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宁地区水稻生产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延贵  潘成英 《气象》1997,23(9):43-45
利用济宁市31年的水稻产量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水稻生产的不同气候年型、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找出了影响产量变异的着急时期和主导气象因子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鱼台县水稻生产与相关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鱼台县历年气候资料、水稻产量,结合水稻生长发育每个阶段对温度、水分、光照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影响鱼台水稻产量波动的主导气象因子是移栽期的降水量及抽穗开花期的低温阴雨,次要因子是灌浆期的温度和日照.通过分析水稻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找出影响水稻生长的关键期,并提出在今后水稻生产中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广西气候资源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布局、种植制度以及病虫害等的影响角度,综合分析气候变化对广西粮食安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广西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气温明显增高,高温热害明显增多,低温冷害减少,但极端冷害时有发生;降水两极分化,极端强降水频率增加,旱涝灾害呈加剧趋势;日照时数呈"阶梯式"下降趋势。光温水气候资源条件时空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使广西绝大部分地区早稻生育期呈提前趋势、晚稻生育期呈推迟趋势,使水稻的布局、种植制度发生改变,水稻病虫害加剧,同时,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极端气象灾害频发将对水稻等粮食产量构成很大威胁,进而影响广西粮食安全。针对气候变化对广西水稻等粮食生产的综合影响,提出广西水稻等粮食作物安全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3年气候异常对鱼台水稻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奇  李宪光  王燕 《山东气象》2004,24(4):41-42
根据2003年鱼台县气候特点,分析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发现低温连阴雨天气是导致水稻严重减产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水稻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找出影响水稻生长关键期的气象指标,并探讨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越南北方水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越南北方各省19个代表站近50a的气候和水稻资料,采用EOF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越南北方水稻生产的影响。同时讨论了水稻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变化的特征,气温、降水等要素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以及1959年以来气象灾害对越南北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并通过积分回归分析探讨了不同因子在不同时段对水稻生产的作用,进而提出在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越南北方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资源县的中稻种植面积占水田总植面积的80.5%,总产占水稻的83.5%。种植高度分布:海拔450米以下约占15%;450—800米约占71%;800米以上约占14%。近年来该县中稻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总产、单产分别是解放初的2倍、2.3倍。1974年以来,中稻平均单产比早稻约高130公斤/亩,比晚稻约高245公斤/亩。找出影响该县中稻产量的大田中稻生育期农业气象症结,对采取相应对策,夺取稳产高产,进而繁荣山区经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盘锦地处辽河下游,整个地域为辽阔的退海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降水运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非常适合水稻生产。盘锦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市土地耕种面积的85.1%,盘锦大米以其米质洁白、颗粒整齐、米香浓郁享誉中外,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搞好水稻生产,对振兴盘锦经济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分析盘锦市20年水稻产量资料序列,呈波动增长趋势(图略)。我们知道,除了人为因素之外,气候要素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从水稻主要生育的气候分析入手,寻找影响水稻产量的气候因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水稻生产气象条件分析和最佳植期安排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万宁市水稻生产气象条件分析和气象灾害调查,找出水稻产量低而不稳年际变化大的气象原因,提出水稻"早造推迟晚造提早"最佳植期安排,有效防止气象灾害,夺取水稻生产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9.
钦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能充足,水、温资源丰富是水稻的良好适生地。水稻在钦州市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年播种面积在50万亩以上。 解放后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水稻产量呈上升趋势,亩产由解放初期400多斤提高到1000多斤,亩产逐年递增15斤左右。但是年际产量不够稳定。造成年际产量不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社会因素、品种更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0/2011年度玉林市龙眼秋梢抽生期—开花着果期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诊断分析,找出了有利2011年挂果率高的主要气象条件,并根据龙眼的开花结果习性和玉林市的气候特点,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挂果率。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贵州粮食作物中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单产也最高的作物。建国以来,贵州水稻生产发展较快,总产量由1950年的211.1万吨增至1991年的428.7万吨,增长1倍多,但年际间的产量不稳定。产量波动主要受天气候条件尤以气象灾害影响最大。为此,必须掌握水稻栽培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采取相应对策与措施,才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对水稻的影响及其发生规律,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对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及促进水稻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具有重要意义。1气象灾吝对水稻的影响1.1干旱1.1.旦春旱主要影响水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西防城港市企沙盐场1996~2005年近10年的原盐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海水制盐的主要气象因子是降水、蒸发量、气温、大风,并提出各种气象条件下的生产对策及气象部门对盐业服务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西防城港市企沙盐场1996-2005年近10年的原盐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海水制盐的主要气象因子是降水、蒸发量、气温、大风,并提出各种气象条件下的生产对策及气象部门对盐业服务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4.
我省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适宜种植以双季稻为主的三熟制。但受季风气候不稳定性影响,时常发生异常天气,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光热等农业气候资源减少,影响农业稳定发展。本文分析了我省建国以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玉林市水田改制一年三熟与气象条件关系非常密切, 经分析,在玉林市推广三熟制既有许多气候优势,也有一些气象灾害, 根据新三熟制的试种实况、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玉林市新三熟制的气候适应性及试种实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昭敏 《广西气象》1999,20(4):38-42
玉林市水田改制一年三熟与气象条件关系非常密切,经分析,在玉林市推广三熟制既有许多气候优势,也有一些气象灾害,根据新三熟制的试种实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盘锦水稻产量灾损风险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和文  李春  曹士民  杨文艳 《气象》2008,34(5):38-43
应用滑动平均模拟方法,计算了盘锦地区1977-2006年30年水稻趋势单产,并据此求算出气象产量.以减产率>5.0%界定灾年,分别从不同气象灾害损失等级出现的概率、变异系数等角度综合分析了盘锦地区水稻生产的灾损风险.并通过计算水稻产量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寻找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和气象灾害.结果显示:盘锦地区水稻产量波动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减小,盘山县的灾损风险大于全市水平;热量条件的丰欠是造成盘锦地区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其中5-10月≥10℃的积温,5、6月份的平均气温及9月份平均最高气温对产量影响显著;而在5月、6月和9月该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低温冷害,这与实际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铜仁地区夏旱发生的频率、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提出了防旱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疆气候干旱,发展水稻受到水的制约,因而近年来旱稻面积逐渐扩大.据调查,一些农户种植产量达300-400公斤/亩,而有的只有100-200公斤/亩.灌水量及灌水时期是影响旱稻产量的首要问题,为了促进旱稻生产,为旱稻合理灌溉提供科学依据,本站进行了旱稻的灌水试验. 本试验在栽培管理等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采取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其处理见表1.  相似文献   

20.
柑桔是常绿果树,果品品质优良,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发展柑桔生产,无论对支援四化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柳州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区柑桔栽培的老产区,分布广,面积大,产量高。从多年的生产情况来看,因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产量有大小年,波动很大。为找出影响产量波动关键的气象因子,以利扬长避短,加速我地区柑桔生产的发展。本文根据地区园艺场(位于柳州沙圹)提供的柑桔产量材料,结合我站的气象资料,进行初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