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滇东北地洼区铅、锌、银成矿预测数据库”的建立为例 ,简要介绍了将Access97数据库运用于区域成矿预测中的概况。根据研究 ,本区铅、锌、银矿床主要形成于地洼期 ,本文运用该数据库分析了滇东北铅、锌、银矿产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合构造运动概况划分了滇东北地洼区铅、锌、银矿床的成矿构造层 ,指出了滇东北地洼区铅、锌、银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河南南泥湖Mo-W-Cu-Pb-Zn-Ag-Au成矿区内生成矿系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河南南泥湖矿田Mo、W、Cu、Pb、Zn、Ag、Au成矿元素组合表现为斑岩型-夕卡岩型-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系统.通过对钼多金属成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空间分布规律、稳定同位素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研究成果:①以燕山期花岗岩为中心,矿种分布和成矿元素组合存在明显完整的分带,表现为以钼-钨为主的多金属、铁-铜-铅-锌多金属、铅-锌-银-金多金属的地球化学演化序列;②从岩体中心向外成矿时代表现为从燕山早期到燕山晚期的变化规律,成矿流体温度、盐度、气液比等参数亦呈现降低的演化趋势;③S、H、O、Pb同位素组成表明,南泥湖地区的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自岩浆热液;④航磁异常和钻孔资料证实地壳深部隐伏有岩浆房,该岩浆房为成矿系统供给了巨量成矿物质和能量.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储国正 《安徽地质》2003,13(1):34-43,53
对近十多年来不同研究者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重点总结了该区区域构造格架、壳幔结构、变质基底等地质构造环境,构造、沉积、岩浆作用、地质流体及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特征等主要控矿和成矿地质因素,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这对深化该区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研究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滇东北火德红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研究滇东北火德红铅锌矿床岩石地球化学和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其成矿金属和成矿流体来源,进而对其成矿机制进行探讨。围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火德红铅锌矿床为后生热液矿床,铅锌等成矿金属物质随热液进入赋矿围岩,结合围岩蚀变特征判断,其应属中_低温热液成因;闪锌矿与黄铁矿的δ34S主要分布在-17‰~-11.4‰,其S源极可能来自生物成因硫酸盐还原,与川滇黔地区铅锌矿的S同位素来源(总体来自海水硫酸盐热化学还原)有着明显的不同;矿石硫化物的Pb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较窄,均为正常Pb;Pb同位素主要来自于上地壳,有少量岩浆物质混入。上述特征表明火德红铅锌矿床为构造和岩性共同控制的后生热液型矿床,其成矿机制与典型MVT型铅锌矿相似。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综合分析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相山铀矿田成矿流体的研究现状,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矿田成矿流体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成矿温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等3个方面,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1)寻找直接、客观、有代表性的流体包裹体;2)采用红外显微镜研究不透明矿石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3)利用原位微区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墨江金矿成矿流体的形成演化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毕献武  胡瑞忠 《地质论评》1997,43(4):381-387
笔者利用矿物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手段,研究了墨江金矿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墨江金矿为中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流体属于中性-弱碱性的钠质溶液,其中的水为大气降和岩浆水混合成因,矿化剂主要来源于深部,金主要来源于海西期超基性岩和志留系金厂组浅变质岩。  相似文献   

7.
冀西北东坪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西北东坪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研究*莫测辉王秀璋程景平梁华英(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岩浆热液大气降水热液侵入岩体中的金矿床乃至岩体接触带或附近地层中的金矿...  相似文献   

8.
论有机质与金属成矿和勘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机质与金属成矿是一个处于初级研究阶段的地球化学领域。本文对其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指出了有机质在金属成矿中的主要作用以及有机烃气测量在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初步应用成果。认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可促进成矿作用、成矿过程、成矿规律、气体运移规律和成矿预测的全面认识,对有机地球化学和无机地球化学、固体地球化学与气体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与矿床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连接和相互渗透将起重要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铜、金成矿带主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涛发  岳书仓 《矿床地质》1998,17(Z1):149-152
长江中下游铜、金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金属成矿带之一,近年来与成矿带有关的基础地质、矿床地质和成矿规律等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本文分析与总结了区域成矿基底特征及地球动力学背景、成矿系列、构造、地层、岩浆岩,以及含矿流体来源、演化及矿床成因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林兵 《地质学报》1991,65(3):275-284
甘肃李家沟铅一锌矿床属同生热液沉积-变质热液弱改造型层控矿床。文中按不同成矿阶段详尽地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依据对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系统研究,作者认为,该矿床成矿金属物质、矿石硫和成矿流体的水主要分别取自基底地层、海水硫酸盐的还原硫以及渗流加热的大气降水和部分回灌海水。最后,本文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冈底斯成矿带上的驱龙斑岩型铜矿床是中国目前探明的资源量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通过研究矿床的成矿背景、矿床特征了解了矿床的基本特点和矿床形成的基础;通过研究矿床围岩蚀变及其与矿化的关系认识了矿床成矿特点;通过对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等的研究厘清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岩岩浆来源.综合以上研究建立了矿床的成矿过程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小秦岭金矿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秦岭金矿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地质意义王祖伟,周永章(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成矿流体,金矿床,小秦岭小秦岭金矿是我国主要的黄金产地。有关主要矿床类型石英脉型金矿化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次要类型蚀变岩型金矿化流...  相似文献   

13.
流体成矿系统与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贾跃明 《地学前缘》1996,3(4):253-258
对几乎所有金属矿床类型来说,其形成过程均与金属从源岩的活化、原始渗滤、矿质运移和金属沉淀富集成矿关系密切,这些过程主要是由流体的运动和作用完成的。因此,识别金属和流体的来源,追溯流体从源区将金属运载至最终成矿部位所经过的路径,以及查明金属和流体沿运移通道发生的物理、化学和时间上的各种变化及其特殊性质,可以为矿床评价与勘查提供很有价值的定量成矿信息。成矿流体的来源-运移-沉淀(-堆积)过程会以流体成矿系统的形式保留下来。对流体成矿系统和作用的全面了解可通过调查活动的和古代的两种系统获得。活动流体成矿系统是目前正在进行原始矿质搬运的系统,调查这些系统可对运移通道中的含矿流体进行取样和监测研究。古流体成矿系统包括各时代从含金石英脉到铅-锌矿脉系统的所有热液脉型矿床以及沉积喷气型和所谓层控矿床。对含矿矿物和岩石的广泛岩石学、化学、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将为定量评价与预测矿床的分布和变化提供至关重要的资料。流体成矿系统内具有一些重要特征,如各种地质要素的方向性、相关性和指示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从矿区岩性、构造、脉岩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几个方面逐层深入分析了浪贝地区有利于锑金矿床成矿的地质因素,并从大地构造位置入手,结合区内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成矿事实,对浪贝地区的金锑矿成矿远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布敦化铜矿是大兴安岭中南段一个斑岩-热液脉型复合铜矿床,包括南部的金鸡岭斑岩型铜矿段和北部的孔雀山热液脉型铜矿段。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矿体的氢、氧、硫和铅同位素系统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机制。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金鸡岭矿段与孔雀山矿段早期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至成矿晚期有大气降水的参与。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金鸡岭矿段相对富集重硫,成矿热液的硫同位素组成为+2.54‰-+2.60‰。而孔雀山矿段相对富集轻硫,成矿热液的S同位素组成为-1.84‰--1.71‰,两矿段的硫同位素组成表明硫主要来源于地球深部,铅同位素组成则表明铅具壳幔混合的特点,其来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结合大兴安岭中南段区域地质演化历史认为,布敦化矿床两个矿段的成矿作用均是由流体混合而导致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的大量沉淀。  相似文献   

16.
就剪切带金矿床的成矿热液流体的组成、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而言,很难对成矿流体的来源下明确结论。成矿流体有四种可能来源:变质的、岩浆的、地幔排气的、下地壳麻粒岩化和深循环地下水的来源。前三种来源有地球化学证据,因而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性。第四种来源因为它与剪切带流体为低盐度、高压力这一特征相矛盾而尚未被大多数科学工作者所接受。同一矿床或同一地区的成矿流体的同位素均一化提供的证据说明均一化发生在成矿流体进入剪切带之前,也就是说,在剪切带之下存在均一的流体带。与剪切带动力作用最密切相关的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参数是温度、压力和相态。流体相分离是剪切带成矿流体的普遍特征,它能反映剪切带对金矿化的控制。流体是剪切带活动性和成矿作用的介质,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是对成矿流体和成矿元素的来源有较好认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研究剪切带和成矿之间的联系中认识成矿物质来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成矿物质来源,甚至在最有利的构造环境,如流体活动和矿质沉淀的化学环境,也不会发生成矿作用。剪切带流体记录有两种方式:一是由流体与围岩间相互反应形成的蚀变矿物组合;另一是蚀变矿物和脉石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它们是剪切带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主  相似文献   

17.
白马寨铜镍硫化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系统研究金平县白马寨铜镍硫化矿地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形成于华力西期弧后盆地拉张的构造环境.并提出本矿床为幔源岩浆熔离-结晶分异,岩浆、含矿岩浆、富矿岩浆和矿浆依次脉冲式贯入成矿和成矿期后煌斑岩浆侵入破坏,并叠加成矿的矿床成因模式.从而,建立了本区铜镍矿床的成矿模型,并对该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位于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中南部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可能是一种新的铅锌矿床类型,该类铅锌矿床明显特征是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暗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从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以及峨眉山玄武岩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的研究进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认为矿床成矿时代与西南大面积峨眉山玄武岩成矿时代相近,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成矿流体存在均一化过程,区域大规模流体运移在该区铅锌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与铅锌成矿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矿床可能为“均一化成矿流体贯入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江彪  陈毓川  王成辉  张大权  白鸽 《矿床地质》2015,34(6):1295-1308
中国银矿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多样,找矿潜力巨大。文章运用成矿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银矿床进行了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的初步研究,并将其初步划分为38个银矿床成矿系列(组),59个亚系列。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与各成矿系列的演化关系归结出中国银矿床成矿谱系。研究表明,中国银矿床成矿系列结构及演化具有时空不均衡性、银矿床类型演化渐趋多样化、矿石建造类型演化渐趋复杂化等特点,文章指出了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研究对全国银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实践的指导意义,并结合银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特点分析了银矿床今后找矿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成矿流体氦、氩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矿流体氦、氩同位素地球化学胡瑞忠(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地壳现代流体成矿流体氦、氩同位素近年的研究表明,在许多大陆地热体系和古代成矿流体中,尽管氢、氧同位素显示其中的水具有大气成因的特点,但其他证据显示其中的气体组分(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