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墨江金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元 《云南地质》1992,11(4):308-317
墨江金矿是一个与砷硫化镍矿床伴生并含有Ag、Co、Se、铂族元素等有益组分的热液矿床。长期以来,该矿床被认为受金厂背斜倒转的一翼所控制。本文企图说明,该矿床严格受金厂逆冲推覆构造(系红河断裂带的九甲一安定断裂通过矿区的部分)的控制,它的次级北西向及早期东西向构造储矿。早期贫金石英脉受北西向次级断裂、节理、层间滑动面的控制。中期富金石英脉受控于早期东西向构造在成矿期(燕山中-晚期)的再次活动。晚期无金石英脉受控于南北向张节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安徽池州马头矿区含矿裂隙的综合研究,进一步认识斑岩型钼矿的含矿裂隙规律,解决此类含矿裂隙发育复杂矿区的矿体对应连接问题,有效指导矿区找矿。通过野外统计、室内数据整理及综合分析,在马头矿区选取代表性钻孔6个、平硐1个及地表露头3个,进行含矿岩体及其围岩节理裂隙特征的统计分析,开展钼矿床含矿裂隙规律研究。对矿区岩体与围岩中的节理裂隙、石英脉、钾长石英脉、断裂破碎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矿区岩体与围岩中的节理裂隙特征基本一致,主要节理裂隙有5组,主要矿体含矿优势节理裂隙走向NNE,倾向SE,倾角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3.
王基元 《地质与勘探》2021,57(2):254-268
金厂河金铜多金属矿集区是滇西保山-镇康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质、物探、化探综合调查与典型矿床对比,系统总结了矿集区内成矿关键控矿因素及矿床类型,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矿集区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模型。研究表明,矿集区成矿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明显,分为矽卡岩型、中低温热液(脉)型、热液-矽卡岩复合型三种矿床类型。地物化综合找矿信息是寻找矿集区金铜多金属矿的有效标志,依据不同矿床类型的最佳找矿方法组合建立了在成因与空间上有一定联系的"金厂河"式、"打厂凹-核桃坪"式、"黑牛凹"式、"黑岩凹"式、"黄家地"式、"山乡"式六种找矿模式,并优选打厂凹-核桃坪、陡崖矿区深部作为寻找"金厂河"式矿床的有利靶区。目前已在打厂凹矿区深部新发现"金厂河"式隐伏矿床,这对该区下步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云南个旧老厂锡矿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对老厂矿田构造分类及其控矿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空间分布位置,将构造分为浅部,深部两个构造层次,依次为浅部的断裂及层间滑动破碎带和深部的接触带构造。二者分别控制了层间氧化矿和接触带矽卡岩锡石硫化物矿床。此外,岩体和地表之间的节理裂隙带控制了细脉带型矿床。这些类型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矿田构造的垂直分带。  相似文献   

5.
在都龙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外围西部的金石坡矿段勘查发现,该矿段深部距离燕山期隐伏花岗斑岩体100m附近或花岗斑岩脉体周边存在较好W-Cu-Mo矿化,其赋矿围岩是中寒武统田蓬组底部碳酸岩夹石英云母片岩。新发现W-Cu-Mo矿化的围岩蚀变较强,但与都龙矽卡岩Sn-Zn主矿体的蚀变类型不同,其矽卡岩化以石榴石、透辉石等干矽卡岩为主。W-Cu-Mo等成矿元素以白钨矿、辉钼矿和黄铜矿等矿物相形式存在,呈细脉状、星点状和团斑状产于花岗斑岩硅化接触带及节理裂隙发育的矽卡岩化大理岩、碎裂状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中。W-Cu-Mo矿化在整个都龙矿田深部都较普遍,是今后勘探和开采中值得重视的新矿化类型。都龙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深部W-Cu-Mo矿化的揭露,表明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与燕山晚期花岗斑岩有关的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6.
段乔文  李金猛 《云南地质》2013,32(2):171-173,149
铁多金属矿赋存于酸性侵入岩与空树河组所夹透镜状白云石大理岩接触带矽卡岩中,评价6条磁铁矿。接触交代热液型。矽卡岩和金属氧化物为气化热液交代产物,硫化物则是中低温生成。  相似文献   

7.
普朗铜矿是义敦岛弧东多金属矿带的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成矿带内岩浆构造活动频繁,裂隙构造叠加成矿-控矿作用显著,但研究程度薄弱.在对普朗铜矿区巷道进行构造岩相学综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厘定矿区褶皱、断裂宏观特征,对典型中段进行节理(裂隙)测量分析.研究表明:1)古特提斯洋闭合过程斑岩铜矿成矿作用与晚三叠世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普朗铜矿形成于俯冲造山阶段;2)区域深大断裂控制着矿区沉积建造和岩浆岩分布,矿床总体产于普朗背形核部,次级NEE及NE向断裂控制着含矿斑岩体和节理(裂隙)的发育,矿(化)体赋存于两组断裂交汇部位;3)矿区以张节理为主的复合型节理系统,为含矿热液的运移、扩散和富集提供导矿、储矿空间,裂隙发育程度与铜矿化呈正相关.通过对矿区岩浆侵入-构造裂隙系统特征与控矿规律的研究,认为热液脉状矿(化)体严格受控于构造-裂隙系统改造富集作用,裂隙构造发育部位是探寻富"脉状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8.
广东大宝山矿田船肚矽卡岩型钨钼铜矿床受船肚花岗闪长岩体接触带的控制,按空间展布分为北矿带和南矿带。浅部钻探和坑道揭露显示:北矿带裂隙密集,由石英网脉型、构造破碎带型及少量矽卡岩型铜钼矿组成;南矿带为矽卡岩型钨钼矿。蚀变特征和矿化类型及成岩成矿年龄表明,该钼钨矿床是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浆活动有关的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闪长岩。通过对有利的赋矿围岩分析、控矿构造解析和与大宝山矿区的控矿要素对比分析,认为船肚岩体是沿着寒武系(顶板)与泥盆系(底板)之间的推覆构造侵入的,靠近花岗闪长岩的内接触带是石英网脉型辉钼矿的有利找矿部位,而云英岩化则是有效的找矿标志。在深部和外围矽卡岩带是船肚矿区南、北矿带探寻矽卡岩型钼钨矿体最具潜力的部位。船肚北矿带次英安斑岩体内部、与斑岩体相连通的成矿前断裂带中和构造虚脱部位、块状和似层状矿体外围的断层、裂隙、节理连通部位及层间滑动虚脱部位都是下一步铜多金属矿找矿的有利部位。文章认为船肚矿区深部存在隐伏铜钼多金属矿体的潜力较大,是大宝山多金属矿田找矿突破的重点地段和重要接替资源区域。  相似文献   

9.
保山金厂河大型铜铁多金属隐伏矿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荣  陈均  吕永增  董文伟 《云南地质》2008,27(2):189-196
隐伏矿床位于金厂河隆起核部上、下两层矽卡岩化带中,垂向上Pb、Zn—Cu、Cu、Fe—Fe多层楼结构,水平上Fe、Cu—Pb、Zn—Cu分带。属热液交代矽卡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0.
刘耀荣 《湖南地质》1991,10(1):59-67
本文应用PC—1501机对香花岭矿田的节理进行了优势产状求解、定量配套、主应力轴方向计算及方位图的绘制。证实该区自古生代以来的三期构造应力场分别为:南北向、东西向及北西向主压应力作用的结果,它们分属于加里东期、印支期及燕山期构造运动的产物,其压应力在三度空间上呈波状传递,较好地解释了现今宏观构造的格局。并从构造的角度得出北东向节理裂隙是本区最佳容矿构造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