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经典的对流层层析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层析模型。首先采用非迭代重构算法估算出层析网格顶点处的水汽密度值,然后根据网格顶点处的湿度信息内插出网格中心点处的水汽密度值,并将其作为初始值,通过迭代重构算法对其进行再次修正。组合重构算法能够为迭代重构算法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初始值。试算结果表明,组合重构算法相比单一重构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影响代数重构方法的因素,如松弛因子、投影次序、停止规则、非负约束,针对水汽层析方程组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分组排序的水汽层析约束ART算法(WVTART),并给出投影排序的去相关原则。实验分析证明,WVTART算法提高了收敛速度以及层析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结合GNSS水汽层析算法的假设条件以及水汽密度随高程变化的特点,通过设置水汽密度随高度变化的合理阈值,提出一种地基GNSS水汽层析的自动垂直非均匀分层方法。利用香港地区连续6 d的GNSS观测数据,分别采用自动垂直非均匀分层方法和传统垂直均匀分层方法开展区域GNSS水汽层析实验,并以ECMWF数据为参考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自动垂直非均匀分层方法进行GNSS水汽层析得到的大气湿折射率的偏差均值和均方根误差(RMSE)的均值分别为3.9 mm/km和4.6 mm/km,相对于垂直均匀分层方法减小约20.4%和23.3%。  相似文献   

4.
基于传统代数重构算法(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ART)提出一种约束条件方程变权的代数重构算法(variable weight 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VWART),利用2019-08香港地区CORS网GNSS观测数据进行实验,选用京士柏探空气象站探空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代数重构算法,变权代数重构算法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均有所提高。以探空数据为例,其RMSE降低20.334%;在不同程度降水条件下,变权代数重构算法反演的垂直水汽廓线分布均优于传统代数重构算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处理贵州地基GNSS观测数据,获得高精度天顶对流层延迟(ZTD),进而开展水汽反演获得大气可降水量(PWV)产品。基于斜路径可降水量(SWV),使用自适应联合代数重构算法进行三维水汽层析,空间分辨率优于30 km×30 km,时间分辨率为5 min。以无线电探空数据为参考评估ZTD和PWV精度,其RMS分别为3.55 mm和1.03 mm。以ERA5再分析资料为参考评估三维层析精度,无暴雨发生时,三维层析相对误差不超过10%,偏差最大值为1.03 g/m3。以无线电探空数据为参考评估三维层析精度,层析结果与无线电探空数据的相关系数在0.97以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贵阳站和威宁站的平均RMS分别优于0.5 g/m3和1.2 g/m3。  相似文献   

6.
基于香港卫星定位参考站网(SatRef)15个测站共6 d的数据,联合GPS和GLONASS进行对流层三维水汽层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GPS单系统,GPS/GLONASS组合系统能显著增加信号穿越的网格数量,提高层析水汽分布的精度,平均改善率为36%。  相似文献   

7.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地基GNSS水汽层析中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优化。首先利用ERA-Interim提供的大气产品建立同时顾及时间及地表温度参数的区域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然后根据ERA-Interim提供的高垂直分辨率的水汽产品,分析“水汽层层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最后提出一种新的划分垂直方向层析网格的方法。选取我国香港地区的12个CORS站2014-06的观测数据进行试算,结果表明,与探空资料相比,6 km高度以下优化后的层析结果相比传统层析结果精度提高了12%,在6 km高度以上提高了17%。  相似文献   

8.
基于香港CORS站的实测GPS和气象数据,设计并实现利用多历元观测值层析水汽的方法,分析不同天气对该方法层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在RMS和误差统计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此外,不同天气对层析结果影响不同,但无论在何种天气下,该方法均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9.
提出利用GPS/GLONASS 组合精密单点定位反演水汽的三维分布信息,并选用中国香港地区的12个CORS站6 d的观测数据以及相应的COSMIC掩星产品共同进行试算。结果表明,与GPS精密单点定位相比,组合GPS/CLONASS 〖JP3〗精密单点定位反演水汽三维分布时,穿越层析网格的数目提高18%,精度提高约10%。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部分可重构技术的高级加密标准密码算法实现方案。该系统采用Xilinx公司的Virtex-II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芯片,能针对不同的加密与解密需求,灵活重构加密系统中的核心算法,提高了密码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减少了资源消耗,适用于资源受限,有不同安全需求的密码系统,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GPS????????б·?????????????????????????????????????????????£?б·??????????????????????о??????????????????????????????????????????????????????????淽?????о???????????????????????????????????????????????????GPS???????????ν???????????????????????????????????????????????GPS????????????????????????????????????????????????????????  相似文献   

12.
利用北京市GPS连续观测资料结合气象资料开展GPS水汽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首先使用GAMIT软件解算2009-06-01~2012-04-30的北京GPS连续观测网观测数据并结合气压数据获得测站水汽序列;然后用小波变换方法对GPS水汽、温度和气压数据进行分解与重构,并对重构后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GPS水汽序列的变化趋势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压呈显著负相关。水汽和气压存在年周期和半年周期变化,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特性;温度有年周期变化,水汽和温度在d13重构结果的相关性最好,存在显著正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GPS遥感的可降水量、气象数据、探空数据及降雪资料,分析中国北极黄河站区的可降水量特征,得出可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转换模型;分析可降水量、露点温度差、水汽压在强降雪天气中的变化特征,研究强降雪天气过程中的探空层结构,有助于利用GPS可降水量预报雨雪天气。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GPS观测资料,结合ERA-Interim模型气压和温度,解算2016年新疆地区GPS测站的大气可降水量,分析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和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1)GPS和探空观测获取的大气可降水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方根误差约为2.7mm;2)新疆地区全年平均大气可降水量在7.0~13.0mm之间,且海拔每升高1km,其含量减少约1.4mm,当测站海拔相近时,大气可降水量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少;3)大气可降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夏季为12.0~23.2mm,冬季为1.4~5.5mm,春、秋季大气可降水量差异不大且变化范围介于夏、冬季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