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制备壳聚糖CS-大豆蛋白SPI-百里香酚Thy乳液(CST),探究其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保鲜效果。【方法】设置大豆蛋白添加量分别为1.6%、2.4%、3.2%、4.0%、4.8%(质量分数),制备不同大豆蛋白浓度的壳聚糖-大豆蛋白-百里香酚复合乳液(其中壳聚糖质量分数为0.5%,百里香酚质量分数为1.0%),研究其结构、乳化能力和乳液稳定性等。将经最佳配比CST乳液处理后的大口黑鲈肉块与未进行处理的对照组在10℃下贮藏,检测贮藏过程中鱼肉pH、挥发性盐基氮和菌落总数等指标,验证乳液的保鲜效果。【结果】在大豆蛋白质量分数为3.2%时,CST乳液乳化稳定性指数(ESI)和乳液乳化活性指数(EAI)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92±0.18)%和(8.85±0.13)m2/g;此时,粒径较小,为(13.05±0.05)μm;Zeta-电位较高,达到(39.64±0.83)mV;表面疏水性指数最大,美拉德反应物生成指数最高,内源性荧光强度最大,乳液稳定指数最佳。乳液处理后的鱼肉pH、挥发性盐基氮和菌落总数结果远优于对照组,在10℃...  相似文献   

2.
以明胶与阿拉伯胶配比为囊材,Span6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硝酸益康唑微胶囊,并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微胶囊形态、粒度、药物包封率及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药物与囊材配比增大,形成的微胶囊数目越多、粒径越小,包封率降低,释放速度增大;戊二醛的用量对微胶囊膜的机械强度、微胶囊形状和粒度及分散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硝酸益康唑微囊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明胶与阿拉伯胶配比为囊材,Span6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硝酸益康唑微胶囊.并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微胶囊形态、粒度、药物包封率及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药物与囊材配比增大.形成的微胶囊数目越多、粒径越小,包封率降低,释放速度增大;戊二醛的用量对微胶囊膜的机械强度、微胶囊形状和粒度及分散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进一步挖掘海洋贝类潜在的降血糖功能。【方法】选用华贵栉孔扇贝闭壳肌为原料,以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制备工艺。【结果】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和栉江珧(Atrina pectinate)等三种海洋贝类的闭壳肌酶解产物均对a-葡萄糖苷酶、a-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抑制活性;正交试验和响应面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华贵栉孔扇贝闭壳肌制备a-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最佳工艺:复合蛋白酶酶添加量5 500 U/g,酶解温度57℃,酶解pH=7,酶解时间4 h,其酶解液中小肽含量21.64 mg/mL,a-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到31.53%。【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可优化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工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H值对肌球蛋白乳化稳定性及界面蛋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方法】设定2.0、5.0、7.0、11.0等4种pH值,通过pH偏移法探究其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肌球蛋白乳化性的影响,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罗非鱼肌球蛋白-大豆油乳液,分析不同pH值条件下罗非鱼肌球蛋白乳液的稳定性、界面蛋白组成及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pH为5.0时,肌球蛋白的乳化性最差,乳液粒径最大(P <0.05),Zeta-电位绝对值最小(P <0.05),界面蛋白α-螺旋含量最低,无规则卷曲含量最多,乳液在贮藏期内明显分层。调节pH值至2.0、7.0和11.0时,肌球蛋白的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增强,乳液贮藏7 d未分层。电泳结果显示,乳液体系中界面蛋白主要由肌球蛋白重链组成,pH 2.0和5.0时蛋白在界面发生交联聚集,而pH 7.0和11.0时蛋白在界面聚集少,与未经处理的肌球蛋白相比,乳液及界面吸附状态肌球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α-螺旋含量减少(P<0.05)。比较而言,pH 11.0条件下,肌球蛋白乳液粒径最小(P <0.05),界面蛋白分子结...  相似文献   

6.
纳微米聚合物微球的水化膨胀封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聚合物微球的深度调剖效果,利用蒸馏沉淀聚合法制备纳微米聚合物微球,并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微孔滤膜装置和驱替装置对纳微米聚合物微球的粒径、水化膨胀能力和变形封堵能力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纳微米聚合物微球为较规则均匀的球形,粒径分布集中,具有良好的水化膨胀性能;随着盐矿化度增大,纳微米聚合物微球膨胀性能变差;随着温度升高,微球的膨胀性能变强;在氯化钙和氯化镁水型中,微球膨胀性能变差;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微球膨胀性能变差;随着水化时间增长,微球的封堵性能和变形能力逐渐增强,对孔道产生有效封堵的同时又能变形通过孔道,在渗透率较低的岩心中具有更好的深度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最佳即食红毛藻加工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调味配方;以感官评分为主要指标,辅以电子鼻分析,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即食红毛藻的最佳烘烤工艺,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成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与结论】最佳调味配方为(质量分数)食糖4%、食盐2%和味精1.5%,最优烘烤工艺为烘烤时间25 min、烘烤温度107℃、样品厚度3.5片厚。经过烘烤后的红毛藻挥发性物质主要是醛类、烷烃类和芳香族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求真空微波干燥凡纳滨对虾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期为开发凡纳滨对虾即食食品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鲜凡纳滨对虾为原料,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主要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载装量A、功率B、真空度C为自变量,利用响应面法和模糊数学评价法对真空微波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以感官评定为基础对真空微波干燥凡纳滨对虾的品质进行权重分析,得到权重集K=(色泽0.335,滋味0.305,香气0.215,组织质地0.145)。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Y=84.588+1.084A+1.409B+1.700C-7.353A2-8.793B2-13.860C2,显示载装量A、功率B、真空度C对感官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真空微波干燥凡纳滨对虾的最佳工艺条件:载装量75 g,加热功率400 W,真空度0.08 MPa。在此条件下,真空微波干燥凡纳滨对虾品质良好,感官评分为(85.6±0.07)分,与预测值85.92分误差较小。【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凡纳滨对虾真空微波干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优化条件精确、结果显示直观等优点;建立的回归方程能反映装载量等三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可进行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并优化金枪鱼精巢中鱼精蛋白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其肝素拮抗效应。【方法】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金枪鱼鱼精蛋白的提取工艺,采用羧甲基-琼脂糖凝胶CL-6B(CM Sephaor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对金枪鱼鱼精蛋白粗品进行纯化,并通过坂口反应、Tricin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氨基酸分析和肝素结合力-滴定法测定样品纯度和效价。【结果与结论】确定金枪鱼鱼精蛋白的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6℃、硫酸浓度0.4 mol/L、液料比为6∶1、提取时间65 min,在此条件下得率为12.51%±1.2%。采用CM Sephaor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对金枪鱼鱼精蛋白粗品进行纯化,获得Ⅰ、Ⅱ、Ⅲ3个组分。坂口反应显示组分Ⅲ呈现阳性反应,Tricine-SDS-PAGE电泳表明其分子质量为6.5~21.1ku,氨基酸质量分数为76.90%±0.37%,碱性氨基酸质量分数为39.00%±0.27%,精氨酸质量分数为25.86%±0.32%,肝素结合力-滴定法测定结果显示组分Ⅲ的效价约为标品鱼精蛋白的2/3。以上结果证明组分Ⅲ为目标蛋白,即金枪鱼鱼精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ZnO/Ag复合粒子(ZA)对基于羟乙基壳聚糖(HCS)的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效果,并通过静电纺Pickering乳液工艺优化制备包埋有茶树精油(TTO)的纳米纤维。【方法】以合成的ZA为稳定剂,研究ZA和TTO用量对HCS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电压、聚乙烯醇(PVA)用量和接收距离为考察指标,优化纳米纤维加工工艺;以水蒸气透过法和滤纸片法研究所得纳米纤维的透气性能和抗菌活性。【结果】采用质量分数1.5%的ZA和体积分数60%的TTO,可获得最稳定的HCS乳液。最优的成丝条件为电压22kV、接收距离15cm、PVA质量分数10%,此条件下所得纤维的直径约为0.60μm,其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菌的抑菌宽度分别为(16.97±0.09)和(15.97±0.11)mm,所得纤维膜的水蒸气透过率为0.21 g/(cm2·d)。【结论】通过ZA的稳定作用,可获得包埋TTO的HCS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