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宝  包玉海  乌兰 《中国沙漠》2000,20(1):75-78
持续农业是当前国际社会农业发展的新趋向,而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是实现持续农业的根本保障。要达到持续农业的目的,必须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必须因地制宜地加强耕地资源的管理。在1992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1996年耕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科右前旗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对耕地持续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耕地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2个方面分析了实现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将我国耕地划分为四大类,同时,探讨了各种耕地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耕地持续利用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耕地的持续利用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论述了珠江三角洲耕地的现状,经济快速增长引发的耕地问题,认为耕地的持续利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变化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王卫  李秀彬 《地理科学》2002,22(1):24-28
在土地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土地质量变化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的定量研究是核心内容之一。借助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法,构建了我国耕地的生产函数模型,定量模拟了我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变化的边际产出率性和边际生产力。初步结果表明,由于我国长期存在耕过度利用导致有机质含量及肥力下降问题,当前提高耕地质量的增产潜力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5.
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倪超  杨胜天  罗娅  周旭  侯立鹏 《地理研究》2015,34(2):341-350
为准确把握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时空变化特征,基于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基本原则,从投入强度、重复利用、综合效益和持续状态入手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对1986-2008年黑龙江省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评价,并通过秩相关系数模型和聚类分析法分析黑龙江省各地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但1994-1998年呈波动下降趋势;2除持续状态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准则层均表现为上升态势,耕地利用协调度处于高度协调状态;3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明显下降,其余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上升或下降幅度均不明显;4黑龙江省各地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我国耕地保有量的指数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保2010年1.2亿hm2的耕地保有量,根据我国近年耕地利用现状,构建我国耕地保有量的指数预测模型,基于我国耕地保有量现状进行分析预测;并从建设占用、耕地补充、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5方面进行单要素分析,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高、中、低3种方案,针对如何保障我国“十一五”规划耕地保有量的实现,提出可供政府咨询决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耕地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国家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近20年来耕地变化总体趋势:耕地总量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且地区间的数量、质量变化不平衡。并采用最大似然法对多变量作因子分析,找出我国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口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及水土流失的日益加剧。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藏粮于土、加强水土保持、加强第三产业用地管理等若干关于耕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耕地资源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经济增长的基础,近些年来,土地整治等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耕地质量等级和粮食产量,然而,目前大部分的耕地还是依靠农民采取的"大水大肥"耕作模式在短期内提高了产量,而该种植模式获得的高产很难一直持续。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研究对开鲁县的耕作模式的变化及其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并对耕地质量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应用已建立的土壤流失方程进行了滇东北山区基于可持续利用的耕地适宜性评价,以土壤抗蚀年限为主要指标,将山区耕地适宜性和可持续性程度分为高度适宜(高度持续)、中度适宜(中度持续)、低度适宜(低度持续)、有条件适宜(有条件持续)、不适宜(不可持续)5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流失方程在山区耕地适宜性与可持续性评价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构建耕地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包括反映耕地生产力方面的指标 ,生产稳定性方面的指标 ,反映耕地利用对水土资源保护方面的指标 ,耕地经营效益方面的指标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