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黄花滩铜、镍矿床的矿石性质和矿床成因,认为黄花滩铜镍矿床属典型的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矿床形成主要受岩浆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提出有效的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2.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地幔熔融过程和幔源岩浆在地壳浅部达到硫化物饱和。其中,幔部分熔融过程影响了岩浆侵入到地壳的方式和幔源岩浆中金属元素含量,高程度的地幔部分熔融有利于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幔源岩浆在地壳浅部达到硫化物饱和主要受控于温度、压力、氧逸度和成分的改变。分离结晶、CO2加入到岩浆中、岩浆混合、富硅的地壳物质混染和地壳S的加入等机制都可以造成岩浆达到硫化物饱和。其中地壳的S的加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崔楠 《西部资源》2011,(2):84-88
晚古生代是新疆东天山地区最重要的成矿时代,在晚古生代东天山地区经历了绝罗榙格地区裂陷槽形成和康古尔塔格韧性剪切带形成。其构造演化伴随了大量矿产的形成,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早石炭世以Cu-Pb-Zn矿化为特色,主要形成了火山一次火山作用有关的热液型铜、铅、锌矿床;晚石炭世以火山一次火山热液型和岩浆熔离型成矿最为发育,其中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矿床以铜、金矿化为主,岩浆熔离型矿床以铜镍硫化物矿床为主,早二叠世是东天山的成矿高峰期,成矿作用主要与中酸性岩浆活动和动力变质热液活动有关,其中岩浆热液型以金铜矿床为主;晚二叠世仅见有动力变质热液型叠加金矿化。空间上吐哈盆地南缘(北带)铜矿带,康古尔(中带)金矿带,阿齐山—雅满苏(南带)铁、铜、银多金属成矿带以及中天山地块铁、铅锌、银成矿带。  相似文献   

4.
凤凰 《西部资源》2014,(2):59-59
<正>近日通过专家评审的《中亚——蒙古成矿带及全球铜镍硫化物与铁氧化物铜金矿床铜矿资源分布规律与找矿战略区划研究》报告显示,在中亚——蒙古成矿带内划分出16个铜矿带,选出9个铜矿战略选区。该成果是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项目《全球铜矿资源分布规律与找矿战略区划研究》下属《中亚——蒙古铜矿分布规律与找矿战略区划研究》和《铜镍硫化物及IOCG型铜矿分布规律与找矿战略区划研究》两个子课题的研究成果,承担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  相似文献   

5.
新泉北钒矿位于甘肃北山地区,钒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双鹰山组黑色岩系中,含矿岩性为灰黑色炭质板岩,矿体的产出形态严格受褶皱控制,矿床成因属沉积变质型钒矿。黑色岩系是缺氧沉积环境的典型代表,缺氧环境下形成的有关矿床与黑色岩系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区域上与黑色岩系有关的矿床特征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五个找矿标志:①遥感影像标志;②岩性地貌标志;③地球物理标志;④地球化学标志;⑤沉积相标志。新泉北钒矿的发现对于进一步认识此类矿床成因及后续方山口—七角井子—白山堂金、铜、镍、钨、锰和钒—磷—铀成矿带找矿方向和成矿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金坑矿区位于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矿区开展了一系列地质勘查工作,尤其是近几年针对金坑典型矿床"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为粤东地区寻找"金坑式"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锡铜铅锌硫化物型矿床提供依据。应用"金坑式"矿床模型开展圆盘背矿区示范研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
陈凯 《西部资源》2022,(1):117-118,121
周家寨冶金熔剂石灰岩矿床为沉积型矿床,矿区内构造—岩浆活动不发育,对矿体保存有利.研究表明:矿体主要赋存在上石炭统黄龙组和马平组中,有用层位为中厚层状—块状生物碎屑灰岩,为一级冶金石灰;矿体呈层状产出,形态规则,厚度变化较小,有用组分含量变化小;矿区内中厚层状—块状生物碎屑灰岩露头是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矿区隶属华北板块的北秦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造山带之宽坪中元古代裂谷,地层主要出露有元古界地层及中生代三叠系、白垩系地层。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目前已在区内圈定矿体6条。通过研究,初步分析了该矿床的成因,认为该矿矿床类型为斑岩外接触带型铅锌矿床,进而总结了该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北杖子银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台皱带与冀北寿王坟-小寺沟有色金属成矿带上,是小寺沟成矿系列的组成部分。本文在以往地质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的阐述,对矿床成因、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进行分析,认定本地区有很好的成矿地质特征,以及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0.
朱梦菡 《西部资源》2023,(1):142-143+168
安徽省庐江县塘串河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的西北缘,岩浆活动频繁,分异作用明显,地磁异常及激电异常有明显规律可循,存在寻找铜、镍、钴等硫化物矿床的潜力,同时应注意在F2断裂带内寻找金矿。文章通过系统分析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以期为该区今后找矿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1.
时培哲 《西部资源》2023,(3):67-68+72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白音乌拉苏木铜矿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中的锡林浩特-霍林郭勒多金属成矿亚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西乌珠穆沁旗白音乌拉苏木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认为矿床受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联合控制,深大断裂长期反复活动,控制了区内侵入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能量,岩体接触带构造、次级断裂构造、火山机构等控制了矿体的产出,二叠系地层及二叠纪辉长岩侵入体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同时进一步总结分析了找矿标志和矿床成因,提出了找矿建议,为本区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南缘,秦祁昆三大造山带的结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发育不同时期的中酸性侵入体、火山岩、超镁铁质岩系和大理岩的地质体,为区域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矿区处在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东部都兰地区双庆华力西期铁、铜、铅、锌(钨、锡、银)成矿亚带的西部,其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华力西—印支期是该带最重要的成矿时期,以岩浆成矿作用为主,形成特色的矽卡岩型—热液型铁、锡、铜、多金属矿产,此类矿床(点)常成群出现,在空间上矽卡岩型矿床多出现在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上,而热液型矿床出现在远离接触带的地层中。二者相伴产出,成因上有一定联系,构成了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铁、铜、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3.
玻镁安山岩因其独特的成因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对研究区域构造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二零四一带的大石寨组中发育少量玻镁安山岩。通过对玻镁安山岩及安山岩、英安岩、辉长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及对比,确定该二叠纪玻山安岩具有岩浆分异演化程度低,岩浆具有岛弧地球化学性质,物质来源具幔源岩浆的特征,岩浆形成与消减作用有关,形成于俯冲消减环境中等特点;并推断华北北缘在二叠纪期间仍处于古亚洲洋的俯冲构造环境中,古亚洲洋向华北北缘之下的俯冲尚未结束,华北北缘的俯冲作用应该持续至二叠纪末——三叠纪初,此时华北北缘尚未进入克拉通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4.
卧力吐铅锌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一处小型铅锌矿床,本文通过系统的矿床地质特征、矿相学及成矿机制的研究,表明卧力吐铅锌矿床属岩浆期后热液填充—交代矿床,可划分为毒砂-石英阶段—铅、锌、银硫化物-石英阶段—碳酸盐-石英3个成矿阶段,矿床成因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拉陵高里北地区处于伯喀里克—香日德印支期金、铅、锌、铁、石墨成矿带和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铅、锌、钴成矿带中,到目前已发现各类矿床(点)31处。成矿类型有矽卡岩型、斑岩型、岩浆熔离型、热液型及喷流沉积型。其中以矽卡岩型(接触交代型)为主,矿种主要为铁,次为铜、铅、锌。本文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构造环境、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化分布规律的综合研究与分析,认为该区具有寻找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条件,为本区下一步开展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冷源伟晶岩型钾长石矿床位于桂东北越城岭复式岩体西侧内接触带上,主要地层有震旦系(陡山沱组、老堡组);寒武系(清溪组);泥盆系(统东岗岭组);白垩系(水福群)。通过对冷源伟晶岩型钾长石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冷源矿区成因类型应属破碎带岩浆充填类型钾长石伟晶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分析,认为矿床成因属于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矿石工业类型为硫化物铅锌矿矿石,矿石自然类型为含铅锌角砾岩、含铅锌碎裂岩、网脉状铅锌矿矿石、块状铅锌矿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德庆县九竖迳—棠下金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同时结合该矿区近期找矿成果和广东河台金多金属矿国家级整装勘查区成果对矿区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该矿床成因是岩浆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型(河台式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甘肃金塔县北河湾地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分析,基本查明了北河湾饰面用花岗岩矿床赋存于华力西期中期侵入的中-粗粒花岗闪长岩岩体,矿床类型属于岩浆岩型饰面用花岗岩矿床。矿床控矿条件主要表现在与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岩浆侵入活动为区域矿产的形成提供了热动力条件,加里东、华力西期均有侵入岩产出,以华力西中晚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与区域成矿最为密切,形成了岩浆岩类饰面用矿床。  相似文献   

20.
胡雯 《西部资源》2023,(3):86-88
查干哈达庙铜矿床是近些年来在温根其乌兰—索伦山俯冲增生楔内发现的一处规模较大的铜矿床,但前人研究程度较低,仅对其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有所涉及,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矿床剖析成果,分别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时代系统研究,认为查干哈达庙铜矿床主要为VMS成因,存在后期叠加改造的特征,应为早二叠世产于俯冲背景下的弧前或弧间盆地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同时总结了矿床的找矿标志,为该区寻找晚古生代块状硫化物型富铜矿床提供了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