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页岩气革命"将产生巨大全球政治经济影响。美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是一系列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发生的,但归根到底依赖于美国比较彻底的产权保护和自由竞争市场结构。中国距离"页岩气革命"还有很大差距。"页岩气革命"改变全球油气市场。加快了全球油气生产中心西移、消费中心东移的趋势。全球油气市场上的竞争将越  相似文献   

2.
边境旅游发展是中国-哈萨克斯坦(以下简称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在总结边境旅游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针对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边境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在深入剖析边境旅游发展基础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边境旅游的建设目标、发展重点类型及合作方向,根据旅游资源禀赋与分布、基础设施条件与开发难易程度将中哈自由旅游区空间布局确定为"一大核心,四大片区,多个景区",并提出了建设的保障措施。保障措施包括全力推动中哈双方互相成为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实施对等的"3日游"免签政策,批准中国公民赴哈萨克斯坦"3日免签"旅游;将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3日免签"延长至"15日免签";高位谋划和尝试建设中哈自由旅游区,建成国际旅游商务区;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边境自驾游和休闲度假游等。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将深化国有煤炭企业改革,推进煤炭监管体系改革,加强煤炭法规制度建设和煤焦领域反腐败。"9月16日,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在第五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2014低碳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要推动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消除权力寻租和滋生腐败的土壤和空间。  相似文献   

4.
《西部资源》2014,(2):56
<正>"中国铜加工产业基本上没有国际铜价话语权。"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专家马世光近日于天津召开的2014中国铜加工产品及装备发展探讨会上作题为"中国铜加工业发展概述"的报告时表示。他介绍,自2005年开始的铜的高价位有很强的中国元素。由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与美元的利率差和国内偏紧的信贷政策,导致进口铜的融资需求远大于商品需求。他指出,中国铜消费占全球45%,对国际市场铜依存度高达75%,这推升了国际铜价。尽管如此,铜价  相似文献   

5.
《西部资源》2012,(4):45-45
页岩气是一种赋存于泥页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开采出来的页岩气就是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在世界上,美国率先进行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并在近年实现技术突破,带动国内天然气产量飙升,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下降。2010年全美页岩气产量达到1,379.2亿立方米,占美国天然气产量的23%。2011年全美页岩气产量超过1,700亿立方米,远超过中国常规天然气1,011.15亿立方米的年产量。有专家甚至预言,美国将凭借页岩气实现能源独立,称之为美国的"页岩气革命"。页岩气的发现,为人类打开了一扇新的能源大门,也令全球的能源结构、价格机制、气候政策、地缘政治受到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2012,(6):32
美国"页岩气革命"也激发了全球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强烈兴趣。但美国的开发模式能否复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首先,需要发达的管道基础设施。美国有210条天然气管道,超过48万公里,覆盖每一个主要市场和页岩气区,这减少了开发的前期投入,是页岩气开发具备效益的直接基础。相比之下,欧洲和中国的管道  相似文献   

7.
《西部资源》2013,(1):50-50
稀土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环境保护、新能源汽车和风力发电等部门,是未来新兴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关键性战略资源。中国是全球第一稀土资源大国和生产大国。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源保护措施的加强,国际稀土市场供应趋紧,国外矿业公司加大了稀土勘查和开发力度,全球稀土资源和供应格局将发生改变,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李健  宁越敏  汪明峰 《地理学报》2008,63(4):437-448
全球化与生产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引导了社会生产组织的变革, 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深入 到产品内层次, 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等开始被纳入诸多学科研究体系, 并更好地解释 了当今全球生产组织的新变化。文章首先从全球生产网络概念及研究综述入手, 探讨了计算 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的一般组织框架; 其次, 以价值链- 微笑曲线为对象对计算机产业全球 生产网络的价值分配及空间竞争性进行实证研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计算机产业全球生 产网络中的企业组织及其权力分配关系; 再次, 分析了目前中国计算机产业生产网络价值分 配结构及空间竞争性, 探讨中国大陆计算机产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根据美国对页岩气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结合我国页岩气开发现状,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页岩气产业发展前景,认为海拉尔盆地、松辽盆地、二连盆地、阴山山间盆地群、鄂尔多斯盆地、银额盆地等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开发前景,并提出了加快内蒙古自治区页岩气产业科学发展的对策,包括制定内蒙古自治区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战略规划[1],举出了内蒙古自治区页岩气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等。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我国页岩气勘探井成本高达亿元,并且开发面临多项技术挑战,风险过大,因此前两轮页岩气中标区块大部分开发仍进展缓慢。关键是中国企业要知道哪些技术适合中国特定区块页岩气的开发并做到有效,这将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所在。"不管中标的区块将来产出有多少,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够摸索出一套真正适合中国西南上扬子地区海相沉积盆地的页岩气开发技术体系,形成页岩气开发商业模式,这其实也是美国所有独立油气公司中价值最大的部分。"北京泰坦通源天然气资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泰坦通源")董事长王静波如是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产业的模块化发展以及产业链分工的细化,在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国际第四波次产业转移浪潮开始呈现出产业集群化转移的规律与趋势。阐述了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内涵及原因,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的特征及集群化转移的规律性;在对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历程及特征的分析基础上,认为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发生与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支撑和制度环境,而产业集群化转移将成为中国区域产业转移模式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2.
苏念  薛德升 《热带地理》2014,34(6):814-822
政府间国际组织作为政治全球化中的一个重要作用者,体现出不同于经济维度的全球化联系。文章运用链锁网络模型计算中日两国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两两连接度,分析中日两国的全球国际政治联系的图景与差异。研究发现:1)中日两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办公室数量接近,但日本的全球联系强于中国;2)在与中日两国联系较为紧密的国家中,日本与它们的联系普遍强于中国;3)中国与亚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的联系在中国的全球政治联系网络中占据相对重要的地位,而日本的全球政治联系主要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之间。最后从战后国际政治秩序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对上述差异进行分析讨论,对中国未来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政府间国际事务及如何提高国际政治影响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结合计算判断法和经验对比法,构建了葡萄酒产业生命周期模型,从产业规模、产业市场结构、技术进步与效率以及政府角色四个维度出发,对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阶段进行综合评判。应用皮尔生长曲线测算了中国葡萄酒产业各阶段演进时间、产业发展规模与速度以及产业峰值。结果表明,中国葡萄酒产业正处于成长期早期阶段,并在产品研发、产品市场消费结构、技术创新、产业组织提升等方面正进入一个重大的调整与升级时期。2013年和2019年分别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起飞点"与"飞跃点"。2026年开始中国葡萄酒产业将进入成熟期,届时产值将达到1 216.598×108元,并不断趋于产业饱和值1 541.949×108元,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本研究对制订与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相吻合的政策,以实现产业的长期动态协调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尺度视角下的产业价值链与空间升级研究框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出口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驱动下,中国积极加入全球化进程并快速实现产业升级。进入21世纪后,在面临成本上升和制度环境变化等诸多危机和挑战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这从根本上重塑了产业组织和空间结构,改变着中国制造业在地方、区域乃至全球出口市场中的角色功能和影响力。基于文献分析,论文将产业升级划分为价值链升级和空间升级2种模式,并分别从全球、国家、区域、地方、企业等多尺度视角下探讨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机制及其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 价值链升级和空间升级现象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是产业升级的2个侧面,综合两者的分析框架能更全面地反映中国产业升级的现状;② 中国产业在升级模式上体现了复杂多样性,已有研究关注的产业升级模式较为单一,未来应更加关注中国产业升级路径和方式的非线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特征;③ 中国产业升级是由全球、国家、区域、地方、企业等多重尺度力量相互耦合下共同驱动的,透过多元地理尺度融合的分析框架解读产业价值链升级和空间升级机制,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产业的发展和赶超之路。  相似文献   

15.
王楠 《西部资源》2014,(4):62-62
<正>9月中旬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在结束油气田的零回合选择后,将寻找有技术和经济实力的企业开始合作,通过开始国际合作扩大产能。为此,公司对全球行业企业进行研究,确定了在深水、页岩和重油开发不同领域进行合作的潜在国际企业名单。根据该名单,深水开发潜在合作伙伴有145家,页岩气开发潜在合作伙伴114家,重油合作伙伴104家。国家石油公司选择的标准主要包括:技术能力、战略、融资、执行  相似文献   

16.
《西部资源》2012,(6):24
记者近日了解到,最新发布的《全球风电发展展望2012》报告预测,到2020年风电可以供应全球12%的电力需求,2030年将会超过20%。其中,中国到2030年风电装机量将占全球装机量30%。数据显示,2010年底,风电累计装机量达到44.7GW,2011年底为62.3GW,报告预测到今年底这一数据将达到80GW。在国际能源署"国内国际能源、环  相似文献   

17.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向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山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国际山地中心中国委员会和中国地理学会跨境流域与区域合作研究组于  相似文献   

18.
李涛 《西部资源》2014,(2):25-25
<正>近日,重庆市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签订《重庆市涪陵页岩气开发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和输配气系统建设领域加强合作,力争2015年底前形成50亿立方米/年的页岩气产能,不断提高页岩气综合利用水平,推进重庆页岩气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9.
《西部资源》2012,(4):F0004-F0004
结合国内与国际稀土发展形势,本届论坛将针对全球稀土生产、科研、应用及各领域的发展情况与趋势展开研讨。论坛主题拟定为“全球稀土及其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与共赢”,同期配套举办“2012国际稀土新材料产品、装备、技术成果展览会”  相似文献   

20.
核电工业的发展和布局,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以及国家竞争优势等密切相关,对全球核电工业空间格局演变及国家核电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世界34个核电国家和198座核电厂数据,本文首先梳理了世界核电工业的发展阶段和空间布局;进一步运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弦图、网络拓扑关系图,从产业链和贸易网络角度综合评价国家核电产业竞争力,从而对世界核电工业地理格局进行了多维度剖析。结果表明:核电在发达国家能源生产中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核电工业宏观布局现以欧美为主,但亚洲正成为全球核电工业布局的重心区域;全球核电厂微观区位布局主要靠近电力需求集中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国家间核电产业竞争力差异显著,国家地位呈现明显的等级体系和中心-外围结构,地缘邻近性和集团化特征明显,美国、俄罗斯等核电强国居垄断地位。本研究以期为中国核电产业发展提供国际经验借鉴,并从增强核电产业链核心环节竞争力的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