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大鹏 《地质与勘探》2010,46(6):1051-1060
矽卡岩型金属矿床的形成与构造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本文以安徽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体侵位特征、矽卡岩矿化分带特征、和矿物组合变化规律的研究,系统分析了断裂、褶皱、不整合、接触带等构造活动对本区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控矿意义以及对于矽卡岩矿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构造运动贯穿岩浆上侵、就位、岩浆热液流体活动、接触交代、成矿等整个地质过程;岩浆侵位和矿体的赋存主要受不整合面控制;垂向上矽卡岩矿化分带不同,浅部矿体主要产于石炭-二叠系(C-P)灰岩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体形成的矽卡岩接触带上,而深部矿体则是由于岩浆热液流体的灌入式侵位,发生接触交代、矽卡岩化而成矿的;断裂-接触带共同控矿导致反向矽卡岩矿化分带。  相似文献   

2.
江西武山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叠加复合矿床之一。文章选取武山铜矿床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研和室内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识别出层状硫化物型、层状矽卡岩型和接触交代矽卡岩型三类矿体,及相对应的3种类型矿石。3类矿石在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和矿物学特征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分别显示出原生沉积、叠加改造和岩浆热液成因特征。选择代表性脉石矿物和矿石矿物进行矿物化学研究,认为石榴子石是岩浆期后热液渗滤交代作用的产物,层状矽卡岩中石榴子石相对富Fe,而接触交代矽卡岩中石榴子石相对富Al;矿区内存在2类黄铁矿,即胶状黄铁矿和粒状黄铁矿,分别对应原生沉积成因和岩浆热液交代成因;磁铁矿是与矽卡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层状矽卡岩中磁铁矿相对富Mg O和Mn O,贫Al2O3,受地层影响明显,而接触交代矽卡岩中磁铁矿相对富Al2O3,贫Mg O和Mn O,受岩浆岩影响明显。武山铜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原生沉积作用、岩浆热液交代作用及叠加改造作用等复杂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3.
敦德铁矿是新疆阿吾拉勒铁矿带内近年新发现的大型铁矿之一,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地层中,与矽卡岩密切共生。岩相学、矿相学及矿物化学研究表明,敦德铁矿矽卡岩主要分为火山变质成因矽卡岩和热液交代成因矽卡岩两种类型。火山变质期矽卡岩中石榴子石的端元组分以钙铝榴石为主,辉石端元组分主要为透辉石。热液交代期矽卡岩中石榴子石的端元组分以钙铁榴石为主,辉石端元组分主要为透辉石。火山变质期磁铁矿具有富Al2O3、贫MgO、高TiO2的特点,属于岩浆成因的磁铁矿。热液交代期磁铁矿具有富Al2O3、MnO,贫MgO、低TiO2的特点,为热液交代成因磁铁矿。本区矽卡岩与地层中的凝灰岩无论在稀土总量上还是在配分模式均十分相近。这暗示敦德铁矿床中的矽卡岩与正常的矽卡岩形成方式不同,不是中酸性岩浆与碳酸盐岩地层接触交代的产物,而是安山质凝灰岩经热变质及热液交代两种作用形成。磁铁矿矿石与矽卡岩在空间上共存,在时间上也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4.
罗勇 《矿床地质》1992,11(3):277-285
镁质碳酸盐岩型温石棉矿床是成矿热液交代镁质碳酸盐岩生成的,一般均产于地台环境。按地台稳定性不同,成矿环境分为地台隆起区的基底建造类型和地台拗陷区的盖层建造类型。产于地台隆起区的矿床,以前震旦纪镁质碳酸盐岩为控矿层位。产于太古代及早、中元古代深变质结晶基底中的矿床,由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过程中的变质热液交代碳酸盐岩成矿。产于晚元古代浅变质褶皱基底(扬子准地台)中的矿床,以岩浆期后热液或接触交代(湿矽卡岩)热液为成矿热液来源。产于地台拗陷区的矿床,均以震旦纪镁质碳酸盐岩为控矿层位。其成矿时期较晚,一般与拗陷区内岩浆活动同期,由岩浆期后热液或接触交代(湿矽卡岩)热液对镁质碳酸盐岩进行交代成矿。  相似文献   

5.
安庆铜铁矿床系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于月山岩体与下三叠统南陵湖组碳酸盐岩之间的接触带,外接触带矽卡岩中透辉石富集,以铁铜矿化为主;内接触带矽卡岩中石榴子石富集,以铜矿化为主.岩相学研究表明研究区含铜矽卡岩演化经历了矽卡岩期和热液蚀变期,其中,矽卡岩期包括早期矽卡岩阶段、磁铁矿阶段和晚期矽卡岩阶段;热液蚀变期包括早期热液交代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大规模的黄铜矿化发生于石英-硫化物阶段.矿物学研究表明,石榴子石均为钙铁榴石,早期矽卡岩阶段的粒状石榴子石发育韵律环带,其FeO和Al2O3含量表现为振荡变化.与粒状石榴子石相比,晚期矽卡岩阶段脉状石榴子石的And组分更高.早期矽卡岩阶段的粒状辉石为透辉石,具有环带结构,由核部到边部MgO含量减少,FeO含量增加;晚期矽卡岩阶段的脉状辉石为钙铁辉石.空间上,从外接触带到内接触带,辉石的MgO含量与石榴子石的Al2O3含量分别减少,而FeO含量均分别增加.岩相学、矿物学,结合已有地球化学研究成果综合表明,安庆铜铁矿矽卡岩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成因,Mg来自碳酸盐岩,由外带向内带迁移;Fe来自岩浆热液,由内带向外带迁移,由于磁铁矿阶段的温压条件改变,Fe在外接触带以磁铁矿的形式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6.
镇康县芦子园铅锌矿为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矿体受北东向层间构造破碎带的控制,其成矿与矽卡岩化关系极为密切。矿床的形成主要与深部热液沿层间构造破碎带贯入并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有关。为热液充填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7.
<正>矽卡岩矿床是在中酸性侵入体和碳酸盐类等岩石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由含矿热液交代作用而形成的热液矿床,也称为接触交代矿床,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矿床有密切关系,常见矽卡岩型Fe、Cu、W、Mo、Pb、Zn等矿床。矽卡岩矿物成分比较复杂,矿物组合及矿物自身的特征与围岩、岩浆岩及矿化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矿物共生组合关系是矽卡岩矿床分带的重要依据。矽卡岩矿物的结构构造和化学成分,可以揭示矽卡岩形成过程中重要的物理化学信息,同时为成矿过程及成矿环境的研究提供依据。常见的矽卡岩  相似文献   

8.
曾培林 《云南地质》2010,29(3):283-285,282
矿体产于印支期黑云角闪花岗闪长岩与寒武系(未分,∈?)变质岩接触带,F1压扭性断裂控制矿体的形态和展布。成因类型为热液接触交代一矽卡岩型铁锌矿。  相似文献   

9.
大东山锡矿田矿化类型复杂,其中矽卡岩型锡矿规模大,可分含锡矽卡岩型和硫化物矽卡岩型。岩体区有脉状和面状云英岩产出,前者多具锡矿化,后者具钨矿化。燕山第四期花岗岩是锡(钨)成矿母岩,含SiO274.96%~75.28%,K2O+Na2O7.37%~8.54%,K2O>Na2O,与南岭地区钨锡成矿岩体具有相似的岩石化学特征。锡矿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接触交代型、侵入岩浆热液型和风化矿床。根据成矿地质条件,认为在接触带寻找硫化物矽卡岩、硫化物型锡矿有较大前景,而在岩体区具有寻找云英岩型钨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东大顶铁矿田南部矿带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总结和探计了该区多金属矿床的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经研究表明,该区钨锡矿床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铁矿床为海相沉积-热液改造型变质矿床,铅锌银矿床为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