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银川市鸣翠湖湿地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鸣翠湖湿地公园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其结果,提出了鸣翠湖生态公园的后续发展设想,为旅游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陕西秦岭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宇峰  孙虎  原志华 《山地学报》2008,26(1):113-119
陕西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对薄弱.秦岭是陕西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且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对秦岭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秦岭山地旅游资源具有4个显著特点.针对目前秦岭山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结合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并在"资源环境保护"为开发前提的理念基础上,总结了秦岭山地的开发模式,包括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地质地貌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生态主题公园旅游开发模式、乡村山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等.  相似文献   

3.
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受三峡大坝影响显著,在此建设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湿地公园鸟类资源丰富、文化资源特色突出、旅游资源已有基础等有利条件,以及消落区面积大、可利用建设用地有限、周边社区协调难度大等不利条件,规划中以水环境保护、消落带治理为特色,以鸟类栖息地保护和社区协调共管为重点。  相似文献   

4.
珠海万山群岛海上生态公园建设规划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少辉  王伟臣 《热带地理》2000,20(3):228-232
万册群岛位于珠江口门,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理想的旅游气候,众多的岛屿,广阔的海域,丰富的生物和旅游资源,发展海上生态旅游大有可为。根据珠海市旅游发展战略定位-国际旅游度假会议会展城,认为万山群岛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建设“万山群岛海上生态公园”的规划构想和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三汊河湿地资源,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就资源类型结构、质量等级和地区综合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研究得出湿地区域旅游资源类型较丰富,质量等级和地区综合条件均属中等,但其湿地的自然生态景观较具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开发利用和营建湿地公园等开发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理位置差异将湿地公园分为城市、城郊与郊野3类,探讨郊野湿地公园承担旅游功能所具有的特殊性,通过对首批国家湿地公园的梳理,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郊野湿地公园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标准指标,通过问卷调研等方法构建其测算标准。测算标准包括旅游环境容量中的生态、资源、心理、设施及管理5大容量,共计18项因子,为其测算研究提供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国家湿地公园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之一,也是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基于游客网络评论文本和“认知-情感-整体”旅游形象模型,采用共现高频词组、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对广东省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形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国家湿地公园认知形象维度包括旅游环境、旅游景观、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与设施;游客对旅游环境、旅游景观和旅游活动的感知较好,对旅游服务与设施存在服务人员态度和门票价格方面的负面评价;(2)情感形象以积极情感为主;(3)整体形象为“生态型”和“休闲型”。研究结果验证了“认知-情感-整体”旅游形象模型,丰富了国家湿地公园和旅游形象的研究结果,对广东省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与建设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华山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金华山地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四面都有名山。随着以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为主流的国内旅游的蓬勃兴起,金华山地旅游资源迫切需要整合开发。分析了金华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阐述其特色和资源优势,商讨了金华山地旅游整合开发的若干问题,并尝试给出相应的金华山地旅游发展建议,旨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促进金华山地旅游发展和山区人民经济水平改善。  相似文献   

9.
湿地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以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问卷调查统计,对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证研究,归纳总结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的特色,对其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构建旅游体验量表和文化认同量表,利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体验对游客文化认同形成的作用过程,揭示游客旅游体验对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文化情感体验、活动体验与文化认同显著相关,环境体验、空间体验与文化认同相关性不强,且不同因子对文化认同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旅游活动设计展示与历史文化氛围对游客认知认同的形成作用显著。旅游资源丰富性、旅游活动设计展示及导游讲解方式与内容是激发游客情感认同的关键。旅游地性价比、纪念品历史特色与文化创意、旅游资源丰富性与游客享受度、愉悦度情感体验程度对游客知觉认同影响显著。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旅游地性价比、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享受度与独特度的情感体验程度是影响游客行为认同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1.
长乐市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与交通条件优越,客源市场潜力较大,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长乐市旅游资源及其分布的特征,将长乐市划分为三大旅游功能区,分别设置开发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德钦旅游资源评价和景区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德钦县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 ,由于交通条件相对较差 ,旅游开发晚 ,旅游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小。该文介绍德钦县旅游资源的总体情况 ,对其容量作出分析 ,并论述旅游开发与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3.
福州自然旅游资源初探邵茵(省劳动厅技术学校)一、福州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一)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以山海景观为特色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地处闽江下游,倚山临海,山海兼备,山明水秀,风光绮丽,旅游资源赋存颇为丰富,据统计,约有名山32座,如“全阅三绝”的鼓山...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人口2967.91万人。境内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古迹众多,风情特异,土特产丰富,发展旅游业潜力极大。但目前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旅游业收入甚微,与贵州所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和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有必要对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开展山区风景名胜区内泥石流防治工程对景区自然环境和景区旅游品牌的影响研究,对促进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天山天池上游三工河流域泥石流灾害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剖析以该工程为核心的高山湿地公园产生的附加旅游品牌特色与优势,并对该工程产生的品牌效益进行定量评估。分析表明:(1)以拦沙坝为主体的天池高山湿地公园,可作为天池风景区的附加景点和附加品牌,该附加品牌具有品牌依附和叠加效应等优势,可以丰富天山天池的旅游资源。(2)应用基于泥石流灾害的旅游风景区品牌价值评估公式,估算因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修建而挽回的品牌价值损失,得出实现的品牌效益为24 930万元,而泥石流工程治理投入9841万元,即旅游品牌的效益产出与工程投入比为2.5∶1。研究表明风景区的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有利于防灾减灾、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多赢,对促进风景区的地质灾害防治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省各地区旅游发展相关指标的分析,发现东西两翼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开发两翼旅游资源非常必要。对两翼旅游资源进行了评述分析: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和优势;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与相邻地区市场竞争激烈。并提出了两翼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建设区域性的旅游中心城市;与珠三角协同发展;通过合作推进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认为在政府的规划协调下,两翼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推动两翼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翼齐飞和广东各地区全面均衡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八五八小穆棱河国家湿地公园是三江平原沼泽型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有人工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三大湿地类,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有典型性和独特性,由此确定湿地公园的规划定位和规划目标。结合小穆棱河湿地的地形特征和资源情况,依据功能分区原则划分,将湿地公园规划形成了"一线、两岸、五区"的结构模式,使湿地公园成为三江平原动植物栖息的一片乐土。同时,通过生态旅游活动等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农垦系统产业结构的转型,为农垦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8.
陈华堂 《热带地理》1994,14(3):273-279
广东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种类较多,宜于发展多种旅游项目,对振兴山区经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九华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通过多层次的定量分析,得到九华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总值为73.912,这一结果说明,一方面九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初具规模,但开发条件属中等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九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需要加大开发力度;探索未开发旅游资源的价值。根据匹配系数(Cc),提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江西弋阳县龟峰丹霞地貌景观特征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西弋阳县信江沿岸分布有丰富的地学旅游资源,其中自然旅游资源以丹霞地貌景观为特征,具有极高的科研和旅游观赏价值;人文旅游资源有佛教禅宗文化为特色的南岩石窟、儒家文化的叠山书院、摩崖石刻和红色旅游资源方志敏纪念馆等,具有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阐述了江西弋阳丹霞地貌地学旅游景观特色,从景观的物质基础,景观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等方面对景观进行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