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有些地理图形反映的是地理事物的局部,或比较抽象,难以解读。但如果按照图形的展现规律转化图形,将使图形更加完整、直观,变换思维角度,可以利用转化后的图形巧解地理问题,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答此类试题,提高得分率。  相似文献   

2.
熊万英 《地理教学》2013,(22):28-30,46
正图形语言是地理教育中的特色语言,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把握好地理图形语言是教好学好地理的捷径,也是形成地理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必修1的有些内容对许多学生来说抽象而难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把以文字为主的地理知识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或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文图转换,对于学生的掌握和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高三二轮复习中"正午太阳高度"为例,谈一谈如何通过运用图形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及分布变化规律的掌握,既  相似文献   

3.
陈静 《地理教学》2015,(5):56-58
地球运动,是高考命题者青睐的考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笔者纵观近几年“地球运动”的高考试题,发现其命题考查变化很大:命题背景材料新、越来越接近生活地理、命题图形简单化、试题的难度降低等。不仅考查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的基础知识,而且考查学生获取新信息、解读新信息和地理思维分析等能力。通过认真分析2014年全国各省地理高考试卷中的“地球运动”高考试题,提出2015年“地球运动”命题的新思考及备考策略。希望能为2015年高三学生地理学习及一线地理教师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覃纯乐 《地理教学》2012,(17):18-21
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特点决定地理高考试题的最大特色是"无图不成题"或者"无图考图"。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解读地理题目中的图形信息,但这正是大部分学生感到困难之处,从而成为制约其解题的一大瓶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逻辑推理强、空间跨度远、理解难度大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苑玉冰 《地理教学》2015,(2):55-56,43
一、图形转换模式该模式是要将地理问题中提供的线段式图示或其它比较抽象的图示,转换为比较常见的基本原理图,以便于问题的解决与分析、判断。特别是转换时的地理信息的获取,要保持与题中的原有地理信息一致。例1:图1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线上数据为经度)。据图1完成问题。  相似文献   

6.
鲍文艳 《地理教学》2012,(21):44-47
"图"是地理学科不可或缺的肌体,析图、解图成为学习地理的基本过程和技能,地图教学成为地理教学的主要过程和手段。图形分解法是一种具体的地图教学方法,是指从一幅要素众多、形式复杂的图中,提炼出地理特征、规律及要素间的联系,然后按要素类别分解成单要素图,从而使图形简洁易懂,使问题容易解决。图形分解法的原则是,既化整为零,又注意整体性;既要注意特殊性,也要注意规律性。笔者在"热力环流的形成"教学中尝试了图形分解法教学。一、图形分解法教学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正地理学科具有显著的空间特点,决定地理高考试题的最大特色是"无图不成题"或者"无图考图"。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解读地理题目中的图形信息,或者能将题目中的文字信息转换并表述为直观的图形信息。因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已有经验,通过想象、加工和转换,构建心理地图或者构画简易图形,并启发学生借助这些地图变换思维角度,整合思维成果,进而形成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师生纠错1.核心概念理解什么是描述描述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细致、全面、准确的表述。在地理学中,通常是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它方式来表述试题图形呈现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地理过程等。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科具有显著的空间特点,各种地理思维活动常常需要借助地理图形展开。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已有经验,通过想象、加工和转换,构建心理地图或者构画简易图形,并启发学生借助这些地图变换思维角度,整合思维成果,进而形成良好的地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融合其他学科的思想、知识和方法进行教学,能够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大科学观。本文结合生活实际,运用高中数学选修知识,推导任意纬度、日期、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及太阳方位角公式,精确地解决地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二是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能够进行恰如其分的定量表述。高中地理"地球运动"涉及的知识内容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  相似文献   

12.
陈立新 《地理教学》2012,(13):25-27,37
地球运动的有关试题往往比较抽象,且许多试题还通过各种图形进行问题设置或者无图考图,这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地球运动的有关试题长期以来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怵点”,而学生如果能够熟练的利用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规律,则能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使有关难点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3.
地理剖面图是描绘地理事物内部结构的图形,是承载地理信息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正确阅读地理剖面图并解决相关问题是中学生必备的素养。文章通过对高中生地理剖面图阅读障碍的诊断分析,为地理剖面图的教学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青年 《地理研究》2001,20(5):629-636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点、线、面等基本图形要素不仅直接表示了各种地理现象,而且隐含地表示了地理现象的空间结构,例如斑块结构、棋盘结构。在许多GIS应用中,需要对图形数据进行概括处理,以派生出较小比例尺的数据集或地图。由于地理现象的空间结构是地理规律和地理景观格局的重要反映,因此需要识别数据库中隐含的空间结构,并在概括后的数据库中有意识地反映这种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5.
徐成鹏 《地理教学》2012,(1):52-53,48
现在高考越来越重视对能力的考查,其中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就是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地球运动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作为地球运动参照物的日月星辰又与地球相距甚远,因而难以据此直接观测地球运动。当前虽然不乏较为准确地表现地球运动的多媒体课件资源,但由于其制作技术和呈现方式多为二维形式,学生难以从中获得三维感受和亲身体验。根据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应当为学生提供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高考对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中,试题的图形越来越简洁。对于太阳光照图来说,其图形越简洁,意味着难度越大,对考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越高。这样的图形往往会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点——切点。把握好切点的特征,能够成为解题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8.
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截图”的方法.能够让学生熟悉多种示意图、局部图、区域轮廓图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截图”指截取地理图形的某部分,依据截取的图形联系相关知识或凹答问题,“截图”对于地球光照图、等值线图、区域地图等内容的教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题命制,创新最难。地理高考试题,尤其是第1卷选择题部分,如果没有图形的创新,很难命制出有新意的题目。然而,每一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总能让人眼前一亮,究其原因,主要归功于图形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孙景岩 《地理教学》2010,(24):54-55
从制作的角度看,地理图形可分为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两大类。在制作FLASH课件时,不规则图形由于没有规律性,制作者可凭借自己的感觉和对鼠标的精确控制实现,或者借助外部条件实现,如扫描仪。而规则图形却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设置具体的数据,达到相对精确的效果,这样就避免了机械呆板,能够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灵活掌握,从而为教者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