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硫在岩浆熔体中的溶解行为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火山放气过程中硫行为的研究是研究岩浆氧化状态及估算火山排气量的一种有效手段。硫在硅酸盐熔体中的溶解行为与其氧化状态紧密相关,硫在硅酸盐熔体中的溶解度取决于氧逸度、硫逸度和O2-在熔体中的行为,且熔体中硫的溶解度与其中水的含量呈反比关系。常压条件下硫在熔体中的溶解度与SiO2的含量呈反比关系,在还原环境中硫在熔体中的溶解度与熔体中FeO含量呈正相关。在氧化性岩浆中硫的溶解度较高,这可能是硫自地幔或下地壳迁移至近地表火山环境中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对火山放气过程中硫行为的研究是研究岩浆氧化状态及估算火山排气量的一种有效手段,硫在硅酸盐熔体中的溶解行为与其氧化状态紧密相关,硫在硅酸盐熔3体中的溶解度取决于氧逸度、硫逸度和O^2-在溶体中的行为,且熔体中硫的溶解度与其中水的含量呈反比关系。常压条件下硫在熔体中的溶解度与SiO2的含量呈反比关系,在还原环境中硫在溶体中的溶解度与熔体中FeO含量呈正相关。在氧化性岩浆中硫的溶解度较高,这可能是硫自地  相似文献   

3.
硅酸盐岩浆的Fe^3+—Fe^2+平衡与氧逸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是硅酸盐岩浆中唯一呈两种价态存在的主要元素.岩浆中Fe~(3+)——Fe~(2+)的平街不仅显著地影响岩浆结晶作用的趋势,而且由于Fe~(3+)和Fe~(2+)在熔体相中具有不同的结构作用,从而影响熔体的性质,如密度和粘度等.氧是岩浆中具有相当化学活动性的组分.岩浆演化过程中氧逸度的变化明显地影响岩浆的结构、流变学性质和化学成分.对岩浆中Fe~(3+)——Fe~(2+)平衡的研究,可以获得有关氧逸度变化的信息,因而具有重要的岩石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岩浆氧逸度是制约Cu、Au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Cu、Au为亲硫元素,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如果S2-大量存在就会导致Cu、Au硫化物过饱和而过早沉淀,不利于残余岩浆中Cu、Au的富集和晚阶段含Cu、Au岩浆流体的形成,因而不利于Cu、Au矿床的形成。高氧逸度条件下,岩浆中的硫绝大多数以SO42-和SO2形式溶解在硅酸盐熔体中,能形成硫化物的S2-含量很低,硫化物  相似文献   

5.
为阐释岩浆两阶段演化过程及其与铁成矿的关系,对邯邢铁矿区斑状石英二长岩中角闪石斑晶环带结构进行了成因矿物学研究.通过角闪石温度计、压力计、氧逸度计和湿度计的计算,发现岩浆在14km深处岩浆房内经过多次岩浆混合过程,其后演化的岩浆侵位到1.9 km的深度.岩浆房的温度为935~964℃,氧逸度为△NNO+0.27~△NNO+0.85,含水量为4.64%~6.29%,岩浆定位后角闪石结晶的平均温度为719℃,氧逸度为ANNO+2.16,含水量为3.94%.通过黑云母温度计和氧逸度计等验证,该计算结果可靠.岩浆较高的含水量和定位后显著增加的氧逸度有利于富铁的流体/熔浆与硅酸盐熔浆的分离,并最终形成邯邢式铁矿.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冲绳海槽海底玄武岩基质中发现的中酸性玻璃质熔体 ,与以往在基性火山岩中发现的玻璃质熔体存在明显的差异 :( 1)在存在状态上 ,前者呈充填状态存在于细小的基质矿物之间 ,其体积明显受到岩浆冷却速率的制约 ;后者常出现富铁相和富硅相两种熔体共存现象 ,且一种熔体常呈球状分布于另一种熔体中。 ( 2 )在成分演化上 ,前者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 ,成分向酸性方向演化 ;后者的成分与冷却速率间的关系不明显 ,一直表现为富铁相和富硅相两端员成分 ,缺失中间过渡成分。这两种类型的熔体 ,分别反映了幔源岩浆不同的演化过程 :冲绳海槽海底玄武岩中的中酸性玻璃质熔体 ,反映了幔源岩浆结晶分异演化过程 ,并记录了演化过程中各阶段产物的特征 ;而以往在基性火山岩中发现的富铁相和富硅相两种熔体的共存现象 ,反映了幔源岩浆的熔离过程 ,并记录了熔离产物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孙醅  谢鸿森等 《岩石学报》2001,17(2):332-336
近年来研究表明岩浆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与其熔体结构密切相关,因此熔体结构的研究对于理解岩浆的性质及岩动力学等与岩浆作用相关的地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概括介绍了熔体结构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熔体中熔体组分、温度及压力对熔体结构的影响。此外,并对硅酸盐熔体结构的研究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使用幔源岩浆的铁氧化状态估算岩浆fO2是获得地幔氧逸度及岩浆过程对氧逸度影响的有效途径.使用湿化学法对雷琼地区晚新生代玄武岩的主量元素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一些前人的工作,发现雷琼地区玄武岩的Fe3+/∑Fe比值可分为两组: 一组比值为0.20~0.35,称之正常样品; 另一组比值为0.45~0.66,称之异常样品.采用氧逸度与Fe2O3/FeO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对这些玄武岩岩浆的氧逸度进行了估算,正常样品的氧逸度为FMQ+1.1~FMQ+2.4,略高于前人由地幔捕虏体获得的本区地幔氧逸度(FMQ-0.943~FMQ+1.235),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计算方法引起的; 而异常样品形成时的氧逸度范围为FMQ+3.3~FMQ+4.8,比地幔源区氧逸度高出2.0log单位以上,不能用计算方法的差异来解释.通过岩浆过程对fO2影响的讨论,认为分离结晶、岩浆脱气以及熔体上升过程中与岩浆通道物质之间的氧交换都不能解释异常样品的高Fe3+/∑Fe比值和氧逸度.许多异常样品采自近火山口,岩浆冷却速度可以引起fO2的重要变化,因为缓慢淬火过程中离子的局部结构调整可以使Fe2+氧化为更小的Fe3+.由此可知,缓慢冷却会使喷出地表的岩浆铁的氧化状态明显提高,所以使用玄武质熔岩估计其源区氧化状态时,应选择远离火山口的熔岩.   相似文献   

9.
哈拉尕吐花岗岩基位于东昆仑东段,其中花岗闪长岩岩浆混合作用明显,是研究岩浆混合作用的良好对象.从岩石学、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等方面对哈拉尕吐花岗岩基进行了详细研究.电子探针结果显示:寄主岩斜长石的An值同相对应包体中斜长石捕掳晶近似;包体中基质斜长石大部分具核边结构,核部和边部An值存在间断;部分包体中浅色基质斜长石的An值与具核边结构斜长石的边部近似;辉长闪长岩中斜长石具较高的An值.寄主岩角闪石同相对应包体中角闪石捕掳晶的结晶温度、压力和氧逸度较为接近;包体中基质角闪石的结晶温度和压力低于寄主岩角闪石,氧逸度稍高于寄主岩角闪石;辉长闪长岩角闪石具有最高的结晶温度和压力及最低的氧逸度.哈图沟剖面和德福胜剖面寄主岩中的斜长石和角闪石的成分具有一定差别.岩浆不同期次侵入结晶和岩浆自身演化,使不同地点斜长石和角闪石的成分和物理化学特征具有一定变化.镁铁质岩浆位于地壳深部,氧逸度较低,使结晶的角闪石具有较高的形成压力和较低的氧逸度,斜长石具较高An值;随着镁铁质岩浆注入寄主岩,由于环境突变,使斜长石受到熔蚀;由于岩浆上侵以及两种岩浆物理化学性质差别较大,导致温度、压力和水饱和度降低,氧逸度升高,使包体中残留岩浆快速结晶,形成具核边结构、浅色均一的斜长石,以及结晶程度较差、较高氧逸度的角闪石.   相似文献   

10.
硅酸盐熔体结构与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述了硅酸盐熔体结构和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的基本特征,计算了玄武岩中基质和液态不混溶共轭熔体对的NBO/T值,发现三者具有不同的熔体结构,据此总结出硅酸盐熔体结构与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利用硅酸盐熔体结构解释了组分对岩浆液态不溶混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岩浆成矿作用的偏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中立 《甘肃地质》1996,5(2):73-85
偏在性是指形成超大型、大型矿床的特殊成矿条件和成矿位置。在论述金川岩体母岩浆的形成、演化、深部熔离和分期上侵就位的全过程成矿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和国内外同类矿床对比,阐明了金川矿床的偏在性。这种偏在性主要表现为,它既具备形成超大型岩浆硫化物矿床的6项条件,又具备小侵入岩体成大矿的3项条件。所以,金川矿床的“偏在性”构成了世界上最主要的岩浆硫化物矿床类型之一:元古代与大陆边缘裂谷有关的二辉橄榄岩小侵入体矿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长白山火山地质发展过程中的两大喷发期和七个喷发阶段作了系统阐述,详细划分、描述了喷发物堆积类型及特征,论述了火山活动机理及演化历程。首次指出长白山火山基浪堆积,对新发现的侵入相和次火山岩相岩百与喷出相岩石做了对比,指出同源于一个碱性岩浆房。  相似文献   

13.
内蒙大井多金属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冯建忠  艾霞 《吉林地质》1994,13(3):60-66
  相似文献   

14.
岩浆绿帘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际上对岩浆绿帘石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岩浆绿帘石的特征及其在花岗质岩浆中的结晶行为,讨论了岩浆绿帘石的地质意义。岩浆绿帘石的稳定与岩浆成分、fH2O以及fO2关系密切。它通常作为中、高压近固相线结晶矿物,主要产于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等钙碱性花岗质岩石中。该矿物在岩浆中的结晶可早可晚(相对于黑云母或角闪石),氧逸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它在岩浆中的最小稳定压力。作为早期结晶的矿物,绿帘石不能作为压力计来反映岩体侵位深度,因为在绿帘石晶出时,岩浆中液相体积在50%~80%,这样岩浆可能会有快速侵位的过程,但它的地质意义在于能够对岩浆上升速率做出估算。而晚期近固相线晶出的绿帘石时,能够作为压力计反映岩体最小侵位深度。据此可以应用于对地壳演化和隆升的研究。由于氧逸度对绿帘石的稳定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能够作为压力计时,首先需要确定岩浆氧逸度情况。通常磁铁矿型花岗岩最小侵位深度在3×108 Pa左右(10 km),而钛铁矿型为5×108 Pa以上(17~20 km)。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太古宙TTG岩类型成于变质上壳岩系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晚期阶段。详细的岩相学研究表明,TTG岩类中存在岩浆结晶的绿帘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绿帘石的出现标志了一定的压条件。  相似文献   

16.
王福宽 《吉林地质》1992,11(1):20-33
本文是通过对四平市山门银矿区侵入岩的实地研究而撰写的。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侵入岩为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为同源演化的多次活动的岩浆系列,并属壳幔过渡的同熔型。从岩浆活动的时间上、空间上以及物质来源等诸方面均与银矿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江西含铜(金、钼、钨)斑岩体的K-Ar法及Rb-Sr等时线法同位素年龄在205~80Ma集中在175~130Ma。根据其产出的环境,岩石的主、副矿物组合,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硫、氧、锶同位素特征以及成岩的温度及压力的估算。它们形成的温度较高(≥800℃),侵位较浅(≤3.7km),物质来源较深(下地壳),并受上陆壳物质混染。  相似文献   

18.
论桐庐中生代火山岩岩浆演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桐庐中生代火山侵入活动为同源多期喷发-侵出-侵入。矿物中岩浆包裹体温压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由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钙碱性岩浆,在火山岩浆房内已经发生明显分异。火山岩浆房的深度约为10—11km(上限值)。火山岩浆中含水4—6%(重量%)。在火山活动演化史中,岩浆房上部的酸性分异岩浆,fo_2相对较高,P总(H_2O)较低,先行喷出地表形成流纹质、英安流纹质灰流凝灰岩。层位稍下的中酸性岩浆稍后挤出地表或挤入近地表浅部,形成侵出相碎斑英安岩。岩浆房下部的中性分异岩浆,fo_2最低(10~(-13·29)Pa),P总(H_2O)最高(300—320MPa),最后上侵,形成石英二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等浅成侵入体。  相似文献   

19.
杨柳坪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PGE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柳坪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与大石包组玄武岩的PGE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为向左倾斜的PPGE富集型.PGE特征参数表明,正子岩窝岩(矿)体与大石包组玄武岩具有负Pt异常和Rh的富集的特征,这可能反映了岩浆早期Pt-Fe合金的析出以及未发生尖晶石相的结晶分离的演化历史.大石包组玄武岩的PGE参数与正子岩窝岩(矿)体的总体趋势具有很好的吻合性,暗示着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20.
秦岭凤太矿田金属成矿系列初探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八卦庙金矿和八方山- 二里河铅锌矿为例, 重点论述了凤太矿田金属矿床的主要特征, 并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成矿系列,即热水沉积型Pb、Zn (Cu) 成矿系列和热水沉积-岩浆热液叠加型金成矿系列。这两个成矿系列在成矿地质环境、含 (赋) 矿层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方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