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在这一讲中要介绍水质模型实际应用的基本过程和应用的主要方面。给出如何选择模型、整理现场资料以及校正模型的一般原则。最后,我们简单地评述水质模拟的发展现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水质模型应用的一般过程 应用数学模型解决一个实际的地下水水质问题主  相似文献   

2.
武毅 《地球学报》2003,24(5):479-482
从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特点出发,分析了该地区地球物理勘查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①查明白垩系盆地地层分布特征;②进行地下水的水质判别。提出了应用频率域电磁法即Eh-4电导率成像系统解决上述两大问题的可能性,结合实例对勘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勘查白垩系地层分布的合理性和进行水质判别的关键问题,认为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勘查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水质站网与监测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俊杰 《水文》2006,26(3):67-68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满足新形势下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的能力建设, 调整优化水质监测站网,不断提高各级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技术水平,是目前水质监测需要解决的重点工作。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水质站网的建设和水质监测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水质预警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下水水质预警是对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适时给出相应给别警戒信息的方法,包括状态预警和趋势预警两部分。以GIS技术为核心,将水质预警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地下水水质预警信息系统。并以吉林省西部平原地区地下水水质为例,研究了该区地下水水质恶化地区的分布、趋势、恶化预警等级及其成因。地下水水质预警系统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减少地下水水质恶化的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一种新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玉福 《地下水》2000,22(4):178-179
通常的FUZZY聚类分析方法很难解决好水质污染的分级问题。本文运用FUZZY集论,建立一种新的FUZZY聚类分析方法,尝试为解决水质污染分级问题提供一种分析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同矿区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雷 《中国煤田地质》2003,15(2):29-30,43
从根本上改变大同矿区供水紧张状况的引黄入晋工程及治理桑干河流域、改善大同生态环境,保证桑干河水质达到适宜地面引水的远、近期对策尚需一定时间实现的情况下,根据大同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区的水资源现状,提出了解决矿区水资源供需之间矛盾的现期对策,即对现有的水资源地实行保护性开采、控制小煤矿的无序开采、实行矿区内的排供结合及水质控制优化管理、加快矿井水回用方案的研究、开发新的水源地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1,(4)
水产养殖对环境水质的保护要求非常高,通过不断改善水质养殖环境,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率,可解决长期水质污染对各类水产养殖效益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以水产水质养殖技术为研究背景,在分析水产养殖水质调控的化学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对水产养殖异常水质中的调控技术进行探讨。通过实施水质环境调控管理技术,有利于维持水产养殖地排水系统的自然生态平衡,调控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各种水质环境参数,促使其个体达到安全规范、标准的生活状态,净化水产养殖的环境水质,为水产养殖企业提供优质水条件。  相似文献   

8.
区域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研究是一项总结区域地下水水质特征、评估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分析其驱动机制、研判其演化趋势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地下水污染防控以及水质改善的重要依据。受水文地质领域一些传统概念、观念以及技术方法的限制,在水质综合评价、污染评价、天然劣质水与污染的区分、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认知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不断受到质疑,给政府管理部门的应用和决策带来困惑。本研究通过梳理分析近年来区域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的研究现状,回顾总结了在水质综合评价、背景值、污染评价、劣质水和劣变水评估以及人类活动识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认识和建议:(1)“指标分类评价-组合表达”的水质及污染综合评价思路,可为解决现阶段水质及污染综合评估容易造成歧义和误导的问题提供新的方向;(2)视背景值的建立不仅能够解决传统概念背景值无法获取的问题,还能有效进行污染判定、劣质水和劣变水评估以及人类活动识别,是一项亟待全面开展的基础性工作;(3)劣质水和劣变水概念及评价思路的提出,对区分天然劣质水和污染水具有借鉴意义,在科学回答这两类水对我国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帮助决策者理解水质不安全成因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但是方法学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4)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识别和量化,进一步推动了对输入型污染、诱导型水质恶化以及水化学场变化所引起的各种水质问题的认识,进而对判断水质演化趋势、污染防控、分类解决水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烨 《探矿工程》2006,33(12):45-47
针对鹤壁新区2号地热井基本情况和水质,就出现的主要问题和腐蚀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和研究,认为在解决除垢和系列环境等问题后,其地热资源具有较高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郝爱荣  王同兵  王辉 《地下水》2003,25(1):41-41,43
根据高青县城区的供水实际情况,分析开辟县城第三供水水源,实施水库连网的必要性。依据大芦湖水库的地理位置、水量及水质特点,把大芦湖水库作为高青县城理想的第三供水水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从而解决城区供水矛盾。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维红 《世界地质》2002,21(1):57-62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导致水质污染最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农村非点源污染研究之初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应用与水文模型紧密相关的模型来模拟和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另一种是通用土壤流失法。最近又提出了一种简便易用的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平均浓度法。将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与3S技术结合、与水质模型对接用于流域水质管理成为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的新生长点。近年来,农村非点源污染研究也开始探索非点源污染负荷与河流水质模型接口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北方岩溶地下水污染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强烈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物质及能量多频次、大范围的输入,极大程度上改变着岩溶水系统的水环境质量,岩溶水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威胁和破坏,岩溶水水质日趋恶化。本文归纳分析了我国北方岩溶水系统水质特征、污染现状、污染来源及污染途径。我国北方岩溶水水质类型中硫酸盐型水和氯化物型水的分布逐渐增加,主要污染组分为总硬度、SO42-、F-、NO3-和TDS等。其中硫酸盐和硝酸盐污染强度和范围最大,呈现出显著的人类活动影响特征。依据我国北方岩溶系统结构及水力学特征,将岩溶水污染途径概括为:①连续入渗型——主要包括岩溶区地表水(河流、水库等)渗漏污染,城镇污水渠或排污管道破损引起的污水渗漏污染;②越流型污染——污染孔/裂隙水(含矿坑水/老窑积水等)越流污染岩溶水;③间歇入渗型——固废淋溶入渗和污水灌溉渗漏污染等。据此提出了推进岩溶水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木里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属于生态缺水区。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该地区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做出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该区挥发酚的污染指数为0.40,污染分担率为57.2%,远高于其它指标,但其含量〈0.002mg/L,基本无污染;其它污染物污染等级均属于清洁级;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级标准。随着木里煤田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该地区的水环境质量和水体生态环境有污染的趋势。提出了建设小型调蓄、引水工程,加强点源和面源污染管理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水质污染损害指数评价的普适公式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设定了各污染物的"基准"浓度情况下,用污染物的实测浓度相对值替代水质污染损害率公式中的浓度监测值,公式中的参数可视为与污染物的特性无关.采用遗传算法对公式中的参数优化,得到了多种水质污染物都能适用的水质污染损害率和污染损害指数公式.提出用广义模糊对比法对污染损害分指数进行赋权的新方法,计算水质综合污染损害指数.该法用于水质综合评价的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普适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Selecting the Liuyanghe River watershed as an example, using monitoring data of water quality of nearly 10 years and the improved synthesis pollution index method to evaluate the water quality, the research studi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of a typical basin in the red soil hilly region, and analyzed reasons for the surface water quality chang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improved synthesis pollution index had a better serviceability than other methods, such as, Pollution Index method,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Grey-System method etc. As for the temporal characteristic, because of no-point source pollution, the water quality of Liuyanghe River watershed had become a more and more serious problem over a ten-year perio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 indicated that the pollution degree increased from upstream to downriver. Water quality upstream was better, and the content of the heavy metals was higher in the middle of the river, and the pollu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intensified downriver. The result suggested the improved universal pollution index could be used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为查明厚子河不同区域河水受硫铁矿污染的程度,在厚子河支流4个典型河流断面采集水样,开展水质全分析测试,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对硫铁矿区厚子河水质评价的结果无差异,均为劣Ⅴ类水; 而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距离硫铁矿开采区由近及远的4个断面HZ001、HZ002、HZ003、HZ004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逐渐下降,水质类别分别为劣Ⅴ类且黑臭、劣Ⅴ类但不黑臭、Ⅳ类、Ⅲ类,符合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能够反映距离污染源越远时河水水质趋好的总体态势; (2)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不仅可以客观反映同一河流各个断面所处的综合水质类别、同一水质类别中受污染的不同程度以及与水环境功能区类别的比较结果,而且能够实现对劣V类水质污染程度的精细划分,相较于单因子评价法更加客观、科学、全面,适用于矿山开采等重污染区域河流断面水质污染情况的研判。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厚子河不同区域河水受硫铁矿污染的程度,在厚子河支流4个典型河流断面采集水样,开展水质全分析测试,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对硫铁矿区厚子河水质评价的结果无差异,均为劣Ⅴ类水; 而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距离硫铁矿开采区由近及远的4个断面HZ001、HZ002、HZ003、HZ004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逐渐下降,水质类别分别为劣Ⅴ类且黑臭、劣Ⅴ类但不黑臭、Ⅳ类、Ⅲ类,符合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能够反映距离污染源越远时河水水质趋好的总体态势; (2)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不仅可以客观反映同一河流各个断面所处的综合水质类别、同一水质类别中受污染的不同程度以及与水环境功能区类别的比较结果,而且能够实现对劣V类水质污染程度的精细划分,相较于单因子评价法更加客观、科学、全面,适用于矿山开采等重污染区域河流断面水质污染情况的研判。  相似文献   

18.
陶枣煤田周边分布有丰富的裂隙岩溶水资源,且易于开采,为区内城市生活的主要供水水源。长期以来,受煤炭资源开采影响,岩溶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供水水质难以保证。本文在对裂隙岩溶地下水水质进行污染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污染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地质、构造条件,分析了区内岩溶地下水的污染机理,并提出了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趵突泉泉域岩溶水典型污染组分变化特征及污染途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孙斌  邢立亭  李常锁 《中国岩溶》2018,37(6):810-818
济南趵突泉水闻名天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岩溶地下水水质发生较大变化。利用收集与实测的近60年的水化学数据,选取矿化度、NO3-、SO42-、Cl-典型水化学指标,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影响,对山前三个典型富水地段岩溶地下水化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揭示泉域西部、中部、东部三个富水地段岩溶水水质污染途径。结果表明,1986年以前,三富水地段水质变化特征相似,均呈小幅增长趋势,而1986年以后差异显著。其中,西部富水地段除90年代以外,岩溶水中典型污染组分含量总体涨幅较小,地下水主要污染途径为点源—表流阶段入渗型;中部富水地段岩溶水中典型污染组分呈稳步增长趋势,地下水主要污染途径为面源—降雨间歇入渗型;东部富水地段岩溶水中常规离子组分涨幅最大,地下水主要污染途径为点源—开采越流入渗型。研究结果对泉域三个富水地段岩溶地下水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