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大气密度函数的定义从几何空间扩大到相空间(如压力温度等),引入了广义大气密度函数概念,讨论了这个函数的计算方法和积分特点,给出了两个简单的广义大气密度函数实例,还讨论了相空间中的大气方程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欧洲中心全球客观分析的7层月平均位势高度距平资料,计算了几种大气环流遥相关型指数与各层位势高度距平的相关系数分布。发现:大气环流异常的正压,斜压性的地理差异与遥相关型的垂直结构关系密切。综合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结果亦然。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的微波辐射计和探空数据,将两种探测设备取得的资料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点对点匹配,共筛选出187条晴空廓线、1176条云天廓线和12条毛毛雨天廓线,定量分析了各个高度层的晴天、云天和毛毛雨天气条件下两种大气探测设备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水汽密度廓线的相关性及误差情况。结果表明:3种天气条件下的微波辐射计与无线电探空仪温度和水汽密度的相关性整体较好,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的大气参数分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微波辐射计和探空的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好,并且无线电探空仪观测的大气参数和微波辐射计反演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水汽密度相关性整体上均呈现低层大气优于高层大气,温度相关性最好,水汽密度次之,相对湿度最低。通过对比各个高度层的拟合程度,发现3.5 km以下的低层大气参数精度更可靠,对于需要间接计算的大气物理量,如K指数、有效位能、积分水汽含量等,使用低层数据计算的大气物理量精度会更好。本文开展的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的大气物理参数与探空仪观测对比研究工作,对提高微波辐射计在大气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的探测精度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利用机场天气情报,考虑气层厚度、地转风速Vg、下垫面的性质、温度层结、平流性质和气层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根据下垫面高度上的地转风速、风向和850hPa高度上的地转风速、风向,给出了计算大气边界层下部垂直风切变的一种方法。并对该计算方法的误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王永忠 《四川气象》2001,21(2):23-26
本文介绍利用机场天气情报,考虑气层厚度、地转风速Vg、下垫面的性质、温度层结、平流性质和气层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根据下垫面高度上的地转风速、风向和850hPa高度上的地转风速、风向,给出了计算大气边界层下部垂直风切变的一种方法。并对该计算方法的误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用卫星资料计算我国东部地区晴空太阳辐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光的多次散射理论的离散纵标法,利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探空站的资料,计算出不同高度上分谱段的太阳直接辐射和向上,向下散射辐射,与相应时刻的卫星测值(可见光,红外通道S-VISSR计数值)进行逐步回归拟合,建立晴空状况下卫星测值与大气中各高度太阳直接辐射和攻射辐射的统计模式,并将拟合方法进行稳定性检验,据此可以利用卫星资料计算各高度分谱段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  相似文献   

7.
利用山西省神头1988年9-10月间采集的大气野外测试资料,计算了摩擦速度,特征温度,湍流动量通量。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了湍流热通量。并按稳定度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做了采样各天的热通量日变化分析。  相似文献   

8.
大气中长波辐射冷却率的省时计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辐射传输方程出发导出了计算大气向上和向下的长波通量密度的递推方法,并以实际计算证明了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具有相近的精度,而计算速度可大大提高。文中还讨论了长波辐射平均面透射率τ的简化计算方法,即E_1函数制表法和τ本身的制表法,并且也用实例计算证明了这两种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欧洲中心全球客观分析的7层月平均位势高度距平资料,计算了几种大气环流遥相关型指数与各层位势高度距平的相关系数分布。发现:大气环流异常的正压、斜压性的地理差异与遥相关型的垂直结构关系密切。综合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结果亦然。  相似文献   

10.
鉴于地转风、梯度风和平衡风各自计算风场的特点,该文利用COSMIC掩星折射指数资料,根据大气折射指数与大气密度、风场之间的关系,选用梯度风方程,建立了推算20~60 km中层大气纬圈平均风场的方法,分别与ECMWF提供的ERA-interim及NASA/GMAO提供的MERRA再分析风场资料对比验证。选用2007年1,4,7月和10月的COSMIC掩星折射指数数据,按照构建的方法计算了大气纬圈平均风场,并简单分析了大气纬圈平均纬向风随纬度、高度的变化特征及规律。计算风场与ECMWF及MERRA再分析风场资料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符合效果很好, 能够正确反映出纬向平均风场特性。1月及7月不同高度标准偏差、最大偏差随高度增加而增大,标准偏差最大约为6 m/s,最大偏差不超过11 m/s,沿纬度方向相关系数有减小的趋势,但不低于0.98,4月及10月偏差稍小,最大偏差不超过8 m/s。结果表明:利用COSMIC掩星折射指数资料通过梯度风方程计算风场,是获取中层大气20~60 km纬圈平均风场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