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元谋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一般出现在盆地或谷地内,以近年在中国云南元谋发现的最为典型,反映了古地理变迁和地貌发育过程。元谋土林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支流龙川江西侧,并沿分支水流的河谷、冲沟的边缘而分布。元谋土林在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壳运动后,当地土地被风雨之神雕琢成千奇百怪的形态。元谋土林按其成因和土柱的形态特征,可分为  相似文献   

2.
到过云南的朋友都知道,云南有个石林,闻名遐迩,殊不知云南还有土林、沙林,并称云南“三林”(路南石林、元谋土林、陆良彩色沙林)地理奇观。我慕名来到这个地质奇观采风,被陆良彩色沙林深深迷住了。  相似文献   

3.
正浪巴铺土林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城西33千米处新华乡境内,又名新华土林,地处元谋、大姚、牟定三县交界处,海拔1 560~1 640米,面积约1.4平方千米。土林是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在新构造运动频繁、地壳抬升速率快、气候、流水侵蚀力强等综合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据地质专家称,土林形成于冰水沉积期,距今8 000万年到1亿年。由于冰水流动带来杂物,  相似文献   

4.
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丰富,独有的岱崮地貌群景观以及长江以北最大地下峡谷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且从超基性金伯利岩到酸性花岗岩的岩石地貌类型丰富。同时,地质公园旅游种类众多,且地质旅游资源较为集中,适合开展地质旅游。通过介绍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和主要地质遗迹景区,并运用了综合评价法对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主要地质遗迹景区的地形与地质资源较为独特,地质遗迹景观较为丰富,但文化资源方面未引起足够重视;景区的相关设施与交通建设尚可,但相对不完善,有待提高。目前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发适度,但保护的力度有所欠缺,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地质科普教育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宣传,应更加突出科普教育意义,体现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通过地质旅游资源评估,对该区域的地质旅游资源进行重新的认识,激发游客和学者对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热情,实现地质遗迹价值,推动景区的地质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介绍了湘西州的地质旅游资源特征,指出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湘西州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发展该州经济的合理之举,进而提出了保护和开发该州地质旅游资源的8条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质遗迹的利用和保护是地质公园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湖南省平江县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是集丹霞地貌、地质构造、水体景观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目前学术界对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研究很少。本文结合区域有关地质资料,通过实地考察对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进行了分类,并对其旅游地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漫长的地质演化及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构造位置,使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发育典型、造型丰富、类型齐全,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和美学价值,同时还具有研究地质、地貌变化等方面的科研价值。研究对于丰富丹霞地貌的地质研究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是一座地球演化史的大观园,地质遗迹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近年来青海省发展地质旅游产业也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纵观省地质旅游发展现状,地质遗迹开发利用远落后于地质旅游发展的脚步,近几年调查发现地质遗迹资源潜力非常广阔,尚有大量的地质遗迹有待于人们去发掘和开发。通过分析青海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地质遗迹,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质旅游行业。  相似文献   

8.
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北部,西北与大兴安岭相接,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东、西分别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接壤,南隔松花江与张广才岭相望,为我国著名的红松产地。区域内山峦起伏,群峰巍峨;森林葱郁,林美峰秀;溪流穿越,瀑布飞涧;水色山光,妙不待言,似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东北大地。小兴安岭自然环境优美,独特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大型斑岩型金矿矿业遗迹景观和原始森林生态景观、冰雪等旅游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有较大的资源优势和重要的旅游观赏价值,已成为我省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区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泉华彩池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发现不仅对进一步研究三江源区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可以极大地丰富高原旅游资源,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0.
涠海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海岛,地处北部湾海上,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其地理位置、气象水文条件特殊,第四纪构造运动及火山活动频繁,岛上火山地质、海浊、海积地貌独特,海洋生物异常丰富,是旅游度假、地质考察、现代海洋沉积及海洋生物考察的理想场所。发展涠洲岛旅游业应紧紧围绕其地质地理特点做文章。  相似文献   

11.
论地质旅游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的核心,以成因、物质基础、空间分布为基础,结合其形态特征、社会经济特征等因素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分类,并探讨了地质旅游的特色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资源导刊·地质旅游》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宣传地质山水风光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性读物,融新闻、科普、旅游、摄影为一体,集国内各家旅游刊物之长,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是一本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期刊。《资源导刊·地质旅游》杂志为国际流行的大16开版本,每月一期,每期80页,每本定价16元,全年192元。全国各地订户可直接向杂志发行部订阅,也可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36-935。  相似文献   

13.
正《资源导刊》杂志(ISSN1674-053X/CN41-1389/D)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宣传地质山水风光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性读物,融新闻、科普、旅游、摄影为一体,集国内各家旅游刊物之长,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是一本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杂志。《资源导刊·地质旅游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权威性的工作导向,高品位的学术理论,现代化的科  相似文献   

14.
地质旅游资源是以地质遗迹为依托的旅游资源 ,开发地质旅游资源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实行“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 ,实现地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招虎山属于崂山山系的分支,形成时代为中生代燕山运动晚期,主要岩性为细粒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地质遗迹类型共分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5个大类、7个类、9个亚类。本文分析了地质遗迹的成因、形态及规模等,并对其进行了科普、观赏、旅游开发3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招虎山地质遗迹种类繁多、地学信息量丰富、地质内涵深隧,地学科普旅游潜在巨大的价值,合理开发招虎山地质遗迹资源,可能为当地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论砂(砾)岩地貌类型划分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砂(砾)岩旅游地貌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可划分为“嶂石岩地貌”、“武陵源地貌”、“风城地貌”、“丹霞地貌”、“野柳地貌”、“彩色砂林地貌”、“土林地貌”、“雅丹地貌”、“黄土地貌”等9种类型。从构成地貌岩层的岩性、岩层的时代、沉积环境、地貌特征、形成机理、地理分布、代表性旅游景区7个方面较系统地对每种地貌类型作了阐述,并从砂(砾)岩地貌的美学价值、文化内涵、科普功能、游览条件、资源量等5个方面简要论述了砂(砾)岩地貌的旅游价值,提出了加强科学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天门山旅游区是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的四大核心景区之一,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多彩.文章从地质旅游的角度,归纳了天门山地质遗迹景观特色,分析了其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优势,提出了其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日照市濒临黄海,腹地宽广,内陆和沿海地质地貌景观资源丰富,构成日照市旅游资源的主体。内陆地质地貌景观以山体、河流和人工湖泊为主,沿海地质地貌景观以岬角、岛礁、沙滩、澙湖为主。目前,内陆景点开发利用较少,沿海景观利用深度不够。在开发利用地质地貌景观时,应科学规划,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持地质地貌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19.
五峰山地处泰山北翼,北大沙河、南大沙河、玉符河源头地带,属济南市长清区管辖。这里水秀山明,物产丰美,人杰地灵,古文化璀璨,地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20.
崇左市雨花石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特色,在丹霞山的腹部呈现岩溶洞穴景观,地质地貌景观奇特,造型多样。文章介绍了该景区地质特点及其旅游资源,并与广西其他丹霞地貌景区比较,认为该景区的丹霞地貌景观别具一格,建议将景区打造成省(自治区)级地质公园,以保护其地质地貌不受破坏,并建设成为崇左市具有丹霞和岩溶双重特色的旅游景区,以推动崇左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