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IGS提供实时的预报产品—超快速精密星历IGU,这种超快速星历为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实现提供了实时的高精度数据支撑。由于IGU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中,设计实现IGS数据文件实时获取的下载程序是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基础。通过在C++Builder 2007平台上利用Indy控件设计编译了IGS数据文件的下载程序并进行实验。实验表明:该程序支持多线程并发和断点续传功能,可以实现IGS数据文件的实时下载。  相似文献   

2.
海量IGS数据实时线程池并发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迅猛发展,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发布了各类海量高精度服务数据。目前,IGS数据在GNSS基线解算、精密单点定位、卫星精密定轨、地壳形变监测、地球电离层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IGS服务数据下载过程烦琐而耗时,且易出错。如何快速且正确获取IGS数据是当前用户迫切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FTP文件传输协议,设计了实时线程池并发和断点续传算法,并对海量IGS数据进行一站式分类下载测试,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出海量数据最优的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倪蓉蓉  王庆  潘树国  赵兴旺 《测绘科学》2011,36(6):278-280,288
近年来,GPS的应用日益广泛,在精密单点定位解算、GPS基线解算、站坐标解算、地球电离层研究实验等应用中,需要大量IGS站点观测数据及精密产品信息,下载工作繁琐且耗时。为了提高IGS数据下载效率,实现智能化下载,作者研制了基于WinInet API的IGS服务数据专用FTP客户端。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操作简单,能快速准确地实现批量下载功能。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利用IGS提供的超快速观测星历和预报星历进行5 min和30 s实时卫星钟差获取的方法,并对利用这两种星历文件获取的卫星钟差与IGS提供的最终星历做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基于IGS的超快速观测星历采用线性模型预报实时卫星钟差的精度高于基于IGS超快速预报星历采用三次样条函数直接内插获得的实时卫星钟差的精度,可以达到3 ns,能够满足一般实时单点定位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对数字地形图中的高程点和等高线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了多种DEM数据获取方法的优缺点。在Auto CADVisual LISP编写了DEM数据批量提取程序,实现了基于数字地形图的DEM数据快速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6.
徐爱功  赵亮  周阳 《测绘通报》2013,(10):5-7,19
基于PANDA软件,测试中国境内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精度,试验采用IGS站提供的最终星历和钟差与快速星历和钟差对比的方法。数据结果显示,采用IGS中心提供的精密星历、精密钟差及地球自转参数ERP,分析中国境内10个IGS站连续7天的单天解,最终产品和快速产品都实现了1 cm精度的精密单点定位,但最终产品的精度略高于快速产品;此外,最终产品的系统性偏差较快速产品显著减小,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联合地基GPS和空基COSMIC掩星的可降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0年1~2月的COSMIC掩星气象观测数据和IGS地面跟踪站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现有可获取的地面CORS网络和中国区域IGS跟踪站联合COSMIC掩星事件进行了处理分析,研究并设计了基于网络的大气可降水量估计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8.
武当山主峰高程测量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基于GPS连续运行站观测模式进行单点测高和通过引入国家IGS连续运行站的数据,解算出观测点的大地高,利用区域精化大地水准面、似大地水准面模型,通过加入重力数据求得正常高的方法,阐述了武当山主峰高程测量作业流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IGS数据产品存放及文件命名规则,利用C#开发语言并采用多线程技术开发了批量下载IGS数据产品的软件,该软件具有支持全部IGS数据产品类型下载、实现自动下载自动解压、下载速度比单线程下载速度提高一倍并且对高频数据提供自动格式转换和合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GPS卫星实时精密定轨及初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导航卫星实时精密定轨的滑动窗口短弧法方程综合方法.通过对全球70个IGS站的观测数据进行仿实时解算的结果表明,与IGS事后精密轨道相比,实时轨道精度达5 cm左右,达到IGS事后快速轨道精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移动端获取与分析数据成为可能.本文基于微信小程序,以济南市市中区为例,开发了房屋安全管理平台,实现房屋安全鉴定数据在移动端的可视化、便捷化管理,同时阐述了该平台的实现方法,及其所用到的关键技术.该微信小程序结合手机地图,可使用户直观了解房屋的空间分布与危险房屋的统计分析、实时地获取所查询房屋的...  相似文献   

12.
实时GPS卫星钟差的可靠性预报是GPS实现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GM(1,1)模型不能及时更新新息数据,致使计算结果精度较差。本文首先介绍了常用的几个钟差模型,并利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与常用的二次多项式模型进行了对比。通过自编程序,依据某一IGS跟踪站实测的精密卫星星历数据,进行了实时的GPS卫星钟差预报,并与IGS事后精密钟差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新陈代谢GM(1,1)模型估计的卫星钟差与IGS发布的最终精密钟差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一致性,这为实时GPS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提供较高精度的卫星钟差产品。  相似文献   

13.
根据IGS站数据在FTP上存放的规律性,利用shell语言实现了IGS站观测值文件、导航文件和精密星历文件的自动下载。  相似文献   

14.
赵亚平  田亮  周巍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2):125-126,132
高等级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一般使用IGS精密星历,但IGS精密星历不能实时获得,满足不了应急保障的需要。采用IGS最终星历、IGR快速星历、IGU超快速星历分别对高等级控制网点进行数据处理,对平差结果及精度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证明,IGU超快速星历可应用于高等级控制网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5.
处理基于连续运行基准站的作业模式下高精度GPS控制网观测数据时,因国内网络工程基准站分布不均或选取的观测数据缺失造成网形结构较差的情况下,控制网的精度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根据IGS基准站分布情况,适当选取部分基准站参与控制网的数据处理,能够明显改善控制网精度。本文以927工程西沙-南沙测区数据处理为例,采用IGS基准站以达到较好的网形结构,大幅度的提升了控制网精度,获取了较为理想的点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全球电离层延迟建模中传统串行处理方法效率低等问题,研究了基于全球分布的IGS跟踪站和iGMAS跟踪站观测数据实现全球电离层建模并行解算的基本方法、流程及策略。在Bernese软件基础上研制了一套iGMAS全球电离层延迟建模软件。为了验证并行解算方法的正确性和计算效率,利用全球200个左右IGS跟踪站和6个iGMAS跟踪站2014-08-20-2014-09-06共7周的观测数据,解算了快速电离层TEC格网。与IGS,CODE以及ESA最终电离层格网比较,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解算的快速电离层TEC格网,与CODE,ESA以及IGS最终电离层TEC格网的互差,统计不同纬度带内偏差的均方根误差,全球范围内偏差的均方根误差均在1.5~2.5 TECu之间,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在0.5~1.5 TECu之间,所有地区均优于5 TECu,整体精度与IGS,CODE以及ESA最终电离层TEC格网精度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流动站远离基准的距离,其间的距离超过30 km,流动站往往无法获得固定解,为实现实时远距离动态差分的实时处理,往往选择GAMIT软件中的实时运动学处理模块TRACK,获得实时位移序列。为解算流动站的坐标并提高其精度,测绘工作者几乎选择事后精密星历(IGS)。但IGS星历时延迟很长(一般12 h),为提高时间效率,本文在处理流动站的数据时,分别使用了快速星历(IGR)和事后精密星历(IGS),通过比较两者结果高度吻合。研究结果表明GAMIT软件解算GNSS站的测站坐标、天顶延迟、钟差等的数据精度与选择精密星历的类型几乎无关,对测绘人员选择星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实时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水汽是制约数值天气预报准确性的关键问题。基于地基GPS遥感大气水汽原理,结合香港CORS网的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对由IGU超快速星历、IGS精密星历和探空资料解算的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超快速星历估计PWV用于数值天气预报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高精度GNSS数据质量的检查是外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T EQC只能在DOS控制台下运行的缺点使这一环节变得复杂而繁琐。利用C#语言对DOS控制台的调用,集成TEQC软件,通过编程实现数据质量快速批量检查程序,且具备良好的GUI界面和Excel格式的结果输出。程序已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了应用,事实表明:本程序可极大提高数据质量检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OmniStar星基差分服务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通过测试数据验证其定位精度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通过长时段定位结果与IGS联测数据的对比,分析了OmniSTAR星基差分静态定位精度状况和收敛时间,讨论了利用这种技术在物探测量中获取精确WGS84起算坐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