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巴林石属玉石类观赏石,主要用于印章石,与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鸡血石齐名,为中国四大印章名石之一。传说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后举行的庆功宴上,属下向他奉献了一只由巴林石制成的酒碗,这只碗质地晶萤剔透,颜色艳丽,湿润油光,成吉思汗赞道,此乃"腾格里朝鲁",蒙语天赐之石的意思,从此巴林石的美称"天赐之石"流传到今。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往被作为奢侈品的宝玉石、观赏石及印章石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亲睐和关注。为了满足广大爱好者的了解和需要,就常见宝玉石、观赏石类等基本知识分期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家中客厅与餐厅间的门壁上悬有一件瓷花插,平时插三两枝鲜花,扶疏雅致,虽是点缀之物,但却极其夺人眼目,有朋友来第一眼看上的就是这件东西。 此花插是收藏家郭先生送我的一件浅绛彩瓷,为光绪二十七年(1901)烧制,是浅绛瓷绘名家俞子明的作品。花插通高25厘米,直径9厘米,造型古朴精致,图案雅净可人。瓷画的题材为“叱石成羊”。画面有两人席地而坐,一位袒胸露乳,神态雍容高贵、满蕴仙风道骨,握鞭指石,石露羊角;一位蓝衫高髻,身背斗笠,绰手静视。书法题款为:“叱石成羊。辛丑冬月,俞子明作。”嵌朱红印章“子明氏”。 世间事物不可至于大雅,也不可趋于大俗。至雅则缺乏亲切与生气,  相似文献   

4.
巴林石     
巴林石因产于巴林右旗而得名,与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和昌化石并称"中国四大印石"。元代以后,用石料刻制各种印玺名章成为时尚,特别是以篆文刻制的各种印章成为绘画和书法艺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10日至17日,云南省举办"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应云南省观赏石协会邀请,内蒙古观赏石宝玉石协会一行四人,由元重举会长带队前往参观,并对云南省石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就如何加快我区石产业发展,学习和借鉴云南省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一、云南省把石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70年代被上海文物商店出价100元收购的12方吴昌硕刻的田黄石印章如今价值几何?号称印章之王的田黄石如今在艺术品市场上走势如何?这12方曾被估价100元的印章如今价值多少?资料显示,1999年10月27日嘉德公司曾在北京以18.7万元拍出过一方吴昌硕刻的田黄石印章。分析家指出自那以后中国精品古玩的价格几乎上涨了300%有余,收藏界整套印章又贵过散章,这样估算下来这12方印章的市场价值起码在4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说起内蒙古的黄河石,凡熟悉黄河石者,都会想到一个人,他就是内蒙古观赏石宝玉石协会高级顾问李海负先生.黄河石早已有之.上世纪80年代初,在爱好者的视野里,它还不是观赏石,也未曾有人于黄河边采集黄河石.其主要品种“木纹石”,曾作为大理石的荒料和工艺石材被人开采.当时,李海负在内蒙古地质研究队从事地质工作.一次,他与同事在黄河沿岸的清水河县进行地质考察,被老乡砌墙用的一种石头所吸引.石头上分布的红色条带,极似木纹,当地人称之为“木纹石”.他顺藤摸瓜,沿黄河岸边一路寻找,在小缸房、窑沟、单台子等地,都见到了这种石头.返程时,汽车沿着黄河岸边行驶,他想,既然这一带到处有这种石头,黄河砾石中也应该有.就让司机在一个地方停车,他一个人走到河边,果然捡到一块拳头般大小的木纹石,证实了黄河砾石中有图纹清晰的木纹石.这种砾石,正是如今黄河石爱好者们寻找的对象,因为好的黄河石,就出自这种被河水冲刷的砾石之中.他拾起的这块石头,也是内蒙古境内黄河石第一次被人有意识采集的标本.  相似文献   

8.
徐天祥  叶冰 《地理研究》2004,23(1):135-136
迷茫的时代是理性精神失落的时代 ,也是人类行为迷失的时代。人类行为迷失的时代 ,理性精神则是夜空中闪烁的启明星。今天当许多人为城市时代的到来欢呼时 ,静心再读霍华德先生 1898年所著的《明日的田园城市》 (中译本由商务印书馆于 2 0 0 0年出版 )一书 ,我们则为中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感到些许忧虑。尽管此书已出版 10 0多年了 ,但这部“注定成为 2 0世纪城市规划全部历史中最有影响和最重要的书” (科林沃德 ,1998)所表达的思想 ,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其理性精神光芒和历史价值。领悟它的思想内涵 ,有助于我们从理性角度认识我国城市化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  相似文献   

9.
巫神之玉     
《西部资源》2012,(4):62-65
距今五千年左右,地球上正孕育着人类最早的文明。古埃及用金字塔表达对太阳的崇拜,古巴比伦人建造了理想中的空中花园,而在古老的中国,那是一个没有文字记载充满想象的传说的时代。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一九七一年八月的一天下午,内蒙古东南部的一个下村庄附近,村民张凤祥正在田里干活,忽然听他手中的铁铲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拨开浮土后,一块厚重的石板显露出来,石石板下面是一个仿佛人公开凿的石洞,在  相似文献   

10.
火堆里抢下的木雕 1978年,齐白石家乡湘潭的刘艳平无意中发现了一张精美木雕床,当她拂去灰尘看到“木人”的印章落款时,意识到美术史上一段空白即将由这件木雕来填补,从此开始了十八年的漫长收集。“现在只有最穷的人还用这种老土的睡床,在湘潭这些床都是弃置在柴房当柴火烧的,所以我手脚要快,慢了说不定连一块板都找不到,有几次我是在火堆里把这些东西抢下来的,他们以为我是疯子。” 精致的木雕展品很具吸引力,但是否出自齐白石之手,有待专家鉴定。 两名广州美术学院的学生正在仔细查看木雕上有关齐白石的落款。展览还未  相似文献   

11.
《西部资源》2014,(1):59
<正>绿松石的作用绿松石从颜色以及质地上形成一种标准,它经常被镶嵌在金、银、铜器上进行装饰。既美丽又富有民族特色,绿松石的作用还可以成为药品,也可将绿松石碎屑作为颜料。在我国西藏地区绿松石对他们来说是被格外崇敬的,是护身圣品。绿松石的作用除了以上说的,另一种灵性作用是美国印第安人认为绿松石是大海以及蓝天的精灵,给人带来吉祥和好运,被誉为幸运之石。绿松石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水滑石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因其特殊的晶体化学性质,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阻燃性和离子交换性,广泛应用于化工、材料、环保和医药等领域。本文综述了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水滑石在PP中的应用进展,以及水滑石作为PP阻燃剂的优异性能,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广东汕头礐石地区景区内各类花岗岩地貌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表调查和洞穴调查,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礐石地区花岗岩的地貌特征、成因及形成年代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礐石山由燕山晚期花岗岩构成,于中更新世晚期之前就受风化作用;礐石花岗岩石节理的性质和礐石地区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下产生的风化作用,是形成礐石花岗岩地貌的基本因素;礐石地区花岗岩山体主要分为石蛋山、峰林山、馒头山3种类型;洞穴可划分石核洞,崩塌洞穴,裂隙洞和龛4类。  相似文献   

14.
海权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尽管从地理上看,中国是一个陆海复合型大国,但在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作为陆权大国存在的。进入后冷战时代,由于经济基础、政治导向、外交政策、地缘政治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作为陆海复合型大国的中国开始释放其海权潜力。在对现代海权功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后,中国海权观念也因此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战略海权观、合作海权观、复合海权观、经济海权观和海洋国土观。在上述理论化系统化的海权观念的影响下,航空母舰开始进入了中国海军的战斗序列,中国由此进入了航母时代,中国海权的发展与演进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宋洁 《地理教学》2011,(20):29-30
当前生态城市、人与环境和偕发展等概念持续升温,环境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培养环境教育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新需要,高校也开始没立环境教育专业;我校是中国较早开始并注重环保教育的中学之一,环保教育、绿色校园行动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更好的为社会、为学校、为学生服务,是我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印章,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她以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和丰厚深邃的文化内涵,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闪耀着华夏民族的智慧光辉。  相似文献   

17.
广东封开的几种特色地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开县有4种地貌属广东之最:①一石成山,几乎无缝隙的斑石;②贺江弯曲率为3,下切深度100~200 m的深切曲流;③动物化石十分丰富的河儿口黄岩洞,罗沙岩和峒中岩等溶洞;④阶地高度最大达76m的西江河流阶地.上述有较重要的科研、科普和旅游开发价值,要继续发掘,推动旅游事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化石的记忆     
《西部资源》2008,(1):32-32
内蒙古地区早、中奥陶统主要分布于桌子山地区。这一时期海洋动物十分繁盛,目前发现的头足动物化石有80多种,是当时海洋的霸主。动物群以多泡角石、珠角石、五项角石、轮角石、鄂尔多斯角石、水泡角石、欧亚角石的大发展与共荣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名》2009,(7):74-80
清宫御砚始制于康熙年间,从1691年(康熙三十年)康熙皇帝亲自设计、监制第一方松花石砚开始,到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乾隆皇帝撤拼松花石砚作,限制雕制,松花石砚在宫内只生产了67年,共计产砚近二千方。仅作为皇帝御用、供奉先祖、赏赐重臣之用。  相似文献   

20.
黄浦江,上海人的母亲河,她用她的江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黄浦江水已严重污染。看不见父辈时代的清澈,留下的只是浑浊的江水和江畔人们的无奈。肩上的担子是如此沉重,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要找回那份昔日的清澈与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