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量化预测与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矿井地质条件量化预测与综合评价研究中,建立了地质条件量化预测处理系统,把传统地质预测方法与有限元理论、计算机模拟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开采地质条件多源数据的综合分析、量化预测和分析结果的快速、直观表达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丽  沈俊凯  张令心 《地球科学》2023,(5):1769-1779
由于现有的震害预测方法不能对砖砌体结构做出高效的预测,基于机器学习模型,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地震动特性与结构特性的砖砌体结构震害快速预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机器学习模型,从时域、频域、反应谱和持时4个方面初步选取了能够代表地震动特性的12个参数,从承载力、刚度等方面初步选取了与砖砌体结构破坏相关性较强的7个结构参数;将地震动参数与结构参数相结合作为输入变量,分别给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人工神经网络(ANN)三种机器学习模型的砖砌体结构的震害快速预测方法,并进行了性能比较;采用相关性分析对输入参数进行进一步优化,给出了优化输入参数后的最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采用19个输入参数时,ANN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最高,达到91.56%.当采用优化后的12个参数作为输入时,基于RF模型的预测性能更加稳定,预测的准确率也更高,可达到90.01%.优化输入参数后的基于RF模型的预测方法可以实现对砖砌体结构震害的快速预测;与只考虑结构参数或只考虑地震动参数作为输入的方法相比,同时考虑结构和地震动参数作为输入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全国25种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是迄今为止投入最多的矿产预测评价工作,采用的技术方法是基于矿床模型的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预测工作针对矿产预测的基本问题,如地质工作的不平衡性、三维预测、定量预测与定性预测结合、地物化遥综合预测等问题进行有益探索,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以矿产预测类型为纲,开展建造构造编图,将建造与成矿环境结合;通过矿产预测类型的成矿模式、预测要素研究构建定量预测模型;通过成矿地质体地质参数法预测实现二维到三维的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4.
世界性科学难题——地震预报有可能首先在中国实现突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学科交叉的地震前兆观测方法 ,成功地做出了一些地震的临震预测及年度 (中期 )预测。可以预测几千km以外的 7级以上大地震。预测地震 3要素 (发震时间、震级及地点 )所达到的精度在地震史上也是罕见的。文中介绍了我们所用的主要地震前兆观测方法 :次声波、地应力、地电脉冲、大地微动、引潮力共振叠加等。文中还介绍了几次较好的临震预测及年度预测震例。从近几年的地震预测实践证明 ,对 7级以上大地震做出准确的预报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隐伏矿床预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隐伏矿床预测是当今经济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前沿课题,地球科学家从不同学科和角度出发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诸如模型理论与方法、构造控岩控矿理论与构造学方法、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物理学方法、数学地质和岩石矿物学方法等理论与方法,并成功地预测和发现了一些隐伏矿床。对近20年来隐伏矿床预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指出大科学、大协作和工业化将是隐伏矿床预测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Elman神经网络在低渗储层敏感性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气储层敏感性是制约低渗储层有效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勘探开发早期储层敏感性预测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受到资料不足的限制.从实验敏感性分析结果入手,对Elman神经网络预测储层敏感性的过程及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通过设置虚拟井来预测储层敏感性平面分布的方法.结果表明:①影响低渗储层敏感性的主要因素有蒙皂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伊-蒙混层、石英、长石的体积分数,孔隙度和渗透率;②Elman神经网络能够很好地预测低渗储层的敏感性,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绝对误差的平均值均低于0.04,水敏性样品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绝对误差的平均值为0.001;③通过设置虚拟井位,能够很好地预测储层敏感性的平面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缪宁 《云南地质》2011,30(4):487-489,475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岩质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该方法地很好的表达了岩质边坡稳定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应用该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预测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在瓦斯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瓦斯预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现代矿业中面临的新问题,介绍了神经网络技术在处理复杂地质条件方面的优越性,探讨了瓦斯预测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等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举例论证了它们在瓦斯预测过程中的适用性。实践证明:瓦斯预测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不仅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影 响因素,较好地处理地质条件中的各种非线性关系,而且预测精度高,结论可靠,为瓦斯预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精确性与可靠性的估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宝林 《地质论评》1984,30(6):536-543
资源预测评价也就是有科学依据地预见某种类型矿床的有远景的地区、地段、构造,并定量估算其中有关矿产的资源量,是地质学研究发展现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较大规模地开展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油气资源预测、各种固体矿产资源预测、地下水资源预测),随着近年来各种预测评价方法的出现,预测评价结果的精确性与可靠性问题的提出,就具有特  相似文献   

10.
准确地预测油气产能关系到油气田开发方案的有效制定。目前,常用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MDT)资料进行产能预测。由于MDT的测试时间只有几秒钟到几分钟,因此直接使用MDT测试数据计算储层产量会导致较大的误差。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小波分析手段提取了MDT压力测试数据的小波系数之后,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小波系数与钻杆地层测试(DST)产能间的数学模型,进而用该模型对其产能进行了预测。将所构建的这一整套MDT产能预测方法应用于XJ油田的产能预测中,预测结果与DST测试产能的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对工区内的储层产能进行预测,其预测精度能够满足油气田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邵武─泰宁─建宁金银成矿远景区金银成矿地质条件、金银矿化特征和控矿等因素综合研究分析,认为该区金银成矿主要有两种类型,并据此探讨了金银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周朋富  徐光龙  刘格非 《吉林地质》2019,38(2):32-35,55
夹皮沟金成矿带位于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地区,是吉林省重要的金成矿带,也是重要的金矿集中区。本文简要介绍该区的成矿地质特征,以及同胶东半岛典型金矿的类比,浅析夹皮沟地区金成矿带的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陈代文 《福建地质》2012,31(1):1-11
双旗山金矿位于武夷成矿带金矿成矿远景区内,地处闽中"金三角"地区,金矿体主要贮存于中-晚元古代大岭组变质岩中,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通过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开展综合信息成矿规律及预测评价,分析矿区及其外围找矿前景,初步提出该区下步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4.
采用研究成矿地质作用确定成矿地质体、研究成矿构造分析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成矿流体确定找矿方向的"三位一体"研究方法,对陕西汉阴坝王沟金矿进行找矿预测,认为矿区成矿地质体以大型脆-韧性剪切带变形构造为主;成矿构造为脆韧性剪切带转换带、叠加带;成矿结构面主要为S-C面理;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变砂岩或硅质岩。利用找矿预测研究成果,在坝王沟金矿预测了有利成矿地段并提出勘查工作部署建议,找矿成果取得较大突破,表明"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对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拾金坡—金场沟金成矿带是北山地区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成矿带内已发现金矿化线索38处,中小型金矿床9处,均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主要成矿类型有岩浆热液型和矽卡岩型,其中岩浆热液型金矿是成矿带最主要的成矿类型。优选拾金坡金矿床和金场沟金矿床作为拾金坡式金矿的典型矿床,通过分析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等,建立了成矿带区域成矿模式。成矿模式的建立,将有助于促进对矿床成矿规律的认识,明确该成矿带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牛翠祎  刘烊  张岱 《地学前缘》2018,25(3):1-12
为了摸清全国金矿资源潜力,科学合理地部署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在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金矿成矿规律、时空分布及资源潜力特征,跟踪金矿勘查进展,提出金矿勘查部署建议。中国金矿床虽以小型居多,但大中型金矿床的资源储量约占80%。金矿床在中生代呈大规模成矿特征,其矿床数和资源储量均居主要地位,其次为新生代、晚古生代、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金矿床在空间上呈区域集中分布特征,根据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金矿床空间分布,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预测资源量,修订了金矿成矿区带划分方案,确定了57个Ⅲ级金矿成矿区带,其中胶东、小秦岭-伏牛山、滇黔桂、西秦岭、燕辽、松潘-摩天岭、东秦岭、长江中下游、丽江-哀牢山和吉南-辽东成矿区带,其查明资源储量和预测资源量在全国均居前列。以服务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为目的,提出了金矿预测类型划分方案,将金矿床类型归纳为12类,分别为与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微细浸染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陆相火山岩型、变质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斑岩型、夕卡岩型、砂金型、花岗绿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风化壳型、砾岩型,其中以前5种矿产预测类型为主。在总结金矿床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建立主要类型金矿预测评价模型。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金资源量31 125.6 t,预测深度大多小于1 000 m,50%的预测资源量分布于已知矿床外围及深部。根据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结合近年来金矿勘查取得新的找矿进展,找矿主攻矿床类型为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微细浸染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陆相火山岩型;中国东部胶东、小秦岭-伏牛山、西秦岭、滇黔桂为金矿重点勘查区带,已知矿床深部和外围仍是金矿重点找矿地段;西部地区如东昆仑、巴颜喀拉、冈底斯、班公湖-怒江、丽江-哀牢山等区带的金矿勘查突破,基础性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投入,为西部地区金矿勘查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有利于开创西部地区金矿勘查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罗平-开远成矿带主要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规律的研究,提出罗平-开远成矿带金成矿具有"5带2区3层楼"特征,为区域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预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探讨了区内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主要类型,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信息的金矿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找矿预测,预测结果反映区内具有较大的金矿资源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翁朝峰 《福建地质》1995,14(1):55-66
本文以紫金山地区金矿预测为例,阐述了微机在地质找矿预测工作中所起的必不可少的选作。首先以紫金山地区的地质观测资料、数据基础、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有选地用趋势、因子、聚类等多种方法对土壤、水系沉积物、岩石金属量和自然重砂测量等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计算结果绘制成相应的等值线、趋势面、剩余异常、谱系等成果图件。利用综合分析法,采用点面结合,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研究这些找矿信息与地层、构造、岩体  相似文献   

19.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环境、矿体产出形态、矿石特征、成矿阶段、矿床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矿床形成机理、成矿控制条件、矿床类型、找矿标志的研究 ,对成矿规律和建立综合找矿模型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栖霞市笏山西陡崖金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笏山西陡崖金矿为台前陡崖成矿带2012年新提交的大型金矿床,该金矿严格受台前陡崖断裂带控制,675 m标高以上累计探明资源储量金金属量30 t,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成矿规律的总结分析,指出了深部1000 m标高以深的找矿远景,为进一步开展深部及走向上继续“攻深找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