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横山山体地质条件及因地下采空而诱发出的山体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对采空区地表山体的变形破坏进行了工程地质力学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横山山体之下3号煤层的采动坍陷是引起山体变形破坏的直接原因;毗邻山体的电厂区地表隆起变形破坏,是因采空区上覆岩层在坍陷时所产生的向电厂方向的蠕动,致使厂区地基土遭受挤压和变形的结果;随着3号煤层采动的结束及其上覆岩层坍陷过程的完成,电厂区将会恢复到稳定状态。 通过分析,山体岩层倾角增大时有无地下采空影响的山体变形破坏的不同特征,得出了同时具有地表侵蚀临空面和地下采空临空面的山体与仅有地表侵蚀临空面之斜玻的山体变形破坏是不同的。从不同模型材料所得实验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此模拟实验在理论上和实际中都有很好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采空区地表山体侧向变动,不同于一般天然山坡,也与采空区一般上覆岩层的变形破坏有异;它是二者复合机理的效应。本文在分析考察了毗邻电厂的横山顺倾构造山体、剖析了地下采空情况认为:山体侧向变动中,软弱夹层有决定性作用,变动范围、速率和规模与地下采空有关;并利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探索了采动引起山体应力场及变动规律。结果表明,山体岩层的变形、位移、破坏、由直接顶板向地表发展,采空坍陷诱发了软弱夹层的蠕滑,则产生山体侧向滑移;电厂区地表隆起变形是山体侧向滑移挤压地基土的反映。通过现场实际调研、变形观测资料分析与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坍落拱梁”的成生效应、挤压蠕滑效应、失稳效应;揭露了顺倾构造山体在采空影响下,具有地表、地下的“复合临空面”的“复合应力场”中“复合变动”的“复合机理”;并提出这种山体侧向变动机理的典型地质模式,借以论证山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正>6月24日,禹州市委常委王东风带领国土、水利等部门负责人,冒雨奔赴浅井镇、方山镇调研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浅井镇、方山镇,王东风分别听取了浅井镇政府负责人关于书堂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和方山镇政府负责人关于庄沟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情况的介绍,对两镇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措施和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强调指出,当前汛期已经来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书堂村和庄沟村  相似文献   

4.
西峡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老界岭南麓,有"八山一水路点三,只有零点七分田"之称,是一个典型的深山县,也是地质灾害多发县。经排查,全县现有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点152处,共涉及全县15个乡镇82个行政村169个村民小组1116户3965口人。2003年至今,我县共发生地质灾害60余起,有7处发生过重大山体蠕动、滑坡、崩塌现象,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000余万  相似文献   

5.
西峡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老界岭南麓,有“八山一水路点三,只有零点七分田”之称,是一个典型的深山县,也是地质灾害多发县。经排查,全县现有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点152处,共涉及全县15个乡镇82个行政村169个村民小组1116户3965口人。2003年至今,我县共发生地质灾害60余起,有7处发生过重大山体蠕动、滑坡、崩塌现象,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000余万元,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是由不良地质作用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现象,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种.其形成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地质灾害隐患是指潜在的地质灾害点或区段.已经发生了的是灾害,可能要发生的是灾害隐患.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到突发性外界因素影响,紫金山金铜矿区赤水巷道出口出现山体滑动变形现象,影响矿区安全生产。文章对该山体进行地质环境、岩土性质和滑坡体稳定性分析后,判断其有进一步滑动趋势,建议利用矿碴堆场的巨大重力和侧向土压力,对该山体进行治理。此治理方法可对条件相似的矿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地质灾害,是由不良地质作用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现象,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种。其形成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地质灾害隐患是指潜在的地质灾害点或区段。已经发生了的是灾害,可能要发生的是灾害隐患。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处置一般采用避让搬迁、工程治理及监测预警三种方法。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一般是针对稳定性差、威胁严重、工程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对  相似文献   

9.
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多变,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
蒙阴县汇泉峪地区石灰石资源开采历史悠久,过去粗放式开采造成山体及周边土地破损、占压严重,矿山废弃多年未得到有效治理。为消除破损山体视觉污染、地质灾害隐患,减少山体周边水土流失,实施了废弃矿山综合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矿区基础地质调查和现状测绘,综合分析了废弃矿山开采现状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结合建筑边坡、结构设计等建筑方面的相关要求,深入分析矿区地质条件、采石立面岩体特性和周边基础设施情况,详细介绍了桩板式挡土墙后覆土绿化的采石面治理方式,分析了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效和适用条件,为露天开采矿山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体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已经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对山体滑坡的治理、预防已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测量在对山体滑坡的监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近年来,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例如地震、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地面沉降、隧道塌陷、涌水及堤防渗漏等,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等危及人员生命,造成财产损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由于地质过程导致地质体或地质环境变化而造成灾害的地质过程,都可称之为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山区交通事业的发展 ,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加剧 ,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其中突发性的山体崩塌往往造成车毁人亡的恶性事故。作者通过对今春发生在“丽浦公路”和“金温铁路”线上的两起山体崩塌实地考察和背景资料分析 ,初步得出 :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多组断层交汇和刚性的地层岩性 ,是山体崩塌的地质基础 ;建设施工破坏边坡和降雨 ,是山体崩塌的诱发因子。最后提出 ,在交通设计、施工和验收中必须加强防患地质灾害 ,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地下采煤会引起地表沉降、变形,甚至引发山体、河堤滑坡等地质灾害。采动坡体的稳定性研究一直是采矿工程中实际关心的问题。该文首先介绍分析了概率积分法移动变形稳态、动态预测模型以及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单滑面采动坡体稳定性预测模型,提出了使用概率积分法结合Knothe时间函数对采动坡体稳定性进行预测分析的方法,并使用C#及XML Schema语言编制了相关的计算程序。最后,结合一个工程实例对采动坡体稳定性和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预测与分析,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得出了采动引起的坡体下沉是影响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在坡体拉伸阶段进行注浆加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辖区面积1612平方公里,人口36万,是豫南地质灾害易发区,因地形关系,切坡、削坡建房等,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城区、乡镇街道及边远山区,防控区域形成隐患点多面广。截至目前,新县已查出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山体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人为造成的危岩体和不稳定斜坡等4大类107处,其中崩塌4处、泥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采石场‘边开采边治理’,看上去误时误工,实际上这样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日前,在焦作千业水泥有限公司采石场采访时,负责人马东这样告诉记者。"你看,矿山开采必然对山体产生破坏,产生边坡失稳、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对附近居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在开采中治理能有效地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治理,改善环境,减轻和缓解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破损山体,改善空气质量。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同时,厂区  相似文献   

17.
一、概况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山地多,山体稳定性差,人为工程活动强,台风暴雨活动频繁,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多发区,是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城市。至2012年末全市共有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1825处,  相似文献   

18.
信息在线     
政策·法规曾培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排查隐患近来,我国各类地质灾害进入多发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指出,随着雨季来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近日,南阳市市民意外地发现,在南阳一套节目中,主持人正在用柔美的声音播出:21日傍晚至22日全市阴有暴雨,局部有特大暴雨,地质灾害预警指数为三级,较易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这是南阳市国土资源局和南阳市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全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机制的运行,是南阳市地灾环境管理工作的一项新举措。每年的4~10月是地质灾害的多发时段,为了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的损失,确保安全度汛,在整个汛期,尤其在强降雨时期,在天气预报节目中增…  相似文献   

20.
浅谈广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从地质灾害防治的角度,在源头上预防或减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以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及危害的前期工作,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广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山地多,岩溶发育,河流切割强烈,山体边坡岩土体性质差,稳定性差,是地质灾害多发的省区之一.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广西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在广西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对广西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涉及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