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涡旋自组织的两类可能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准地转模式的框架内实施四组数值试验, 研究涡旋自组织的问题, 初步提出了涡旋自组织的两类可能机制. 中尺度地形的引进可以使分离的涡合并为一个较大尺度的涡旋; 中γ 涡与中β 涡相互作用的引进, 可以使分离的涡自组织形成一个类似于台风环流的涡旋.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估算南海中尺度涡的地转流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尺度涡是重要的海洋学现象,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洋内部的能量传递过程.由于传统海洋学观测手段的固有局限性,一直以来对中尺度涡观测和研究的程度都比较低.地震海洋学的诞生和发展为海洋学观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手段.对南海的历史地震数据重新处理后,我们首次在本研究海域的地震剖面上看到了透镜状结构.它位于南海西南次海盆(~113.6°E,11.4°N),中心深度约为450 m,中心厚度约为300 m,半径约为55~65 km,具有典型的中尺度涡特征,综合解释为反气旋.我们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估算了地转剪切,结合来自于卫星高度数据的海表面地转流速度进一步得到了绝对流速的垂向剖面.结果显示,流速的最大值约为0.7 m/s,出现在400~450 m处,对应于涡旋的中心深度;西北部分为正,东南部分为负,整体呈现出顺时针的转动方向,说明了它是一个反气旋结构.  相似文献   

3.
赵巧华  刘鹏  陈纾杨  周妍  王健健  汪靖 《湖泊科学》2019,31(4):1157-1168
湍流不仅是导致物质、动量等在水-气交界面的交换、水柱内部输送的关键过程,也是促进浅水湖泊中底泥再悬浮及水生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力;其中湍流动能耗散率(ε)不仅是描述湍流动能变化的关键物理量,也是刻画水体中湍流产生机制的关键过程.基于2017年10月29日-11月2日位于太湖梅梁湾采集的高频三维流速廓线和水温廓线观测资料,结合东山气象站同期的风场和辐射等气象资料,探讨太湖中ε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0.7 m深度以下水平方向上ε介于10-8~10-7 m2/s3之间,比垂直方向大一个数量级左右.尽管大型浅水湖泊几何深度浅,但其ε的深度廓线依然存在典型的3层:ε随深度递减的风浪直接作用层,深度从水面至1.0 m左右;ε基本不随深度变化的常数层,分布区间为水深1.0~1.9 m;随后是ε随深度递减的底边界混合层.热力分层的强弱(垂向温差)、位置对常数层和底部边界中ε的贡献显著,甚至造成ε的常数层起始深度下移.本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大型浅水湖泊的动力学过程及其对水生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效应.  相似文献   

4.
利用19枚Chaff火箭测量的水平速度数据和几乎同时发射的19枚Falling sphere火箭测量的温度数据, 研究冬季重力波谱饱和原因. 分析结果显示冬季中层顶区域的不同高度存在大于0.04 s−1的强水平速度切变. 在一个单个Chaff火箭测量中, 在87.4 km高度观测到一个高达0.33 s−1的特强水平速度切变, 这个特强水平速度切变是中层大气曾经测量到的最强水平速度切变. 这些强水平速度切变与从温度剖面得到的Brunt-Väisälä频率平方共同作用产生两个Richardson number小于1/4的动力不稳定区, 表明Chaff火箭在冬季观测到的饱和重力波谱是动力不稳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发展的全球大气环流的三型分解理论,主要包括全球大气环流三型分解模型及全球大尺度水平型环流、经圈型环流和纬圈型环流的动力学方程组理论.与传统二维环流分解方法的对比表明:全球大气环流三型分解将垂直涡度中由水平涡旋运动与辐合辐散运动引起的垂直涡度分量有效地分解开来,也将垂直速度中的经向垂直环流与纬向垂直环流分量分解开来,为研究辐合辐散过程对垂直涡度场的演变作用及局地垂直环流的准确描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全球大气环流的三型分解是一种基于实际大气运动特征的三维环流分解方法,其分解后的水平型、经圈型以及纬圈型环流可分别看作是中高纬度Rossby波及低纬度Hadley和Walker环流在全球的推广.因此,新的环流分解模型及其动力学方程组为中高纬度大气环流与低纬度大气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研究以及全球变暖背景下大尺度环流异常演变的物理机制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尺度涡在大洋环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检验高度计资料同化应用于中尺度涡模拟的效果, 提高环流模式对中尺度涡模拟的精度, 使用三维变分的OVALS同化系统结合POM模式进行了中尺度涡同化模拟实验. 该系统将卫星高度计资料同化反演成为温盐伪观测数据, 然后再次进行常规温盐同化, 得到温盐分析场. 根据中尺度涡现象的物理特性, 经过对比检验, 对系统中的同化参数作了合理设置. 使用T/P和ERS1/2的10 a卫星高度计的海表高度异常资料, 分别用同化与非同化两种方案对西北太平洋的中尺度涡进行对比模拟实验. 将实验结果与观测数据的比较表明, 加入高度计资料同化的模拟结果远远好于未使用同化的模拟结果. 说明高度计反演温盐场的同化方法用于对于模拟中尺度涡现象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WRF(v 3.4)模式输出资料,揭示了风垂直切变(Vertical Wind Shear:VWS)在垂直方向上的波状变化特征,这种波状变化在台风不同发展时期又有不同形态,其中在持续强盛期呈双模态分布.应用VWS引起的次级垂直环流影响台风对流分布和强度变化的基本原理,用模式资料分析发现:对流层中层具有的VWS是整层VWS的主要部分,台风强度变化滞后VWS的形态突变6h左右;双模态波状变化的VWS产生的次级环流和台风垂直环流的配置不同使台风强对流带结构变得不对称及眼墙区对流强度在垂直分布上变得不均匀,随着持续强盛期涡旋运动的增强,强对流带分布又趋于对称.又根据VWS形成的垂直方向上涡度力分布不均匀引起台风内中尺度滚轴状对流带不稳定发展原理,分析表明:对流层中、低层的涡度力有利于对流不稳定增强,垂直速度的最大值与风垂直廓线的拐点在同一高度上,这与理论模型的结论一致.因此,VWS的波状变化分布特征不仅影响台风强对流带中尺度结构的改变,也对台风持续强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台风内滚轴状对流带不稳定的可能启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琼中台连续重力观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处理,基于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了潮汐分析和非潮汐分析。潮汐分析采用VAV调和分析方法;非潮汐分析则分别进行了零漂改正、固体潮改正、气压改正和海潮改正。其中,零漂改正采用一般多项式拟合零漂的方法;气压改正采用VAV软件;海潮改正运用SPOTL程序,以NAO.99b潮汐模型计算了琼中台海潮负荷值。最终获得了改正后的琼中台重力非潮汐变化,结果表明琼中台的重力气压导纳值为-0.34×10-8m/s2/mbar,气压改正幅度约为10×10-8m/s2,海潮改正幅度约为5×10-8m/s2。改正后,琼中台重力非潮汐变化数据,比仅进行零漂固体潮改正后的重力非潮汐变化数据中的潮汐信号更加微弱,说明进行海潮改正后的效果是明显的,该方法可进一步去除其中的潮汐信号。  相似文献   

9.
台风轴对称环流和非轴对称扰动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哲贤 《中国科学D辑》2003,33(7):686-694
用一个高分辨的准地转正压模式, 数值地研究了台风轴对称环流和非轴对称扰动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并指出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为非轴对称扰动衰减, 相对涡度极大值ξmax的坐标轨迹貌似无序, 台风中心气压上升. 另一类为非轴对称扰动发展, ξmax的坐标轨迹呈有序的极限环形态, 台风中心气压显著下降. 提出了一个简洁的条件, 用以判断这种相互作用属于哪种类型: 即R β < 1属于衰减型, Rβ > 1属于发展型(这里Rβ为初始时刻的涡旋β Rossby数). 最后讨论了旋转适应理论及本研究的数值结果在我国台风强度预测方面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鼎湖山常绿针阔叶混交林CO2通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鼎湖山通量站是中国通量网络(ChinaFLUX)中4个森林站之一,采用开路涡度相关方法,对南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进行生态系统尺度的CO2通量长期定位观测.利用2003,2004年2整年观测资料,分析该生态系统CO2通量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受环境因子的制约关系.通过坐标转换、WPL订正和质量控制后,发现本通量站存在明显的夜间泄漏问题,因此采用Michaelis- Menten模型,利用白天(PAR>1.0μmol-1 Photons·m-2·s-1)湍流充分条件-F(u*>0.2 m·s-1)的通量资料,逐月拟合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对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响应,利用拟合Michaelis-Menten方程得到的生态系统呼吸Reco,建立Reco与5 cm土壤温度的指数关系,借此反演夜间呼吸.主要结论包括:(i)逐月拟合的光能利用效率a平均为0.0027(±0.0011)mgCO2·μmol-1 Photons,最大光合速率Amax平均为1.102(±0.288)mgCO2·m-2·s-1,a与Amax季节性变化规律均不明显,表明林内旱季没有明显的缺水和低温胁迫存在,这与南亚热带常绿混交林叶面积指数(LAI)季节性变化较小的特点是一致的.(ii)生态系统呼吸月总量平均为95.3(±21.1)gC·mm-2month-1,约占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的68%.NEE月总量平均为-43.2(±29.6)gC·m-2·month-1,大部分月份NEE为负号,表明该生态系统全年均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估算得到2003,2004年NEE总量分别为-563,-441.2gC·m-2·a-1,占GPP的32%.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中普遍存在的涡旋对全球海洋热、盐通量有重要贡献.一条于2000年6月在中美洲鹦鹉湾采集的地震剖面L115捕获到了一个海水次表层透镜状反射结构.透镜状反射的宽度约150 km,厚度约500 m,深度从100 m延伸到约600 m,核心深约200 m.结合和地震采集时间近同步的再分析数据中的流速和海水温度数据以及计算的Rossby数和Okubo-Weiss参数,将其解释为气旋涡,且可能是亚中尺度相干涡(SCV).由于地震剖面并未穿过涡旋核心水,涡旋顶底与核心水外层水团的双扩散作用使得剖面上的气旋涡中心表现为上下相邻的强反射双核结构.同航次采集的与L115大致正交的其他几条地震剖面也捕捉到了这个气旋涡.这些剖面整体的反射特征一致性较好,但和L115差异较大,涡旋内部普遍表现为近水平的中等强度反射.涡旋上边界为倾斜的强反射,这是气旋涡的等温线上凸引起的,这里也是亚中尺度锋面的发育区.这些地震剖面的涡旋反射特征的差异表明了该气旋涡空间结构的不对称性和时间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红河(元江)流域的典型洄游鱼类游泳能力,给过鱼设施修建设计和鱼类行为学研究提供基础参数,本研究以该流域的野生暗色唇鲮(Semilabeo obscurus)、华南鲤(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和红魾(Bagarius rutilus)3种鱼类(体长范围0.05~0.45 m)为研究对象,在野外现场布置游泳能力测试水槽分别测试了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突进游泳速度.研究结果表明:(1)对比绝对游泳能力与体长相关性,3种鱼的相对游泳能力与体长的相关性更高,均呈显著负相关;(2)3种鱼之间的游泳能力存在差异,红魾的感应流速最大,为(0.10±0.01)m/s,华南鲤的临界游泳速度最大,为(0.66±0.01)m/s,华南鲤的突进游泳速度最大,为(1.48±0.18)m/s;(3)拟合趋流率与水流速度的相关曲线,所有测试鱼的趋流率与流速的函数关系为Pre=19.80V-1.13(R2=0.96,P<0.05),得出95%目标鱼的趋流速度为0.11 m/s;利用生存分析方法,得出95%目标鱼累积疲劳的临界和突进游泳速度分别为0.58、1.01 m/s.(4)当以暗色唇鲮、华南鲤和红魾为主要过鱼对象时,建议过鱼设施的内部流速不应小于0.1 m/s,入口的设计流速范围为0.6~1.0 m/s,休息区域的流速范围为0.1~0.6 m/s,孔口或竖缝等高流速区的设计流速不宜超过0.8 m/s,若过鱼设施孔口边壁或底部加糙,可适当增至0.8~1.0 m/s.本研究中红河(元江)流域鱼类游泳能力等资料为过鱼设施修建及珍稀鱼类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西北太平洋等位势密度面上的东向副热带逆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美国海军高分辨率气候月平均温盐资料和等位势密度面P-矢量方法, 计算了西北太平洋各月等位势密度面环流. 主要讨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流涡内部东向副热带逆流(简称: STCC)的空间分布、垂直结构、体积输送及其附近的涡旋现象. 计算结果很好地再现了STCC的一些观测特征, 并且还揭示了STCC在等位势密度面上呈现的一些新现象: (1) 在24.6 σθ面上, STCC的空间分布、源地和流动态势都有很强的季节变化, 1 ~ 3月份不存在STCC; (2) 5 ~ 10月, 日本以南黑潮逆流的一个分支汇入了STCC, 使得STCC的流速增强, 流幅显著地加宽; (3) 流速矢量场明显地表现出: STCC和它附近的一些涡旋伴随而生, STCC存在时它附近总伴随着一些涡旋, 当STCC消失时涡旋也就消失了; (4) 通过137.5°E断面, STCC的输送量夏季最强, 8月份最大输送量达6.9 Sv (1 Sv ≡ 106 m3/s), 春、秋季较弱, 4和11月份的输送量分别为1.7和1.6 Sv, 输送主要集中在24.0≤ σθ ≤25.0面之间; (5) 纬向流沿137.5°E断面的分布表明, STCC的流核位于24.3 ~ 24.7 σθ之间.  相似文献   

14.
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结构个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黎平  阮征  覃丹宇 《中国科学D辑》2004,34(12):1193-1201
利用外场试验资料, 用双多普勒雷达技术和径向速度场分析方法, 研究了2002年7月22~23日发生在长江流域一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结构动力特征和演变过程. 结果表明, 在西南-东北取向1000 km长的暴雨雨带中, 存在有许多尺度在20~50 km大小的βγ中尺度强回波带或回波团, 在长江中游, 混合性强降水雨带在长200 km以上的低空切变线上形成; 在切变线南侧的低空西南急流和北侧的偏东气流共同作用下形成上升气流, 对流云得到发展, 切变线低空风场的扰动、中尺度切变和β中尺度辐合是造成对流发展的原因; 新回波常常在老回波右后侧生成, 并移向西南气流区, 从而得到充足的水汽, 这种回波发展旺盛, 持续时间长. β中尺度对流系统常常伴有尺度更小的中尺度涡旋和中尺度辐合等γ中尺度结构, 这些γ中尺度结构在强对流的发展过程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位涡(PV)理论并运用1998年个例分析,本文研究了非绝热加热弓I发的南亚高压不稳定增长及其对印度季风爆发的影响,探讨印度季风爆发的主要原因.1998年印度季风的爆发与前期徘徊于阿拉伯海南部的热带低压北移发展有关,而高低空涡旋系统锁相斜压发展是中低层热带低压迅速北移发展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孟加拉湾季风和南海季风爆发后,在东亚和东南亚强降水释放的潜热加热激发下,南亚高压不稳定增强,位涡(PV)纬向非对称强迫发展,高压东侧北风弓l导高纬度高PV南下,在平流作用下可达高压西北侧,其上不断有高PV涡旋向西输送,是春末夏初阿拉伯海高层PV异常的主要来源.355K上从南亚高压东北侧平流到阿拉伯海上空的高PV涡强迫出气旋性环流,使该处南亚高压产生气旋性弯曲,辐散增强,在高层形成抽吸作用.低空原位于阿拉伯海低纬度的涡旋向北移动,高层高位涡向下向南伸展,在其强迫下,低涡系统出现斜压不稳定发展,最终增长成为印度季风爆发涡旋,导致印度夏季风爆发.研究还表明,阿拉伯半岛对流层中层副热带高压的变化是导致印度季风爆发的另一重要因素.季风爆发前,阿拉伯半岛维持强感热加热,对流层中层春季位于阿拉伯海上空的副高向西撤退至阿拉伯半岛上并迅速增强,位涡纬向非对称强迫逐渐发展;副高东侧的北风引导高纬度高PV南下,在阿拉伯海形成一高PV槽,有助于低纬热带低压北移正压发展为印度季风爆发涡旋.由此表明,与孟加拉湾季风爆发和南海季风爆发不同,印度夏季风爆发是发生在特定的高、中、低层充分耦合的环流背景下的、受动力和热力共同驱动的特殊过程.  相似文献   

16.
涡度相关技术的发展, 为准确获取区域尺度的CO2通量分布格局提供了数据基础. 但由于涡度相关技术自身的局限性, 需要利用模型模拟作为获取区域CO2通量的重要手段. 可是CO2通量和其他微气象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给模拟CO2通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为模拟CO2通量与其他微气象变量的非线性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在ChinaFLUX三个不同类型(农田、森林、草地)生态系统中, 基于2003年6~8月的半小时涡度相关观测数据, 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以能量通量(净辐射、潜热、显热和土壤热通量)以及温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表层土壤水分作为输入变量, 模拟了CO2通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结果, 其R2系数在0.75与0.866之间.RMSE在0.008 ?mol/m2与0.012 ?mol/m2之间, MAE在1.38 ?mol/m2与3.60 ?mol/m2之间, 其中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模拟精度略高于草地生态系统.其次, 通过比较土壤水分要素是否参与模拟的结果表明, 在生长季期间, 不存在土壤水分胁迫的情况下, 土壤水分的参与并不能显著提供模型模拟的精度. 最后, 应用连接权重方法进行了神经网络模型不同输入变量的重要性分析, 指出神经网络模型不完全是一个黑箱模型, 也可以有效地揭示出某些机理性现象.该研究证明, 神经网络模型不仅可以有效地模拟CO2通量, 也可以揭示出一些机理现象, 为通过涡度相关观测与遥感反演技术的集成途径, 利用已获取的区域尺度能量通量数据, 模拟分析区域尺度的CO2通量分布格局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风生紊流导致微囊藻群体破碎和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藻群体大小和形态决定其垂向迁移能力,从而影响着水华的形成.为了探讨湖泊中风生紊流对微囊藻群体大小和形态的影响,本研究于2012年8月26日至9月7日在太湖梅梁湾的围隔内进行了12 d的昼夜不间断的高频采样(采样间隔每2小时一次).研究期间,水面微囊藻密度呈现4次周期性消涨,藻密度变化范围为4×104~2671×104 cells/mL.而整个水柱中的藻密度变化范围仅为3×104~18×104 cells/mL.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表明微囊藻的原位生长速率与表面藻密度呈负相关而与风速呈正相关.强风速使微囊藻在水柱中均匀分散,增强了透光性,促进了微囊藻的生长.微囊藻群体粒径随着风速的增大逐渐减小,反之亦然.其中值粒径(D50)变化范围为66.2~768.0 μm.在此期间微囊藻群体形态主要以鱼害微囊藻、不规则的惠氏微囊藻、球状的惠氏微囊藻和铜绿微囊藻群体形态为主,其占比也呈现出波动状态.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微囊藻群体大小与风速呈负相关,说明湖泊中风生紊流会影响微囊藻群体大小.当紊流强度为2.33×10-5 m2/s3时,微囊藻群体会发生破碎现象,该紊流强度相当于5 m/s的风在30 m深的水库或湖泊中所产生的紊流强度.微囊藻群体被风生紊流破碎后最大粒径与该风速下紊流的最小涡旋尺度相近,表明紊流的最小涡旋尺度决定了微囊藻所能形成群体的最终大小.监测期间,整水柱中不同群体形态的微囊藻占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监测初期以鱼害微囊藻群体形态为主,随后不规则的惠氏微囊藻和铜绿微囊藻群体形态的比例不断增加,最后鱼害微囊藻群体形态又占据主导地位.球状的惠氏微囊藻群体形态在整个监测期中的比例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不同群体形态微囊藻之间比例的大幅变化无法用微囊藻生长演替来解释.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鱼害微囊藻与惠氏微囊藻(不规则的和球状的惠氏微囊藻之和)群体形态之间存在负相关,且惠氏微囊藻与铜绿微囊藻群体形态呈负相关.但在今后研究中需进一步关注在微囊藻群体形态的动态变化过程中细胞大小、胶被、产毒特性和基因序列等特征,从而验证不同种微囊藻群体是否存在形态转换这一猜想.总而言之,普通强度的风生紊流能够破碎微囊藻群体,而气候变化导致的内陆湖泊周边风速下降会促使微囊藻形成更大的群体,从而有利于水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湖泊水面与大气之间垂直方向的动量、水汽和热量通量与风速、湿度和温度梯度之间存在比例关系,因此在湖泊水-气相互作用研究中,这比例系数(交换系数)是关键因子.在以往的研究中,交换系数通常直接采用水面梯度观测法或海洋大气近地层的参数化方案进行计算.本文采用涡度相关系统和小气候系统仪器在太湖平台上直接观测的通量和气象要素,对上述交换系数(最小均方差原则)进行优化,结果为:动量交换系数CD10N=1.52×10-3、水汽交换系数CE10N=0.82×10-3、热量交换系数CH10N=1.02×10-3,与其他内陆湖泊涡度相关观测数据的推导结果一致.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海洋参数化方案相比,在相同的风速条件下,湖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比海洋高,这可能是由于受到水深的影响;如果采用海洋参数化方案,会导致湖泊年蒸发量的估算值偏大40%.太湖的动量、水汽和热量交换系数可以视为常数,可以不考虑稳定度和风速的影响.这是因为本文中83%的数据为近中性条件.敏感性分析表明:如果考虑稳定度的影响,LE模拟值的平均误差降低了0.5 W/m2,H的平均误差降低了0.4 W/m2,u*的计算值没有变化;如果考虑风速的影响,u*模拟值的平均误差降低了0.004 m/s,LE的平均误差升高了1.3 W/m2,H的模拟结果几乎不受影响.这一结果能为湖气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相当黑体温度(TBB)数据,基于模式匹配的自动识别追踪方法将2000~2016年(2005除外)暖季(5~8月)长江中游二级地形附近(106°E~113°E, 28°N~35°N)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进行识别、追踪和分类,并研究东移和准静止两类个例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流强度以及有利于MCSs东移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条件.结果表明,两类个例发生频次最高的月份为7月.东移个例主要集中生成在研究区域的东部地区,而准静止个例则主要生成在研究区域的西部.两类个例初生时刻的峰值均出现在午后,但准静止个例在凌晨出现次峰值.东移个例比准静止个例生命史更长,移动距离更远,成熟时刻云团面积更大,云团最低亮温更低(对流发展更为旺盛),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系统影响更大.青藏高原以东对流层中层浅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配合为二级地形东部对流的生成和东移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低层正相对涡度和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为对流的组织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强盛的低空急流不断向二级地形东部和以东地区输送暖湿气流,大量水汽的辐合有利于对流的发展和长时间维持.  相似文献   

20.
由玄武岩浆快速带到地表的下地壳包体可以提供有关下地壳的直接信息. 通过对华北汉诺坝玄武岩中下地壳麻粒岩相包体的详细研究探讨该地区下地壳的流变学特征. 采用适宜于麻粒岩包体的温压计计算其平衡温度和压力: 平衡温度在750~900℃之间, 平衡压力在0.8~1.2 GPa之间, 对应的来源深度为28~42 km之间. 这些数据补充和完善了原先所建立的下地壳-上地幔地温线. 采用动态重结晶颗粒粒度应力计计算出包体在下地壳条件下发生变形时的差异应力为14~20 MPa. 在综合对比了当前常用的下地壳岩石高温流变律, 认为Wilks等(1990)提出的麻粒岩流变律符合本区下地壳包体的流变特征, 由此计算的下地壳应变速率为10-13~10-11 s-1, 高于该区上地幔的应变速率(10-17~10-13 s-1); 其对应的等效黏滞度为1017~1019 Pa·s, 低于上地幔的等效黏滞度. 由所获数据做出的研究区下地壳流变学剖面表明, 差异应力随深度而变化的趋势不明显, 随深度增加应变速率变大而等效黏滞度变小. 研究结果支持软弱下地壳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