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茶产量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及其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茶发育生长规律,用油茶花芽分化期、盛花期的气象资料与油茶产量进行分析,发现气温、湿度与油茶产量关系密切。由此利用气象因子建立了油茶丰、欠年景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4—2011年闽东气候和油茶资料,分析闽东4个主要油茶生产县市影响油茶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并根据相关气候因子建立油茶气象产量的回归拟合模式,分析闽东4个主要县市影响油茶产量的关键气候条件。根据油茶气候资源评估模式,建立闽东9县市常年(1981—2010年)油茶油脂积累转化关键期(7—9月)主要气候因子(温度、光照、降水)与油茶含油率关系模式,分析气候因子对油茶含油率所起作用和影响。依据各县市油茶含油率分布状况,划分闽东普通油茶含油率等级区,为油茶发展和区划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广宁县白花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热量、水分和光照等方面对广宁县种植白花油茶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分析,同时总结分析了影响白花油茶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灾害及应对措施,并结合广宁县的实际,因地制宜,得出了以下结论:(1)广宁县的热量、水分、光照均适合白花油茶种植;(2)发展广宁油茶种植可选择岑溪软枝油茶系列品种;(3)对原有低产油茶林改造,可以结合油茶林地护理、施肥进行全耕。  相似文献   

4.
巴马县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热量、水分和光照等方面对巴马县种植油茶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分析,同时总结分析了影响油茶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灾害及应对措施,并结合巴马县的实际,因地制宜,提出了发展巴马油茶种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丰顺县油茶种植的气候适应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丰顺县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的论述,分析主要气候因子对丰顺县油茶种植的气候适应性,探讨了丰顺县气候条件对油茶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提出丰产技术措施,认为丰顺县虽然不是最佳的油茶生产区,但结合丰顺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适应性,对比其他经济林的效益,再加上梅州有油茶种植、加工的悠久历史和良好基础,油茶种植是可以带来相当高的经济效益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上思县及全国其它适宜种植区的油茶栽培中油茶开花授粉、果实膨大、油脂积累等重要生长发育期的气象条件分析,找出上思县适宜发展油茶种植的科学依据,为当地发展油茶业提出建议,为当地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气象因子对湖南油茶产量的影响及其产量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6—2013年湖南省不同县市多块油茶样地的产量资料和同时段近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温、光照及降水等资料,在对油茶产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不同样地油茶树龄、品种和土壤等对产量影响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分析油茶不同物候期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并利用气象因子建立了油茶产量模型。结果表明:湖南省油茶开花期的平均气温、果实膨大高峰期的降水日数、油脂转化期和积累高峰期的日照时数及花芽成熟期的平均气温,是影响油茶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利用气象因子构建的油茶产量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贵州东部夏季高温干旱气候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开展夏季高温干旱气候与油茶幼林生长关系调查分析,得出油茶幼林营养器官受高温灼伤程度与林龄、海拔、品种密切相关的初步结论。油茶幼林在夏季持续高温无降水气候条件下树体生长受到抑制。幼林保存率与林龄呈正比例关系,林龄越大,油茶幼林保存率越高。夏梢灼伤率与海拔高度呈反比例关系,海拔越低,油茶幼林夏梢灼伤率越高;海拔越高,油茶幼林夏梢灼伤率则越低。油茶品种间夏梢和叶片灼伤率变异幅度大,品种间因持续高温灼伤程度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凤山县各油茶产区历年的生产情况为例,对油茶产量的变异系数分布特征进行了气候原因分析,并尝试依据这种分布特征,在油茶生产的合理布局应用上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昭平县油茶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昭平历年平均温度、雨量、相对湿度、日照等气候条件分析得知,昭平县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适宜等气候特点,是油茶适生栽培地区,并提出发展昭平油茶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