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的小行星编号和命名 新世纪的第一个月在小行星史和小行星命名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日子。2001年1月1日是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发现200周年纪念日。20世纪20年代,第1000号小行星以发现谷神星的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命名;在21世纪的第一个月被命名的第10001号小行星则以发现谷神星的地点西西里首府Palermo命名。在1月9日发布的小行星通报上,当月获得永久编号的小  相似文献   

2.
从笔尖上发现的行星星兵数以千计的大、小行星,都是用望远镜发现的,唯独1颗例外,这就是海王星。天文学家当初是用笔尖先“看”到了它。海王星是在1846年被发现的。在此之前半个世纪,即1795年的5月,法国著名天文学家拉朗格的侄子,曾经两次记录了海王星的位...  相似文献   

3.
“哈勃”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行星状星云是银河系中一种数量较多、外形美丽的气体星云。18世纪末期,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首先发现了这类天体,并把它们命名为行星状星云。后来,随着大望远镜的相继问世,人们陆陆续续又发现了许多行星状星云,并且通过观测和研...  相似文献   

4.
美国宇航局于1996年2月17日发射了一艘太空船,主要目标是与国际编号第433号小行星“爱神”交会,对其展开为期近一年的近距离考察,故被命名为“近地小行星交会探测器”,英文缩写就是NEAR,后又更名为“NEAR-苏梅克”。近地小行星有可能穿越地球轨道,对地球有一定的威胁,因此,它们是天文学家严密监视的对象。第433号小行  相似文献   

5.
如果最近发现的一个柯伊伯带天体(KBO)是一个典型的“KBO”,而不是什么古怪的天体,那么冥王星作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的身份将被保住。天文学家有新的证据证明KBO比以前认为的要小。一般认为KBO这些剩余的外行星材料,是小行星的堂兄弟姐妹和一些彗星的源泉。自从1992年发现第  相似文献   

6.
茫茫太空取名难陈吉飞天空中要发现点新东西并不容易,而给这些新东西取名同样不容易。本来,命名有一定的规定,但是随着数目的不断增加有时也相当混乱。1991年,“伽利略”号航天器飞至加斯普尔小行星时给上面的许多环形山拍了照片。如何命名?天文学家决定按照19...  相似文献   

7.
2003年至今,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16颗正在逃离银河系的恒星。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可能是其背后的“元凶”。有一些恒星正在银河系中加速,它们的方向是更为广袤的星系际空间。由于它们运动的速度实在太快,银河系的引力也无法“挽留”住它们。也就是在2003年,天文学家才第一次发现了这些超高速的天体。然而几十年前理论学家就预言了它们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广寒宫”中的“文物”与“遗迹”张明昌曾被宋代大诗人苏轼感叹“高处不胜寒”的“广寒宫”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荒漠绝地,难怪19世纪一位英国天文学家不无幽默的说:“如果我们能带着望远镜回到恐龙时代,那将发现7000万年前的月球与今天所见是完全一样的。”这在过...  相似文献   

9.
人们说起宇宙,头脑中往往就会浮现出浩瀚无际的太空;讲到天体,则总是想到庞大无比的星球。的确,一般说来,“天文数字”都是令人头晕目眩的大数,可是大千世界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就有着一种“迷你型行星”——小行星。 19世纪的“见面礼” 早在17世纪时,开普勒就觉得火星与木星之间的空隙似乎太大,它们中间应当还有天体存在,否则宇宙就会显得“不和谐”。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后,人们更坚  相似文献   

10.
小行星     
1.在组成理论天文学的各种问题中,小行星运动的研究占了很大的地位。小行星是在两个世纪分界的时候发现的(1801),在那时,牛顿提出的基本问题——用万有引力定律来解释太阳系内天体运动的一切特点,已经差不多被18世纪的伟大数学家们的劳动完成了,古典天体力学的基本输廓,已被拉普拉斯建立起来。小行星的发现,由于它们的运动同太阳系其他成员有很大的区别,给天体力学的发展提出了完全新的问题,而且是一种新的刺激物。  相似文献   

11.
轻松一下     
日食天文学家碧声远赴非洲观察日全食,半道上被食人生番逮住,眼看有性命之忧。碧声决定借日全食的机会谎称自己是神的使者,如果试图加害,神就会发怒使太阳消失。说这番话要把握好时机,因此碧声询问看守自己的生番,他们什么时候打算把自己吃掉。生番说:“我们通常在日上中天的时候把俘虏烤了来吃……”碧声心中窃喜:“很好……”但是生番继续说:“不过今天大家都忙着看日全食去了,因此会稍微推迟一点。”  相似文献   

12.
注意彗星观测资料的天文爱好者 ,肯定对“LIN EAR彗星”不感陌生 ,因为它一再出现在新发现的彗星名单里。这些彗星都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和美国空军共同执行LINEAR(LincolnNear EarthAster oidResearch :林肯近地小行星调查 )计划时发现的 ,因而都被命名LINEAR彗星。林肯实验室的天文学家在1 999年 9月 2 7日拍摄的御夫座图像上找到亮度为 1 7等的小行星状天体 ,但发现之初就觉得它的“行迹”不同于小行星 ,各地追踪观测的结果判明 ,这是一颗新彗星 ,命名为C 1 999S4Line…  相似文献   

13.
寻找遥远的彗星和流浪的行星弗里曼.J.戴森文李萌摘译一戴维·朱维特和简·鲁发现冥王星外太阳系天体是1993年引人瞩目的一则天文消息。我们称它们为“天体”是因为天文学家对它们究竟应属于行星、小行星还是管星尚有争议。这两个天体——1992QBI和1993...  相似文献   

14.
宇宙奇观:星系碰撞李良由太阳系空间探测研究知道,小行星撞击行星、善星撞日(及行星)等是一种客观现象。有人不禁提问,由上千亿颗恒星组成的星系是否会发生碰撞呢?在十几年前,许多天文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这是因为星系之间距离非常遥远,简直不能想像它们会发生碰...  相似文献   

15.
在天文学飞速发展的20世纪里,天文学家在每一个可能的电磁波段都进行了多次巡天。这些巡天引领了无数个激动人心的伟大发现,并为许多研究课题,例如描绘银河系结构乃至宇宙大尺度结构以及搜寻极端天体等等方面,提供了海量的基础性数据。本文是对各种巡天的综合“巡视”,对近年来比较著名的大天区巡天——2MASS、SDSS、2dfGRS、UKIDSS等进行了简单介绍,列举了它们作出的部分重要科学发现,并对未来的巡天工作进行了展望,希望能有助于大家更深入地认识巡天。  相似文献   

16.
从斯必泽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红外图像中,天文学家发现三叶星云中布满了炽热恒星的“孵化器”,藏在孵化器里的是迅速发育的恒星胎。大质量恒星在非常暗的区域里发育的速度之快,以致很难捕捉到它们形成的过程。只有斯必泽空间望远镜能使天文学家观测到这些尘茧,并知道每个尘茧里有多少胚胎。  相似文献   

17.
《天文爱好者》2008,(6):40-40
小行星撞地球的巨大威力早已众所周知了,它将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巨大灾难,连恐龙也无法幸免。不过最近天文学家们发现,小行星撞地球的另一个后果是:地壳中的碳将被熔化并且形成细小的碳微粒,然后向雨点一样落回地面,其范围之广可以覆盖整个地球。  相似文献   

18.
《天文爱好者》2012,(7):19-23
美国宇航局大视场红外巡天探测器的观测对太阳系中的潜在:威胁小行星进行了迄今最好的评估,其结果给出了有关它们总数、起源和可能危险性的新信息。潜在威胁小行星是近地小行星中的一类。它们到地球轨道的距离非常小,不足800万千米;同时它们还足够大,可以穿过地球大气,引发区域性甚至更大范围的破坏。这些新的结果来自红外巡天探测器的小行星观测项目,它采样了107颗潜在威胁小行星,并由此对其整个族群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9.
关注新闻的天文爱好者时不时就会发现类似"某某小行星险些撞地球""某某小行星即将撞地球"这类的标题,除了被惊出一身冷汗之外,大家是否也会疑惑地球被撞击的风险竟然这么高?其实这些新闻有些很可能存在夸大和误传,往往还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我们还是应该相信靠谱的新闻媒体,通过翔实、准确的数据去了解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新闻速递     
谢天 《天文爱好者》2014,(11):16-19
拥有超大质量黑洞的最小星系 使用美国宇航局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天文学家发现—个超大质量黑洞出现在了一个十分不可能的地方。对超致密矮星系M60-UCD1的观测显示,在其中心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由此使得它成为了拥有超大质量黑洞的最小星系。这说明可能还有更多的超大质量黑洞被错过了,它们对于大质量星系的形成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