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光谱特征的湿地湿生植物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湿生植物光谱特征分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湿地典型植被信息。在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上,确定提取的典型植物类型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长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i)和睡莲(Nymphaeatetragona);采集湿地优势植物光谱数据,将优势植物与提取对象芦苇、长芒稗和睡莲的光谱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取物种间区分性好的波段及波段组合,参与影像分割权重的设置;根据典型植被的分布特征,确定面向对象分割尺度(其中芦苇的分割尺度为50,长芒稗的分割尺度为20,睡莲的分割尺度为100)。通过研究发现:基于光谱特征分析的面向对象的分类精度为96%,而未利用光谱特征的面向对象的分类精度为87.3%,传统监督分类精度仅为82.3%。证明在面向对象提取前对植物光谱特征分析得到区分性好的波段及波段组合参与分割,对提高分类精度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实验区高分辨率影像进行最优分割尺度的影像分割。首先利用ESP算法确定影像的最佳分割尺度,再运用CART决策树分类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后处理,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最终分类结果精度达到80.38%。  相似文献   

3.
高分辨率影像的广泛应用推进面向对象影像分析(OBIA)的发展,而分割作为面向对象分类的关键步骤,其尺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地物信息的提取。空间尺度是地物的固有属性,在合适的分割尺度下可以更好地挖掘地物信息。本文结合最大面积法和分割质量评价模型对张山营镇影像进行分割实验,先通过分析对象最大面积初步得到最优尺度范围,后结合分割质量评价模型以确定最优分割尺度层次。在此基础上,综合样本提取的光谱、纹理等特征进行规则训练,最终完成面向对象的土地覆被分类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多层次最优尺度的规则分类方法获得更好的分类结果,其总体精度为88.8%,Kappa系数为0.861,而基于单一尺度的最邻近法总体精度81.4%,Kappa系数0.773,基于单一尺度的规则分类法总体精度为83.2%,Kappa系数为0.85。  相似文献   

4.
面向对象矿区复垦植被分类最优分割尺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面向对象分类中直接影响最终分类精度的分割尺度问题,该文通过基于对象的精度评价,定量对比分析eCognition软件自带的ESP工具、欧几里得距离二指数(ED2)和分割误差(SE)3种分割尺度选择方法,研究不同尺度在矿区复垦植被面向对象分类的精度差异,为高分遥感数据分割尺度的选择提供定量的标准。得出结论:分割尺度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分类结果的显著差异;ESP工具分类精度最低,SE和ED2全面考虑参照样本与分割对象之间的特征和几何差异,可显著提高面向对象分类精度;将SE和ED2作为最优分割尺度选择算法嵌入面向对象分类体系中,可以快速获取最优分割尺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城市绿地信息提取中分割尺度选择问题,选取国产高分一号(GF-1)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CBERS-04)遥感数据,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采用控制变量法选取影像分割与合并尺度进行绿地信息提取,通过信息提取精度评价确定最优分割尺度。实验结果表明,对于GF-1和CBERS-04国产遥感数据,面向对象的方法均优于基于像元的方法,其中5m分辨率CBERS-04数据,面向对象方法绿地提取精度为90.53%,基于像元方法绿地提取精度为86.54%,推荐分割尺度与合并尺度为(25,70);2m分辨率GF-1数据,面向对象方法绿地提取精度为97.09%,基于像元方法绿地提取精度为83.49%,推荐分割尺度与合并尺度为(45,80)。研究结果能够为国产高分遥感数据城区绿地信息提取和地物分类过程中尺度选择提供借鉴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一种评估不同分割尺度的总分类精度,搜寻最高精度分类结果的半自动面向对象SAR影像分类方法.首先训练像素样本;然后利用分水岭分割SAR数据的幅度影像,基于极化散射特征合并初始分割区域,得到不同尺度下的影像分割结果,利用样本坐标确定分割区域,计算各区域内强度、散射角、熵、反熵以及相干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1)等特征的平均值.将上述平均值作为分类特征以训练对象样本;再利用SSVM执行分类,通过评估不同分割尺度下的分类结果,搜寻最高总分类精度.该方法在减少人为干预的条件下,半自动搜寻到了适合分类的分割尺度,解决了尺度选择问题,实现了面向对象的SAR影像分类.采用该方法对荷兰Flevoland地区的SAR影像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总分类精度达到了93.32%,与基于像素的分类精度(76.52%)相比,精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7.
道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其信息的快速提取对于地面空间数据库的更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将面向对象的思想引入影像道路分析提取中,按照局部区域与相邻区域的"异质"特征对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产生"同质"像素集,得到最优尺度参数;然后通过探究最优特征组合及最邻近分类提取,面向对象道路提取用户精度可以达到96.5%。通过多次实验对比分析,旨在探索基于面向对象算法道路信息提取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融合像素—多尺度区域特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纯  洪亮  陈杰  楚森森  邓敏 《遥感学报》2015,19(2):228-239
针对基于像素多特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算法的"胡椒盐"现象和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方法的"平滑地物细节"现象,提出了一种融合像素特征和多尺度区域特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算法。(1)首先采用均值漂移算法对原始影像进行初始过分割,然后对初始过分割结果进行多尺度的区域合并,形成多尺度分割结果。根据多尺度区域合并RMI指数变化和分割尺度对分类精度的影响,确定最优分割尺度。(2)融合光谱特征、像元形状指数PSI(Pixel Shape Index)、初始尺度和最优尺度区域特征,并对多类型特征进行归一化,最后结合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既能有效减少基于像素多特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算法的"胡椒盐"现象,又能保持地物对象的完整性和地物细节信息,提高易混淆类别(如阴影和街道,裸地和草地)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9.
以无人机多光谱和倾斜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面向对象自动分类的方法,首先利用分型网络演化分割算法(Fractal Net Evolution Approach,FNEA)进行分割实验,确定研究区每个地类最优分割尺度,并结合多光谱影像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空间特征、语义关系以及通过倾斜摄影提取的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和其衍生的坡度数据等,构建研究区分类规则集,并采用多尺度分割后的多层次信息提取方法,将地物分为3个尺度,在不同尺度下提取相应的地物,总体精度为88.03%,Kappa系数为86.12%,分类结果较好。同时设置对比实验,利用传统的决策树方法分类,其总体精度仅为77.78%,Kappa系数为74.23%。研究表明,针对无人机的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面向对象的多尺度信息提取方法在信息提取时要优于决策树分类方法,同时验证了该多光谱传感器在信息提取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地物信息提取中地物边界难以确定、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套综合利用影像及激光雷达点云高程信息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分割中,各类地物的最佳分割尺度由监督法分割精度评价确定,最终分割结果利用粒度理论下的分割尺度综合方法进行合成,能兼顾不同地物最优分割尺度,获得准确地物边界;在分类中,采用ReliefF特征选择算法度量从影像及点云数据提取的对象特征重要度,选择最佳特征组合,并采用多分类器组合方法进行分类,以消除Hughes现象,提高分类精度。选择德国斯图加特市两块实验区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大范围城市地物精细信息提取的精度和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Landsat系列卫星为地球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提供了长达40余年的中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近年来USGS等实施的Landsat数据共享计划使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中高分辨率卫星数据。长期以来,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以灰度值(DN值)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受传感器波段响应、具体成像条件(太阳高度角、大气散射和吸收等)差异等的影响,不同传感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卫星影像DN值不具有可比性,给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的定量应用造成了障碍。近年来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陆续推出了Landsat系列卫星地表反射率产品,以增强Landsat长时间系列卫星数据的可比性。本文对USGS、马里兰大学、WELD团队和中国科学院等多家机构推出的Landsat地表反射率产品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南亚地区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城市扩张关联驱动要素的问题,该文通过提取研究地区城市主体建成区和不透水面,分析其城市扩张特征,然后从城市不透水面、城市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GDP)3个方面,探讨2010—2015年6年中东南亚地区城市扩张状况,并对其城市扩张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扩展强度与城市不透水面变化强度、城市人口增长率和人均GDP年增长率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0.747和0.700,表明城市不透水面的增加、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水平提升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东南亚地区城市扩张及其强度。通过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和分析得出多因子定量回归模型精度相对较高,说明结合多个城市扩张驱动因子共同衡量城市扩张变化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变异系数、重心理论和空间作用模型等方法,研究了2007—2016年福建省渔业发展的时空变化及空间格局变化。研究发现,福建省渔业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10年间高值聚簇区数量减少,低值聚簇区数量增多;县域渔业联系强度主要以连江和福清为核心向外辐射扩散,同时,福州市的县域群也是承接沿海地区上部县域群和中部县域群的纽带,在地区渔业联系辐射扩散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地图集》是以基础空间地理信息为基础框架,运用计算机制图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全数字桌面出版一体化技术,编制出来的内容丰富、形式精美和实用价值高的首部反映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专题图集。首先对《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地图集》的基本情况、编制意义、资料使用进行介绍,然后对内容表达进行说明,最后对图面配置、符号色彩、制图综合、表示方法等设计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可为同类专题地图集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对普查要素进行分析与取舍,确定监测要素。合并普查要素并叠加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成果资料、中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和相关专题数据,参照解译样本,进行数据采集及变化区域识别,统计得到监测要素流入流出的详细信息及空间分布。通过实例分析得到小城镇扩展趋势,为小城镇规划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无人机的兴起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许多测绘项目的作业方式。然而,由于无人机本身的特点,其无法挂载专业的航摄设备,从而使得传统的航摄规范不适用于无人机测绘,而目前的规范其精度要求太低,已经无法适应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本文以此为研究目标,着重研究了像控点的布设数量与成图精度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DLG数据质量要求的提高,从生产实际出发,结合数字城市大比例尺DLG数据的特点,调整改变传统的作业生产工序,设计了一套生产和检查相互贯穿的生产技术方案。实践应用证明,该技术方案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福建省大比例尺DLG整合入库工作,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全站仪测量碎部点是目前1∶500数字地籍碎部测量主要的作业方法。为了节省外业设站、定向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可通过中纬全站仪采集测站点到碎部点的距离与角度等数据(下文称GSI数据),再用Visual Basic 6.0编写程序,根据测站点坐标及GSI数据生成CASS9.1绘图坐标文件。相关测量实例证明了上述编程可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无人机获取多视角的倾斜影像,结合自动三维建模技术,模拟地质灾害受灾情况,可以对受灾程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管理,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受灾情况,为救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实时动态(real time kinematic,RTK)无验潮水深测量技术已成为海洋测绘发展的方向。从RTK无验潮水深测量原理和误差来源入手,定性与定量分析了高程拟合误差、波浪引起的误差、仪器测量误差、定位时延以及仪器安装等误差对成果精度的影响,指出选择恰当的拟合模型是控制高程拟合误差的关键,安装姿态传感器可以削弱波浪引起的误差,提出测量前对换能器连接杆进行垂直度测量、采用双频接收机和PPS等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减小测量误差。结合实践提出减小RTK无验潮水深测量精度四点建议,为RTK无验潮水深测量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