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序1     
正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空间信息获取能力大幅提高,我们对于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空间数据和信息,数据的体量和类型正从传统的TB量级以及相对简单的结构化数据向PB量级、异构的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发展,大数据的态势正逐步形成。要想使这些数据和信息得到充分利用,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要将局部的与整体的乃至全球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无缝  相似文献   

2.
范志坚  付蓉 《测绘工程》2012,21(2):70-72
2010年1∶1万DLG入库数据涉及9个测区共计1 852幅,由于生产这些数据时标准不一致,造成数据间的差异,给数据入库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满足入库数据标准,探索通过软件工具与测区数据处理方案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入库数据不一致的数据现状,以确保入库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保持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开展并实现国、省两级联动更新及协同服务工作,通过探索地形数据转换更新的方法,构建数据转换模型、建立数据对应关系的方式,进行数据转换更新。本文以江苏省连云港市地级行政区域的现势性最新的省级1:10 000地形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依据《1:50 000地形数据库更新技术规定》和《江苏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开展研究,基于两种比例尺数据之间的关系,探索1:10 000地形数据转换更新1:50 000地形数据的方法,探讨其可能性与适用性,提升1:50 000地形数据更新效率,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4.
1∶50000DLG作为覆盖面广、精度高、内容丰富的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保证其质量极为重要。根据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矢量数据整合1∶50000DLG数据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结合数据生产及数据检查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今后的数据生产和数据检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1:1万数字高程模型的更新与建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生产实验对DEM的数据源、数据精度与质量控制、数据采集的技术与策略、空间分辨率、地形建模、产品分类和数据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讨论,以期为推进有关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在全国实施“1:1万数字高程模型的更新与建库”方案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以宁波市江北区1∶1万比例尺基本农田数据建库为例,在分析基本农田数据库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建库流程和技术要求;然后分析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格式与坐标转换方法,时建库工作的重点基本农田保护图斑数据的采集方法作了详细论述;最后简要分析了基本农田图形与属性数据的检查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宁波市江北区11万比例尺基本农田数据建库为例,在分析基本农田数据库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建库流程和技术要求;然后分析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格式与坐标转换方法.时建库工作的重点基本农田保护图斑数据的采集方法作了详细论述;最后简要分析了基本农田图形与属性数据的检查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1∶10 000地形数据更新的1∶50 000地形数据的技术方法与生产流程,本文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开展生产试验,以江苏省1∶10 000地形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构建数据转换模型、数据库要素ID对应关系实现1∶10 000地形数据联动更新1∶50 000地形数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供给侧改革以及自然资源监测的深入开展,基础测绘的"两服务、两支撑"能力需要得到提升.基础测绘DLG数据生产与更新的业务模式趋于"多测合一"、"多库合一",而传统基础测绘作业模式下数据更新周期长、局部数据更新现势性弱,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需求,因此DLG数据更新的工艺模式创新势在必行.基于国土调查数据、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电力部门数据、激光点云数据等地理信息数据,对1:10000 DLG数据更新方法与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更新工艺流程,为提高数据的更新效率和现势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由于技术与国家数据标准的不完善,导致许多早期地形图数据很难满足GIS专题信息提取、数据挖掘与应用的要求,为节约资金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满足当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新疆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加工整理项目,描述了加工整理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方法与过程,总结了其中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阿竹 《北京测绘》2016,(4):148-150,99
1∶1万DLG数据内业编辑是以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采集的数据为基础,根据外业调绘成果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内业编辑,并依据相关技术规定和作业规范要求对各类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数据的分层、各类要素数据的拓扑关系和点线面的相互关系进行正确表示。本文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探讨了内业在1∶1万DLG数据更新中采用"先内后外再内"的作业模式进行成图,对1∶1万DLG数据更新编制过程做了介绍,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HJ-1光学卫星遥感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HJ-1星座光学卫星作为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首发卫星,其运行与应用状况对于后续星座的发展具有重要 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从HJ-1光学卫星的分辨率(时间、空间和光谱)、光谱及幅宽等数据特征入手,综合考虑遥感应用 数据要求,全面分析评价HJ-1光学卫星数据可用性。研究表明,两颗光学卫星可基本满足我国及周边国家环境监测与灾害管理方面 的主要应用需求,并在其它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范志坚  付蓉 《测绘通报》2011,(11):41-43,73
不同时期、不同测区的1:10000 DLG数据,由于执行不同的生产标准,因此造成数据间的差异,并给数据入库带来巨大的困难。为满足入库数据标准,探索通过软件工具与测区数据处理方案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入库数据不一致的数据现状,以确保入库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并介绍该处理方法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4.
NOAAAVHRR提供的1B数据,是以一个文件存储图像数据和相关的辅助数据,目前的商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大多无法直接读取与图像有关的定标、定位、太阳与传感器位置等数据,对图像的后续定量化处理与应用带来了困难。本文在深入分析1B数据格式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ENV~IDL平台的1B格式数据读取与预处理模块开发,这对于AVHRR图像数据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介绍了新疆1∶10000基础地理信息示范库系统的研建,对难点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该系统的建成实现了多尺度、多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快速查询、检索、分析、处理和更新,大大提高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效率和应用水平。同时本项目在数据入库前的预处理、多种类型数据的组织、存储及索引技术、空间与制图数据库一体化管理、系统和数据安全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和开发,取得了实用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统一规格的1〖DK〗∶10000地形要素数据是1〖DK〗∶10000数据全国“一张图”的数据基础,也是促进国家与地方交换共享、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数据资源共享、协同更新和快速服务的必然要求。鉴于各生产单位的1〖DK〗∶10000地形要素数据由于坐标系统、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层命名及数据层数、要素属性项命名及定义、成图数据格式等的不一致,不利于实现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的跨界共享、有效利用,所以规范1〖DK〗∶10000地形要素数据的数据内容,统一1〖DK〗∶10000地形要素数据的数据规格,对尽早实现全国“一张图、一个网”的战略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利用ERDAS的几何纠正功能对1∶1万调绘片进行纠正的原理和方法。实验证明此种方法的纠正结果不仅可以保证较高精度而且与DLG数据叠加具有良好效果,可以作为底图进行数据编辑。  相似文献   

18.
建立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实现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基础,新疆面积大、数据庞杂,与其他省区相比,其建库工作具有独特性。文章在充分调研、借鉴其他省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采用最新的理论和技术开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完成了数据的加工整理和高效质检入库,解决了海量数据快速入库、数据动态更新、历史数据管理...  相似文献   

19.
刘斌  王万刚  郝阳 《测绘》2011,(2):84-85,93
本文介绍利用ERDAS的几何纠正功能对1.1万调绘片进行纠正的原理和方法.实验证明此种方法的纠正结果不仅可以保证较高精度而且与DLG数据叠加具有良好效果,可以作为底图进行数据编辑.  相似文献   

20.
GI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用户对基础地理数据的实时更新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数据快速更新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阐述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以其原有地形图为基础数据,结合现实性较高的地理国情普查成果,通过数据更新的方法完成数据产品的生产,分析其更新的范围指标与操作方法,从而得到具有现势性的数据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