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青海祁连县草大坂菱镁矿床距祁连县城南东。大地构造位置属秦祁昆造山系(Ⅳ)北祁连弧盆系(Ⅳ-1)北祁连蛇绿混杂岩带,成矿主要与草大坂超基性岩体变质成矿作用有关。在古元古代-中寒武世大陆裂谷阶段,形成双峰式火山—沉积岩系,并伴随有超基性岩体顺层侵入,故成矿时代应属加里东早期。成矿地质构造环境为大陆裂谷大洋盆地环境。矿体赋存于草大坂超基性岩体(群)蛇纹石化斜辉辉橄岩及绿泥滑石片岩。  相似文献   

2.
鲁西铜石中生代复式岩体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铜石岩体就位于燕山早期,有五次脉动侵入活动,相应地可建立五个单元,归并为铜石超单元;岩浆末期形成细晶岩、霏细岩,热膨胀形成隐爆角砾岩、侵入角砾岩及沉陷角砾岩等.铜石岩体具有花岗岩类高位深成复式岩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建平地区首次发现的变质基性岩脉侵入于大古宙晚期紫苏花岗质片麻岩和角门(黑云)长英质片麻岩等变质深成侵入体中。普遍含有石榴石是基性岩际经受变质作用的标志。据地质产状、与围岩接触关系、岩石的结构构造和含有少量石英等特征,可将变质基性岩脉与岩貌特征十分相似的包体岩石──角门石榴斜长辉石岩相区别,这些特征也是在本区鉴别变质基性岩脉的标志。据矿物共生关系,计算变质基性岩脉变质作用的温度为721-742℃,压力在0.8949Gpa。  相似文献   

4.
乳山海阳所地区超镁铁岩多以包体状赋存于新元古代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中,成群出现、分段集中;主要岩石类型有蛇纹石化橄辉岩、辉橄岩、透闪石化单斜辉石岩、角闪石岩和少量斜长角闪岩(变辉长岩),偶见纯橄岩;化学成分上贫镁、铝,富铁、钙,m/f比值为0.92~5.44;稀土总量为9.44×10-6~88.56×10-6,∑LREE/∑HREE=215~5.93;所含微量元素与上地幔丰度比较,其中相容元素Ni,Co均亏损,不相容元素Rb,Cs,Ta,Th,Hf则均富集。从超基性岩到基性岩的微量元素变化特点可以看出,形成超镁铁岩的构造环境曾由活动陆缘向火山岛弧发生过迁移。海阳所地区超镁铁岩的宏观特征和化学成分特点与蛇绿岩中超镁铁岩差异较大,属非蛇绿岩型的超镁铁岩,为胶南造山带形成初期的深成侵入岩。  相似文献   

5.
大营子组是60年代建立的太古宙建平群中的岩石地层单位,近年1∶5万区调证实,大营子组是由太古宙变质深成岩,即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岩,以及太古宙表壳岩包体,甚至还包括了早元古代的变质辉长岩、层状变质岩,早古生代闪长岩和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等组成,已失去了原来的岩石地层意义。将其解体为太古宙叶柏寿片麻岩、曹家烧锅片麻岩、变质表壳岩组合,早元古代陈家窝铺单元辉长岩,早古生代上马架子超单元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和早二叠世八家子超单元二长花岗岩。  相似文献   

6.
青海牛鼻子梁铜镍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查力度的加大,通过化探异常查证、结合工程揭露验证,在柴达木地块周缘发现了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牛鼻子梁、夏日哈木等铜镍硫化物矿床。其中牛鼻子梁铜镍矿床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古陆块上,其成矿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杂岩体有关。岩体出露面积约8km2,平面形态呈长条状,岩体具有复合杂岩体特征,多属闪长岩-辉长岩-辉石岩-橄榄岩型镁铁-超镁铁质岩。本文通过岩体岩石特征、矿体特征、矿相学特征、岩石稀土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牛鼻子梁基性-超基性岩体产于大陆边缘环境,形成于晚泥盆世,岩浆分异充分,岩石类型丰富,岩体中硫化物丰富,矿床至少经历了岩浆期、矿浆期、热液期3个成矿期和4个成矿阶段,成矿类型应为岩浆熔离型、熔离贯入改造型,并有后期热液叠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疆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地区的晚元古代超基性岩岩石化学特征的研究,笔者认为它属于高镁低、铁、贫铝型的橄榄岩—辉橄岩类的超基性岩。该超基性岩产于大陆边缘活动带,局部具有岛弧的某些特征。阿尔金山地区晚元古代起基性岩处于由大陆边缘活动带向稳定区过渡,接近稳定区;而西昆仑山地区的晚元古代超基性岩则相反,接近大陆边缘活动带(具边缘海区域特征)。岩石化学反映的特点与两地区现存的大地构造特点及地质特征所存在的差异性相吻合。 根据对超基性岩岩石化学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西昆仑地区塔里木地台的南界,应以康西瓦—赛图拉大断裂为界,南侧属喀喇昆仑地槽。阿尔金山地区塔里木地台的南界以阿尔金大断裂为界。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市场上常见翡翠的矿物组成、岩石类型的研究可知,翡翠是由钠铝质辉石(硬玉、绿辉石、钠铬辉石)和少量钠长石、钠质闪石组成的一种矿物集合体,其岩石类型主要为钠铝质辉石岩。根据钠铝质辉石岩中端员组分的量比关系,翡翠又可划分为:纯硬玉岩、纯绿辉石岩、纯钠铬辉石岩及它们之间过渡类型岩石。在此研究基础上,将翡翠定义为"具有宝石学价值的钠铝质辉石岩"。  相似文献   

9.
鲁苏皖一带发现的呈串珠状含金刚石基性—超基性岩体,其金刚石成因是否相同?该文通过对比分析基性岩中与典型金伯利岩中产出的金刚石在晶体形态、粒径、晶面蚀像、金刚石类型等差异性,金刚石含矿母岩对比研究,金刚石在容矿岩石中分布,分析总结鲁苏皖一带基性超基性岩中金刚石的成因。超基性金伯利岩中金刚石成因为地幔捕掳晶成因,基性岩中金刚石多为岩浆结晶成因。  相似文献   

10.
东天山黄山-镜儿泉地区分布有众多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岩体成群成带分布,受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和断裂构造控
制。为进一步确定黄山-镜儿泉基性-超基性岩带的侵位时代、成因和大地构造背景,对选自黄山岩体辉长岩相中单颗粒锆石进
行了LA-ICP-MSU-Pb定年研究,将其结果[(284.5±2.5)Ma]与黄山岩体和黄山-镜儿泉一带其他基性-超基性岩中已有的定
年成果进行了对比,并结合近年来该区研究成果,分析得到黄山辉长岩侵位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此时正值东天山后碰撞大规
模岩浆侵位和成矿时期。黄山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1.
胶南造山带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由晚太古代胶东岩群、早元古代荆山群及粉子山群、中元古代海州岩群、晚元古代震旦纪朋河石组等变质地层和早一中元古代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榴辉岩,晚元古代花岗岩类、榴辉岩等组成。这些岩石记录了造山带形成演化历史:2900~2800Ma,胶东岩群中基性火山沉积岩形成,于2500Ma遭受中压相系角门岩相变质变形作用,之后有少量基性岩浆侵入。2408~2000Ma,太古宙陆核周缘线性活动增强,形成裂陷盆地,沉积了荆山群和粉子山群(海相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夹基性火山岩建造),于2000~1800Ma遭受区域低、中压相系角闪岩相局部麻粒岩相变质变形作用。中元古代,扬子(华南)板块北缘在统一基底上裂陷,沉积了海州岩群,华北板块南缘则为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携带榴辉岩沿裂谷侵入。晚元古代早期,扬子(华南)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下地壳发生广泛重熔形成大量同构造(造山)期花岗质岩浆,并与板块碰撞过程中形成的榴辉岩一起沿碰撞带侵位,形成晋宁期荣成超单元变质变形花岗岩类;之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对接拼合,造山带发生由南东往北西的过冲推覆作用,形成中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震旦纪早期,以玲珑超单元为主的弱变形花岗岩类侵位,随着造山带的隆升作用,在造山带  相似文献   

12.
Kalarsky岩体是沿阿尔丹南部边缘分布的规模巨大的DjugdjurKalarsky辉长-斜长岩岩带的一部分。本文研究了代表典型地球早期(前寒武纪)发展史、在行星水准上发育的这个特殊杂岩体的构造-物质组分、形成的阶段性及其继后构造演化。辉长-斜长岩杂岩体产于前寒武纪克拉通化地块交接处及其褶皱的流动性较高的框架中。该杂岩体由两个岩浆岩共生组合组成:硅铝质(斜长岩及辉长-斜长岩)及镁铁质(基性-超基性岩)。体积上前者明显小于后者。这两个岩石共生组合的锶同位素比值都特别低,说明其原始岩浆的地幔属性,是在一个相对宁静的背景中在早期分异出来的产物。辉长-斜长岩杂岩体的演化明显分3个阶段:早期是圈闭结晶岩并将其极度加热的阶段,是庞大的具对称构造的地块的形成阶段;中期是地块的最终固结阶段,在此期间发生了褶皱变形,是高压变质作用的初期阶段;晚期是发生刚性变形,形成辉长-斜长杂岩岩体的岩浆岩岩墙群、链状构造及雁行构造,并发生最大高压变质作用的阶段。文中对与辉长-斜长岩杂岩体共生的似榴辉岩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金川矿区位于河西走廊北侧,阿拉善地块南缘的龙首山中,主要由震旦亚界及前震旦界组成,有混合岩,云母石英片岩。石英绿泥石片岩,黑云母片麻岩。白云质大理岩及加里东期,海西期花岗岩、斜长角闪岩脉及超基性岩体(辉橄岩、橄榄岩)。龙首山为一复式向斜。褶皱轴走向北50°西,大体属加里东期。超基性岩体也倾向南西,缺失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分布于龙首山南坡。缺失三迭系、侏罗系及白垩系,主要分布于龙首山西端及矿区内,新生界分布于金川河谷及山间低凹地带。根据钻探资料,在龙首山北侧第四系已钻过900余米。  相似文献   

14.
沿着山东半岛的南海岸,发育一条由榴辉岩、超基性岩和基性岩组成的镁铁、超镁铁岩带。自东北向西南成群集中分布在荣成、日照、莒南、赣榆和东海等地。前人曾对东海、莒南、日照地区的榴辉岩做过比较详细的研究。对其形成的时代多认为是前寒武纪的产物。荣成地区的榴辉岩类主要分布在腾家集、大疃等地(图1)。它们有两种产出,其一产在超基性岩内,呈透镜状、脉状产出,产状与超基性岩似一致,突变接触。其二产在胶东群变质岩系中。直接围岩有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大理岩。单个岩体多呈透镜状,似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广西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岩基划分为4个超单元和22个单元,并根据各单元间接触关系和40个同位素年龄数据,建立了本区花岗岩的地质年代表,即分别形成于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和中三叠世等4个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招远苏家庄子超基性岩岩相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判别,提出了胶北地体中的苏家庄子超基性岩是太古宙不成熟陆壳在拉张环境下侵位的幔源岩浆产物,其原岩为橄榄辉石岩或辉橄岩,后期经强烈热液交代或蚀变形成蛇纹岩,矿物成分以蛇纹石为主,具有典型的蛇纹网脉状结构的交代蚀变型岩石。微量元素显示亲石元素Ba,Sr,V偏高,Cr,Zr偏低,亲铜元素Cu,Pb,Zn,As明显偏高,Ag,Au,W偏低,亲铁元素Co,Ni偏高,Mo偏低,以富亲石元素和亲硫元素为特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属LREE富集右倾型,稀土总量∑REE低于通常的洋脊玄武岩,类似岛弧玄武岩的配分模式,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均较低,记录了流体的次生交代在蛇纹石化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的氧化作用。胶北地体中超基性岩参与构建了太古宙时期由不成熟陆壳向成熟陆壳演化的进程,它与太古宙基底岩系一起构成花岗-绿岩地体中胶东金矿的初始矿源层,参与了胶东金矿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对山东蒙阴地区的3个金伯利岩带的金伯利岩、辉绿岩、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伯利岩的岩性偏碱性且富钾,K2O、TiO2、P2O5比一般的超基性岩石含量明显高;微量元素中Ba、Th、Ta、Cr、Ni元素含量明显高,Sr和Y、Yb含量相对原始地幔偏低。金伯利岩稀土元素总量偏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总体无明显的Eu负异常。暗示了深部地幔成因的金伯利岩岩浆分异程度较低,基性程度相对高,岩浆混合了深部的榴辉岩和相对较浅的地幔橄榄岩,可能存在二辉橄榄岩和榴辉岩、花岗质等包体捕掳体来源的混杂性。从地幔深部的高温高压的环境下,金伯利岩岩浆携带深部的金刚石矿物捕掳体沿辉绿岩侵位通道侵入上涌,在接近地表,温压骤降,岩浆岩隐爆就位,最后形成常马、西峪、坡里三个金伯利岩带。  相似文献   

18.
翡翠定义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市场上常见翡翠的矿物组成、岩石类型的研究可知,翡翠是由钠铝质辉石(硬玉、绿辉石、钠铬辉石)和少量钠长石、钠质闪石组成的一种矿物集合体,其岩石类型主要为钠铝质辉石岩。根据钠铝质辉石岩中端员组分的量比关系,翡翠又可划分为:纯硬玉岩、纯绿辉石岩、纯钠铬辉石岩及它们之间过渡类型岩石。在此研究基础上,将翡翠定义为“具有宝石学价值的钠铝质辉石岩”。  相似文献   

19.
桂北台隆区是我国少数几个基性超基性岩广泛分布区之一,受四堡、寿城两条深断裂控制集中分布于龙胜三门岩区和罗城宝坛岩区。成矿基性超基性岩构造条件、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等与我国主要铜镍硫化矿区甘肃金川、吉林红旗岭相似。该区具有良好的铜镍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表明,发育于胶南造山带日照地区的变质岩系,为一套以变质变形的侵入体为主,其中含有不同地质年代地层包体的变质杂岩。笔者等通过区域对比,将这套变质岩系中的变质地层厘定为胶东芝群及荆山岩群。胶东岩群仅出露苗家岩组,岩性单一,分布零星。荆山岩群发育相对较齐全,有野头岩组及陡崖岩组,主要岩石组合为黑云变粒岩、透辉透间变粒岩、石墨透辉变粒岩、富黑云变粒岩、黑云(二云)片岩、线粒岩、大理岩、石英岩、斜长角闪岩及石榴蓝晶片岩等,其原岩为一套浅海相泥砂质碎屑岩、泥岩夹火山岩、碳酸盐岩的沉积建造。日照地区荆山岩群与胶北地区的荆山群具有大致相同的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及大地构造环境。取自其陡崖岩组中变质岩石的错石U-Pb年龄为2146.8Ma和2279.2Ma,其时代应属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