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省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设用地综合利用效益大幅度提高,2007年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8157.59公顷,占全省建设用地供给总面积49.9%。为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该省组织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潜力调查工作。结果显示,全省可供挖潜的建设用地近30万亩。同时,该省开展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研究工作,起草了《关于积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和《关于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意见》,加紧开展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专项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青政办〔2014〕14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省国土资源厅拟定的《关于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偿使用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4年8月11日关于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偿使用的意见青海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8月为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动我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缓解建设用地指标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设用地综合利用效益大幅度提高,2007年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8157.59公顷,占全省建设用地供给总面积49.9%。为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该省组织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潜力调查工作。结果显示,全省可供挖潜的建设用地近30万亩。同时,该省开展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研究工作,起草了《关于积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和《关于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意见》,加紧开展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专项研究。按照建立建设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评价考核办法的目标,加紧专项研究工作进度。目前,项目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并请国土资源部及有关方面进行了中期论证。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切实推进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产业转型升级,省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推进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2]35号)(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5月16日,经省政府同意,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召开全省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安排部署会。会议对全省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行总体安排,与各市(州)国土资源局签订《青海省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目标责任书》,并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用地范围、土地用途和年期、供地计划、供地政策、鼓励租赁供地、分类用地监管、鼓励盘活存量用地、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等方面分别作出了规定,从土地政策上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用地范围商业性设施和商品住宅用地不得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为深入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全省百大产业项目建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全省百大项目用地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建立百大项目用地批前沟通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发改部门沟通联动、建立百大项目建设用地联席会议制  相似文献   

8.
今年,丽水市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统筹加以推进,目标是2015年底前完成确权发证工作。国土资源部等多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意见》,这也为加快宅基地确权登记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正是借着改革和政策的东风,丽水市农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确权发证工作真正走上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9.
正为有效利用城乡土地资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缓解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不足,近日,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发文转发了由国土资源厅起草的《关于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偿使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青海省适应当前形势、解决土地制约矛盾的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针对《意见》涉及的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朱小川。  相似文献   

10.
外媒集萃     
正国土部出台养老设施新政或破用地之困●4月28日,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对外公布,并明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应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意见》第三条明确规定,"新建养老机构服务设施用地的,应根据城乡规划布局要求,统筹考虑,分期分阶段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此外,《意见》表示,对闲置土地依法处置后由政府收回的,规划用途符合要求的,可优先用于养  相似文献   

11.
正《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体要求和严格用地规模管控等7项重点任务,为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指导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工作,这是继《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后,对节地评价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对节地评价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2.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城镇住房用地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是我省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最后一年。目前,全省城镇住房用地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总体进展良好。截至6月底,全省城镇住房用地登记累计发证超过170万本,两个月增加发证近3.6万本。其中市辖区累计发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漯河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土地和资源保护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保护耕地力度,规范土地资源管理秩序,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该《意见》从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用地计划指标管理,保障科学发展用地;转变用地观念,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  相似文献   

14.
正为有效利用城乡土地资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缓解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不足,近日,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发文转发了由国土资源厅起草的《关于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偿使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青海省适应当前形势、解决土地制约矛盾的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实行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偿使用,市场和新农村建设有需求,需要积极探索,统筹推进,不断完善,逐  相似文献   

15.
《浙江国土资源》2013,(10):27-28
近日,省政府下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开展全省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严控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边界。省住建厅将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各选取1—2个城市进行试点,以推进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从4月22日召开的全省建设用地保障工作通报会上获悉,为应对今年严峻的用地形势,省政府决定在五个方面狠下功夫,保障我省重点产业项目、重要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建设的用地需求。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耕地保护,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盘活存量土地资源,获取增减挂钩建设用地指标,缓解目前建设用地计划指紧缺的有效途径,还是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大规模建设早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党的十八大又提出,把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浙江省委省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10]1号),省政府还同国土资源部签订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合作协议》,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大规模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月22日)一、围绕全省大局,保障科学发展,国土资源利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一)拓展用地空间,保障发展再创新高。一年来,我省共争取国家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30.11万亩,同比增加近4万亩;上报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用地的重点项目947个,有力保障了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发展载体建设和郑徐客专、富士康等重点项目用地;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有效缓解了县域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初步构建了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制度体系,新乡、洛阳、信阳等三市试点有序开展,交易节余建设用地指标2707亩。  相似文献   

19.
日前,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水利与渔业局、畜牧兽医局四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加强设施农用地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范设旋农用地办理流程,并进一步压减办理审核时限。《意见》要求切实加强设施农用地审核管理,严格按照上级界定的设施农用地类型及附属设施用地规模标准,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积极引导设施农用地合理选址,明确设施农用地管理方式。《意见》进一步规范了设施农用地办理流程。经营者先到当地国土部门审核用地选址,确定选址合理后拟定设施建设方案、与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用地协议、填写农业设施建设申请审批表,报镇(街道)审查;审查同意后,  相似文献   

20.
锦州市国土资源局坚决贯彻省国土资源厅全力保障全省各项用地需求的工作精神,紧紧抓住省政府推出建设用地六项政策重要机遇,通过提升工作效率、争取用地指标、开拓用地保障新渠道等方式,千方百计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开通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用地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