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安徽省提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界定了农村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耦合联动的内涵、实质和系统,探讨了安徽省池州市农村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耦合联动内容,探索了农村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耦合联动保障机制。研究表明,农村土地整治是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有力抓手,而建设美好乡村则是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目标,且二者通过农地整治系统、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系统和农村土地生态环境整治系统耦合联动。二者耦合联动的内容包括:推进农地整治工程,建设生产发展的美好乡村;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程,建设生活宜居的美好乡村;推进农村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乡村。要实现农村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耦合联动需要通过构建以下机制:规划协调保障机制、创新融资保障机制、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技术支撑保障机制和制度创新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肃宁地处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内,因裘皮而兴,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家园林县城和闻名遐迩的中国裘皮之都.肃宁作为传统农业县,自然条件较好,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胆探索,坚持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大力探索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新机制、新方法和新模式,突出“四个强化”,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节约集约用地之路.2016年,肃宁县被国土资源部表彰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城乡统筹,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推动下,结合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和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技术,开展美丽乡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应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德辉 《今日国土》2013,(10):30-33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法、实例分析法,探讨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国土资源管理服务统筹城乡发展完全可以从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开发、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保障发展用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来努力实现。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 吕苑鹃)国土资源部日前印发通知,正式启动“十三五”全国和省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 通知强调,“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应遵循保护优先、城乡统筹、依法依规、民主决策的原则,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为基本导向,大力推进城乡散乱、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利用;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要求,大力推进废弃、污染、退化土地复垦治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滨海县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港口建设、港城建设、沿海高速、临海高速、大唐新能源海上风电项目、保障性住房建设、旧城改造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陆续上马.为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全县以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为抓手,按照“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国土资源工作新定位,大力实施节约优先战略,向节约集约要土地,以节约集约促发展,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江西省吉安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为目标,以实施节约优先战略为抓手,以“惜土如金、用土有规、点土成金、管土有方”的理念,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子,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多地少的浙江省温岭市大力推进粗放型用地模式向节约集约型用地模式转变,大力实施"内生温岭"战略,通过增量、存量、容量"三量"并举,有效破解了用地难题,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大力实施节约优先战略,显著提高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和保护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大力实施节约优先战略,显著提高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和保护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镇村产业集聚区是北京市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城市产业转移、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任务。本文主要就北京市镇村产业集聚区的土地一级开发流程展开研究,并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级开发政策建议,为北京市产业用地规范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通讯》2012,(7):27-29,1
《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意见》全文共四个部分,即:深刻认识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基本内容;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其中提出,各地要重点建立健全八项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制度;土地利用计划调节制度;建设用地使用标准控制制度;资源市场配置制度;节约集约用地鼓励政策制度;土地利用监测监管制度;土地利用评价考核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共同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记者 周怀龙)8月15日,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主持召开第18次部长办公会,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送审稿).部领导库热西、曹卫星、汪民、张德霖、严之尧、王广华、赵龙出席会议,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了“十二五”时期各项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在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绍兴,隆重举行第2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宜传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旨在大力宣传节约优先战略,倡导全社会树立节地意识,推动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5.
在举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新形势下,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州联合召开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建设会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特别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资源节约体制机制的要求,共同谋划进一步搞好示范省建设、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福建省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部署,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突出城乡统筹发展,突出维护农民权益,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效.2010年8月至2014年7月,全省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1582个,共计整治土地规模达8.86万亩,预计新增耕地7.91万亩,新增挂钩指标6.03万亩,全省签订指标交易合同981份,转让指标5.61万亩,交易金额达141.76亿元,大大加快了全省重点小城镇综合改革和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乡村建设规划与土地置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建设规划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和谐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市场化机制中的土地置换,可以有效地把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出来的土地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资本价值,克服乡村建设规划的资本瓶颈,是做好乡村建设规划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土地置换搞好乡村建设规划有若干可供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背景,从政府层面、农村集体层面和农户层面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增减挂钩实施效果的一系列因素,探讨如何有效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从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鲜明地提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要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核心问题是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对于工业化、城镇化已进入中期的我国而言,土地问题仍然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重大问题.而在当今中国面临的各种土地问题中,最根本、最迫切的是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