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把影响农用土地环境质量的所有环境要素综合起来,分解量化指标,重建评价体系,提出宏观指标分等、微观指标定级的新观点,并就县市级农用土地环境质量进行全要素整合评价和等级评定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保证评价精度和把握等级评定的关键步骤是正确选择和划分评价单元;土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清洁度指标是农用土地环境质量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是所有被整合调查要素和评价因素中最重要的两个刚性指标,在评价中必须加大权重;全要素整合评价可以弥补农业或土地部门多指标评价的不足,能够比较全面和客观地反映农用土地环境质量状况。农用土地环境质量的全要素整合评价为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基本农田保护区准确划定、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和建设用地的区划调整以及土地基准定价能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依据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对土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建立评价模型。提出土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土壤内部指标分等、外部指标定级,整合全部评价因素的新观点。采用相关系数、半方差函数进行指标筛选,层次分析法确定参评指标权重,通过隶属度函数模型将土壤不同含量单位的指标纳入同一评价体系形成内部因素,叠加区域地下水、农作物质量等外部因素,建立土地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根据模型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地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土地可分为优质、优良、良好、中、差5等20级,其中可作绿色(111和121级)及无公害(211和221级)食品生产基地的土地占62.60%;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512和522级土地面积267.54 km2,多位于矿区(金矿、石墨矿、铜铁矿)周边或紧邻城镇地带。土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及模型的建立对山东其他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质量等级划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浙江地质》2009,(9):28-28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近日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对没按要求完成基本农田上图的地区,二次调查成果不予验收,所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不予批准。山东厅要求,凡没按要求完成基本农田上图的地区,二次调查成果不予验收,所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不予批准。做好基本农田调查上图工作重点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抓好基本农田保护现状上图。用规程上要求的几种方法,将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确定的基本农田和合法调整的基本农田位置落实在二次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图上。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满足城镇规划建设尺度(1:10000~1:50000)需要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本文以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所在的扇形斜坡区为例,系统建立了山地区域大比例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地质环境要素调查、地质环境信息系统(GEGIS)建立、因子体系选定与图层编制、因子赋值与权重确定、数学模型选择、图层迭加计算、结果分析与检验、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区划,初步探索了地质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内容。基于MapGIS技术,采用1:16000的航摄地形图,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分析计算,编制了巴东复杂斜坡区的高程、地形坡度、冲沟密度、山洪危险、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类型、基岩埋深、三峡水库175m水位浸润区埋深、三峡水库175~145m水位变动带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斜坡变形或岩土应力集中区埋深、地震动参数异常和人类活动方式等12个因子图层。通过巴东复杂斜坡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计算、抽样检验和分区评价,提出了地质环境功能区划:A级区是1、2级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面积约6.6km^2,占全区面积的36.8%,地质环境容量大或较大,这类区域可规划为城镇集中建设区;B级区是3级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面积约5.6368km^2,占全区面积的31.52%,地质环境容量中等,这类区域可以作为林、草或休闲地和农村社区,沿江地段规划码头、港口等;C级区是4、5级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面积约5.64km^2,占全区面积的31.5%,是历史滑坡多发区,地质环境容量较小或小,这类区域可开发为果园和城镇蔬菜基地,不宜规划为永久建筑区。  相似文献   

5.
近日,临海市基本农田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被中宣部列为重大工作典型。临海市是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对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基本农田保护监督管理信息化中心,并于2007年7月与武汉等地科研机构合作,在国内率先建成基本农田基础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和网上查询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标准农田、道路水系基础地形等信息,动态反映了基本农田现状和利用变化情况,实现了基本农田审核、补划、执法监察、统计分析等各种网络监测管理功能。此外,还利用航测、卫星遥感技术对基本农田进行动态监测,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提升了基本农田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在去年设立160块基本农田保护牌的基础上,宁陵县今年又增加了基本农田保护标志232块。去年以来,宁陵县对基本农田保护标志进行了更新换代,规格标准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制作。今年,该县又投资96万元,在县城主干道路旁新设立永久性标志牌一级保护标志2个、二级保护标志50个、三级保护标志180个。耕地保护标志的设立较好地营造了保护耕地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地球化学指标与土地环境指标应用于基本农田土地质量评价的思路与流程,通过基本农田概念与功能、基本农田划定的需求、土地质量指标与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的关联性等分析,提出充实基本农田数据库、农产品安全指标与品质指标、土壤肥力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等应用于基本农田划分及后备基本农田选区评价的方法、思路与工作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各项成果指标及图件应纳入到基本农田图、表、册中,土地质量环境指标评价中对超过土壤污染管制值的土壤实行一票否决,调出基本农田;对满足无公害产地要求的富硒集中连片区等,应直接纳入基本农田中;对其他指标可根据不同的功能区要求,纳入到综合评价中。永久基本农田评价需进一步吸收利用地质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成果资料,从影响耕地的物理、化学、生态、地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现土地资源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8.
快速准确地掌握某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及变化分布对区域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利用土地资源等问题具重要参考价值。以库车县林果特色种植区2009、2019年2期遥感影像为基础,采用新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价模型,定量地对区内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进行快速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4个自然指标建立的RSEI指数可快速较好地反映库车县林果特色种植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时空变化。2009—2019年,库车县林果特色种植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正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生态环境质量"不变"的区域仍居于主导地位,且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区域远大于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呈改善与恶化并存趋势,但改善明显大于恶化。  相似文献   

9.
刘长虹 《山东地质》2010,(10):68-70
市级基本农田上图是以县级调查区域为单位,依据该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基本农田划定及补划、调整的相关资料,将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落实到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上,计算统计县级基本农田面积,并逐级汇总出市级基本农田面积。该文针对菏泽市基本农田调查上图工作保证措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主要上图成果及分析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笔者提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标准的概念 ,并分析了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程序 ,详细研究了烟台市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效应指标、数学模型 ,并提出了烟台市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标准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浙江省基本农田质量调查试点工作成果,尝试建立了土地质量档案。土地质量档案是在土地质量的调查和评价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资料,是土地质量调查成果的真实记录,其内容涵盖土地基本信息、土地质量信息和开发利用建议等,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土地综合质量档案、富硒土地质量档案和污染土地档案等三种类型。建立土地质量档案,对浙江省乃至全国土地资源的全面管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慈溪市土地质量调查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慈溪市基本农田质量调查试点项目的开展,以农用地自然田斑(块)为基本单元而进行的土地质量调查和评价、评估,可以为国土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并重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农用地自然质量等级划分是农用地分等的前提和基础,其划分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农用地分等能否川页利进行,但现有研究方法难以全面反映农用地自然质量的差异性及其性质的可变性。依据浙江省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差异,将其划分为六大区域,并选择性地构建了不同的农用地自然质量等级划分的因素指标(基础肥力、土壤质地、有机质、耕层厚度、灌溉、排涝、pH、地下水位、坡度等)和评分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可拓理论建立了农用地自然质量等级划分的可拓评价模型,并运用模型对水稻、小麦和油菜作物分别进行可拓评价及多作物综合分等,最终得到浙江省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结果。研究表明,可拓评价方法能反映农用地自然质量等级的动态性和可变性,使评价更为精细化和客观化,结果更符合浙江省农用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日照市东港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日照市东港区17个具代表性的地下水监测点实测资料为基础,综合分析区内水文地质特征,选取15项评价因子,依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和饮用水标准,采用灰色关联评估理论对该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只有2个测点的水质量级别超过了三类水。地下水环境质量分布特征与该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污染源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李秀莹 《地下水》2011,(6):29-30,91
衡水市水资源匮乏,深层地下水被广泛开采利用,占地下水开采总量的一半以上.由于采大于补,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水质以Ⅲ-Ⅳ类水为主,水质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以安平县为最好,主市区部分测井氟化物超标,全市水化学类型具有明显分区.水质无明显变化趋势,仅溶解性总固体自2007牟以来呈增高态势.  相似文献   

16.
皖江经济区基本农田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皖江经济区的基本农田分布区是我国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该区基本农田的土地地球化学特征与粮食质量安全密切相关。本文以皖江经济区的南陵—泾县国家商品粮基地为重点研究区,以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和采集的0~20cm深度土壤样的化学组分检测分析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应用地学数理统计学方法和GIS空间特征分析技术,通过该农田区土壤元素组成、含量、空间分布和异常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南陵—泾县基本农田的土壤中重金属Fe、Mn和Hg等含量存在异常,Fe、Mn变异系数呈现区域性异常,Hg含量表现为局部异常;Ca、Mg和Na元素呈现显著空间分布相关性,与成土母质影响相关。在区域分布上,南陵—泾县基本农田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和盐分含量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性分布特征,这与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位埋藏状况和矿化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南陵—泾县基本农田区土地地球化学分布特征来看,南部地区不利于高品质稻谷、小麦等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7.
土壤、大气、水和农产品质量共同构成土地生态质量的内涵。通过慈溪市基本农田质量调查试点项目,开展了高精度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和农产品、灌溉水、大气质量调查,建立了土地生态质量评估模型。以土壤地球化学质量评估为基础,进行了大气、水、农产品综合质量评估,以及慈溪市农用地土地生态质量评价。评价显示,慈溪市农用地土地生态质量绝大部分优良,只有局部如城市周边等地存在生态风险。试点成果为浙江省国土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并重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示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栾淑芳  邓炳法 《安徽地质》2011,21(3):239-240
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对于测绘的重视程度和精度要求也在不断的加强,城市测绘工作涉及面广,虽然测绘工程量不大,却节约成本、保证质量的重要一步。因此,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城市小型工程测绘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进行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