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众所周知,大地震仅偶尔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但往往形成巨大的奇异震害。本世纪死亡万人以上和财产损失5000万美元以上的地震已达45次之多,名列前矛者如下:1976年7月27日中国河北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损失数十亿美元;1920年12月16日中国宁夏海原8.5级地震,死亡23.4万人;  相似文献   

2.
震级最大的地震据仪器记录,中国最大地震为1950年8月15日发生在西藏察隅的地震。震级为8.6。烈度最高的地震 1920年12月16日发生在宁夏海原的8.5级地震,震中烈度高达十二度。断层破裂长度最长的地震海原8.5级地震,形成巨大地表断层,长约230公里,最大水平位移14米。  相似文献   

3.
1927年5月23日发生的古浪8级大震距今已有60年了。这是继1920年海原8.5级大震之后在甘肃发生的又一次震惊世界的8级大震。这次地震与海原大地震仅相隔6年半的时间,两个地震的极震区仅相距100余公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这么短的距离上连续发生两次特大地震,这在我国地震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相似文献   

4.
海原断裂带M6.7地震概率及其震级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冉洪流 《地震学报》2004,26(6):609-615
海原断裂是中国西部的一条重要活动走滑断裂带,1920年沿该带发生的8.5级大震形成了长达230 km的地表破裂带和10 m的左旋走滑位移. 近10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海原断裂开展了古地震研究,揭示出大量的古地震事件,为研究该断裂带上强震复发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本文利用这些古地震资料,采用泊松模型和布朗过程时间模型(Brownian passage time model),并考虑海原断裂带3个段落组合的不同尺度的破裂(单段破裂、双段破裂和全带破裂),经加权分析计算得到了海原断裂带未来百年强震(M6.7)复发的可能性及其震级分布. 计算结果表明,海原断裂带未来百年M6.7地震发生的可能性为0.035.   相似文献   

5.
海原活动断裂带的古地震与强震复发规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海原断裂是中国西部的一条重要活动走滑断裂带, 1920年沿该带发生的8.5级强震形成了230 km长的地表破裂带和10 m的左旋走滑位移. 为了揭示这条重要发震断裂的强震活动规律, 沿断裂带的3个段落开挖了17个探槽, 揭示了大量的古地震事件, 并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 利用古地震分析的逐次限定方法研究了海原断裂带的强震复发规律. 研究发现, 海原断裂带的3个段落具有分段差异的古地震活动历史; 古地震破裂有3种尺度, 即单段破裂、双段破裂和全段破裂. 另外, 整个海原断裂带的古地震丛集现象也十分明显, 第1丛集期在距今4600~6300 a期间, 第2丛集期发生在距今1000~2800 a期间. 海原断裂带的古地震活动习性对于认识大陆走滑断裂的破裂特征和强震复发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黄土地区地震滑坡基本特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陈永明  石玉成 《地震研究》2006,29(3):276-280
针对西北黄土地区地震滑坡灾害严重的现象,对1654年天水南8.0级、1718年通渭7.5级、1920年海原8.5级和1927年古浪8.0级地震诱发的147个典型黄土地震滑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黄土地震滑坡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为黄土地区地震滑坡灾害的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海原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甘肃、宁夏交界的六盘山震区,历史上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共发生26次破坏性地震[1](表1)。其中1920年海原8.5级地震震中与这次地震震中相隔22.2公里。  相似文献   

8.
海原位于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地震区,1920年12月这里曾发生过8.5级大地震,大震过后强余震活动一直持续到1923年。今年4月14日这里又发生了一次5.7级地震,这是自1934年以来,在海原大震极震区  相似文献   

9.
这次国家地震局召开的中国地震学术交流与表彰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会议,是中国地震界的一次盛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全国的地震工作者,特别是那些战斗在边远山区与条件极其艰苦地区的地震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在历史上和建国以来,都发生过多次大地震.例如,16世纪在陕西华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死亡80多万人;本世纪初,在宁夏海源发生了8.5级大地震,死亡20多万人;建国以后,1966年在邢台地区相继发生了6.8级和7.2级两次大地震;1975年在辽宁海城发生了7.3级大地震,特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海原8.5级地震震中区环行电测深研究,发现在断层破碎带有明显的电阻率各向异性,垂直断层走向呈现明显的高电性,断层走向呈现明显的低电性.根据电性差异讨论了断层地表的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环形电测深工作,对研究地面附近地层物性变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山地震的孕育与强震的增震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山地震的孕震构造是唐山菱形块体,在NEE向的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最大剪应力集中在它的对角线上,正好与唐山断裂带相一致,因此成了唐山地震大破裂的始发点.唐山地震前兆演化过程中,有两个显著特点:在空间上有“震中→外围→震中+外围”的转移过程;在时间上有明显的阶段性,前兆异常频次的每一次加速都发生在外围强震发生之后,本文用强震的增、减震理论,推测外围强震的发生对唐山地震的孕育有强化作用,在一个大的区域,强地震的增、减震效应可以形成多个高应力集中区,这些高应力集中区多数都是未来发生强震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根据人们对板缘地震填空的认识,本文用震级—断层长度的经验关系式分析了我国郯庐断裂带、张家口—烟台断裂带、鲜水河和塔里木盆地北缘等断裂带的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指出在板块内部同样存在着地震沿带逐渐“填满补齐”的现象。这种地震填空,主要发生在那些扭压型和剪滑型的断裂带上。一个基本连续的活动断裂带是板内地震填空所必需的地质条件。作者认为,板内地震填空与断层现代运动的不同型式(或状态)密切相关。一个活动断裂带由稳滑、相对闭锁到破裂位错正是地震空区形成、发展直至发生大地震的带内地震填空过程,与此相应的应变积累段、闭锁段和释放松动段在地质上的差别是:断面上新沉积物覆盖程度依次减小,断层泥粘结度逐次降低而其厚度依次增厚,因而对于那些全新世以来有过活动而断面上新沉积物覆盖较大的一类活断层尤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地热涡合并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的地热涡活动,研究了地热涡活动与唐山大地震的关系,追踪了有关地热涡的发展演化史及其合并活动对有关地震的影响.研究表明,唐山大地震前我国大华北地区有巨大的地热涡群活动,与邢台地震前地热涡的成群聚集类似,并且同样在地震爆发前发生地热涡合并.这一现象是大华北地区强地震发生的重要前期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14.
1303年洪洞8级地震GIS系统与震害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GIS技术,建立了1303年洪洞地震的地理信息系统. 应用GIS平台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1303年洪洞地震的震害空间分布特征和地震等震线的特点. 通过与标准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对比,分析了地震烈度异常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其与构造、场地条件、盆地之间的关系. 研究了震源与近源地下结构对地表地面运动的影响,探讨了这种烈度分布特征对区域地震区划、抗震设防、震害预测以及地震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滑坡危险性分析中如何科学地估算地震力的问题。主要思路概括为:将滑坡体视为一个完整体系的结构物(或震动对象),将滑坡场点视为一个工程场点,利用比较成熟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计算滑坡体未来若干年内可能遭遇的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的地震峰值加速度,这种不确定性的地震加速度是由地震预报的不确定性带入的,由此计算地震力和惯性力。最后,对地震触发滑坡的机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共和地震前兆起伏加剧的层次性与大震的跟踪预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大震前前兆起伏加剧具有普适性的特征,本文研究了1990年共和Ms7.0地震前地震频次、小震调制比、地下水中氧含量及泉水流量等异常起伏加剧的多层次性。结果表明,各台大多数前兆异常可分出3个层次。综合分析各台前兆异常的起伏加剧现象,可以发现,该次地震前异常群体的演变过程可分为4个层次,本文结合孕震过程对4个层次进行了分析。根据大震前兆起伏加剧的多层次性可以对大震进行跟踪预报。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需求目录与地震报告的编辑,是当每天地震交切定位后,存放到总库中,月底编辑、修改、整理形成地震目录和地震报告。本文主要对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目录与地震报告的编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2005年9月新疆克孜尔震群活动特征分析与震后趋势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9~10月新疆拜城县克孜尔地区发生5次4级地震,对该次震群活动的序列特征分析表明,这是一次非前兆性震群。震群中最大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区域构造特征显示,本次震群的发生可能与克孜尔断裂活动有关。对比分析历史震群及其前后新疆及周边的地震活动后认为,本次震群附近短期内不大可能发生更大地震,但震群活动可能反映了新疆区域应力场增强,新疆及周边地区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使用距1998年1月10日张北Ms6.2地震300km范围内的内蒙古自治区前兆台网5口水井的地下水位资料,分析了地下水位趋势异常特征及张北Ms6.2级地震前后10天地下水位的微动态特征,表明在北张Ms6.2地震前后地下水位确实存在的明显的异常反应,并用“八五”攻关水化,水位地震短临预报新方法分析研究了张北Ms6.2地震前后水位群体异常的变化特征与张北地震的关系,对张北Ms6.2地震做出中期,短期,  相似文献   

20.
罗灼礼  程万正 《地震学报》1981,3(4):351-360
本文推导了各类点源和线源(压性、张性、压扭性、张扭性、单力偶和双力偶)的理论地震位移场公式, 讨论了板内地震的震源力学性质.根据实测地震位移场、建筑物破坏和倒塌的优势方向等近场资料与理论结果对比, 作者认为, 1966年邢台地震震源机制符合于张性断裂的模型;1966年东川地震震源机制符合于压扭性断裂的模型.根据理论公式和实际位移资料, 给出了邢台地震的地震矩 M0为6.51026达因厘米, 应力降△为39巴.最后指出大地震的震源力学机制反映了该区域长期构造应力作用的状态, 认为双力偶(剪切位错)不一定是板内地震震源机制的最合适的、唯一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