实际灾情有较好一致性;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3要素与积雪增量呈显著线性相关,可用于积雪深度预测;塑料大棚受损程度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致灾因子强度密切相关;地区冰冻观测状态与日最低气温关联程度高,农业生产中需更加关注日最低气温低于0℃的出现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选取西藏高原北部牧区的13个气象站冬半年(11月—次年4月)的1980—2007年逐日积雪深度和最高、最低、平均气温资料,对藏北牧区草场的融雪量与气温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建立融雪率和最高、最低气温的方程,给出了藏北草场的融雪日数、逐日积雪深度的计算方法,得出草场雪灾等级评估产品,实现在一场降雪后根据日常天气预报业务制作草场逐日积雪深度的预报产品,并实时评估雪灾的严重程度,为草原雪灾气象服务提供定量化参考产品。对2008—2009、2009—2010和2010—2011年的三个冬半年进行了预报效果评估,1~15d的逐日积雪深度的平均绝对误差不超过2cm;积雪日数误差不超过9d,误差在1d以内的占78.5%;雪灾等级的准确率约为84%;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能为藏北雪灾评估提供参考。该方法的缺陷在于,由于没有准确的定量降雪预报产品,故没有考虑后续降雪量的新增积雪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编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深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探讨了致灾天气和气象灾害的定义;提出气象灾害等级多指标并存的划分方案;认为气象预案应以预警信号为主线,贯穿于防灾减灾的全过程。应急预案应从城市防灾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科学、高效、全面地发布预警信号,对气象部门的综合监测、风险评估、预报预警等基础工作加以规范;应该通过应急预案形成有效的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内蒙古公路交通气象灾害以及服务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道路积雪、路面结冰、强降水、低能见度、大雾和沙尘是主要的公路交通气象灾害,其中降雪和低温是主要的致灾因子。近年来,内蒙古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在交通气象专业监测、灾害天气预报、预警以及交通气象服务技术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与此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内蒙古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的对策建议:第一,尽可能的加密专业气象观测网站建设,保障预报数据来源丰富;第二,加强需求调研,开发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气象预报预警产品;第三,加强气象、交通、公安三部门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机制建设,提高对公路交通恶劣天气的联合防范与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牧区雪灾等级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牧区雪灾标准,气象条件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因子,此外,雪灾还与牧草丰歉、牲畜状况、草场类型、草场载畜状况以及承受灾害的能力有关。要对幅员辽阔的广大牧区发生的雪灾迅速作出评估,除气象因子外,其它致灾因子就目前条件还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所以本评价标准仅限于考虑气象因子与雪灾的关系。本文依据积雪掩埋牧草程度、积雪持续日数和积雪面积比等三项指标,来制定中国牧区雪灾发生的等级指标,将灾情等级分为轻灾、中灾、重灾和特大灾四级。  相似文献   

14.
降雪含水比(snow-to-liquid ratio,SLR)是指积雪深度与降雪融化后等量液体深度(降雪量)的比值,可用来计算积雪深度。山东有两种产生机制不同的降雪,冷流降雪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其他类降雪在全省范围均可发生,二者的降雪含水比有明显差异。利用山东12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自建站以来至2018年12月的逐12 h降水量、日积雪深度、降水性质、日最高气温及1999—2018年的MICAPS高空、地面图资料,通过限定条件进行质量控制,统计分析了山东不同地区的降雪含水比气候特征,为积雪深度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山东降雪含水比的变化范围为0.1~3.0 cm·mm-1,全省大部地区多年平均降雪含水比为0.9 cm·mm-1,主要集中在0.3~1.1 cm·mm-1之间;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强冷流降雪区域)的多年平均降雪含水比为1.3 cm·mm-1,主要集中在0.9~2.0 cm·mm-1之间。2)降雪含水比的大小与降雪量等级有关,且存在明显月变化。全省大部地区从中雪至暴雪随着降雪量等级的增大,降雪含水比依次减小;各等级的降雪含水比月最大值均出现在1月或12月,最小值出现在11月或2月;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的降雪含水比表现出更为复杂的特征,在以冷流降雪为主的11月—次年1月,中雪、大雪和暴雪的降雪含水比基本相当;2月和3月冷流降雪不明显,降雪含水比表现出与其他地区降雪类似的特征。3)不同天气系统暴雪的降雪含水比有差异。江淮气旋暴雪过程平均降雪含水比为0.69 cm·mm-1,总体上呈现“北大南小,山区大沿海小”分布,中雪、大雪和暴雪的降雪含水比中位数分别为0.8、0.7和0.5 cm·mm-1;回流形势暴雪过程的全省平均降雪含水比为0.67 cm·mm-1,中雪的降雪含水比中位数为0.8 cm·mm-1,大雪和暴雪均为0.6 cm·mm-1;冷流暴雪的降雪含水比明显大于其他两类暴雪,中位数在1.1~1.6 cm·mm-1之间变化,中雪、大雪和暴雪的降雪含水比中位数分别为1.4、1.6和1.3 cm·mm-1。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中国气象局在对《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时强调要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标准,统筹考虑气象灾害预警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之间的关系,明确预警与应急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塔城地区积雪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05年塔城地区7个气象站,4个水文站实测积雪资料,分析了近45a塔城地区积雪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塔城地区积雪时空分布不均,地域差异大,不论是积雪日数、稳定积雪日数、累积积雪深度均以Ⅰ型最多(大),其次为Ⅱ型,Ⅲ型最少(小);近45a和布克赛尔站积雪日数、稳定积雪期显著增多,裕民站积雪日数不显著增多,托里站积雪日数、稳定积雪期呈显著减少,其余各站均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塔城地区3种类型的积雪对区域气候变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响应,各站最大积雪深度对冬季降水量的响应较敏感;近45a和布克赛尔站累积积雪深度序列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发生过一次显著增多的突变,突变点为1969年。  相似文献   

17.
伊犁地区近35年冬季积雪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伊犁地区8个气象地面观测站35a(1971—2005年)11—3月逐旬的冬季最大积雪深度、积雪日数、降水量和平均温度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伊犁地区冬季降雪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最大降雪发生在新源;平均雪深最大的是伊宁县,最小的是特克斯县;冬季积雪日数变化相对比较稳定;冬季降雪与平均温度存在着很好的响应关系。在SPSS中对冬季的平均温度与平均降水和平均雪深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平均雪深、平均温度和平均降水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颖  岳贤平  崔维军 《气象科技》2011,39(2):242-246
建立气象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增强应对气象灾害管理能力和提高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基于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特征和结构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了由气象灾害预警防御能力、政府组织能力、支撑保障能力3个1级指标和15个2级指标组成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提高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0—2018年新疆交通阻断信息,结合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专家评估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了新疆G30、3012、217线高速公路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影响新疆高速公路的气象灾害主要有道路结冰、积雪、暴雨、大雾、大风、沙尘、高温、次生灾害及风吹雪。(2)气象灾害在不同路段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3)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气象灾害最多,以积雪、大雾和道路结冰为主;春季次之,主要为大风、沙尘和道路结冰;夏季以暴雨、大风及次生灾害最为突出;秋季气象灾害相对较少。(4)G30高速公路的大风、阴雾是新疆比较特殊的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20.
以乌鲁木齐冬季清雪工作需求为牵引,利用乌鲁木齐2006—2016年冬季(当年11月—翌年3月)逐日降雪量、积雪深度、气温和173 d降雪日的逐时降雪量资料,分析了近11年冬季各量级降雪的分布特征、降雪持续时间和降雪的日变化特征;对积雪深度和对应降雪量做线性拟合,得出二者比值大体为0.968 cm/mm。得出清雪预报服务的重点是:小雪的有无、降雪起止时间和累积降雪量、积雪深度的预报,难点是中雪、大雪特别是暴雪和对应的积雪深度的精细化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