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喀什地磁台目前已配备了两套相对记录仪器与两套绝对观测仪器.为了解不同仪器观测精度的异同,以确定合理的仪器组合方式,本文对比了两套记录仪器观测到的日变形态和极值时间,以及两套绝对观测仪器对相同的相对记录仪器测定的基线值.分析结果表明,FGE磁力仪和Mingeo DIM磁力仪精度较高,可作为第一观测组合,另两套仪器町作为喀什地磁台的第二观测组合.  相似文献   

2.
GPS长距离基线精确解算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GPS长距离基线精度解算方法及其解算精度及观测时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充分利用载波相位各组合观测值特点的L5-L3解法比L3解法好;长距离基线解算时,观测时间达到一定长度后,其精度趋于稳定,再观测更长时间精度提高很少,甚至不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设计了一种高-低卫星跟踪卫星、低-低卫星跟踪卫星和卫星重力梯度测量相结合的新型重力测量卫星系统,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卫星重力梯度和低低卫星跟踪卫星两种测量模式各自的优势.基于重力卫星系统指标设计的半解析法,深入分析了不同重力测量卫星系统配置和不同观测量及其不同白噪声水平情况下,新型卫星重力测量模式反演重力场模型的能力.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观测值精度和星间距离相同的条件下,轨道高度是影响重力场反演精度的关键因素;随着星间距离的增大,高频重力场信号反演精度会先提高后降低,轨道高度在200~350 km之间时,星间距离在150~180 km之间时反演精度最优;星间距离变率和卫星重力梯度两类观测值仅在某些精度配置时可达到优势互补,如果某一类观测值精度很高,则另一类观测值在联合解算时贡献非常小或者没有贡献.在300 km轨道高度,若以GRACE和GOCE任务的设计指标1 μm·s-1/√Hz和5 mE/√Hz来配置新型重力测量卫星系统中星间距离变率和引力梯度观测值的精度,联合两类观测值解算200阶次模型大地水准面的精度比独立解算分别提高1.2倍和2.8倍.如果以实现100 km空间分辨率1~2 cm精度大地水准面为科学目标,考虑卫星在轨寿命,建议轨道高度选择300 km,星间距离变率和卫星重力梯度的精度分别为0.1 μm·s-1/√Hz和1 mE/√Hz.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中国研制自主的重力测量卫星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14年成都地震基准台地磁FHDZ-M15地磁总场与分量组合观测系统和GM4磁通门磁力仪器记录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两套仪器日均温度、分均值、日均值和基线值的变化趋势,并且对仪器观测背景噪声做了相应的对比分析,排除了观测环境和观测场地等影响因素,认为FHDZ-M15仪器观测的精度略大于GM4仪器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对德都地震台2011年1月-10月的基线值资料进行整理,用FHDZ—M15地磁组合观测系统F值和G856人工观测F值,分别计算基线值,对观测值和基线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绝对观测中用人工观测F的重要性,地磁组合观测系统FHDZ-M15的稳定性,以及相对记录仪与绝对观测相互验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在阿尔金断裂西段进行GPS观测的剖面布设和首期观测情况.利用GAMIT/GLOBK软件对首期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将结果归算到区域参考框架下.GAMIT计算得到的"准观测值"均满足所须精度,其中单天解标准化均方差小于0.3,基线的平均相对精度为1.8×10-9.GLOBK在区域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7.
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求解电离层延迟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高时空分辨率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观测信号已成为电离层研究的重要资源.利用GNSS研究电离层,需首先将观测资料转换成包含电离层信息的可观测量(Ionospheric 0bservables,称之为"电离层观测值").目前,最常用的电离层观测值一般采用联合无几何影响组合的码和相位观测,利用相位平滑伪距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了对兰州台GS—11型重力仪C值标定方法的两次改进与精度逐渐提高的过程。由于作者设计了“检流计衰减标定法”,最终使标定精度由原来的4.07%提高到1%以上,满足或超过了《观测规范》对该类仪器C值标定精度的要求,“检流计衰减标定法”,对仍使用光记录方式的重力台站提高C值标定精度乃至提高观测资料的内在质量很有益处。可供重力系统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罗志才  周浩  钟波  李琼 《地球物理学报》2015,58(9):3061-3071
考虑到不同坐标系下各个方向观测值对反演地球重力场的频谱贡献不同,建立了顾及多方向观测值权比的动力积分法,并利用该方法反演了高精度的GOCE HL-SST卫星重力场模型.首先,分析了不同坐标系下各个方向观测值与地球重力场信息的响应关系,其中惯性系(IRF)下X、Z方向的观测值分别对扇谐系数、带谐系数最为敏感,Z方向的解算精度在全频段均略高于X、Y方向;地固系(EFRF)下各个方向的独立解算精度均与能量守恒法的解算精度相当;局部指北坐标系(LNOF)下X、Z和Y三个方向的解算精度依次递减,且Y方向在47阶附近有明显"驼峰"现象.其次,比较了不同坐标系下顾及三个方向观测值权比的加权解算模型,其中加权联合解算模型精度在20至70阶次均明显优于等权解算模型,在带谐项和共振阶次精度提升明显,且LNOF下的加权联合解算精度要优于IRF和EFRF.最后,比较了GOCE和CHAMP卫星的模型解算精度,采用本文计算方法,仅利用2个月GOCE轨道观测值解算的模型精度优于包含更长观测时段信息的AIUB-CHAMP01S和EIGEN-CHAMP03S模型,且略优于ASU-GOCE-2months模型.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多种地磁日常数据处理方法基础上,探讨提高地磁观测数据精度的问题.通过使用一种改进的地磁观测基线值计算方法,能有效减小外磁场变化对观测结果的影响,考虑到基线值日变化等因素,使用高阶多项式拟合基线值日变化曲线.利用该方法处理的地磁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结果比对后,发现此方法能有效提高地磁观测数据的精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