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解决海流机海上作业的工况监测和海流机与岸基的远距离通信及数据传输困难等问题,选择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应用到海流机在海上的定位和通信中. 分析海流特点和海流机的几种常见工况. 介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BDS-RNSS)的海流机定位原理和BDS的短报文通信特点. 将“位拼接-LZW”双重数据压缩应用到短报文通信系统中. 设计一种适用于海流机通信的主控制系统并拟定海流机和岸上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案,旨在提高通信效率和增大数据传输量.   相似文献   

2.
北斗CNSS用户机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全球无源定位阶段的组网进程,其用户机的研究、生产和应用正在由一代向二代过渡。对主要类型用户机及其OEM产品的有源、无源定位通信原理,性能参数,及新一代用户机相关的技术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和通信能力在指挥信息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但在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制、联试以及部队模拟训练过程中,往往依赖于北斗设备。授权北斗用户过程周期长,过程复杂,给各项科研生产、训练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为能够减少对北斗设备的依赖,针对现有北斗导航模拟系统未涉及到通信部分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北斗网通信模拟器的设计方法,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通信原理及能力进行模拟。通过使用QT开发工具,开发了一套可提供应用系统间北斗报文通信的北斗模拟器。经过与现役系统的联试联调,证明了方法可行,达到预期设计,模拟器能够为信息系统研制、联试、模拟训练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4.
北斗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RDSS)用户机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应用终端,测试系统可为用户机研制和使用提供可靠保障。鉴于RDSS体制的特殊性,测试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包括:用户机入站信号测量指标、用户机时延测量指标、以及用户机测试系统出站信号。为确保测试系统测试标准的统一,需要对测试系统的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和校准。通过对普通用户机提出技术改进设计,为测试系统校准提供可行性方案,实现测试系统指标向标准测试仪器的溯源。  相似文献   

5.
根据北斗用户机模拟路径生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研究了一种基于距离关系解决离散路径连接问题的算法,其次考虑到北斗用户机的定位性能,提出了一种综合的路径压缩方法实现对其模拟路径的高质量压缩,并通过插值运算得到一系列有序点集,用于模拟北斗用户机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方便模拟路径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存在的监控能力有限、价格昂贵等问题,本文提出并设计了虚拟管理型用户机系统,介绍了虚拟管理型用户机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分析了“北斗”共享数据库,数据统一处理模块等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实现,并以通信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机制为例,阐述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并在实验与应用中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测试场试验中区域跨度大、精度要求高、目标批数多、超视距数据实时传输困难等难题,提出了利用北斗二代系统短报文通信功能进行超视距简短通信指挥。从通信技术指标、工作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北斗二代系统的通信技术特点,对北斗二代系统短报文通信与测试场传统通信方式进行了比较,最后,重点介绍了应用北斗二代系统在测试场进行超视距通信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在试验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晶晶  胡可  陈现春  李鹏  张熙  石鑫 《测绘通报》2019,(4):17-20,31
目前国内各省市北斗CORS服务系统相互独立运行,不同省服务系统账户无法通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的社会化应用范围。针对此难题,本文基于移动通信技术,提出了一种虚拟通信媒介模式的CORS跨网服务无缝切换通信模型,实现了用户跨省使用北斗高精度服务的无缝切换和实时获取高精度定位数据。该方法不改变目前各省市CORS服务业务流程,且用户无需重新注册账号,即可实现在不同省市使用CORS服务的无缝切换。经测试,该方法实现跨省切换并获得高精度定位数据的平均用时为9.029 s,可应用于多省市跨网服务及国家"北斗位置服务一张网"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的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由RDSS和RNSS两部分组成,其中RDSS业务用于替换之前的北斗一号系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系统)为用户提供服务。由于新系统采用CGCS2000而北斗一号系统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北斗RDSS的开通将对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的北斗一号用户应用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阐明北斗RDSS启用CGCS2000对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的北斗用户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提出分析该影响的方法,并通过仿真计算得出影响的规律和概略大小。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环境实时稽查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北斗一号”导航系统的使用。以北斗的定位和通讯功能作为系统原有的GPS定位功能和GPRS通信功能的补充。实现了“北斗一号”导航系统在嵌入式GIS中的应用,并对系统拓展后的功能特点和实验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自主式水下无人潜水器(AUV)在工作时应用的不同导航定位技术的特点与优势,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以及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AUV基本定位原理。对应用北斗导航系统的AUV机械结构模块化设计的四个模块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对AUV导航控制段的控制流程逻辑以及基于此逻辑的硬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搭建。通过应用北斗导航系统的AUV平台验证,从自主定向巡航和自主定速巡航来看,运行平稳,与期望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远距离海洋工程项目的不断展开,对北斗高精度的定位需求越来越迫切,而远海地区常规地基增强建设及差分传输方式无法实施。为解决远海北斗高精度定位的难题,本文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短报文功能进行精密单点定位误差改正数的播发,向观测用北斗卫星终端发送精度较高的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改正值,实现了北斗卫星改正信息的远程传输,传输距离被大大拓展,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并大大提高了北斗系统定位精度,为北斗技术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企业网IP电话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系统利用企业网这一高效的通讯介质 ,并针对目前Ethernet的特性进行优化 ,辅以三层数据应用实现了局域网内的话音文字通讯和局域网与PSTN电话网间的拨号及话音通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大城市中心道路的交通拥堵问题,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提供的车辆位置信息,设计并模拟实现了基于北斗的智能路标系统。该系统利用车辆中北斗定位终端提供的位置信息与道路参数作为变量,基于车道占有率建立了道路的实时路况模型,并通过路标的LED灯光颜色变换引导车流,最后,基于PC端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模拟了系统的运行流程。系统有效实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采用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RNSS)和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RDSS)双模结构体制,不但具有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系统的导航、定位和授时功能,同时还提供双向短报文信息服务,在多个民用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 传输成功率和传输延时是北斗短报文的两个重要性能参数,北斗短报文技术在各行业的推广应用以及相关系统的建设都急需这两个性能参数作为参考. 本文测试了北斗短报文的通信性能,提出基于核密度估计建立北斗短报文传输时延概率模型并生成时延伪随机数的方法. 通过MATLAB对北斗RDSS实测时延数据进行核密度估计并绘制概率密度估计值曲线;利用权重系数组合多个高斯函数对概率密度估计值曲线进行拟合,获得时延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并采用舍选法实现北斗RDSS传输延时伪随机数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北斗系统创新发展与前景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谭述森 《测绘学报》2017,46(10):1284-1289
随着旺盛的卫星应用社会需求及航天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天基无线电系统相互交叉融合已成趋势。北斗系统从两颗卫星起步,以快速定位报告(RDSS)与短报文通信(MSS)业务为特色建成中国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随后,用8年时间构建了RNSS连续导航与RDSS定位报告相结合的北斗技术体制,完成了亚太地区覆盖。通过有效的卫星无线电频率兼容设计与国际协调,北斗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国际电信联盟(ITU)规则认可的RNSS、RDSS、MSS三大业务相结合的卫星无线电系统。本文阐述了北斗系统在创新超越理念下的三大业务、四大功能的发展历程、技术体制、主要特点及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17.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精确定位、精密授时和短报文通信的功能,能够很好地切合目前海洋监测设备的所需。设计了一款波浪能自供电的海洋浮标,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授时,同时对浮标的监测数据进行可靠的传输。文中简要介绍了波浪能自供电浮标结构及运行原理,重点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本浮标定位、授时和监测数据传输中的应用,为我国海洋监测装备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自适应定位与通讯的设计原理以及技术路线,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移动目标定位和通讯信号的实时检测和动态切换技术,可自适应选择信号强、费用低的定位和通讯方式,实现全覆盖、低费用的优化实时定位与通讯。自适应定位支持GPS系统定位、CDMA定位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自适应通讯支持CDMA、北斗卫星和海事卫星。  相似文献   

19.
日本立足自身自然地形及城市特点,基本建成了准天顶卫星导航系统(QZSS),并可基于GPS提供定位增强服务.本文针对QZSS服务及应用开展了研究,对其信号、特色服务,应用领域,以及推荐产品名录进行了分析.日本针对卫星导航的推广应用工作有其特色,充分利用了数码相机、运动手表等产品制造优势,大力布局个人智能终端;在铁路、精准农业、建筑施工等行业,努力拓展厘米级增强服务应用.这些对我国推进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工作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技术特征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给出了双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和组成;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和定位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GPS系统的对比,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特征,特别指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领域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展望了未来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