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闪光的足迹     
朴实无华,没有宝石绚丽的光彩;燃烧自己,为社会奉献着光和热。牛志刚,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跟“太阳石”一样敬业朴实。5月25日,从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最美地质队员”总结表彰会上传来消息,牛志刚榜上有名,被评为“最美地质队员”。  相似文献   

2.
<正>5月25日,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最美地质队员"总结表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102名"最美地质队员"受到表彰,其中,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院长牛志刚、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副总工程师杨志强榜上有名。牛志刚,1963年出生,现任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院长、总工程师。他从事地质工作三十年来,曾荣获省直优秀共产党员银质奖章,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先进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带头人,省地勘基金项目兼职监审专家,省突  相似文献   

3.
由国土资源部指导,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主办的“寻访最美地质队员”大型宣传活动于近日启动,活动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寻访并产生100名“最美地质队员”和10名“最美地质队员典型代表”。
  “最美地质队员”候选人须为扎根地勘一线且从事地质工作8年以上的业绩和事迹突出者。候选人推选自下而上进行,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通过设立的指导委员会负责组织并指导开展典型事迹人物推选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5月26日,第二届"寻访最美地质队员"活动评选揭晓,河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简称地矿三院)院长助理兼副总工程师,地勘院院长,地质矿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法岭榜上有名。作为一名地质人,李法岭几十年如一日,在地质工作的第一线足足奋斗了26年,辗转祖国的大江南北,对地质事业从最初的"不习惯"到如今的"放不下",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坚守着地质人的职责。他主持完成了光山县千鹅  相似文献   

5.
“寻访最美地质队员”活动由国土资源部指导,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主办,有关中央媒体协办。活动自2014年9月开始,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中推选出381名先进人物代表参与宣传、评选。2015年4月,经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组织评选,确定了102名“最美地质队员”和其中的11名“十佳最美地质队员”,在本次评选中,广西有3名地质队员榜上有名。
  为树立地质勘查行业的良好形象,弘扬和传承“三光荣”精神,传递时代发展的“正能量”,本刊从第三期起陆续刊登广西获奖地质队员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6.
<正>5月25日,从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最美地质队员"总结表彰会上传来消息,河南省地矿局地勘二院副总工程师杨志强榜上有名。杨志强,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野外生产一线,连续主持了3个局级重大项目,取得了突出的找矿成果,为局地矿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技术进步,源于对地质事业的热爱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最艰苦的工作,杨志强从1992年到2000年近10年的时间里一直从事该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有一位从事煤田地质勘探工作26年的地质工作者。在大山之间、茂林之中、平原之地,伴随着一双登山鞋、一把地质锤,他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时光。如今人到中年,他仍在最基层的地质队从事着最基层的地质工作。他,就是多次获得省煤田地质局"优秀党  相似文献   

8.
大漠任驰骋     
5月25日,从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最美地质队员”总结表彰会上传来消息,河南省地矿局地勘二院副总工程师杨志强榜上有名。杨志强,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野外生产一线,连续主持了3个局级重大项目,取得了突出的找矿成果,为局地矿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耿锐军,目前供职于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他从事野外地质工作已经30多年了,像一头老黄牛一样默默耕耘在野外一线,十年找矿在边疆,每一个项目都干得利利索索,这样技术精、能力强、心灵美的人,被评为"山东最美地质队员"!耿锐军,1960年12月出生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道郎乡的一个小山村。1981年7月从学校毕业后,成了一名光荣的地质队员。在地质队伍响应号召"走出去"到西部探矿的背景下,2005年,早已过不惑之年的耿锐军背起行装,来到遥远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一个地方进行铁矿普查。  相似文献   

10.
在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有一位从事煤田地质勘探工作26年的地质工作者。在大山之间、茂林之中、平原之地,伴随着一双登山鞋、一把地质锤,他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时光。如今人到中年,他仍在最基层的地质队从事着最基层的地质工作。他,就是多次获得省煤田地质局“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称号,2013年被评为洛阳市“劳动模范”的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党委书记李宏伟。  相似文献   

11.
<正>5月26日,全国第二届"寻访最美地质队员"活动评选揭晓,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优秀共产党员卢耀东榜上有名。上世纪80年代初,卢耀东大学毕业就分配到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简称地矿二院),转眼35年过去了。一路走来,有高歌猛进,也经历了地矿行业的寒冬,如今已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他,仍然奋战在地质找矿第一线。2007年以来,卢耀东带领以党员为  相似文献   

12.
正每天上班,由于项目上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太杂,他总匆匆办完一件接着又办一件,甚至在办公楼道总是小跑。这就是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唐专红的工作常态,正是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勤勉努力、刻苦钻研成就了今天的他。2015年5月,他荣获桂林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地勘行业"最美地质队员"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桂林市及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优秀共产党员、国土资源部第二届"金罗盘奖"、国土资源部"十二五"科技与国际合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对于《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广大地质工作者无不欢欣鼓舞,盼望已久的地质事业的春天终于到来了。笔者作为一个为地质事业奋斗了40多年至今仍奋战在地质工作的岗位上的老地质队员,更是感到格外欣慰。我国地质工作,经历了由开创、发展,到调整  相似文献   

14.
“万水千山总是低,只凭脚上量天尺”这是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老地质队员为地质工作而发出的豪迈的心声.当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激情挥洒在祖国山川的时候,就已经许下了付出汗水和热血,甚至是生命的承诺.地质队员,就像自己随身携带的小铁锤一般,坚毅如铁,四海为家.  相似文献   

15.
正敦实的身材,温和的面孔,说话时轻声细语,这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第一钻探工程处处长刘珂给人的第一印象。工作中,他迎难而上,善于创新,用激情和奉献诠释着最美的青春。短短几年里,他从普通的技术员一跃成为带领几十个人的工程处处长,让人惊诧不已。废寝忘食练内功2007年9月,大学刚毕业的刘珂走进了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大门,成为一名普通的钻机地质员。可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他,面对着一排排堆放整齐的岩芯,如同那丈二的和尚,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2月16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召开全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关于该局主要领导任职的决定。省委决定,王天顺同志任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局长、党委副书记。王天顺,1961年7月生,1982年12月入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研究员。1983年7月从河北地质学院水文及工程地质专业毕业到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二队工作,先后任地质员、地质项目组组长、水文地质队副队长。曾任河南省地矿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政治部主任。2004年3月,任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相似文献   

17.
30年前的1983年3月,原地质矿产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地质系统基层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就在这次大会上,提出要在全国地质系统开展"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教育活动。从此,"三光荣"精神传遍神州大地,它召唤、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为祖国地质事业的发展、繁荣,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3月 2 0日下午 ,河南省地矿厅区域地质调查队16 6名地质队员从平顶山市出发 ,他们将奔赴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 ,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在平顶山市地质工作者纪念碑前 ,为远征的地质健儿举行了隆重的出征议式。10年来 ,河南省地矿厅区调队年年挺进西藏高原 ,找到了尼玛热嘎巴等 3处砂金矿、尼玛乌素拉岩金矿、科波熊铜锌矿、江达铅锌矿、八达菱镁矿、丁青象牙玉矿等矿产地。他们凭着地质队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 ,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年初又在国土资源大调查中中…  相似文献   

19.
正1967年2月,我们一批技术人员与部分机掘坑口的工人,又陆续调入刚成立不到两年的416队——这意味着412地质队的番号也就此终结。1964年,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胜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工业建设需要大量矿产。地质工作是工业的尖兵,探明地下资源是地质部门头等大事。在湖南省地质局党委领导下,决定成立412地质队,对平江县黄金洞金矿进行找矿大会战。我们自己称之为"黄金洞里找黄金"。  相似文献   

20.
正城步县黄铁矿区虽经多个地质队涉足,却始终未能找到矿,我们用两年的时间揭开了这个"魔术铁帽"的秘密。37年前,我从偏僻的雪峰山脚的隆回县,招工来到远离家乡千里以外的中南石油局第四普查勘探大队,当了一名钻工,从此开始了地质工作生涯。当时,地质队流行一句顺口溜:"伟大的电工,万能的钳工,舒服的车工,倒霉的钻工。"因为钻工的工作非常辛苦,实行24小时3班倒。几年后,1980年,我来到地质部418地质队地质组从事勘探工作。没想到,这一做就是一辈子。如今,回首往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