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织金地区位于黔西晚二叠世陆源碎屑沉积的东北缘,为龙谭型含煤沉积,属障壁--泻湖体系。该区煤系上部2煤段的沉积特征代表了一种低能、小规模的障壁--泻湖体系,沉积相潮坪、淡化泻湖、泥炭沼泽和低能障壁相组成,可称为低能障壁--泻湖含煤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2.
织金地区位于黔西晚二叠世陆源碎屑沉积的东北缘,为龙谭型含煤沉积,属障壁—泻湖体系。该区煤系上部2煤段的沉积特征代表了一种低能、小规模的障壁—泻湖体系,沉积相由潮坪、淡化泻湖、泥炭沼泽和低能障壁相组成,可称为低能障壁—泻湖含煤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南海珊瑚岛礁泻湖砂层钻探取心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继伟 《地质与勘探》2020,56(6):1251-1257
中国南海珊瑚岛礁拥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科研价值。科学钻探是珊瑚岛礁研究工作中获取地层资料的重要技术手段。南海珊瑚岛礁地下普遍存在多层厚层泻湖砂层,主要结构为无胶结或轻微胶结的细粒珊瑚砂,这种层位钻探取心极端困难,是影响钻探成果的主要难题之一。南海两个岛礁所实施的3口千米以上深井施工过程中,为解决泻湖砂层钻探取心难题,在分析泻湖砂层性状的基础上,综合研究钻具合理选用、钻进参数控制、钻井液性能控制等钻探工程核心内容,形成了较完整的适用于泻湖砂层钻探取心的“多要素组合钻探取心技术”。使用该技术能确保珊瑚岛礁泻湖砂层岩心采取率达到95%以上,并基本保持岩心原状性。该研究成果对于珊瑚岛礁钻探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石炭纪内蒙古西南部广泛发育砂坝─泻湖沉积体系,该体系不同时期形成的泻湖沉积物相互叠置、沉积厚度大、沉积层序多样,这在全新世泻湖中难以形成和观察到。依据沉积特征、沉积层序,识别出与现代同类沉积体系相似的四种基本类型:海侵型、海退型、稳定型和局部海侵型。这表明研究全新世砂坝─泻湖体系得出的地层模式有助于识别地质时期的同类沉积体系。由于研究地区石炭纪砂坝─泻湖体系发育于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内,它们常成复合类型,如海侵型─局部海侵型、稳定型─局部海侵型。此外,全新世稳定型砂坝─泻湖体系的上覆和下优层皆为陆相,但是石炭系同类沉积体系在同一地区连续叠置,这是长时期构造持续下陷和岸线相对稳定的反映。海侵型砂坝─泻湖体系形成于海侵层序中,泻湖沉积物的厚度大于砂坝沉积物的厚度,据此,建立了不同于现代同类沉积体系的地层模式。  相似文献   

5.
湘中测水组障壁—潮坪—泻湖沉积和聚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湘中下石炭统测水组煤系的沉积环境作了进一步研究。依据新资料,确认煤系为障壁—潮坪—泻湖沉积体系,并鉴别出几种沉积亚相,描绘了煤系各阶段的古地理面貌,讨论了古地理格局与聚煤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石炭纪内蒙古西南部广泛发育砂坝─泻湖沉积体系,该体系不同时期形成的泻湖沉积物相互叠置?沉积厚度大?沉积层序多样,这在全新世泻湖中难以形成和观察到?依据沉积特征?沉积层序,识别出与现代同类沉积体系相似的四种基本类型:海侵型?海退型?稳定型和局部海侵型?这表明研究全新世砂坝─泻湖体系得出的地层模式有助于识别地质时期的同类沉积体系?由于研究地区石炭纪砂坝─泻湖体系发育于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内,它们常成复合类型,如海侵型─局部海侵型?稳定型─局部海侵型?此外,全新世稳定型砂坝─泻湖体系的上覆和下优层皆为陆相,但是石炭系同类沉积体系在同一地区连续叠置,这是长时期构造持续下陷和岸线相对稳定的反映?海侵型砂坝─泻湖体系形成于海侵层序中,泻湖沉积物的厚度大于砂坝沉积物的厚度,据此,建立了不同于现代同类沉积体系的地层模式?  相似文献   

7.
邬金华  张哲 《地球科学》1998,23(1):21-26,T001
根据沉积的生物特征可以确认东营凹陷沙一段中的特殊岩性沉积在滩坝-泻湖体系内,按构成岩性可将滩坝分为砂质和碳酸盐两类,它们的出现反映了凹陷内沙一期相对湖水位上升率,供屑速率,气候,沉积基底的地形等综合背景条件,在演化上,碳酸盐沉积的全面终止意味着滩坝-泻湖体系的终止,终止的根本原因是相对湖水位较大幅度上长所导致的河流注屑速率下降,该沉积体系被认为是湖地体系域的主要构成部分,而且很可能没有典型凝聚层与  相似文献   

8.
我国沿岸晚第四纪砂坝-泻湖体系的沉积模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从先  陈刚 《沉积学报》1991,9(4):12-19
我国沿岸晚第四纪砂坝-泻湖体系可以分为海侵型、海退型、稳定型和局部海侵型,其理想分布模式为:海侵型分布于大陆架至冰后期最大海侵线之间的沉积层下部;海退型形成于最大海侵线至现代海岸线之间全新世沉积层上部;稳定型则出现在最大海侵线附近的狭窄地带。我国海岸线通过构造沉降带和隆起带,沉降带接受大量河流输沙,为多种砂坝-泻湖沉积体系准备了条件.隆起带沿岸沉积物来源贫乏,主要发育稳定型和局部海侵型砂坝-泻湖体系.  相似文献   

9.
滦河废弃三角洲和砂坝--泻湖沉积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从先  陈刚  王利 《沉积学报》1983,1(2):60-72
滦河口至曹妃甸沿岸是全新世滦河入海的主要地带,这里保留了大量三角洲的遗迹。滦河三角洲地区砂坝-泻湖沉积体系具有多种类型,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为研究这类海岸沉积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在分析各个沉积单元时,可以发现许多古三角洲遗迹,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滦河三角洲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辽东半岛西部的长兴岛八岔沟古泻湖平原进行钻孔调查取样,对由海向陆4个不同地点的100余个钻孔样品,进行粘土混浊水导电率测定,区分了八岔沟古泻湖平原的海陆相沉积层,查明了该古泻湖平原的海相层上限的高度.结果表明:该平原各孔的海相层上限高度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大约为海拔4.0~4.2 m,此高度代表了该古泻湖平原全新世最高海平面期间海水所达到的平均高潮线的高度.通过测定和讨论覆盖在海相层上的泥炭底部14C年代,明确了该区略早于5 800 cal.aB.P.达到全新世最高海平面.全新世最高海面期的平均海平面高度约为海拔3.4~3.6 m.将此高度与辽东半岛东部大孤山一带的全新世高海平面期(6 000~5 500 cal.aB.P.)的平均海平面的高度值约2 m相对比,显示出在全新世期间辽东半岛西部八岔沟一带较东部的大洋河平原有相对上升的趋势.深达9 m的B3孔的导电率有两个高峰值,反映该平原全新世曾发生过两次海侵,较晚一次海侵的最大范围达到距现代海岸线约1.2 km处.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沉积和生物特征可以确认东营凹陷沙一段中的特殊岩性段沉积在滩坝-泻湖体系内.按构成岩性可将滩坝分为砂质和碳酸盐两类.它们的出现反映了凹陷内沙一期相对湖水位上升速率、供屑速率、气候、沉积基底地形等综合背景条件.在演化上,碳酸盐沉积的全面终止意味着滩坝-泻湖体系的终止,终止的根本原因是相对湖水位较大幅度上升所导致的河流注屑速率下降.该沉积体系被认为是湖进体系域的主要构成部分,而且很可能没有典型凝聚层与之伴生.  相似文献   

12.
李绍虎  吴冲龙 《地球科学》1997,22(4):387-390
襄汾地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为一套碳酸盐岩-蒸发岩层序地层,其沉积背景及沉积过程受东部华北海控制,低位边级缘石膏最为发育,与泻湖内部盐岩层及普遍发育的碳酸盐岩一起构成了典型的碳酸盐岩-蒸发岩层序地层单元,该区马家沟组共发育7个I类层序,与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层序发育完全可以对比,层序边界位于边缘石膏楔的底部,层序边界的形成,和泻湖与外海(华北海)沟通与否或海平面下降程度有关,当海平面完全下降,泻湖与外海完  相似文献   

13.
王为 《第四纪研究》2004,24(4):476-476
香港海岸岸线曲折,海湾小而深入,砂坝泻湖是其主要的一种海岸地貌类型。香港港湾砂坝海滩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河流带来的物质。由于香港(岛区)为山地丘陵地貌,河流短小,集水盆面积不大,储流时间短,径流大小紧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加上沉积物数量有限,所以砂坝体积细小,对海岸环境变化反应甚为敏感。因此,香港砂坝泻湖海海岸的演化过程比较容易反应出人类活动的影响。香港又是近代城市化最快的地区之一,人类活动对海岸演化过程的作用明显。根据历年地图、航片的对比,以及实地的测量,可以反映出香港砂坝泻湖海岸潮汐通道的冲淤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关关系。图1香港银矿湾排洪道修建前后潮汐通道的冲淤变化香港地区大屿山岛南岸的银矿湾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典型含煤段沉积成因标志的分析认为,南华北太原组属于比较典型的障壁岛-潮坪-泻湖成煤模式;山西组则属于比较典型的三角洲成煤模式,而华南砻潭组基本上代表了泻湖沉积相当发育的障壁岛-潮坪-泻湖成煤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反映成煤环境的综合标志的系列指标划分出三种四类基本煤相,即Ⅰ1-强还原型腐泥煤/腐殖腐泥煤煤相、Ⅰ2-强还原型富类脂组或富高氢镜质组的腐殖煤/腐殖腐泥煤煤相、Ⅱ-较强还原型腐殖煤煤  相似文献   

15.
根据镜下薄片统计结果,参照野外观察,采用R型和Q型聚类分析方法对贵州省紫云县宗地乡上石炭统达拉阶—下二叠统隆林阶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宗地达拉阶—隆林阶存在11种微相类型,分别为深水局限泻湖、浅水局限泻湖、深水藻丘、接近浅滩的洼地、台地边缘浅滩、深水泻湖、浅水藻丘、浅水泻湖或潮坪、潮汐砂坝、局限浅滩或泻湖和深水斜坡等环境的沉积。不同的微相类型在剖面纵向上构成了6个微相组合,代表了沉积环境依时间变化的6个基本过程:浅滩或潮坪—开阔台地—藻丘—局限台地—深水斜坡—局限藻丘。  相似文献   

16.
中古新统Beda组,在锡尔特盆地西南Nc74块被井钻穿。主要以泻湖、潮间带,潮上带岩石为主,包括封闭式浅泻湖中的原始蒸发岩。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城-大石桥菱镁矿矿床举世闻名,矿床分布于辽东元古宙裂谷海槽北缘的次一级盒地中。含镁建造属元古宙上辽河群大石桥岩组的上部.按含矿建造组成岩石的各种成因标志,确定建造的沉积岩相为闭塞台地相,因此.推测它形成于裂谷边缘的泻湖环境。由于长期潮汐作用,泻湖内有充分的富镁海水周期性地供给,在当时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泻湖中的卤水不断浓缩,并通过化学与生物化学成矿作用,在泻湖盆地内形成了大型-超大型的菱镁矿矿床。元古宙末期矿床遭受了绿片岩-角闪岩相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的改造。  相似文献   

18.
息烽—遵义早石炭世大塘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取得岩石学、矿物学及古生物—古生态学实际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现代沉积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指相微量元素、古盐度及同位素等测试成果分析,对大塘期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大塘期沉积的含铝岩系下段粘土岩属海相沉积,上段铝质岩属海陆过渡相沉积,顶部为大陆湖沼相沉积。表明大塘期的沉积环境,是在海侵早期所形成的陆表海基础上,逐步发展成淡化泻湖形成粘土岩沉积,随着泻湖淡化程度的强化,泻湖范围缩小,盐度降低,进而形成铝质岩—铝土矿沉积;最后以富有机质的大陆湖沼相沉积而告终。因此,沿上述脉络追踪整个含铝岩系的沉积序列,当属海退过程中的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19.
靖远磁窑晚石炭世沉积环境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佟再三  李汉业 《甘肃地质》1995,4(1):21-29,T001
磁窑地区晚石炭世为滨海环境,由2个较大的沉积旋回组成。纳缪尔晚期以河流环境开始,逐渐被沼泽、潮坪-泻湖环境代替,形成第1个旋回。维斯发早期为滨海三角洲环境,逐渐演变成泻湖-潮坪环境,最后为碳酸盐台地,以最大的海侵活动结束。  相似文献   

20.
黔南地区早、中泥盆世沉积演化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泥盆纪时,黔南地区为一相对稳定的台地,早泥盆世晚期,海水开始漫漫其上.初始发育陆源碎屑沉积体系,中泥盆世发育陆源碎屑~碳酸盐混合体系.空间配置有下列几种类型:滨岸障壁~泻湖~河流体系,碳酸盐缓坡~滨岸障壁~泻湖体系,镶边型碳酸盐台地~泻湖三角洲(潮坪)体系,碳酸盐缓坡~三角洲体系。基底断裂限定了台地和台间沟的延限范围和演化进程,这两种不同沉积背景的沉积演化旋回可能主要受海平面变化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