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在我国巷道掘进中使用的各种小型双机液压凿岩台车,大部分采用单泵定量供油多液动机并联的开式液压回路。这种回路的特点是:液压系统简单、元件少、功率小,为整个台车紧凑结构、降低造价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油泵的流量是固定的,油缸的运动速度就与油缸内径平方成反比,并与系统中同时开动的油缸数目成反比。当油泵的流量保证了最大的油缸和开动数目最多时的速度,就不能保证最小油缸和开动数目最少时的速度要求。今以SYT-18型双机凿岩台车的液压系统为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队在金刚石千米钻孔的施工中,使用了张家口探矿机械厂产的SG-Ⅲ型水龙头。这种水龙头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芯管转动惯量小、回转稳定、维修简便等优点。其最大特点是采用了三个Y型自封式密封圈,因而勿需人去紧塞线,待泄漏时只需更换密封圈或芯管即可。其芯管和胶圈经久耐用,维修周期较长,这是我队以前所用的任何一种水龙头所不能比拟  相似文献   

3.
我队修复摩擦输的方法,是将旧废摩损部份车去,以中炭钢红套外圈,如图所示。在红套时的加工尺寸:小摩擦输外径车成(?)115,φ套圈内径为φ114,红套间隙公差约1毫米,  相似文献   

4.
一、铜套翻新内铸钨金用车床将废铜套内径车大3~4毫米,然后里面铸钨金,再车内径,使之与横轴或立轴导管外径相同装上适合即可,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径潮动力对长江河口滞流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三峡蓄水后滞流点的时空变化规律,应用ECOMSED模型模拟长江河口在不同径流、潮流作用下的水流动态过程。结果表明:北支大洪水期下移幅度大,涨潮动力强劲,随潮流变化大;南侧变化幅度整体较北支小,随径流的变化幅度自大至小依次为北港、南槽、北槽;随潮流的变化幅度自大至小依次为南槽、北港、北槽。滞流点随径、潮条件变化时,受地形影响明显,三峡蓄水后,径流变化范围缩小,引起不同地貌单元滞流点范围不同程度的缩小,可据此认为,与滞流点位置一致的最大浑浊带范围呈现减小的趋势,由此可能引起最大浑浊带和地貌调整。  相似文献   

6.
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利用反射槽波探测技术探查巷道侧帮构造发育情况,并准确解释槽波波阻抗反射界面的位置对矿井生产意义重大,但现阶段反射槽波地震解释断层的位置常存在偏差,主要原因是数据处理阶段选取速度存在较大误差。为降低反射槽波速度选取误差,系统分析国内13个煤矿15个煤层的槽波速度特征,总结出反射槽波速度与直达槽波、透射槽波速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反射槽波速度高于直达槽波速度3%~12%;低于透射槽波速度1%~6%。将其研究成果引入山西某矿反射槽波探测项目,槽波解释断层位置与探巷揭露位置偏差仅为3 m,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反射槽波探测精度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粗径锁接手     
压缩配属时间,增加纯钻时间,是提高钻探工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们大胆革新,以粗径锁接手取代了原来的取粉管接手,使用效果是:省力、省时和安全.结构及使用情况:粗径锁接手,包括岩心管锁接手及取粉管锁接手两个部分.岩心管锁接手:下端接以岩心管,上部为锥形母扣,中有卡槽切口,可以放垫叉.取粉管锁接手:顶端车以反丝岩心管扣,中心车4扣/时的方扣螺纹,接续钻杆,下端车以锥形公扣,中间也有卡槽切口.  相似文献   

8.
安全性和封存效果是二氧化碳(CO2)地质封存(GCS)最受关注的问题,其中以断层/裂缝引起的场地不确定性因素较为复杂。利用储层多相流模拟软件TOUGH2/ECO2N,研究了不同情境下注入深部咸水层中的CO2沿断层发生泄漏的时间、速率、泄漏量等特征。通过15个场地尺度的模型结果分析表明,CO2注入方案、断层性质(发育位置、产状、几何形态、内部结构)、系统内岩层的组合形态对CO2泄漏均有影响。相同储存环境和断层发育条件下,CO2注入速率从1.59 kg/s增加至6.34 kg/s,CO2泄漏时间提前3 706 d,泄漏量在20 a后增加至注入总量的32.43%。断层发育位置对CO2封存影响极为显著,本次研究,距注入井100 m位置的断层可造成CO2的泄漏量在20 a后高达总注入量的63.39%。相同条件下,倾斜/窄小的断层比垂直/宽厚的断层对CO2及储层咸水的泄漏影响更小。断层渗透率增加一倍,可导致CO2泄漏量增加2.11%,泄漏速率约提高0.006~0.01 kg/s。  相似文献   

9.
隐伏断层是回采工作面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实践证明,槽波地震勘探技术是井下查明隐伏小型地质构造的有效手段。基于透视槽波地震勘探法原理,分析槽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衰减特征;采用联合代数重建法,求解振幅衰减系数矩阵方程。依据振幅衰减系数CT成像,解释回采工作面内隐伏地质构造的形态及位置。以某矿区2. 5m厚的工作面为例,在经过对槽波原始数据滤波、振幅衰减系数CT成像后,确定一断距约为2m的隐伏断层。后经工作面回采揭露,该位置存在一落差约2. 2m的正断层,验证本次槽波探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CFD的高能射流式液动冲击器活塞与缸体密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与实验室测试,对SC-86H型高能射流式液动冲击器活塞与缸体密封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活塞密封段长度、环状间隙尺寸、活塞往复运动速度、角速度以及活塞外表面螺旋槽螺距与半径等参数对射流式冲击器前后腔之间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塞密封段长度、环状间隙尺寸、角速度以及活塞表面螺旋槽螺距均对射流式液动冲击器性能影响较小;活塞运动速度与泄漏量近似成正比例关系;随着活塞螺旋槽半径的增大,泄漏量会明显增大。活塞回程与冲程初期阶段,活塞运动速度较小,活塞处瞬时泄漏量占进入缸体前后腔流体流量的比例较大,使活塞无法快速加速运动,尤其是当活塞杆直径较大时,回程阶段泄漏量对活塞运动的影响更显著,导致冲击器工作性能大幅下降,甚至无法工作。  相似文献   

11.
日照港石臼港区东煤南移项目翻车机房围护结构采用圆形地下连续墙。文章阐述了在吹填地层港口环境下,针对圆形地连墙厚砂层坍塌、内径小且弧度大、圆弧形钢筋笼、偏槽等难点问题,采取了场地加固、设置导墙外扩角、改进开挖方法、特制加工平台、多方法纠偏等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下混凝土灌浆导管,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灌浆设备。其联接方式多为法兰盘式或油管接头式。这两种方式虽然联接可靠,密封性好,但都存在着操作中费工费时的缺点,这对提高工效是很不利的。下面介绍一种新的灌浆导管的联接方式。根据这种方式的特点,命名为“杯盖式”。结构见图1。它主要由上、下两个接头和一道“O”型密封圈所组成。上接头上部外表面有4个径向孔;下部焊有3个圆柱状锁紧销;内腔中部有一锥面。下接头上部为一锥形体,其根部有一“O”型密封圈环槽;下部为一圆柱体,其上有3条轴向槽;下端面为一由3个锯齿形所组成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大型采煤工作面内小构造的精确探测问题,对槽波相对透射系数层析成像技术展开研究。通过现场工程试验数据的处理分析,研究巷道对槽波透射的影响,将CT成像结果与实际地质资料对比,结果表明:槽波相对透射系数层析成像方法能够清晰地反演出高度小于1/3煤厚的巷道的位置及形态;用实际数据验证了其成像结果稳定性好、精度较高,该技术是探测工作面内部小构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各地质队普遍使用的XU600-3型钻机的离合器,是影响钻探生产的关键部件。离合器的槽圈体和轴套是通过6个φ8.5的铆钉而铆成一体。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是槽圈体和轴套由于扭矩和剪切力的作用,而使铆钉松动或断裂脱落。这样就得拆卸离合器,去掉残余铆钉,车制新铆钉而重新铆接。而这一修配过程一般须在队部车间进行,这就要耽误时间,往往会影响野外的钻探生产。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将铆好的槽圈体和轴套之间加工了两个螺纹孔,装配了两个骑缝螺钉(见图)。这  相似文献   

15.
矿井工作面内煤层厚度变化、异常体、小构造等地质问题是煤炭回采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淮南某矿1410(1)工作面探测煤层变薄带为例,介绍了综合利用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和地震槽波技术圈定煤层厚度异常区域的方法.解释结果与工作面回采揭露的煤层变薄区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探测的异常区域与实际揭露的煤层变薄区域较为吻合,特别是无线电波解释的异常区域1、2、3、5与实际揭露的变薄异常区域1、2、5、6吻合较好,而地震槽波解释的1、2号异常区域与实际揭露的1、2、3号异常在位置上也较吻合,且异常区域的大小差别也较小.在该探测实例中,无线电波透视技术以吸收系数0.04作为异常边界、地震槽波以波速2200m/s作为异常边界进行解释时,其结果较为准确,且地震槽波技术分辨力较无线电波透视技术更为细致.  相似文献   

16.
《探矿工程》1976,(3):12-13
一、结构:吊车底座用直径110毫米岩心管单层焊接。后端两个被动轮用直径580毫米铸钢件,前面一个主动轮用直径580毫米铸钢轮外包轮胎。大油缸用直径146毫米厚壁无缝钢管;活塞芯用直径180毫米厚壁无缝钢管。小油缸用650米钻机油缸。吊臂用直径42毫米  相似文献   

17.
哈密红石岗铜镍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石岗杂岩体位于黄山-康古尔断裂次级红石岗断裂北侧,地表杂岩体由东岩体、西岩体及中部小岩体3部分组成.为研究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本次投入地质、物探、化探、钻探、槽探等综合找矿方法.认为深部为1个长大于3 km、宽200~700 m的大岩体,发现了新矿体和矿化体.本杂岩体处于极有利成矿位置,具寻找熔离分异型贯入式、悬浮式铜镍矿及铂钯矿、滑石矿极好前景.  相似文献   

18.
黄河干流内蒙古段河道冬季流凌封河期, 河道水量除一部分转化为冰量外, 很大一部分转化为槽蓄水量而贮存在河道中, 导致下游头道拐河段出现小流量过程, 上游河道流量转化为槽蓄水量和贮存的冰量越大, 小流量持续时间越长, 开河期发生凌汛洪水风险越高。通过对1998 - 2016年头道拐站凌讯期流量变化过程分析, 重新界定了小流量上限阈值为330 m3·s-1, 并且以此值为标准进行小流量过程研究, 分别采用R/S极差分析法、 Fourier变换分析法对近年来小流量过程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结合非线性概率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对小流量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 小流量持续天数变化呈现缩短趋势; 同时, 小流量过程与上游相对来水之间变化关系显著且过程同步, 而滞后于河道槽蓄水量变化过程; 通过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变化时相应小流量持续时间变化的响应概率大小, 明确河道冰流量是小流量过程第一影响因素, 气温条件是小流量过程的决定因素, 首封位置和相对来水量是小流量过程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砂体识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车排子地区车89井新近系沙湾组研究,表明油藏主要受岩性控制,为滨浅湖滩坝相砂体成藏,纵向岩性组合表现为"泥包砂"特征.地震资料识别出岩性圈闭上下2个层系,分为4个岩性圈闭层组,对各岩性圈闭进行描述,总结出一套准噶尔盆地岩性圈闭识别描述方法,更好的控制该区主力油层分布和连片范围.  相似文献   

20.
走滑断裂古地震探槽选址范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槽选址直接决定了古地震研究的质量,且理想探槽位置具有稀缺性。在收集82篇国内外走滑断裂古地震研究论文的基础上,分析了长序列古地震探槽选址和同震位移探槽选址的构造地貌共性特征。长序列古地震探槽一般布设在断塞塘、拉分盆地、小型湖盆、闸门脊汇水一侧及比较平缓的冲洪积扇或大型冲洪积扇末端等地貌位置。这些地貌位置的共同特征是位于连续的、较高沉积速率的沉积环境,且通常富集14C测年物质。在探槽选址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现今沉积环境,也要对其古地理环境进行评价。然而以发掘古地震同震位移为目的的探槽选址则不同,成功的研究点往往较频繁发生侵蚀和下切事件,其中冲沟是最常见的地貌标志。探槽布设以垂直和平行探槽为主,采取逐次掘进或相间平行排列的方式开挖。由于理想探槽位置的稀缺性,所以在这些优质的探槽点一定要开展长期详细地深入研究,最大限度获得古地震事件的长序列,同时也要注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